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76章 我們沒有這么好的設備

  開學之后,馬上就是軍訓,以及各種學業的任務。

  徐佑就不能像現在這樣,一直泡在實驗室之中了。

  “不是徐佑,我說你這也太勤奮了吧,連時差都不用倒的嗎?照你這架勢,是要打算本碩博連讀嘛?”

  徐佑心說,學位什么的,都是次要的。

  自己,可是要走向真理之巔的男人。

  “才五個小時的時差而已,在飛機上睡了一會兒,都倒過來了。我平時作息很規律,每天早睡早起,保持運動。師兄,你看我這發量,你也應該能看出來吧。”

  趙為佳看著徐佑一頭濃密的秀發,心里是說不出的酸楚。

  “別說了,頭發和時間一樣,失去了就很難找回來了。來吧,就讓我這個博后,繼續做你的助手好了。”

  完全了論文的發布之后,趙為佳順利畢業,也正式成為了王相武實驗室的博后,繼續致力于量子物理領域的科研上。

  “不用了師兄,你忙你的吧,你的科研任務也挺緊的。我自己沒問題的。”

  “那行,有事情叫我。”

  之前,徐佑在高維單光子門上,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

  而這一次,徐佑將向高維多光子門的問題進行挑戰。

  相比單光子,雙光子和多光子的高保真度光子門,實現的難度要更加的巨大。

  維度的增加,以及光子數的增加,都會導致信息準確率降低,失真率也會大大的增加。

  “就先從雙光子開始吧。”

  這個時候,徐佑知道不能把步子邁得太大。

  畢竟光子數越多,光子門的確定性越難控制。

  而且,只要完成高保真度的雙光子門。

  對于高維完備的量子計算來說,也已經有非常大的意義了。

  “只要完成雙光子的高維控制循環門,以及高維控制相位門,那整個問題就基本解決了。”

  確定了方向之后,徐佑開始了自己的研究。

  一周之后,徐佑帶著自己的新一套理論,找到了王相武教授。

  “老師,理論上這樣設計的話,應該是可以完成高保真度的雙光子門的,而且可以實現高維的無破壞測量。”

  王相武仔細看著徐佑的理論,并與徐佑針對各種理論中細節,進行著交流。

  “不錯,很新穎,也是比較完善的理論。不過徐佑,具體如何按照理論去構建光子門,這個問題你有想過嗎?”

  聽到王相武的話,徐佑也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在量子物理方面上的研究,僅僅一些理論和公式,是完全不夠的。

  高精度的尖端設備,也是非常重要的。

  像一些比較簡單一些的量子門,還可以通過王相武實驗室中的設備去實現。

  但如果是更復雜的量子門,甚至連王相武實驗室,這個在全國量子物理中都算是頂級的實驗室,也并沒有那么頂級的設備,去驗證徐佑的理論。

  “老師,如果設備條件不夠的話,那我們是不是就沒法去驗證了?”

  “沒錯,按照你理論中,對干涉儀精度的要求,我們薊大是沒有這么高精度的干涉儀的。”

  徐佑聞言,心中有了一些無力感。

  現在的徐佑,也僅僅在一些理論研究上稍有建樹。

  但設備的問題,徐佑也是無法解決的。

  總不能讓徐佑自己去造什么尖端設備出來吧。

  “不過國科大的干涉儀,比我們的精度要更好一些。我們也會經常和國科大有一些合作,等我找時間和國科大的陳教授聯系一下,商量一下租用設備的問題。”

  王相武現在還是非常看重徐佑的課題,因此一定會盡全力去給徐佑提供設備上的支持。

  “好的,謝謝老師!”

  在這之后,王相武聯系到了國科大相關方面的實驗組,商討著租用設備的問題。

  經過一系列的手續之后,總算是成功獲得了國科大實驗室的授權。

  到了約定時間,王相武帶著趙為佳、徐佑,來到了國科大。

  相比菁華和薊大,國科大的名氣沒那么響亮,生源和綜合實力也要稍微遜色一些。

  但國科大卻是華夏科研氛圍最濃的一所學校,為華夏培養了大量的科研人才。

  在一些科研方向上,完全有與菁北叫板的實力。

  國科大也曾經是徐佑的理想選擇之一。

  雖然最終沒有選擇這里,但徐佑一直都對國科大充滿著敬意。

  到了國科大的實驗室之后,王相武和國科大的陳翔教授熱情的握著手。

  因為雙方多次合作的關系,彼此間也算非常熟了。

  甚至陳翔也還記得趙為佳,這個經常和王相武一起出現的博士。

  只是,對于徐佑這個看起來非常年輕的孩子,陳翔也是第一次見。

  在陳翔的感覺下,這個孩子好像也就上大一或者大二,連研究生都不太像。

  陳翔不知道,是因為徐佑長得太年輕了,還是出于什么原因,讓王相武把一個本科生給帶來了。

  “陳教授,我介紹一下,這是徐佑,今年IPhO的第一名,理論實驗雙滿分的冠軍。”

  聽王相武這么一介紹,陳翔大概明白事情是怎么一回事了。

  看來,薊大今年出了個特別好的苗子。

  王相武想要提前讓他感受一下科研的氣氛,才把他給帶來的。

  “陳教授好。”

  “你好,徐佑。能以滿分的成績,拿到IPhO冠軍,確實非常不容易,這也是給我們華夏爭光了啊。”

  陳翔對徐佑的第一印象也不錯,但也沒有再往深處去想。

  即使徐佑是IPhO的第一名,說白了也只是個準大一新生而已,連正式的本科生都不算。

  畢竟物競和科研,可完全是兩碼事情。

  在這里,徐佑也只能以一個學生的身份,去參觀學習罷了。

  “陳教授,那我們就開始吧。”

  在這之后,幾人一起開始了實驗。

  因為這個項目,嚴格的說只是王相武實驗室的項目而已,并不算是兩家實驗室的合作項目。

  陳翔實驗室只是提供實驗設備,并不參與具體的科研內容。

  因此,王相武是需要支付陳翔實驗室一筆金額不算小的經費的。

  雖然是走實驗室的賬,但每年實驗室的經費也是有限的,不會隨便的去支出。

  看得出,王相武確實對這個徐佑的這個課題十分重視。

  而當陳翔聽著王相武三人的對話時,卻注意到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這個叫做徐佑的準大一新生,好像并不僅僅是在參觀學習這么簡單。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