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39章 真的有這么厲害嗎?

  見這人回來,為首的一人連忙問道:

  “怎么樣?容易混進去嗎?”

  這人搖頭道:“不行,里面管的很嚴,我剛靠近,就被攆出來了。”

  “看樣子,這里面確實有一些秘密啊。”

  之前在魔都建造的超導電纜,還沒有這么強的防護程度。

  這足以說明,這次的超導電纜項目,是更為機密的一個項目。

  這時,其中的一名男子,突然眼神一轉。

  “施工現場不行的話……我們就想辦法潛入他們的工廠。這樣公里級的電纜,肯定是需要大量的電纜材料的。”

  “說的也是。想辦法找到他們加工電纜材料的工廠,看看有沒有機會派人進去。對了,那個學生,后來還提供了一些其他信息嗎?”

  “暫時還沒有。不過我們已經對那個教授的ip地址進行定位,正在突破他的安全防護系統。”

  “那就好。繼續關注那些可能成為潛在下線的學生,特別是那些,出現巨大經濟危機的。”

  “好的,我知道了。”

  經過反復的總結、思考,以及大腦彷真模擬之后。

  徐佑對于新的可控核聚變裝置,已經有了比較明顯的思路。

  目前,徐佑有兩個可供選擇的方向。

  第一個,就是基于托卡馬克裝置進行改進,通過核反應裝置內部等離子體附加的磁場,來大大增強裝置的磁約束能力。

  這個方桉的優點,是磁約束能力的上限非常高。

  只是,想要很好的將多個磁場,以理想的方式疊加到一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二個方桉,是舍去裝置中的磁鐵,完全依靠裝置內部等離子體自身產生的磁場,來對反應物進行磁約束。

  這個方桉的磁約束能力相對要弱一些,但優點是更容易控制磁場。

  而且,這樣一來,可以大大減小裝置的體積。

  在成本控制上,也會比傳統的方桉節省很多。

  除了裝置本身之外。

  徐佑在可控核聚變裝置的材料選擇、以及超導防護等問題上,都有著一些新的設想。

  為了更好的進行方桉設計,徐佑決定直接去鄧福的實驗室進行工作。

  在鄧福的實驗室中,除了鄧福之外,其他的幾位,也都是核物理的專家。

  而且,實驗室內的各項儀器、設備都非常的齊全,可以更好的進行核聚變的模擬。

  林詩雖然在核物理上經驗不多,但因為林詩是這種拓撲超導體的發現者,并且觀察到了這種物質的一些特殊性質。

  對于這種物質的性質,林詩要比徐佑更加熟悉。

  因此,徐佑也一直把林詩帶到了身邊。

  經過探討之后,大家一致決定,先對第二種方桉進行設計,即不使用原裝置的磁鐵,完全依靠內部等離子體的磁場進行磁約束。

  只有把等離子體自己的磁場弄清楚,才有可能進行之后的磁場疊加。

  通過模型的構造、彷真的優化、目標函數的選取等工作。

  徐佑終于搞清楚了這種等離子體內部磁場的規律,并基于此,設計出了新裝置的方桉。

  在仔細看過徐佑的新方桉,并與徐佑進行充分的交流之后。

  鄧福也對這個新方桉充滿了期待。

  “徐教授,我覺得我們是時候,再召開一場新的會議,一起討論一下了。”

  “沒錯。如果大家都覺得沒有問題的話,我們就可以準備建造這種新的可控核聚變裝置了。”

  除了薊大的核物理實驗室之外。

  還有很多其他院校的重點實驗室,也參與到了這次的項目之中。

  盡管徐佑對于自己的設計充滿信心。

  但這畢竟是一個有很大風險的項目,肯定是需要更多專家的共同商討的。

  “又要開會了?”

  收到核聚變項目組的會議通知后,陳平秋自言道。

  因為高溫超導項目所取得的成績。

  陳平秋在華夏的科研界中,有了更高的地位。

  這一次的可控核聚變項目中,陳平秋也是作為材料部分的研究員之一,受邀加入到項目之中。

  這種級別的會議,陳平秋肯定是不能缺席的。

  “這個電腦……怎么又有點卡了?”

  陳平秋不知道,為什么最近,自己的電腦突然出現了間歇性的卡頓現象。

  即使是清理了幾次電腦空間,這種現象也沒有得到好轉。

  因為電腦中存在著大量的機密文件,陳平秋并不敢隨便找人來修。

  “算了,也沒什么大礙,就先這樣吧。”

  陳平秋來到實驗室,向實驗室的成員們,告知自己要去開會的消息。

  “這幾天我去薊京開會,實驗室的各項事情,你們自己負責一下。如果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就等我回來再處理了。”

  “好的,陳老師。”

  陳平秋正要離開,這時,一個學生卻突然叫住了陳平秋。

  “陳老師,那個……”

  陳平秋一看,發現是自己實驗室的一個研究生。

  這個研究生平時有些內向,不怎么喜歡與人交流。

  平常總是一副陰郁的樣子,在飯桌上也是沉默寡言。

  “怎么了?”

  “沒……沒什么。”

  見這個學生欲言又止,陳平秋似乎明白了什么。

  “補貼的事情,我已經按照最高標準了。這個大家都是一樣的,不可能因為什么,而對某個人特殊對待的。”

  說完這句話,陳平秋便從實驗室離開了。

  到了會議的日子,眾人齊聚于薊京大學。

  鄧福來到前面,組織起了這次的會議。

  “經過這一階段的研究,我們決定,設計一種全新的可控核聚變裝置。下面請徐佑教授講述他的設計方桉。”

  聽到鄧福的話,大家都將注意力,集中到了徐佑的身上。

  原本他們還以為,這個項目最多也不過能夠對現有的可控核聚變裝置,提供一些理論支持而已。

  沒想到,徐佑竟然還真能設計出一種全新的方桉。

  “徐佑這小子,真的有這么厲害嗎?”陳平秋心說道。

  對于徐佑在超導部分的成就,陳平秋是十分信服的。

  可陳平秋卻不會輕易相信,徐佑連核物理的問題都可以解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