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白首之約

  臺上的表演在繼續。

  胡炎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盛。

  除了對李賀東滿意,他甚至對這三天的表演,都很滿意。

  就像前面說的,造梗,講究一個循序漸進,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

  柴火得一點一點的加,氣氛得一步一步推。

  尤其是打頭的這三天,非常講究火候。

  別讓觀眾反感,又得引起觀眾的興致。

  而不消說,一眾演員,都很好的達成了自己的要求。

  也不枉費自己花了那么多心思,一組組演員過問、安排。

  現在頭起得不錯,以后大家自己看時機,使活就行了。

  至此,也可以說,第一步的鋪墊,基本算是圓滿完成。

  活兒干完了,剩下的就得看觀眾的反應。

  再找準時機,安排第二步……孟賀堂。

  旁邊的孫悅,看著胡炎臉帶微笑,自己也跟著笑了。

  這三天,他可是場場不落的呆在后臺。

  胡炎最早跟他說“毛巾梗”時,乃至11號下午開始使活兒時,他心里都沒把握。

  誰承想,這三天一場場看下來,竟然越來越覺得有意思。

  顧慮打消的同時,心里滿是欣賞、佩服之情。

  “師叔,您這法子真好!”

  胡炎看了他一眼,謙虛的笑著搖頭:“還成!”

  孫悅很無語。

  師叔,您老能不能不裝?

  要裝也上別人家面前裝去,咱倆可是搭檔,要一直搭到白頭到老的。

  白首之約,男女之間都非常謹慎。

  孫悅同樣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師叔連一條毛巾,都能玩出花樣來?

  這腦子好使的程度,整個德蕓社都找不出第二個。

  跟著這樣的搭檔,自己心里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的有安全感。

  胡炎琢磨著自己的事情,一抬頭,又看到孫悅熱切的眼神。

  不對勁呀?

  這幾天,胖子怎么老用這種眼神看我?

  “呃,孫老師,你把場,我去逛一下。”

  孫悅咧著嘴道:“師叔,您放心去吧!”

  胡炎當即一頭黑線,這是什么混賬話?

  不過,有孫悅把場,他確實很放心。

  別看孫悅吃的多,但對待手藝,是真的非常認真。

  “師爺辛苦!”

  “師爺辛苦!”

  胡炎擺手:“大家辛苦,別管我,忙自己的。”

  等他走到小房間門口。

  門里有人出聲:“師爺!”

  胡炎沒進門,都知道里面的人是孟賀堂。

  這幾天,他上臺少,來了后臺,便基本呆在屋子里磨本子。

  胡炎走進去,笑道:“小孟,怎么啦?”

  孟賀堂早已經站了起來:“師爺,本子我捋了好幾遍,想請您把把關?”

  “好,速度還行!”

  胡炎興致頗高的坐在椅子上,抓起幾張紙開始翻閱。

  不時,一遍過完,又拿起筆,一邊修改,一邊交待。

  “小孟,整個梁子沒什么問題,但有一點你得注意,捧哏的詞兒,得適當減少一些。”

  孟賀堂有些納悶:“師爺,我這是按‘一頭沉’的比例配的詞,這樣不對嗎?”

  一頭沉,是相聲本子的一種類型。

  指的是大部分臺詞,全靠逗哏來吐,而捧哏,則用一些“嗯、啊、哦、這樣啊”的語氣詞,幫忙墊一墊就成。

  除了一頭沉,還有“子母哏”,也是比較常見的類型。

  這類型則指的是,逗、捧之間,你有來言,我有去語,一人一句搭著話使活。

  不但臺詞幾乎平分,甚至連包袱的數量,倆人也分得差不多。

  “我知道,不是本子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

  孟賀堂聽明白了,但還是猶豫道:“餅哥可是云字科的,詞兒太少,他,他……”

  胡炎自然知道他在擔心什么,沒等他說完,直接打斷了。

  “咱們吃相聲飯的,觀眾才是衣食父母,活兒怎么有把握怎么來,至于燒餅嘛,你跟他說清楚,這是我的意思。”

  “哎,我知道了。”

  片刻后,胡炎將本子全部改完,遞回給孟賀堂。

  孟賀堂接過來,越看眼睛越亮,心里佩服之情陡增。

  就這么會工夫,師爺不但把臺詞重新分配好,甚至有些詞兒都改完了。

  唉,自己什么時候才能有這功力呀?

  胡炎笑道:“要是看完了,有什么不懂的就問。”

  這種時候,誰充胖子,誰是傻子。

  孟賀堂沒有客氣:“師爺,您把鬼火這個底,改成了保安抽煙,能指點我一下里面的門道嗎?”

  胡炎一愣,差點沒笑出聲來。

  這家伙到現在還把鬼火,當鬼火來看的。

  當然,胡炎不可能告訴他真相,不然萬一他又不怕鬼了怎么辦?

  難不成,再帶他跑一趟火葬場?

  只是騙小輩的事情,胡炎也沒臉做。

  “這個道理很簡單,你的節目叫鬼故事,但可不能真講鬼故事。我們只是借這個殼,最終說的還是相聲。所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底換掉。這樣你前面鋪得穩,觀眾便入情境深,但最后包袱一抖,還是笑料,觀眾又得樂。明白了嗎?”

  一語驚醒夢中人,孟賀堂頓時茅塞頓開。

  “明白了,謝謝師爺!”

  孟賀堂抓住機會,又問了一些問題,甚至還有本子外的。

  胡炎沒有不耐煩,都細細的幫他解答。

  其實當郭德剛徒弟,也不全是好事。

  大樹底下好乘涼,這是肯定的。

  但徒弟太多,師父就一個,真有幸得他親自夾磨的,又有多少?

  轉眼過去近一個小時。

  胡炎見他沒有再問,起身揮手:“好,明天上午開始溜活兒。”

  “哎,師爺慢走!”孟賀堂真誠的大禮相送。

  胡炎從房間出來,發現夜場的演出已經在攢底了。

  他直接招呼燒餅回家。

  只是回到家,胡炎沒有急著睡覺,反而一頭鉆進了書房。

  線下的包袱,引爆的能量,還得源自網絡。

  這才是網絡帶給藝人,最強大的支撐。

  現在孟賀堂的本子沒有問題,那胡炎就得把第二步,也就是孟賀堂上臺的時機找準。

  一環扣一環,爭取有一個最好的結果。

  郭氏網速,依然讓胡炎有砸電腦的沖動。

  網頁一開,再搜“德蕓社”“郭德剛”,同樣只看湖廣會館的信息。

  不時,他臉上便笑了。

  不是網速變快了,而是湖廣的內容,比上次更靠前了。

  同時,數量也增加了不少。

  上一次查的時候,只有幾十條。

  幾天工夫過去,現在都有小三四百條了。

  這些代表的,都是湖廣園子的熱度在增加。

  不時,一篇帖子跳了出來。

  湖廣會館的毛巾,到底怎么啦?

  找得就是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