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百六十章 載譽歸來

  有關宣大總督的風波,終于告一段落。

  無論臧鳳到西北會獲得如何待遇,或是他是否有能力維持宣大上下的太平景象,至少對唐寅來說,總算是解脫了。

  臧鳳就在京師,奉調之后不過才四天時間,便以快馬抵達宣府就任,唐寅卸職后,無事一身輕,他在回京途中,自然要去西山礦場跟朱浩見面。

  二人相見之日乃二月初五。

  此時唐寅已經可以回京,但對朱浩來說,西山礦場的放逐還有半個多月才到期限,他還要繼續留下來做事。

  「先生……」

  當唐寅出現在西山礦場時,瞬間成為焦點人物。

  不說別的,唐寅在西北取得的戰功之巨大,比之應州大捷還要令人矚目,更重要的是唐寅本就就是監督西山礦場之人,故地重游,礦場上很多人想攀唐寅的關系。

  唐寅本想問問朱浩為何不出門來相迎,可發現來了這么多人,說是認識,其中卻沒有太熟的,就不好隨便問有關朱浩的問題。

  等師生二人見面時已是晚上。

  朱浩還是從礦場外回來,因為最近朱浩正在幫忙鋪設鐵軌,很多工匠都跟著朱浩干活,朱浩在礦場內,真不是誰想見就能見的。

  「你倒是挺忙……」

  唐寅有些無語。

  他本以為朱浩在西山,就是潛心「閉關修煉」,誰知朱浩在這邊做事也絲毫不含糊,簡直是把西山礦場當成了畢生奮斗的事業……朱浩如今可是翰林,前途無限,無論唐寅再怎么風光,朱浩這層身份都是他唐寅羨慕不得的。

  一個大明的翰林,居然跑西山開礦?

  這是真把自己當礦工了?

  二人坐下來,朱浩面前一堆案牘。

  唐寅認真端詳朱浩好一會兒,才道:「看上去,又長高不少,看來你是真的長大了。」

  朱浩笑道:「差不多了,虛歲十七,想長也長不到哪兒去。」

  到現在,朱浩還是個未成年。

  唐寅笑了笑,看朱浩旁邊一口鐵箱子蓋得嚴嚴實實,他也懶得打開來看看到底是什么,再一端詳,朱浩面前桌上擺放的白紙上,落下的并不是文字,上面有很多用尺子比著畫出來的東西,再就是一些鬼畫符般的符號。

  「到了這里,你也不知道躲個清閑……最近還好吧?」

  唐寅沒有直接跟朱浩談公事。

  好像大明朝堂的事,跟他唐寅暫且無關了。

  朱浩道:「就算我想忙里偷閑,也做不到啊……你當旁邊箱子里是什么?」

  說著,朱浩把鐵箱子打開,里面居然是一沓又一沓的奏疏。

  「這……你在西山,陛下都不放過你?」

  唐寅不由咋舌。

  朱浩人在京師,或者不在京師,好像批閱奏疏之事,都跟朱浩緊密聯系在了一起。

  朱浩道:「這算好的,正月里涉及開春預算,許多事都要及時處理,每天都送過來一大堆,我已告知陛下,不能送太多,免得被人察覺端倪,可現在必須啊但凡遇到一點涉及朝堂的大事,不管是否能單獨處置,都要讓我加意見……我也累啊。」

  「呵呵。」

  唐寅笑了笑,沒多贅言。

  但朱浩卻知道對方是在嘲笑自己……

  這不都是你自找的么?

  唐寅看朱浩畫了一會兒圖紙,很想問那是什么,但想自己肯定不能再被朱浩擺布,打死他都不再管理礦場之事,也不想過問朝中事務,便琢磨著管他什么呢,你的,我看不懂也不去探究。

「跟你說一聲,臧鳳已  到宣府,跟他一起去的還有新任宣府巡撫李鐸,據說那是孫部堂的人……是你舉薦的?」

  唐寅好奇地問道。

  朱浩微笑著望向唐寅。

  說好了不談公事,卻是你唐寅率先打開話匣子……

  話說你唐寅現在就算致仕了,真的能保證自己跟朝堂事就毫無關聯?你現在已跟大明朝堂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就算你不提,別人也會逼著你去想、去過問。

  「不是。」

  朱浩回答得干凈利落,「是孫老從他相熟的人中,舉薦的官員。」

  「那挺好,西北又多了個可用之人。」唐寅點頭。

  朱浩道:「先生怎知他會為陛下所用?連孫部堂自己,遇事時都是首尾兩端,選擇兩不相幫,他的人……你覺得會站在陛下和我們這邊?」

  「呃……」

  唐寅本來覺得,自己當過官,甚至「位居高位」,再遇到朱浩對話時,已不會像以往那么處處受制。

  等跟朱浩見面后他才發現,無論自己是否當過官,跟朱浩的溝通永遠是那樣,沒事就被朱浩嗆上兩句,總會被這小子嗆到失語。

  朱浩又補充一句:「就算楊閣老放了宣府巡撫出來,其實已經賺了,不過大概他也知道,宣府這潭渾水,他攪不動。」

  唐寅點點頭,再道:「那張文錦呢?聽說此人,治軍嚴明,且有實際帶兵經驗,只是未曾在西北履職,將士心中……對他可是頗為忌憚啊。」

  朱浩簡直對唐寅刮目相看。

  「先生從何得知?」

  朱浩詫異地問道。

  「平時與將士溝通,臨行前幾天,消息傳到宣府,便有人私下議論,說是其在安慶時,曾在與寧逆對戰前,擅殺本部將領,在他軍中挨軍法處置乃司空見慣,只怕人心思動。」唐寅感慨。

  朱浩更對唐寅高看一眼。

  張文錦在歷史上,就是促成了嘉靖三年大同軍變之人,此人本來在朱浩的蝴蝶效應影響下,已遲了幾年到大同,最后卻還是逃不過,連朱浩都覺得,好像張文錦去大同,是冥冥中注定,連楊廷和都要用這么個近似酷吏的家伙,為自己找麻煩。

  只是大同軍變發生在來年,到時楊廷和還留在朝中嗎?

  或者因為有了先前朱浩為西北所謀劃的改變,張文錦去了西北,會提前促成軍變,亦或者將軍變消弭于無形呢?

  不管怎樣。

  唐寅能在未見其人的情況下,但憑將士對其風評,便猜出有可能「人心思動」,這點就說明唐寅已開始具備大將之風,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

  「他干他的大同巡撫,你當你的閑人,沒影響……先生想好回京師后做什么了嗎?」朱浩問道。

  唐寅好奇地反問:「不是要回蘇州老家嗎?」

  朱浩很無語。

  讓你卸下官職,你真以為能「告老還鄉」?

  「先生這是準備衣錦還鄉?以后朝中事,徹底不理會了?」

  朱浩好笑地問道。

  「唉!自家知自家事,無論楊閣老在不在朝,我一介舉人,又事靠近幸而出仕,朝中人誰會信服我?聽聞先前陛下在朝會上提出,要將我拔擢為侍郎,不想遭到眾多官員反對,一切便證明,沒那金剛鉆不攬瓷器活,我也就不做那妄想了。」

  唐寅倒是看得很清楚。

  無論能力如何,做出什么成績,只要不是進士出身,再加上他興王府出身的背景,那他在朝堂就混不出名堂來。

  就算位居高位,也會遭人非議。

  以唐寅的性格,自然是選擇撂挑子不干。

朱浩道:「江南你是回不去了,就算  我答應,陛下也不會準許……我跟陛下說的,是讓你休養一段時間,等朝堂事平息,你回朝當侍郎,盡量給你個閑差,或許你臨老還能當個尚書,甚至入閣都有可能。」

  唐寅:「……」

  唐寅目瞪口呆,在其聽來,朱浩話是越說越離譜。

  當侍郎也就罷了,還要當尚書?還入閣?真當我唐某人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還是說你朱浩的影響力之大,已經可以隨便在朝安插官員,不用在意既定的規矩,也不用理會大臣同僚的意見?

  「知道你不信,或還覺得會遭非議,不過你看著吧,這次你回朝,到你居所拜訪之人定絡繹不絕,因為你已得到那些不得志的中下層官員、文人的推崇,很多人會將你當作榜樣。明天先生便走吧,我不多留你,回去后有人問及,你就說是來看看我,師生一場,沒什么需要遮掩的……明天我就不送你了。」

  唐寅被朱浩教育一番,第二天上午睡醒,就得知朱浩早出礦場去做事了。

  他正要讓人收拾一下離開。

  之前跟朱浩一起到礦場的蔡昂聽說唐寅前來,特地來拜訪。

  「見過唐中丞。」

  蔡昂對唐寅非常客氣。

  唐寅急忙道:「蔡翰林客氣了,鄙人不過是一介窮酸,當了幾天官,如今恢復白身,不敢當這聲中丞之名。」

  蔡昂沒想到唐寅如此平易近人,笑道:「唐先生客氣了,您的詩畫,在下早有耳聞。您考中解元那年,在下剛進學……南直隸到處傳揚您的名聲,當時便久慕之。」

  唐寅未料到蔡昂對自己會如此推崇。

  人家一個翰林,前途自然比自己好太多,卻是對他這樣一個半路出家的皇帝近臣如此推崇?

  蔡昂應該不是那種阿諛奉承之徒吧?

  蔡昂是南直隸淮安府人,唐寅則是南直隸蘇州府,二人算是「同省同鄉」。

  在大明,就算只是一個省,那也算是鄉誼。

  唐寅將蔡昂請到自己臨時下榻的地方,簡單交談,便談到唐寅到礦場來的目的。

  唐寅突然想起朱浩昨天對他的囑咐,直言不諱:「我是來找敬道的……昔日興王府時,我曾為教習,他在我門下求學。」

  「啊?」蔡昂顯然沒想到唐寅跟朱浩還有這層關系,驚愕間突然覺得,原來朱浩的背景這么強?

  皇帝身邊最得寵的幕僚,居然是朱浩的恩師?

  那朱浩真是前途無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