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504.點心鋪子開到城里來

  朝中有人好辦事。

  以前葉長安私下沒給天涯島進行特殊照顧,起碼王憶沒有感覺到。

  但他不動手則罷,一動手就給他送上一份大禮。

  其實天涯島接受了水產技校后,王憶這邊確實擔心過飲用水問題。

  這是困擾所有外島島嶼的問題。

  本來他想的就是繼續增加水井的數量,結果葉長安給他安排了海水淡化工程項目。

  另外,太陽能海水淡化設備不光能幫天涯島解決用水問題,還能解決一個現有太陽能電池板的來路解釋問題。

  島上好些屋頂排列著電池板,白天時候在海上挺遠就能看到褶褶發光的板面。

  頭一次來天涯島的人幾乎都會詢問這是什么東西,社員們只能含糊其辭,因為這是要保密的信息,他們也不清楚。

  如果政府牽頭、能源集團投建,在島上搞起太陽能海水淡化設備,那王憶就可以解答太陽能電板的身份問題了。

  自始至終他沒能說話,然后得到了全場最大的好處。

  王憶很感慨。

  人人都厭惡二代,人人都想當二代……

  散會之后葉長安把手頭的資料交給他,對一個中年人說:“孫秘書,整理一份會議紀要交到我那里,不用著急,下班之前給我就好。”

  孫秘書站起來點頭說是。

  葉長安起身領著王憶離開,他出門之后就說:“待會會議紀要你復印拿走一份,給我好好研究著看看,然后給一條建議。”

  “能把FD119引到咱們縣里進行實地運行性試驗的建議。”

  王憶一愣。

  這是什么安排?

  他急忙說道:“爺爺、葉領導,我怕是會讓您失望啊。”

  “不用怕。”葉長安鼓勵的拍拍他肩膀,“你能行,我相信你。”

  王憶無語了。

  他這才明白,葉長安讓他來參加這個會不是只是讓他拿走太陽能海水淡化設備!

  是真的給他安排上工作了!

  他還想爭辯一下,然而葉長安已經走了。

  領導們還有會議呢。

  哪有時間跟你在這里磨嘰?

  王憶跟秋渭水待在大領導的辦公室里郎情妾意,兩人沒事干,只好繼續給葉長安收拾文件、整理資料。

  這些活以前秋渭水常干,所以也不用擔心整理方式不合葉長安的心意。

  收拾之中秋渭水打開一個抽屜,打眼一看一時之間不知道該高興還是沮喪:“王老師你過來看,我爺爺買過一本《龍傲天》了。”

  抽屜里面是一摞書,其中《龍傲天環球大冒險》在最下面。

  王憶打開書看了看。

  好家伙。

  書被翻完了,而且估計翻了好幾遍,里面內容還有批注……

  王憶把這書給放回去,跟秋渭水說:“爺爺提前買了這本書,說明對我的喜歡;咱們假裝不知道這件事,那你來給爺爺送書,還是送了一份情誼和孝順之心。”

  兩人把辦公室收拾出來后就琢磨晚上坐什么飯。

  葉長安今天沒有加班,而且提前下班了。

  下午五點鐘,趁著太陽沒有落山、天氣還算暖和,爺孫三人挎著包溜達著去市場。

  路上秋渭水扭頭看縣城,說道:“縣里變化還挺大的,我才去了天涯島多久?大半年?縣里樣子不一樣了。”

  現在縣城里頭工程挺多的。

  有些地方在修建樓房,有些地方的樓房在修繕。

  葉長安聽到孫女的話后還挺開心,一路上給兩人講解:“這里要建的是紅旗劇院,建成之后將是咱們縣里一座重要大型文化娛樂設施。”

  “以后這里每年要承接大型戲劇、歌舞雜技團體演出以及其他文藝匯演,此外還要承辦全縣三干會、黨代會、人代會及其他大型重要會議……”

  從縣一中外走過的時候他指向正在開進去的工程車說:“七月份的時候一中禮堂被人給焚燒了,現在要修繕,還要建起體育館和實驗樓……”

  “往那邊看,那塊空地被規劃了,將建起福海賓館,十二層樓的大賓館,以后招待外賓、招待投資商和重要客人的主要地點……”

  他說著扭頭看向王憶,問:“你們磚窯廠生產的磚頭規格符合國家標準嗎?”

  王憶說道:“絕對符合,不信改日我找幾個有特異功能或者練了硬氣功的武林高手去試試,他們見了我們磚窯廠的磚頭絕對害怕!”

  這年頭一些江湖騙子已經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了。

  武林高手中尤以硬氣功為常見,什么胸口碎大石、腦袋拍板磚、手指鉆磚頭的,經常在報紙上出現。

  也就是王憶不想找事,否則他拿著他們磚窯廠生產的磚頭去給那些武林高手們用來表演的道具給換掉,到時候讓他們一拍腦袋一個血葫蘆!

  葉長安聽到王憶的話后哈哈笑,說道:“那你小心砸了招牌。”

  他這么一說,王憶便有些詫異了:“爺爺,你真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特異功能和硬氣功之類的東西?”

  葉長安淡然說道:“不盡信,但也不是一點不信,咱們華夏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地大物博人廣,總有一些高人能人吧?”

  王憶想說‘既然有能人那小鬼子侵略我國的時候怎么不見他們大顯身手’,但今晚是一家三口的美好時光,沒必要去爭執。

  于是他就笑了笑說:“要是有這樣的高人能人,那您托人給我傳個口信,我想見識見識。”

  三個人一邊聊天一邊溜達,這樣走起路來很快,不知不覺就到了縣農貿市場。

  這是縣里在82年剛整合出來的市場,規模挺大,有圍墻,墻上抹了白石灰,看起來干凈又亮堂。

  能看出海福縣在努力的跟世界潮流接軌了,菜市場鋪了地面甚至拉了頂棚,只是難免還有一些時代的味道:

  門口上頭插著六個鐵牌,每個上面一個字:領袖精神萬歲。

  往里走墻壁上也坐了粉刷,倒是沒有口號,可是里面電線桿上貼著宣傳口號:五講四美三熱愛、發展才是硬道理……

  市場門口有面食店,煙囪濃煙滾滾、門口熱氣噴涌,店里穿著白大褂的師傅在忙活著,門外等著購物的百姓在排隊。

  整籠屜賣的小籠包和蒸餃很受歡迎。

  王憶一看里面還有蟹黃包,一籠屜7個賣三塊五,便掏出糧票去買。

  這價格合適。

  但尋常的老百姓覺得太貴:“三塊五,快六斤雞蛋了,這個小籠屜里藏著六斤雞蛋呀?我看六個雞蛋還差不多。”

  一個正在忙活的售貨員婦女不耐煩的說道:“對對對,你說的對,里面就六個雞蛋。來來來,不買的讓一讓,給后面同志讓條路出來……”

  王憶去買了兩籠屜的蟹黃包,便有人指點他說‘小青年不會過日子’這種話。

  葉長安也指點他,說:“螃蟹是寒性食物,蟹黃更是寒中寒,你大冬天的吃蟹黃包能行嗎?”

  “年輕時候不注意保養身體,等到我這個年紀了,有你難受的!”

  苦口婆心的樣子,就跟尋常長輩沒什么兩樣。

  王憶分給秋渭水一籠:“爺爺你不吃算了,我和小水吃,我們趁熱吃,這樣就不是寒性的了。”

  滾燙的蟹黃包很美味。

  王憶小心的咬開一點面皮吹了吹,輕輕的吮吸里面的蟹黃汁水。

  滋味甚美。

  農貿市場門口的面食店給冬天增添了好些生活氣息。

  蒸騰的水霧,撲鼻的面香,一摞摞的蒸籠,還有來來往往的顧客……

  市場里面的布局是一圈店鋪圍著一條條的攤位,店鋪有面食店、副食店、干貨店、肉店等等。

  攤位上賣的以蔬菜和水果為主。

  王憶看到了紅富士蘋果,竟然價格挺貴,一斤要賣一元錢……

  不過想想翁洲本地不產蘋果,這些紅富士蘋果都做了標注是登州,而登州紅富士天下聞名,那賣個一元錢一斤并不算夸張。

  他正在打量菜市場里的布局,秋渭水已經直奔肉攤子而去。

  她打算弄一副豬腰子回去做個火爆腰花。

  王憶拉了她一把說:“急什么呀?咱們是來逛市場的,不是簡單買東西的,一邊逛一邊買,碰到合適的再買。”

  菜市場是體驗人間煙火氣的好地方。

  三個人慢慢溜達著慢慢看,看了一圈王憶疑惑:“有糖果店,但沒有點心鋪子?”

  葉長安點點頭。

  秋渭水立馬說道:“那讓咱們生產隊來承包個店鋪賣點心吧?”

  葉長安說道:“這主意行,你們隊做的月餅很好吃,在我們單位出了名。”

  王憶問道:“我們生產隊可以在市場里租賃一個店鋪?”

  “私人都可以,何況你們社隊企業了?”葉長安輕松的笑道,“可以租賃,不過現在一圈22個店鋪都已經被租走了,你們要租店鋪得等有人退租才行。”

  秋渭水心急的說:“要不然咱們租個攤位吧?反正可以在生產隊里加工,到時候拿來賣就好了。”

  王憶搖搖頭:“賣點心要有店鋪,不說烘培出的點心在店里保存更好,就說格調吧,點心現在屬于飲食業中的奢侈品,在攤位上賣不影響銷量,但影響價錢。”

  他環視偌大的農貿市場,看到角落里有空地,便指過去問道:“爺爺你知道那地方怎么回事嗎?”

  葉長安立馬明白他的意思:“你打算在市場里自己搭建個棚屋當店鋪?”

  他搖搖頭:“那還不如找個好攤位呢。”

  王憶笑道:“攤位真不行,而且那角落的位置挺不錯的,安靜,適合打造小資格調。”

  “小資?”葉長安反問,“你是說小布爾喬亞?”

  王憶說道:“對,一回事,反正要是能租賃下那角落的地方允許我們自己搭建棚屋,那我有信心打造出農貿市場里生意最好的一家店鋪!”

  21世紀的點心對80年代的市場,這說一句吊打真是不過分。

  而且他本來就準備搞新式點心了,連配方和配料都帶過來了。

  馬上就是春節和正月,正月走親戚,當地有帶六角禮包的傳統。

  什么是六角禮包?就是包起來前后有六個角的紙包。

  它是用馬糞紙包裝的——一種稻草和麥秸稈等原料做成的紙張,比較粗厚、比較結實也比較沉重,只是顏色有點黃,都說它跟馬糞一個顏色,就得了個馬糞紙的稱呼。

  用馬糞紙當禮包的好處是它比較沉重,這年頭老百姓沒錢,生活水平差,逢年過節能送禮的不外乎柿子餅、冰糖、白糖、紅糖、紅棗、紅薯餅這些比較廉價的東西。

  即使廉價,老百姓也沒有余錢買多少,都是逢年過節的買點包起來用馬糞紙包扎成六角禮包,再用草繩捆住拎著去送禮。

  王憶今年要給全縣人民能接觸到的點心升升級。

  社隊企業的烘焙組開始學著做蜜三刀、小餅干、綠豆糕、京八件等小點心了,就是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和正月做準備。

  這樣他們要是在農貿市場里弄一個店鋪還真挺好。

  拉起虎皮做大旗了。

  看到王憶興致勃勃也信心十足,葉長安便生出好奇之心想看看他怎么經營,說:“那東南東北兩個角,你選一個吧。”

  王憶選了東北角,面相西南,到了下午和傍晚將直面太陽,是個好地方。

  他選定地方后,他們先去采買,然后拎上包、挎著籃子去了農貿市場旁邊一個小辦公室。

  這是市場辦,里面生了爐子,有三個人正在喝著熱茶聊著天。

  葉長安敲敲門,其中兩人扭頭看他,還有一人雙腳搭在桌子上美滋滋的喝茶水,看都不看門口。

  而扭頭過來的兩個人呆住了。

  接著其中一人站起來惶恐的說道:“呀,葉領導、葉領導您怎么來了?這大冷天的,您您、您快請進。”

  另外一人跟著起身惶恐。

  剩下那人聽到下屬的話后渾身一哆嗦,手里的茶杯搖晃,滾燙的熱水灑在他衣服上。

  他顧不上擦水迅速站起來,看到葉長安的身影后頭皮都炸了!

  這所縣農貿市場是葉長安盯著搞起來的,他此前多次來追過施工進程,所以跟市場辦的工作人員比較熟稔。

  雙腿搭在桌子上喝茶的是市場辦的主任——一個股級干部,或者說不算干部,他這個主任就是叫起來好聽,不過在市場這種單位上班那油水是足足的。

  所以他日子過的滋潤,難免心高氣傲。

  今天可好。

  葉長安登門看到了他的姿態,后面直接沒跟這主任說話,就跟最先站起來的中年人說道:“小楊,給你介紹個人,這是天涯島王家生產隊的王憶同志。”

  “王憶同志受到他們王家社隊企業的委托,想在農貿市場里租個店鋪……”

  “行、行,沒問題。”小楊點頭哈腰、熱情洋溢,趕緊跟王憶握手,“王憶同志,你看好哪家店鋪了?我去跟他們談談。”

  葉長安一聽,濃眉挑動。

  這他么都是些什么干部!

  房間里墻壁上貼著五個字:

  為人民服務。

  他看著這五個字微不可察的搖搖頭。

  王憶笑道:“市場里的店鋪都已經被租出去了,古人云,君子成人之美,不奪人所好,所以我們單位就不租成品店鋪了。”

  “這樣,我看到你們東北角不是有塊空地嗎?那我們租東北角的空地自己搭建個棚屋吧。”

  “這怎么能行?”主任上來亡羊補牢,“怎么能讓你們自己建棚屋呢?再說東北角那空地位置不行,比較偏僻,我們空著本來準備建公共場所的……”

  “咳咳。”兩個工作員趕緊咳嗽。

  王憶不想去搶占人家的店鋪,好說歹說就是要下了東北角的空地建棚屋。

  商定了這件事后他們便離開了。

  踏著暮色回家做飯了。

  隨著他們回到樓里,太陽沒入海面,主島的縣城里開始亮起萬家燈火。

  ‘格達’一聲響,秋渭水拉線繩點亮了燈光。

  她麻利的從王憶手里接過籃子去廚房,戴上圍裙、挽起袖子開始準備晚飯。

  王憶要給她幫忙,被她給推了出去:“哎呀不要不要你來忙活,君子遠庖廚么?你去跟爺爺聊聊天吧,你們沒怎么聊過呢。”

  葉長安拿出一套象棋招呼他:“王老師,來一局?”

  王憶橫刀立馬。

  然后被殺的屁滾尿流……

  隔壁對門和樓上有鬧騰的聲音響起,透過墻壁透過門窗的微微傳進來。

  并不吵鬧,但極有家庭氛圍。

  王憶想到葉長安以往自己回家孤零零一個人,心里不太好受。

  他嘗過這種滋味。

  很不好。

  于是他跟葉長安商量:“學校都放假了,小水這次回來先不回我們隊里了,讓她家里照顧你起居吧?”

  葉長安捏著車馬炮的手搖了搖,笑道:“女大不中留呀,她已經嫁給你了,我還能留得住她嗎?”

  王憶說道:“那我也在城里多待一些日子,明年、明年我們直接在城里過年。”

  “今年不行,今年是我剛回到家鄉的第一年,我得在家鄉過年。”

  秋渭水聽到他的話后從廚房探出頭問道:“為什么不能讓爺爺去咱們天涯島過年呀?人多熱鬧,其實我爺爺過年也可喜歡熱鬧了!”

  “咱們天涯島。”葉長安沖王憶撇撇嘴。

  他媽的。

  兔子跑了!

  王憶笑道:“爺爺未必愿意。”

  葉長安繼續擺擺手:“那不是我的家,我肯定不樂意。”

  秋渭水理直氣壯的說道:“是誰說,咱們爺孫倆不管在哪里只要是在一起,那就是個家!”

  葉長安一愣。

  秋渭水鉆了回去。

  葉長安用棋子敲著棋盤琢磨起來,漫不經心的又贏了王憶一把后,說道:“大年三十下午吧,你開船過來接我,今年去你家里過年。”

  王憶大樂:“好啊。”

  這事他最近挺為難的。

  其實他想領著秋渭水和葉長安一起過年,因為他了解葉長安的情況。

  一旦靶向藥耐藥,老爺子的日子會很快就過去。

  別看他現在比以前都要健康,甚至可以說是個健康的小老頭,其實病來如山倒,他真不一定能撐到明年過年。

  可就像他說的。

  今年是他回到家鄉第一個年,全生產隊老少爺們都在期盼著他一同過年,他不好走!

  所以葉長安愿意跟他們去天涯島過年這就最好了。

  心情好,王憶胃口也好。

  盡管棋盤上被殺懵了,可到了飯桌上他還是第一大肚漢。

  桌子上沒有什么稀奇菜,炸帶魚、鹽水大對蝦、蒸大螃蟹、紅燒鯧魚、爆炒腰花、白菜燉豬肉片、從天涯島帶過來的小咸菜,都是家常菜。

  王憶給老爺子添了一杯酒,兩人對飲一口,老爺子很滿意:“來,別放下筷子了,開始吃菜。”

  臘月里的帶魚很是肥美,外島餐桌上總是少不了這口豐腴之鮮。

  王憶麻利的摘掉炸帶魚背刺后放到葉長安面前,秋渭水則給他剝了個蝦。

  葉長安老懷大慰,把蝦仁給了王憶、把去刺帶魚給了秋渭水:“你倆可要好好過日子呀。”

  王憶誠懇的說道:“爺爺你放心,我會對小水比對我自己還要好。”

  葉長安拍拍他胳膊說道:“嗯,我信你,要不然也不把小水交給你。”

  “以前我照顧小水,以后就是你了,好好照顧她,她是個好丫頭。”

  秋渭水啞然失笑:“這話說的,以前是誰照顧誰?”

  葉長安又哈哈笑,舉起杯子說:“喝酒、喝酒。”

  王憶找了個旅游的話題跟爺孫兩人聊了起來,謀劃著年后找個地方去轉轉看看。

  他傾向于去廣粵海南一帶。

  那里氣候適宜。

  不過那些地方的景色以海濱為主,跟福海有些沖突,這樣他又提到了滇省的春城。

  XSBN是神靈冬天的棲息之地。

  他在23年代所接觸的見聞便在這一刻起了大作用,他把滇省的氣候風景和人文風俗給大概的介紹了一遍,聽的爺孫兩人連連點頭。

  一邊吃一邊吹,王憶很開心。

  秋渭水的手藝真不錯,她烹飪多年,不管是海鮮還是家常菜的烹飪火候都拿捏很準。

  或許她做出菜肴的品相沒有專業廚師那般好看,但每一道菜的口味都是恰到好處的吻合家里人的味蕾習慣,讓王憶和葉長安吃的酣暢又淋漓。

  等吃得差不多了,秋渭水又去廚房搗鼓了一下,然后端出一碗碗的湯圓。

  滾燙甘甜又噴香的花生芝麻湯圓是冬夜里的好食物。

  葉長安吃過湯圓喝過湯,贊不絕口:“好吃、可以,小水你這是從哪里準備的湯圓?做的也太快了。”

  秋渭水笑道:“是生產隊里做的成品,以后在城里肯定也要賣的,王老師特意給你帶了兩大盒呢。”

  “冬天天氣冷,雖然沒有冰箱可掛到外墻陰涼面去就能保存一些日子,你以后下班晚了就吃點湯圓,不過不能多吃,胃不好就得少吃甜食。”王憶說道。

  葉長安又拍拍他的胳膊。

  這個孫女婿。

  不錯。

  第二天是禮拜天,王憶和秋渭水便留在葉長安身邊,三人去逛公園。

  同時王憶去大眾餐廳說了一聲,讓王向紅安排人手帶上彩鋼瓦和木板、石膏板來縣農貿市場搭建點心鋪子。

  另外也從生產隊帶了點菜過來。

  于是午飯是王憶下廚,他給做了兩道燉菜——東北特色,符合他的身份。

  小雞燉蘑菇,酸菜燉白肉,另外配上花生米和小泡菜來下酒解膩。

  王憶去大眾餐廳傳信的時候帶了個鴛鴦鍋回來,于是兩道燉菜燉完了,他便倒入鴛鴦鍋里。

  一邊是小雞和蘑菇,一邊是酸菜與白肉。

  不銹鋼鴛鴦鍋直接坐在爐子上,這樣爐子里火焰燃燒,鍋子里的菜和湯便一直翻騰。

  葉長安覺得這個場景很東北,他特意去打開窗戶吹進涼風來,要在寒風中吃這頓飯。

  “這樣才帶勁,才符合這兩道菜的氣質。”他這么跟秋渭水說的。

  葉長安身體畢竟不行了,他有午睡的習慣,于是王憶就去了一趟農貿市場。

  等他去的時候,彩鋼瓦房都快搭建起來了!

  現在生產隊搭建彩鋼瓦房有經驗了,反正門窗頂棚俱全,就是個拼湊罷了。

  這建筑在福海可是新奇玩意兒,不少人——包括來市場的市民和各單位做生意的員工,他們圍成半圈看熱鬧。

  王憶見此便笑了。

  這年頭老百姓實在缺乏趣味活動,對什么也感興趣。

  他說著‘讓讓’往里擠,卻被人給推了出來:“誰給你讓呀?你在外面看就是了,往里擠什么呀?”

  “就是,你小伙子還挺心急,里面在蓋屋子,沒什么好看的!”

  “咋了,你也想當二騾子?”

  聽到后面的話,看熱鬧的人群哄堂大笑。

  有人疑惑的問:“啥叫二騾子?”

  當地人給他介紹道:“你不是我們縣里人吧?要不然不能不知道這個典故。”

  “二騾子是個人,這家伙最愛看熱鬧,有熱鬧看不著他心里癢癢。然后剛改革開放那陣有次公路上出車禍了,很多人都在圍著看,二騾子也去看——哦,那時候他還沒有這個外號。”

  “反正他想去看,可他擠不進去,著急了,恰好他聽說是里面有汽車撞人了,就喊‘大家讓一讓,里面被撞的是我爹’。”

  “有人就問他‘被撞傷那個是你爹嗎’,二騾子沒多想就說‘是’,結果你猜怎么著?里面被撞的是一頭騾子!”

  “他自認是騾子的兒子,所以就叫他二騾子——你想想,騾子哪能下崽子?哈哈,所以就叫他二騾子……”

  又是一陣哄堂大笑。

  王憶苦笑道:“媽的,也是巧了,里面蓋的房子是我家的!”

  大家伙聽到這話便戲謔:“喲,那你是二房子?哈哈!”

  “都嚷嚷什么呢?要看就安靜的看,別他娘在這里嘰嘰喳喳的。”市場辦的主任也來了,他挽著袖子在里面幫忙呢。

  這是知道昨晚上自己表現不佳惹了大領導不悅,今天趕來獻殷勤。

  主任一發話,市場里的商販們先老老實實的閉嘴了。

  王憶長得高大,主任過來一抬頭看見了他,趕緊瞪著眼推開人群熱情的招呼他:“王老師您來了?喲,這是東風把您吹來了?快進來快進來。”

  “還擋著干什么呢?沒看見人家正主來了?沒點他媽眼力勁!”

  王憶這次不用擠進去了。

  他回頭沖剛才笑話自己的人擺擺手:“同志們,二房子的綽號得送給你們自己了。”

  “另外我們這里要賣茶食點心,開業大酬賓,前三天來買的都是八折優惠,但你們幾位我可是記住了,你們不享受優惠!”

  這些人趕緊縮脖子。

  他們早就知道這點心鋪子是天涯島王家的產業了,王向紅等人在市場里也有熟人,早就把消息給傳出去了。

  所以他們一聽主任叫王憶為‘王老師’,便知道王憶的身份,不敢跟他頂牛,趕緊縮脖子藏起來。

  王老師這名號在縣城里響當當。

  彩鋼瓦房已經大體建起來,主任拍著門板贊嘆道:“這彩鋼板真是好,我早就在廣播里聽說過這東西了,可第一次見到,真好,以后我們市場的房子都可以用這個來蓋了……”

  “王老師你真是了不起,朋友多,路子廣,這么好的彩鋼板都能買到……”

  他明里暗里的拍馬屁,就想跟王憶拉上關系。

  昨晚他在葉長安面前顯露了自己得意忘形的一面,很擔心會被擼了。

  這縣里最大的農貿市場主任官職可是肥差!

  王憶對他尊敬有余而親熱不足。

  但回應的彬彬有禮,讓人絕對挑不出刺來。

  王向紅倒是很感謝這主任。

  因為人家幫他們平整了地面又找電工拉來了電線、安裝了電表,只要收拾妥當,明天就可以試營業!

  王憶過來后檢查了彩鋼瓦房的搭建情況,又把布局給說明了一下。

  哪里搭建柜臺、哪里安置收銀臺、哪里設置促銷區、哪里當庫房、哪里當烘焙區,都給安置的清清楚楚。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王向紅等人看的眼花繚亂、大呼牛逼,然而這對王憶來說就是灑灑水的小事——

  照著23年代的小點心鋪子學不就行了?

  這些功能區都好辦理,機器也好辦,王憶之前已經托邱大年買好了,王向紅安排勞力開船去市里碼頭倉庫接回來了。

  倒是柜臺麻煩一些:木頭前面鑲嵌大塊玻璃。

  這需要現造。

  還好生產隊如今不缺玻璃票,買來玻璃讓王祥高帶著王墨斗過來比對尺寸做柜臺,兩天時間忙活出一圈來。

  就此一個點心鋪子成立了!

  請:m.vipxs.la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