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54章 耀眼的藍色光芒

  “如果能夠實現商用的可控核聚變,那對全世界的影響,將會是極其巨大的。”徐佑想道。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可控核聚變的意義,甚至要比超導還要更大。

  超導雖然能夠實現電腦的零損耗運輸,但畢竟其意義只是減少能源的損耗,并不能憑空創造能源。

  而可控核聚變,則是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的一種方式。

  因為可控核聚變所使用的原料,在大海中就可以提取。

  從理論上來說,只要掌握了可控核聚變的技術,其需要的原料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東日二號建設完工之時,徐佑和林詩一起,來到了東日二號裝置的所在地。

  之前林詩就參與了東日二號的部分設計工作,這次徐佑肯定是要帶林詩一起來的。

  經過這些天的建設,東日二號已經以完整的形態,呈現在了大家的眼前。

  相比東日一號,東日二號的裝置要更加的巨大,預計的發電功率也要遠超東日一號。

  “老師,我們馬上就能看到,真實的東日二號,是否能像我們預測的一樣,實現商業化的可控核聚變了。”

  “是啊,我們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很久了,現在終于要等到結果揭曉的那一幕了。”

  即使對于自己的設計充滿信心,但最后到底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徐佑也并沒有十足的把握。

  畢竟,模擬與現實并無法保證是百分之百的相同,而設計與實際制造,也可能會有一些差別。

  待東日二號正式建設完工之后,徐佑、林詩等人一起,對裝置進行著嚴格的檢查與測試。

  經過嚴格的檢查與測試之后,大家確定整個裝置并沒有任何的問題,完全符合設計時的各種要求。

  隨著檢查和測試工作的完成,正式進行實驗的日子也定下來了。

  和之前的登月項目一樣,東日二號的發電實驗,也有包括央臺在內的多家主流媒體進行直播。

  相比登月項目,可控核聚變項目雖然沒有那么的讓人有新奇感和激動感,卻是與我們大家更加息息相關的一個項目。

  到了東日二號點火實驗當天,各個直播間已經提前進行直播,介紹著項目有關的一些信息。

  “這一次的東日二號,與上一代的東日一號裝置有所不同。東日二號是全世界第一個采用內外磁場的雙重磁約束結構的可控核聚變裝置。不僅有外部大磁體的磁場,還有內部等離子體自身產生的磁場。通過兩種磁場的疊加,讓裝置對內部的等離子體,有更強的約束能力。”

  屏幕中,東日二號可控核聚變裝置呈現在了觀眾們的面前。

  因為其特殊的設計,導致東日二號的體積非常巨大,甚至超過了大部分人們的預期。

  不過,正是這樣內外磁場疊加的方式,才能讓東日二號可控核聚變裝置擁有更強的磁約束能力,并實現更高的能源轉化率。

  此時,徐佑和林詩正在控制臺前仔細的查看各項數據,進行實驗開始前的最后調試。

  “五,四,三,二,一……中控系統投入!”

  隨著項目總指揮的一聲令下,東日二號正式開始了它的第一次發電實驗。

  因為核反應裝置內的溫度非常的高,我們并無法通過肉眼,直觀的觀察到內部的情況。

  但只要在中控屏幕中,能夠看到藍色的火焰,就證明裝置放電成功了。

  “藍色的火焰……出現了!”

  幾乎就在中控系統投入的瞬間,中控屏幕中就顯示出了大家期待中的藍色火焰的光芒。

  這證明了,東日二號已經成功實現了放電!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屏幕中出現了藍色的光芒。這樣的情況,就標志著這次實驗是成功的,東日二號已經實現了放電!”

  隨著主持人的介紹,直播間中的觀眾們,都用各自的方式表達著心中的喜悅。

  徐佑則是很快的冷靜了下來,因為單單放電的成功,僅僅是這次實驗的一個目標之一。

  除此之外,聚變溫度,持續放電時間,以及Q值等數據,才是徐佑更為關注的。

  林詩也知道重點還在后面,跟徐佑一樣,緊張的觀察著接下來的數據。

  “大家可以看到,根據中控屏幕的數據顯示,在核聚變裝置中央的溫度,已經達到了一點六億攝氏度!這樣的溫度,已經創造了新的可控核聚變裝置的溫度!”

  對于這樣恐怖的溫度,普通人早就已經沒有任何的概念了。

  作為參照,太陽表面的溫度約為五千五百攝氏度,而太陽核心的溫度也“只有”約為二千萬攝氏度而已。

  相比之下,東日二號可控核聚變裝置,它的中心溫度已經遠超太陽核心的溫度了。

  “根據項目組專家提供的信息,想要人為的發生可控核聚變,至少需要一億攝氏度的溫度才可以。理論上,可控核聚變裝置內的溫度是越高越好的,但高溫并不容易獲得,且越高的溫度,需要核反應裝置越優異的保護性能。”

  “在東日二號裝置設計之初,我們就已經預計到,東日二號能夠達到這樣高的反應溫度。因此,我們為裝置配備了特定的核反應保護箱,即使是一點六億攝氏度的超高溫度,也并不會有任何的安全隱患。”

  此時此刻,徐佑的注意力都在中控屏幕中的各種數據上。

  到現在為止,東日二號已經穩定的運行了超過一千秒的時間。

  而核反應裝置中央的溫度,一直保持在一點六億攝氏度,并沒有特別大的波動。

  照這樣下去,東日二號不僅要創下最高的核聚變反應溫度,同時也要創造新的可控核聚變反應持續時間了。

  “我們之所以需要如此高的溫度,是為了讓氘和氚產生聚變的環境。通過我們的核反應平臺,可以實時進行氘氚所有參數的測量。這些原料在海水中就可以提取,理論上來說,一升海水中提取的氘氚所產生的能量,就相當于三升汽油燃燒產生的能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