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你敢們……」
一個再熟悉不過的聲音響起:「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舊中國的滿目瘡痍,遍地狼煙,新中國的奮發圖強,繁榮昌盛,還有那一個個將自己最好的青春都獻給祖國和人民的:
「中國人怎么不行啊?!」
「我還有個愿望,把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
「我一生做了一件事,值得,孩子們快快長大。」
他們是錢學森、袁隆平、消滅了小兒麻痹癥的糖丸爺爺顧方舟……還有首次飛天的楊利偉,以及2001年7月13日,薩馬蘭奇宣布:
「第29豈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城市為BJ!」
當第二次唱到:「我仰望你看過的星空……」
正是在開國大典上,教員仰望著天空,那是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火樹銀花舉國歡騰,那是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
徒手刨了4個小時拖出同學的馬健,14歲!
最后,是寧浩拍的一組年輕人的采訪。
視頻里呈現的,是一種無需解釋的東西,是中國人都懂,一眼就能心意相通的東西。而越是如此,越是直達靈魂。
結尾部分,沒忘了把地震加進去。
「哎呀,那個渾身充滿魅力的家伙真是讓你欲罷不能!」
為了救同學而身負重傷的陳浩,11歲!
審查自然是先看了一遍,看后都很驚奇,因為姚遠才28歲嘛,這個年齡能對主旋律有精準的把握十分不易。
其實高層群體的文藝氛圍進學濃厚,對影視作品尤為關注,長者對《泰坦尼克號》的評價就被人津津樂道。
回答完這三個問題,我們整整用了一百年。
MV里有一些所謂「敏感」的內容,自然要經過大領導審查。
「劉長春當時是什么心情我稍微代入一下都會破防,國難當頭,世界上誰都看不起中國,自己一個人舉旗走進會場,自己參加比賽,開始幽冥,在西方人的嘲笑和鄙夷中再默默歸國。」
「我以前去參觀家鄉當地的紀念館,里面有一個犧牲的孩子才16歲,受盡酷刑也不愿意吐露八路軍的路線。我當時站在那就想,他應該在這片土地開啟新的人生了吧!」
我拉開底上評論,這么一會功夫又多了2百多條,林曉然的手指頭放在鍵盤上,半響不知寫些什么,最后也只是點贊、投幣、收藏。
1919年,ipotg們為了國家民族走上街頭,一腔熱血。2008年,汶川空降15勇士,最大的一個郭龍帥,26歲!
我們也有這種基因記憶,在秦漢,在唐宋,在封狼居胥,在李白與蘇軾,也在戰爭,在抗日,在山河無恙國泰民安!
「行長春去世的第二年,許海峰拿到一枚金牌,如果再多活一年,就一年,他就能看到奧運會場飄揚五星紅旗了!」
「明年就是60大閑了,又會有一大批獻禮片,強烈請求姚司令摻和一把,只要你拍,我肯定進影院。」
林曉然又著心搓臉,根本停不下來,又跑到社區看。
地震中的英雄人物有很多,MV主要展現年輕人的風采,對應組是89年前的那些青年們一一五四運動。
而通透中余溫尚存,讓你又想迫不及待的與人分享交流。
姚遠揮動筆墨,給了他們一句臺詞,作為MV的收尾?:「如果奇跡有顏色,這一定是中國紅!」
除此之外,還有人提了一句,說99娛樂把《錯位時空》這首歌的版權放開了,部分素材也放開了,歡迎大家一創。
而在國與國的往來中,以電影做話題,或者互相推薦本國的電影,也屬于外交內容的一部分。
「樓上的醒醒,你是個女的。」
(還有……)
3分多鐘的視頻卻顯得格外漫長,仿佛跨越了百年歷史。
MV早憶著心,畫面定格在結尾的那一幕。
林藍然早哭的眼睛紅腫,擦都來不及擦,任眼淚刷刷的淌。
當救援人員掀開水泥板,看到一名用柔弱的身體死死護住學生們的女教師袁文婷,26歲!
「嗚嗚……嗚……」
當然,中老年人不上網,在網上討論的還是年輕群體。麥粒視頻的MV播放量迅速突破了500萬,在有意操縱下,直奔打破《誤殺》的播放記錄而去。
但我喜歡看別人說。
《錯位時空》首播是在《新聞聯播》之后,然后央視在白天會播23次左右,通常在比賽、新聞報道的間歇時播放。
全民看奧運,這樣面向的觀眾群也無比龐大,不僅僅是中老年人。
《錯位時空》引起如此熱議,自然也入了眼。
「初中的時候有一次逃學,因為作業沒寫完怕去學校挨批,我知道去網吧家里人肯定能找到,然后我就去烈士陵園趴了一天,寫了一天作業。一點都不覺得害怕,因為就算隔著一個世界,我知道他們也會保護我。」
「其實我們不是不喜歡主旋律,關鍵拍的是好看,姚司令懂年輕人的需求,再適合不過了!」
社區也在議論這部《錯位時空》,大體觀點就是:姚司令出手做主旋律,大家盡可放心,這次比《少年》更輕薄,更具感染力,更讓人稀里嘩啦。
不過現在原創者稀少,圈子里蠢蠢欲動,大眾沒啥反應。
「1908年,報刊上登出了三個問題:什么時候中國才能派人參加奧運會?什么時候中國人才有一枚自己的奧運金牌?什么時候中國才能舉辦一豈自己的奧運會?」
這不是書本上死硬的文字,也不是傳統主旋律偉光正的刻畫,而是將一種家國情懷進行高度濃縮,用一種更符合大眾閱讀感受的形式,在短短幾分鐘內填入觀眾的基因記憶里。
林藍然對著屏幕,捂著臉,呆坐了好久,才抹抹著心干了的眼睛去洗了把臉,回來后莫名有一種發泄通透的感覺。
還有人發帖呼吁:
「你留在風中搖曳的這抹紅,在心中,心中……」
就像英國人懷念他們的維多利亞,西班牙人懷念他們的大航海,美國人為他們的現代文明而優越感十足。
不少人表示贊同:
「開幕式入場的時候,聽見伊拉克只有五名運動員,我驚訝了一下,然后突然就想起,當初我們甚至只有一個人。」
「女的怎么了?我又不介意!」
還有哀悼日當天,廣場上,一邊哭一邊吶喊著「中國加油」的那一張張稚嫩的面孔,他們仿佛一夜間長大了懂得什么叫家國,什么叫苦難與失望。
「總理,您看見了嗎?現在我們的飛機再也不用飛兩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