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百八十八章 時代變了,不要封建嘛

  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

  為了復仇,初出茅廬的崇禎帝后人不得不以另一幅面孔示人,從而在老老太爺去世百年后代表朱明后人再次發出“還我江山!”戰斗號角聲。

  與過去先烈不同的是,朱三太子的重孫子選擇的是另一條抗清道路。

  這條道路遠比正面抗敵還要艱巨,因為當事人承受的是難以想象的心理壓力。

  真正的隱秘而偉大。

  這一點,賈六真是身有體會。

  對于老紀給他安排的新身份,他一開始是拒絕的,原因是過于高調,不符合他一慣低調的行事風格。

  但老紀臨走時說:“標配不如頂配,頂配不如豪華配。”

  道理膚淺太又恰合人生哲理。

  賈六便覺得香了。

  栓柱這邊有感而發:“呂將軍,自古以來,二鬼子不好做,”

  “嗯?”

  賈六有些不高興的看了眼栓柱。

  栓柱意識到失言,趕緊糾正說辭,情緒同時也迅速飽滿起來:“昔有勾踐臥薪嘗膽,后有韓信胯下之辱,此皆大英雄所為!呂將軍,我家少爺為了抗清大業,祖孫三代潛伏敵營一百年,這是何等的壯舉!”

  老呂聽的一愣一愣,暫時性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因為面前的主仆二人太他娘的能嚼舌頭,硬是占領了他的智商高地。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鬼子六竟是崇禎皇帝后人太過驚世駭俗,讓人無法消化。

  無法消化,自然思維就跟不上節奏。

  如同信號般,賈六主仆已經5G了,老呂還停留在小靈通時代。

  賈六這邊默默給老呂倒了碗茶,平易近人這一塊,想來沒有其他皇帝能與他比肩。

  不管是敵是友,只要到了他門上,總能喝到他親手倒的茶水。

  栓柱那邊說著說著可能覺得光是感情的渲染無法打動人心,過于空洞,所以還得舉一些實例來為少爺祖孫三代增加光環——抗清英雄(世家)的光環。

  因此,透露了一個驚天大秘密。

  這就是發生五十年前的和通泊之戰!

  清軍為何會大敗?

  京師八旗為何家家帶孝?

  全因少爺的祖父朱和旺陣前大呼敗了敗了,從而導致清軍大亂!

  而少爺的父親朱怡全為了不給韃子賣命,選擇從馬上自摔,這又是何等的精神!

  “嗯?”

  叫栓柱這么一說,賈六也驚訝發現一個事實——好像賈家三代都是抗清好漢啊。

  大全可能有點水,但老祖絕對四個九的純金含量。

  要知道和通泊一戰,那陣亡的八旗精銳絕對是真鬼子水平,不像現在的八旗,連個二鬼子都不如。

  后世有史學家評論,八旗的嵴梁骨就是叫和通泊一戰打斷的。

  那么,世襲云騎尉、忠臣之后的賈祖旺當年為什么要在陣中大喊敗了呢?

  難道真是如胡同傳聞的那般是嚇破膽,慌不擇言?

  有沒有一種可能,栓柱說的是真的?

  老祖是故意喊的!

  目的就是讓韃子的精銳葬送在漠北,從而完成一次漂亮的曲線復國任務。

  如果這樣的話,有沒有可能老紀瞎編的這本書就是取材于真實事件,根本不是杜撰虛構,他賈百姓真就是老朱家的后人!

  事實表明,人閑著千萬不要隨意腦洞,自我推理,因為推理的結果只有兩個。

  一個是得償所愿,盡往好處想。

  一個是細思極恐,越想越可怕。

  賈六明顯是前者,因為他的耳畔已經響起鳳陽花鼓聲了。

  “說鳳陽,唱鳳陽,花鼓冬冬響。鳳陽真是好地方,赤龍升天金鳳翔,數數天上多少星,點點鳳陽多少將。

  說鳳陽,道鳳陽,花鼓冬冬響,鳳陽真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蕩,不服徭役不納糧,淮河兩岸喜洋洋...”

  來自老祖禁地的祖音呼喚,讓賈六身體內的祖魂之血開始沸騰,開始燃燒!

  臊得慌。

  “尚是不甚記事之時,祖父每年清明都要帶我去昌平,起初我只以為祖父是帶我去踏青玩耍,后來方知祖父要我跪拜那人竟是我的老老太爺崇禎皇帝...”

  幾乎是下意識的,賈六開始回憶起孩童時期的往事。

  這些都是他回憶錄里的節選。

  “卡!”

  呂元廣不合適宜的叫停,之后一臉古怪的看著大清的維新皇帝:“我記得你祖父好像康熙年間就死了吧?”

  “嗯?”

  賈六一愣,第一時間看向栓柱:老祖什么時候咯屁的?

  栓柱的目光有些閃躲。

  顯然,老祖駕崩的時間線不對。

  呂元廣哼哼一聲:“你小子出生的時候你祖父都化成灰多少年了,請問他怎么帶你去的昌平?”

  賈六老臉一紅,趕緊擺手:“老呂,不要糾纏細節嘛。”

  說完,側臉咬牙切齒吩咐栓柱:“回頭把給我寫回憶錄的作者砍了,娘希匹,搞什么,差點把朕帶溝里去!”

  “嗻!”

  栓柱重重點頭,是有些不像話。

  呂元廣又震驚了,從桌上拿起那本名為《我的老老太爺是崇禎》的書,翻了又翻,之后一臉認真的問賈六:“這書不是你自個寫的么?”

  手指處,斗大的四個大字——“朱伯閣著。”

  賈六真的生氣了,桌子一拍:“老呂,你什么意思,朕叫你不要在意細節,你非跟朕糾纏這些細節,有意思嗎!...媽的,實在不成朕把自個砍了中不中!”

  “急了,你急了。”

  呂元廣好像明白了一切,將書合上后突然咧嘴一笑:“不過,這也是個法子,不管是真是假,都是解決當下問題的一劑良藥,起碼,可以給你岳父一個臺階下。”

  “我就知道你老呂是聰明人,你要不是聰明人,當年朕怎么會跟你稱兄道弟呢,”

  賈六滿臉堆笑再次給老呂斟滿茶碗,“朕說過,朕在大清混得越好,對你們就越有好處。這話,不假吧?”

  “假倒是不假,但是,”

  老呂也是實事求是派,提出要求,就是必須立克清為太子,封媛媛為皇后,這樣武昌方面就不會再有任何異議。

  前者,賈六一口應下,因為已經定下。

  后者,卻表示暫時不想立后,因為他畢竟是大清皇帝。

  大清沒亡呢,他怎么能立一個漢人女子為皇后呢。

  而且,立后關系到其部下滿蒙派系的團結,又是否能北伐成功。

  畢竟,他如今可是頂著大清正統這頂帽子的。

  老呂表示理解。

  雙方具體條約自當由雙方具體負責人來談。

  談好了,用印就可。

  閉門會議結束后,賈六將取得的重大突破如實告訴老李,老李聽后覺得這樣也行,反正他也不知道皇帝陛下究竟姓什么。

  肯定不姓賈,要不然不會拖著不給他爹上太上皇尊號,給他弟弟上親王封號的。

  但老李出于臣子本份,有必要提醒維新皇帝一個隱患,那就是如果克清殿下的外家手握兵權,將來對于朝廷不是好事。

  幾千年下來,外戚干政史書上彼彼皆是。

  賈六聽后,拍了拍老李,語重心長道:“會長,不要封建嘛,時代變了,再用過去的思維看待現在以及將來的大變局,是要犯錯誤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