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00章 引領時代的科學家

  一番商議之后,他們并沒有達成什么一致的觀點。

  不管怎么說,兔子透露的這個信號,的確讓他們起了一定的戒心。

  這時,白發老人問道:

  “對了,之前關于那個叫許……許什么的年輕人的調查怎么樣了?他最近有出境的打算嗎?”

  白發老人因為年紀太大的關系,經常會出現失憶或是口誤的情況。

  “先生,他的名字叫做徐佑。最近他并沒有出境的打算,似乎他對出境的事情非常的謹慎。據我們的統計,他只有在參加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的時候,出過一次境,還是去的白蘇國。那個時候他只是一個成績非常出色的高中生而已,并沒有引起我們的重視。”

  白發老人對此也表示非常無奈。

  要是連一個高中生都要進行關注的話,他們的精力確實是完全不夠用的。

  “但是,最近我們得到了另外一個消息。”

  “什么消息?”

  “徐佑在前幾個月,神秘的消失了。直到最近他才回到了薊大。我們暫時還不知道,在他消失的這個幾個月里,到底去了哪里,又做了一些什么事情。”

  “神秘的消失了?”

  聽到這個消息,白發老人也覺得,這個事情并不簡單。

  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離奇的消失了幾個月,中間又沒有任何的信息。

  這絕對不會是一件尋常的事情。

  “難道說……他可能與這次的事件有關?”

  “目前我們也無法確定。不過他所研究的領域是凝聚態物理,按理說與核動力航母,并沒有什么太大的聯系。”

  經過一陣討論之后,會議室中的幾人,商定出了接下來的策略。

  “派出我們的艦隊,進入他們的領海區域,觀察他們是什么反應,試探一下他們的底線。還有,對那個叫做徐佑的年輕人加大調查力度,想辦法能夠讓我們的人接近他,獲取更詳細的信息。必要的話,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行動……”

  在工作和生活逐漸回歸到正軌之后。

  徐佑開始思考著一個新的問題。

  未來科研的大方向。

  目前為止,徐佑手里還有幾個科研課題。

  雖說都是比較大的課題,但更像是對某一個問題的探究,而并沒有什么統一的方向。

  其實這在科研中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能夠在一個小的方向上有所突破,已經算是一項非常不錯的成果了。

  包括徐佑這幾年發在各個學術頂刊上的論文,也都是這樣形式的突破。

  但在經歷過這么多大場面之后。

  徐佑對于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將精力都放在解決一些小的方向上。

  做得好的話,完全可以算是世界級的科學家。

  卻并不能算是引領時代的科學家。

  在有了自己獨立的實驗室之后。

  徐佑在課題的選擇上,要更加的有前瞻性了。

  思考了一番后,徐佑對于未來課題的選擇,列出了兩個關鍵的要求。

  第一個要求,課題研究的內容,要對現在或者未來的技術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

  在參與到那些國家級的項目之后,徐佑了解到了一些信息,知道目前的形勢看似波瀾不驚,但其實這可能只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奏。

  很多事情,是一觸即發的。

  徐佑不可能再像剛開始接觸科研時那樣,漫無目的的研究課題了。

  至少得保證手上的一部分課題,是在十年之內有重要應用價值的。

  第二個要求,就是得保證這項成果的研究,是在徐佑能力的范圍之內的。

  徐佑知道,自己現在的能力很強,但還沒有達到無所不能的地步。

  很多想做的事情,徐佑目前還沒有能力去做到。

  也只能隨著徐佑能力和權限的繼續提升,再去考慮那些更大的項目了。

  徐佑在反復權衡之后,終于找到了一個合適的方向。

  柔性電子。

  提到柔性電子,很多人可能會首先想到柔性顯示屏。

  比如說,一些手機、電腦、電視等設備的顯示屏,就已經采用了這項技術。

  實際上,柔性電子技術,并不僅僅應用于柔性顯示屏中。

  因為柔性電子產品的優勢與特點非常突出,具有柔性、可打印性、仿生性、聚合性和彈性等特點。

  在國防、醫療、能源、信息等多項領域,都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

  而讓徐佑想到這樣一個方向的關鍵,就是徐佑在航天五院時,參與的高分辨率衛星項目。

  通過在航天五院的學習,以及與多位高級設計師、工程師的交流,徐佑了解到。

  我們正在進行新型衛星太陽電池陣的研究。

  對于絕大多數衛星來說,在軌運行時,太陽電池陣都是它們唯一的能量來源。

  而隨著我們空間通信技術的發展,未來的衛星太陽電池陣,需要在保證輸出功率不降低的情況下,進一步減小其質量和體積。

  目前,世界上柔性電子的技術,還停留在比較初級的階段,很多技術并不成熟。

  材料和制造技術,是制約柔性電子發展的主要因素。

  徐佑在獲得“大腦仿真模擬”這項新的技能后,正適合用于研究這樣類型的課題。

  想到這,徐佑決定,進行一個新的課題的立項。

  徐佑找到崔穎,和崔穎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并讓崔穎幫助自己進行立項申請的工作。

  因為項目的意義非常重大,徐佑在與崔穎交談的過程中,強調了很多重點內容。

  崔穎也是一直用筆進行著記錄,確保自己能夠完全掌握其中的重點。

  在崔穎的努力下,項目申請在幾天之內寫好,并滿足了徐佑的要求,向上提交了過去。

  這一次的項目審批依然很快,不僅因為申請人是徐佑,而且項目本身的價值也確實非常重大。

  為了支持徐佑的研究,上面不僅全額審批了徐佑需要的500萬科研經費,并表示會根據項目進展,繼續追加科研經費。

  立項通過申請后,徐佑準備著正式開題的事情。

  雖說徐佑已經具備了大腦仿真模擬的技能,但在真正的科研中,還是有大量的實驗需要去做的。

  1秒:m.bxwx.tv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