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06章 我又成徐佑的背景板了

  他們也很熱情的邀請王相武等人來他們的實驗室,當面交流一下相關的事宜。

  事不宜遲,王相武在和菁華的材料專家約好時間后,便帶著實驗室的核心成員,來到了菁華。

  作為王相武最看好的新人,徐佑自然也在其中。

  來到菁華的材料實驗室后,吳鴻主動的互相介紹了起來。

  “我介紹一下,

  這位是菁華的費清教授,主要研究納米材料方向。這位是薊大的王相武教授,主要研究量子物理的方向。”

  在吳鴻的介紹下,兩邊的教授們熱情的握著手。

  “薊大的物理學院,真的辦得原來越好了。每年物競排名最前的幾個好苗子,也一定會選擇薊大的物理系。真是讓我們菁華羨慕不已啊。”

  “哪里哪里,

  菁華的工科之強,

  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們薊大的工科,還在起步發展階段,

  還得多向菁華學習學習啊!”

  雖然在背地里,菁華和薊大都堅持自己才是華夏第一高校,甚至還會靠互相貶低對方,來爭搶那些特別優秀的學生。

  但當兩邊的老師真的見面之后,卻都是十分的客氣,免不了要吹捧對方的學校幾句。

  一番客套之后,兩邊的教授開始進入到正題之中。

  “王教授,聽吳教授說,您這邊是想要制備一些微納結構材料。我想了解一下,您的實驗室具體是在做什么項目,我也好幫著提供更合適的方案。”

  “是這樣的,

  費教授,我們需要一些微納結構材料,來輔助進行一些量子光學實驗。費教授如果方便的話,

  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些您實驗室里的微納結構材料嗎?”

  因為這是一個具有保密性的課題項目,王相武并不能告訴吳鴻太多的內容。

  “嗯,

  可以,

  大家請跟我來吧。”

  費清從王相武的話中,

  也聽出了王相武并不想把事情說得太過具體。

  費清知道,既然王相武不想說,那自己也不好多問,便直接介紹起自己實驗室的一些微納結構材料了。

  “我們實驗室研究的微納結構材料有很多,如果說與量子光學實驗相關的,建議可以考慮用微柱對,納米線,微透鏡這三種微納結構。”

  費清雖然是搞材料的,但因為費清所做的微納結構材料,與量子物理有很大的聯系,所以對那些相關的知識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接下來,費清具體的向大家展示了這些材料的微觀結構,以及主要的功能作用。

  徐佑也是第一次有機會,近距離學習這種前沿的知識。

  徐佑非常珍惜這樣的機會,集中著注意力,生怕錯過了哪怕一個小細節。

  因為這樣的知識,不僅在課本上無法學到,

  在網絡上也很難查閱得到。

  只有到這種最頂級的實驗室,與最專業的教授進行交流,

  才有機會學習到這樣的知識。

  通過費清的講解,

  徐佑再次認識到了材料學的重要性。

  雖說在網絡上,材料專業一直被認為是“四大天坑”之一。

  但不得不承認,材料學的意義,確實是非常巨大的。

  無論是尋常百姓的衣食住行。

  還是芯片、火箭、戰機、航母這些尖端的科技。

  都是絕對離不開材料學的。

  可以說,材料學的發展水平,對整個國家的科技水平,都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

  聽完費清的一番介紹,王相武等人也對這些材料有了一定的了解。

  “好的,費教授,等回去我們實驗組在一起碰一下,定一下最終的計劃,再跟您確實具體的合作方案。”

  “嗯,沒問題,等定好了再跟我聯系就可以了。對了,這個孩子看著好年輕啊,感覺像本科生一樣,也是您實驗室的成員嗎?”

  其實在一開始,費清就對徐佑的身份有些好奇。

  在這些教授們中間,年輕的徐佑,確實顯得太過突出了。

  “噢,他叫徐佑,是我們薊大的大一新生,也算是我實驗室的成員吧。”王相武笑著回答道。

  “徐佑……就是之前在PRL和Nature上發表論文的那個孩子嗎?”

  聽到“徐佑”這個名字,費清也一下子就回憶了起來。

  “對,就是這個孩子。別看他才大一,知識量比很多博士生還要更豐富,學習能力也是特別的強,有什么重要活動,我也會經常把他帶在身邊。”

  趙為佳聞言有些無奈,自己竟然又淪為了與徐佑比較的背景板。

  好在趙為佳對此已經習慣了,能與徐佑進行比較,也算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了。

  “原來如此,怪不得我看這孩子的氣場就不一般,眼神都跟一般的學生不一樣。真羨慕你們薊大,能有這么杰出的學生。”

  費清的話雖然有些夸張的成分,但那種羨慕的心情卻是實實在在的。

  那些數競和物競的全國前幾名,往往都會選擇保送薊大,這也讓菁華的教授們感到有些遺憾。

  徐佑也很想和費清多學習一些知識,但奈何自己是薊大的學生,沒有理由讓一個菁華的教授教自己什么。

  也只能努力的將這種欲望壓制下去。

  回去的路上,王相武和大家討論著微納結構材料的事情。

  “王教授,只要費清那邊能提供合適的微納材料,我們是完全有可能,制造出新的光源結構的。”吳鴻說道。

  吳鴻在實驗室中的研究方向,偏向于量子光輻射控制理論。

  可以說,只要解決了材料的關鍵問題,剩下的都是相對更容易解決的問題了。

  “好,那我們回去好好研究一下,看看到底用什么材料合適,在設計一下新的光源結構方案。”

  回答薊大之后,眾人顧不上休息。

  簡單的吃了點東西,便又投入到實驗室中,開始了緊張的討論之中。

  徐佑也一直跟隨其中,全程聽取著每個人的意見。

  雖然徐佑全程幾乎沒怎么說話,但卻一直都是仔細聽,仔細思考著。

  經過一番討論之后,實驗室一致決定,先從微柱對這個方案入手。

  跟菁華費清實驗室那邊,說明了微納材料的要求后,王相武等人也開始了對新光源結構的設計。

  1秒:m.bxwx.tv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