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百八十章 叛徒(中)

  頂點,扼元!

  阿魯罕和身旁幾名監軍系統的軍吏,裝備與尋常士卒一般無二,唯有軍袍是純黑的。

  蘇赫巴魯一聲令下,他們也緊隨號令,拈弓搭箭。

  這些軍吏的年紀,都和阿魯罕差不多,四十朝上。其中有三個漢兒、一個黃頭發的胡里改人,一個契丹人。漢兒里頭,還有一個是河北地界上,被李霆一聲令下拆散了猛安謀克,視為漢兒的女真人。

  這些人,全都是被大周陸續吸納的金軍老卒。

  在金國崩潰以后,出于安撫和吸納降人,安定地方和人盡其才的目的,對愿意繼續從軍的金軍,大周不拘一格地招納使用,既不歧視或忌憚,也不刻意去糾結其族裔。

  不過,基本的揀選程序還是有的。只有身強力壯,具有一定武藝和作戰能力的好手,才會得到統一整訓的機會。

  整訓過程中,對大周存有怨望,或者有什么私下瓜蔓串聯的,都被陸續剔除,最后就還要能適應艱苦訓練,憑本事通過考核的,才會被分撥到各路大軍之中。

  考核的難度,自然也不低。郭寧早就在各種場合強調過,他并不覺得,大周境內只有漢兒才能立足,但也絕不會因為要照顧和拉攏異族或降人,而對他們特意照顧。

  有本事的,自然飛黃騰達,大周初建,有的是用人的地方。

  沒本事的也別指望朝廷恩典,不如老實回家種地過活。這種人數量不少,地方官府也并不苛待,該給的,該照應的都給。

  至于一些特別冥頑不靈,總是給朝廷添堵的人,就比較慘了。他們被發配到了各地的鐵礦或者銅礦、煤礦,運氣好些的,也被趕著到處修路,沒有三五年不得脫身。

  阿魯罕作為招討司的監軍,全程參與了對大金降軍的整編過程,期間陸陸續續挑揀了訓練官不太看好的數十人出來,充為他監軍系統的成員。

  這些人都是老卒,而且是經歷異常豐富的老油子,戰斗經驗不差尚在其次,吃喝嫖賭都很精通。最關鍵的是,做了幾十年的吃瓜看客,深悉當年大金軍中各種抓丁、逃役、吃空餉、喝兵血、坑蒙拐騙欺壓良善的奸滑手段。

  他們忽然被抽調出來跟隨阿魯罕,起初簡直莫名其妙。

  有人渾渾噩噩,只覺得自己是軍隊里打混的蛀蟲,腦子里只有些屁用不頂的腌臜套路,怎么就當上軍吏了呢?

  也有人心中竊喜,覺得地位既然高了,滿身的技藝不用來撈錢撈好處,豈非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但他們很快就接受了更嚴格的訓練,他們中有些人忍受不了,夤夜逃跑,然后又被抓回來,被錄事司特殊的手段整治到欲仙欲死。

  有些人還真的死了。

  最終活下來的這些人明白了,曾經是金軍里的爛泥死狗沒錯,但現在,他們需要成為大周的軍隊里最可靠的人。大周用他們這樣的人,就是絕不允許他們曾經習慣的一切,出現在大周的軍隊里。

  過去的兩年里,他們一起解決了不下十余個軍中的惡霸,有些甚至已經做到了都監、總管的要人重將,也被他們掀翻。他們還參與了招討司麾下至少半數軍隊的整訓,不斷地剔除軍隊里朽爛的雜質,確保這支軍隊始終保有強悍的戰斗力。

  這日子過得,比起身處大金治下的軍隊,未免太辛苦。但沒有任何人會懷念大金國,因為新的人生讓人心里舒坦。

  眼下他們跟著阿魯罕來到蒙古附從軍中,接著該怎么做,所有人早都熟極而流。

  至于眼前的廝殺……

  就算幾年不在戰場,數百騎對戰始終是小菜一碟,沒什么可吹的。

  阿魯罕或許有點身份,但監軍系統的軍吏們,從來不是高高在上的老爺。他們是軍隊里的一部分,和任何將士一樣,上得山,下得海,喝得烈酒,殺得強敵,打仗是本行!

  弓弦彈動的嗡嗡聲響,匯集成沉悶的轟鳴。大周的軍械生產水平,遠遠高于蒙古人,所以兩邊都是騎射,他們的射程更遠,發箭更早。

  第一輪箭矢拋射出去,射倒了兩三個人。軍吏們更是一無所獲。

  這成果未免太差。

  伯牙吾部騎兵的隊列本來就松散異常,每一騎間隔數丈之遠,當著箭矢潑灑的瞬間,則驟然分開為兩股,行動快如閃電。

  一股從蘇赫巴魯等人的側面奔騰而過,由西向東疾馳著,馬上騎士紛紛開弓還射;另一股騎兵數量少些,藉著馬蹄激起的煙塵,往戰場西面兜轉,倒似要和豁羅剌思人匯合。

  蘇赫巴魯的臉色有點難看,立即斷喝:“往西,再射兩輪!”

  草原上千戶部落的實力,大體上可以按照與黃金家族所在的蒙古乞顏部的親疏來劃分,建立得越早,就越得成吉思汗的信賴,地位越高,實力越強。比如最早建立的六十五個千戶,普遍比后來填充到九十五千戶的后輩強些。九十五千戶里墊底的幾個,也比后來充為一百二十九千戶的那些要強。

  但伯牙吾部比一百二十九千戶里排名靠后的那些還不如,他們是在成吉思汗擊破花剌子模,控制河中數千里土地以后,才建立起來的千戶。

  他們甚至都不是蒙古人。

  蘇赫巴魯咒罵他們是欽察人的雜種,其實他們上溯源流,最早出于突厥的烏古思人,后來遷徙到西域,與欽察人的后裔康里人混居。而康里人在西域的主支,后來成了花剌子模的后族,那花剌子模算端摩訶末的母親禿爾干,就是伯牙吾氏族人。

  早前聽說,殺死成吉思汗派出的使者,為蒙古軍提供西征借口的,就是一個花剌子模國的康里人將軍。

  這事情發生以后,成吉思汗表面上暴跳如雷,聲稱你要戰,便作戰,其實興兵之時,心底里未必沒有竊喜。更不消說康里人的首領,苫滅古麻里氏和她的兒子曲律和牙牙兩人,都在蒙古軍抵達后叛變了花剌子模,主動為蒙古人充當鄉導了。

  所以蒙古大軍掃平花剌子模以后,對康里人甚是優待。苫滅古麻里氏和她的兒子曲律和牙牙始終領有相當的兵力。而在草原上,成吉思汗更授意鎮國公主出面,臨時拼湊了一些伯牙吾部的零散種落,建了一個千戶以示也克蒙古兀魯思對他們的信任。

  這種臨時拼湊的千戶,既沒有凝聚力和忠誠可言,更嚴重缺乏軍事訓練和軍事裝備,真不在蘇赫巴魯的眼里。

  但中原和草原畢竟隔絕,哪怕有許多商人往來,哪怕有蘇赫巴魯這樣力求融入漢兒的蒙古那顏為信息來源,有些事情,他們還是沒能搞清楚。

  眼前這撥來襲的伯牙吾部騎兵,并非草原上那個湊出的千戶,而是實實在在的可戰之軍。

  年初時,蒙古四王子拖雷向成吉思汗建議,草原不能持續空虛,但蒙古大軍主力又必須在河中鎮壓地方,徐徐擴充本部。所以,不妨調動花剌子模國的地頭蛇康里人的軍隊去往草原。

  花剌子模的余部遠離河中,蒙古人對河中的梳理便能從容措手,而康里人和伯牙吾人在草原毫無根基,只能聽任黃金家族的驅使。

  這個建議得到了成吉思汗的贊賞,于是包括苫滅古麻里氏和她的兒子曲律和牙牙領有的數千騎兵,還有伯牙吾部的一千精騎全都被動員起來,成吉思汗麾下的重將速不臺又從蔑兒乞、乃蠻、克烈等部抽調若干人馬,再配以在葉密里河流域各部征集的戰馬一萬匹。

  這支部隊組建以后,立即被派到草原。河中與蒙古草原相隔遙遠,他們用了數月,前部陸續抵達草原,還在等待別勒古臺出面分配草場,就撞上了早前脫離草原的蒙古叛徒們,嚷嚷著要別勒古臺的腦袋。

  虧得別勒古臺還發出了巨額懸賞,分派了無數人手去尋找那兩個失蹤的漢兒!中原人真是蹬鼻子上臉,欺人太甚!

  事發倉促,各部病例一時難以調集,別勒古臺哪里會放過這支新趕到的軍隊?立刻就將之派了出來,要他們南下正面迎擊蒙古叛徒們。

  此時伯牙吾部的將軍土土哈揮動手中的小盾,打落兩支從高空落下的箭矢。

  他是新降之人,雖知部屬疲憊,卻依然力圖建功報效。但此刻他看著眼前的敵人,又覺匪夷所思:“這些不都是蒙古人么?成吉思汗的威力覆蓋萬里,蒙古鐵騎所向無敵,就這樣,還止不住草原本部的蒙古人叛離?這些叛徒是瘋了?傻了?還是天生的狂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