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13章這是一部修仙秘笈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恒無欲,以觀其妙;恒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是道德經的開頭第一章。

  他是什么意思呢?

  陳凡向大家解釋說道:“道,可以說出來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來的,就不是永恒的名。無,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產生萬物的名字。所以常從“無”中,去觀察道的奧妙。常從“有”中,去觀察道的運行。這兩者是同一個來源,只是名稱不同。都可說是含義深遠。深遠再深遠,就是一切奧妙的總門。”

  只是雖然陳凡解釋了,但眾人看起來仍不是很理解。

  這也正常。

  因為有一些東西不做出解釋的話,大家也很難理解。

  比如說,什么是道?

  這個時候。

  有學子就提問了,什么是道?

  “什么是道?”

  這個問題,也是一眾直播間粉絲要問的。

  道這個詞雖然早就現出。

  并且也有道家,道門一類的詞匯。

  但關于道,很多人都不是特別了解。

  陳凡倒是沒有解釋這么快,而是來了一個互動:“我先不解釋,大家可以說說自己對于道的看法。”

  這時。

  有一位學子舉手說道:“陳凡老師,我感覺道就是道術,是一種像魔法一樣的法門。”

  又有一位學子說道:“道應該是一種公式,技巧,什么的。”

  還有一位學子說道:“道就像佛一樣,是一種職業類別,道就是一種道家的知識。”

  對于此。

  陳凡都是搖搖頭。

  “看來大家對于道都不是特別了解。”

  陳凡繼續說道:“剛才我在講李耳求學的時候,他就問過老師,天之上是什么,我們的地球又是怎么形成的。結果,老師回答不出來。因為書本上沒有介紹,也沒有人向他明說。而帶著這個疑問,李耳便一直在尋找這個答案。經過一生時間的學習,他終于參透了,他也明白了天之上到底是為何物。”

  “陳凡老師,天之上是什么東西呢?”

  有一位學子不解的問道。

  “天之上,就是道。”

  陳凡在黑板上寫出了道這個字。

  指著這個道,陳凡解釋說道:“一般我們將這個世界化分為天地人,三才。也就是說,整個世界簡單一些劃分,那就是分為天,地,還有我們人類。可是,天之上是什么呢,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而李耳便總結了出來。他認為,天之上,那就是道。那么,道又是一種什么東西呢?”

  雖然道德經第一句就說了道,但這并不是一個讓大家都能明白的東西。

  陳凡接著說道:“道是一種混沌未分的初始態,無為自化,清靜自正,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為化生萬物的根源;道是不可言說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持之不得。道既是宇宙的本體,又是萬物的規,還是人生的準則。說簡單一些,道就是自然而然的一種狀態。”

  一邊說。

  陳凡又做了一個比喻:“比如我們手中有一個雞蛋,在我們沒有打開雞蛋之前,他就是道的一種形狀。而打開雞蛋之后,那就是道形成的世界。”

  這一個解釋一下子便讓大家明白了。

  “我去,我好像明白了。”

  “我也有點明白,好像還有一點點領悟。”

  “我也是。”

  不少人點點頭。

  “所以天之上就是道,道成就了天地世界。而道成就天地世界并不是有意而為之。也不像西方上帝,或者什么創世神一樣的創造了世界。道演化了世界,他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他不受人干涉,一切都是順其自然。”

  道德經可以說是春秋戰國時期最為知名的哲學作品之一。

  哪怕就是幾千年過去,道德經仍被無數人稱贊,并為之學習。

  甚至。

  還有許多人因此而明悟,走出了別樣的人生。

  “凡哥,能跟我們再講講道德經嗎?”

  “你們怎么對道德經這么感興趣?”

  “不知道,總之就是很感興趣,再跟我們講講吧。”

  “這不行。”

  “為什么?”

  “這是修仙秘笈啊,跟你們講了,你們個個不得修成仙啊。”

  在武省大學講完楚國之后,陳凡休息了幾天。

  只是休息當中,卻是有一眾粉絲不停得問起了他關于道德經的事。

  “凡哥,您別玩我們啦,我們是真的很喜歡道德經。對了,您不是說《道德經》有5000多字嗎,怎么您只講了一百多字,剩下的呢?”

  “剩下的我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少來了,您絕對有完整版的道德經。”

  “真沒有。”

  “沒有嗎,信不信我們一起舉報你又下了大墓。”

  “呃,有話好好說,道德經嘛,我這里確實是有一個完整版的。不過,我正考慮著,這能不能發出來?”

  “怎么就不能發出來?”

  “上次發出來一部書籍,就被別人給舉報了,唉,你說……”

  這一說,大家知道陳凡指的是孫子兵法。

  不過,大家卻是安慰陳凡說道:“凡哥,您放心,這又不是兵法,你怕什么。”

  “說是這么說,可這部道德經威力也挺大的。”

  “凡哥,你別告訴我,這真是一部修仙秘笈?”

  “差不多吧。”

  想了想。

  陳凡也沒有繼續藏著。

  道德經不是孫子兵法一類的書籍。

  這是一部哲學書籍。

  這樣的書籍外國人也看不懂。

  反倒是對于國人,還是有很多的用處。

  雖然也不是說所有的國人都能看懂道德經。

  不過沒關系。

  有一部分人看懂,那就足夠了。

  “那行,從今天開始,我在快抖上將連載道德經。不過,我先申明,道德經雖然不是所謂的修仙秘笈,但其實跟修仙秘笈也差不多。”

  與《莊子》一樣。

  但如果一下子全篇放出來,反倒是大家對于他理解不透。

  還不如一章一章,每一段發出來,效果反倒是更好一些。

  說著。

  陳凡便制作了一個視頻,將道德經第二章發了出去:“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是道德經第二章。

  陳凡沒有去做翻譯。

  不過雖然陳凡沒有翻譯,但不少對文字有研究的已經翻譯了出來。

  “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為有惡的了。所以,有和無互助產生,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聲互助諧和,前和后互助跟從。因此,圣人以無為處理事務,實行無言的教導,萬物自己發生變化而不為它開頭。生長了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撫育了萬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正是因為不居功,所以功績不會失去。”

  “這應該說的是國家的治理方面。”

  “嗯,好像李耳推崇無為而治。”

  不少人在陳凡視頻區不斷的評論。

  陳凡對此沒有回應。

  每個人對于道德經都有自己的領悟與理解。

  陳凡理解的也未必是正確的。

  他只需要將原版的道德經發出去就可以了。

  接著。

  陳凡繼續發出了另外一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與?虛而不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于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句話前世很多小說經常引用。

  同時。

  每當這句話出來之時,都是無比的震撼人心。

  而現在,也是如此。

  當陳凡將“天地不仁”這句話發出時,一眾此前比較淡定的粉絲,這會兒卻是無比的興奮了起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去,我怎么感覺這句話好有逼格。”

  “我也感覺,好像小說中什么秘笈中的一句話一樣。”

  “哈哈哈,我就是寫小說的,到時候我將這句話放到我的小說中。小說名我都想好了,就叫《誅仙》。”

  “得給凡哥版權費。”

  “知道,知道,現在就打賞。”

  說著,還真有一位作者朋友給陳凡打賞了。

  不過,這只是插曲。

  更多的,則是關于這句話的領悟。

  “天地是不仁的嗎?”

  “還有,這里面怎么又說圣人不仁?”

  “芻狗就是祭祀用的草狗,這句話是不是有問題?”

  不少人有一些疑惑。

  因為此前陳凡講過圣人是無私的,是無為的,也是心善的,他怎么會將萬物,百姓當成是芻狗呢?

  不過。

  在不少人評論當中,又有一些人評論說道:“我好像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了?”

  “這里的不仁應該是無所謂仁慈與不仁慈的意思。”

  “那這也不對啊,難道天地與圣人無所謂仁慈不仁慈嗎?”

  “是的。”

  “我靠,你說得我更不懂了。”

  “回到前面吧,前面不是說了嗎,天地與圣人對于萬物百姓都是采取無言的教導。這種教導并不是一個個言傳身教一樣,而是順其自然。就像我們的天地一樣,他對于我們所有人都是一樣的。他即不會特別的去做什么,也不會特別的去不做什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太陽每天都是東升西落,我們每年都是春夏春冬。所以,天地與圣人的這種自然而然,并不是不仁,而是最大的仁。”

  “咦,我去……你這一說,好像還真符合了天地與圣人的做法。”

  “這不只是天地與圣人的做法,這對于我們現實也有巨大的參考價值。比如說你是公司的領導,你是特別的照顧誰,還是特別的不照顧誰?其實都不要,最為應該的是讓所有人都公平競爭。誰都有參與競爭的機會,誰也都有被淘汰的可能。這樣,整個公司的競爭力才能更強。”

  “我去,你是怎么想到的,你簡直天才啊。”

  “天才就見笑了。我也是管理公司好長時間,然后再看到道德經這句話,這才領悟出來的。嘖嘖,我現在明白了,為什么陳凡老師說道德經有可能是一部修仙秘笈了。對于我來說,他就是一部修仙秘笈。”

  當然。

  道德經里面可不僅僅只有這一些。

  接下來,陳凡又是繼續更新著道德經: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其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兄弟們,我怎么感覺道德經真是一部修仙秘笈。”

  “不要你感覺,我也是這么感覺。光讀了幾段,我就已經受益非淺。可恨,就是我的見識淺了一些,有不少無法理解。如果能全部理解透,那該多好。”

  “別感慨了,這里面如果能理解個十之一二,也能讓我們受益無窮了。”

  道德經是什么書?

  說他是經書,但其實可以說他是一部哲學巨作。

  哲學又是什么?

  哲學就是一門研究人與自然,并總結出經驗規律的書。

  所以有的一些哲學名言,他能夠影響人的一生。

  而道德經,他則是哲學中的哲學。

  他不僅完整的敘述了什么叫做道,而且還告訴你應該怎么得道。

  雖然這個得道并不是像玄幻修仙小說一樣的得道。

  但明悟,解開自己的疑惑,同樣也是一種得道。

  于是。

  接下來你會看到。

  在道德經不斷更新的同時,無數的粉絲,網友,卻是先后給陳凡刷出了禮物。

  “感謝陳凡老師解開了我20年都沒能解開的迷題,小小禮物不成敬意。”

  “以前一直感覺社會不公平,但看了道德經之后,我明白了,天地已經給了我們一個無比公平的環境。一架飛機,聊表心意”

  “最近心情很煩躁,一直靜不下來。直到,當我看了道德經,我突然之間發現,以前自己的煩躁,都只不過是自己心亂倒至。道,真的好有意思,感謝陳凡老師。”

  這是一種頓悟。

  雖然這種頓悟不是什么時候都能出現。

  雖然這種頓悟,也不是任何人都能碰到。

  但是。

  當你出現的那一刻,他真的可以改變你的人生。

  而且。

  這不僅僅是對于普通人。

  對于有一些大人物來說,他的效果卻是更為的驚人。

  某世界500強企業,做為掌門人的“王洪誠”便碰到了麻煩。

  直到。

  他的好友給他推薦了一部叫做《道德經》的書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