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57章 最后一位守夜人歸位:大游俠狄烈(上)

  大離朝,千瘡百孔,萬業待興。

  各類事項,繁雜如牛毛,可謂千頭萬緒。

  現在無論軍民,都需要利用別國亂戰的寶貴機會休養生息。

  現在絕對沒有能力收復故土。

  老百姓飽經戰亂之苦,絕對不能再征稅!

  寧死讓皇室餓著,也不能再征!

  史斌下達了一年免稅令。

  大離子民,免稅。

  圣旨下達之處,民眾歡悅。

  各地軍隊,就食各藩。

  不夠的部分,軍囤。

  軍隊自己的田地種出稻麥、紅薯、土豆,供應自己。

  再不夠的部分,由三大世家從海外利潤中,為軍隊買糧食。

  總之一粒米也別從百姓手里拿了!

  一年后,再恢復征收。

  這一年,大離國的百姓終于迎來了好日子。

  沒有蝗蟲,沒有各種災禍。

  一直風調雨順,十地中,有九地取得大豐收。

  百姓有吃的了。

  終于能過上短暫的安定日子了。

  史斌新招出來的猛將,既然有永不背叛屬性,那就好了,分發各地,守衛各處險要。

  內部不亂,才能迎擊外敵。

  那些敵國整天亂打不休,大離不惹他們,他們也不惹大離。

  岳飛被封為全國兵馬大元帥。

  花木蘭的軍權,在于御林軍,護衛皇帝的安全。

  史斌遴選各地賢才,不問出身,不管你家富有還是貧賤,只要有才華,可堪大用,一律破格錄用。

  因為古代沒有商律,導致很多大離商人不注重契約,沒有契約精神,隨意為了自己的利益毀約,不考慮對方利益。

  而這樣一來,輕者讓對方損錢,重則讓對方賠光。

  那對方肯定不干啊,必然要和他拼命,最后又釀成刑事案件。

  史斌集思廣益,和手下文臣一起,詢問商民和有見識的百姓的意見,編寫了大離朝第一部《商律》。

  《戶婚律》《民事律》《行政律》等新法律,也都陸續一一編撰。

  清官在朝,守夜人在野,各相呼應,嚴懲為了掙錢,沒有底線的奸商。

  坑人錢財者不處刑,但十倍重罰。

  以次充好者,以假亂真者,以此物充彼物騙人者,一律重罰。

  而把過期魚干,或是肉干或是其它糧食出賣,致人傷亡者,罰光全家財物,處刑二十年!

  大商戶出場過期有毒食物,致大量百姓傷亡者,處死刑!

  絕不姑息。

  大離朝商人,有很多毛病,沒有契約精神,沒有做人的底線,為了掙錢,不擇手段,以前出了事只要賄賂官員即可。

  現在不行了。

  守夜人絕對不饒之,嚴重者,逮住直接殺。

  老百姓對守夜人的歡喜和崇拜程度已經到達歷朝歷代之最。

  守夜人挑選之嚴格,非德才兼備者不能當之。

  而一旦犯戒律,處罰是特別嚴的,沒人愿意犯戒。

  何況現在這工作,有身位,有地位,朝廷供應他們的飲食,最好的酒肉,無償供應!

  皇帝自己省吃儉用,卻不委屈他們!

  無論從道德上還是法律上,沒有守夜人舍得毀掉自己的聲望。

  你不貪,也能過上高官厚祿的日子,那何必貪呢。

  他們采集各地風俗要旨,朝廷有哪些缺陷弊政,他們的第一手資料往往最詳實,一旦呈上來,交由六部九卿會議,皇帝都能拍板通過。

  對民生有用的政策,提出議案的守夜人還要被重賞。

  眾百姓經常有人議論,我就是能力不行,要不然我也想當守夜人。

  在大齊國,亦有無數百姓這樣想。

  大齊國,是折可求幫助景國建立的。

  但現在折可求被獨孤逸宰了,景國也被史斌間接滅掉了。

  大齊國卻還在。

  這里還有十七個拿著假守夜令的守夜人。

  這十七位好漢,活動范圍不敢出這大齊領土,怕有性命之憂。

  以前著實騙了一些無知百姓,還有一些無知少女。

  后來折可求被殺后,轟動天下,人們才知道這些守夜人是假的。

  但你知道也沒用啊。

  比暴力,比不過他,他們手上有軍隊。

  大齊皇帝叫張邦,這名字起的,以為帶邦,就能和劉邦一樣。

  張邦支持這十七個假守夜人,所以他們在大齊國胡作非為,欺男霸女,沒人敢惹。

  無數百姓真想一刀捅之,可是沒那能力。

  而再怎么恨他們,見到他們掛著腰牌出來時,也得恭恭敬敬下拜。

  露出一丁點不尊敬來,直接殺。

  犯不著惹他們,把命丟了。

  所以那些低下的頭顱中,有很多百姓心想,我要是有守夜人的本事,非殺光這幫狗屎不可。

  更有行腳客商暗中聚會時偷著說:

  “聽說大離皇帝有十七個守夜人,還差最后一個守夜令沒有派發,沒找到合適人選。”

  “真希望史皇帝能趕緊找到第十八個人,幫助咱們老百姓謀太平。”

  “史家皇帝啥時能率大軍打過來啊。”

  “你急也沒用,那史斌乃是出身天尊者,最憐惜百姓,兵連禍結,必定牽累百姓,他也沒有余糧啊,他寧可讓軍隊少吃點,甚至寧可自己挨餓,也不肯征百姓的稅!”

  “對,史皇帝下了圣旨,一年內,不征稅,這都第十一個月了,大離境內的老百姓可是攢了好多糧食呢。皇帝一言九鼎,不肯欺騙百姓的。”

  “可惜咱們還得交這么重的稅,唉,張邦這賊畜生……真希望史皇帝早點解救咱們。”

  這幾個行腳客商躲在客店里吃飯,關了門偷偷說話。

  可是那些假守夜人,不干別的,不替百姓做主,竟然專門刺探,監視過往百姓!

  真是太LOW了。

  不為百姓干人事,還強迫百姓尊敬他們。

  這幾個百姓說的正過癮呢。

  雖然實現不了,但是期盼一下總可以吧,天尊大人繼位為帝,不可能不管我們吧?

  正說的爽呢,門突然被踢開了。

  “大膽,竟敢在大齊境內為史斌那偽帝張目!活膩了吧!”

  兩名配戴著假腰牌的假守夜人出現在門口,撥出了刀!

  那假腰牌做工相當爛。

  可這倆假守夜人有刀啊。

  這幫客商嚇呆了,本本分分的小老百姓,哪敢與這幫人斗啊。

  “老謝,你殺左邊那幾頭豬。”

  “好的老馮,你殺右邊那些狗。”

  直接視老百姓為豬狗。

  就這還有臉以守夜人自居。

  這倆人帶著刀,沖著已經嚇呆了的百姓邪魅一笑,高舉了戰刀。

  來到老百姓面前,對準脖子,即將砍下!

  一聲槍響,老馮后腦被打爛了。

  大血窟窿,流出很多血。

  他的尸身直挺挺倒下了。

  老謝嚇得轉過身,撲通一聲跪下了。

  “哪位好漢,有話好好說,別嚇人,要多少錢都行……”

  剛才還那么威風呢,這會慫成這樣。

  其實他并不膽小,平時也是個心狠手辣的人。

  這一生也算是殺人如麻。

  但他不想被人偷襲!

  敵人太可怕了。

  這槍法也太準了!

  一個矯捷的身影飛速閃進來!

  那人戴著斗笠,手上拿著一支火銃。

  只是這火銃和其它的不一樣,上面還多個圓柱型的長東西,好像是瞄準用的。

  那人長的英氣勃勃,又帥又酷。

  舉止大開大闔,端止有方,頗有大宗師風范。

  “守夜人,守的是民眾的底線。欺負老百姓的人,做不成守夜人。”

  出槍出的那么狠,說話語氣竟然這么和善!

  這人真怪!

  如果他上來就把老謝祖宗十八代全用最惡毒的詞語罵盡,老謝肯定會嚇壞。

  但沒想到,人家素質太高,說話非常文明!

  難道有機會求生?

  “好漢爺爺,休要殺我!您說的都對,只要您不殺我……您讓我干什么都行……”

  那拿火銃的斗笠客萬分和善:“殺殺殺,整天就知道打打殺殺的,無聊透頂。”

  老謝聽他這樣說,放下心來,沒話找話,企圖轉移話題:

  “爺爺,那火銃上面的東西是啥的?”

  斗笠怪客笑道:“瞄準鏡,我自己研制的,有了它,準頭提升一百倍。要不拿你試試?”

  “爺爺真是智商天下第一!古今罕有!”老謝為了活命,臉是不要了,他仍是保持跪姿,諂笑道:“爺爺休要和小人開這種玩笑……小人是和各位鄉親鬧著玩呢,爺爺您這個級別的高手,和小人一般見識,只會讓您掉價……”

  斗笠客一把揪過他的衣襟,像個老頑童一樣,批評道:“明白,人前人后,擺足架子,多爽啊。爺爺也喜歡這樣玩,可是,你們只顧自己玩,卻不給爺爺一塊守夜令。”

  老謝急的冷汗直流,聽說斗笠客的目的在這里,趕緊說:“爺爺早說啊,這塊給你。唉,你看,咱們命中注定是自己人。”

  他把死尸上那塊拿來。

  他希望斗笠客能不要殺他。

  斗笠客接過來看了看說:“雕的不像,水平太次了,我要雕的最好的那個。”

  “那塊呀,那個在老魏身上!”他想都沒想,就把自己的同伙出賣了。

  斗笠客表面上說話,像是在扯閑篇,實際上是在套話。

  他這套話技巧極其高明。

  要讓敵人在極度受驚,且毫無防備的基礎上,把其它假守夜人的位置交代清楚。

  這一套,就套了個差不多。

  折可求死了,那么這老魏,應該就是二號人物。要不能用雕的最像的那塊守夜令嗎?

  “老魏在哪?他肯不肯把他那塊腰牌給我?”他不動聲色的問。

  當然不肯。

  但老謝為了活命,說:“當然肯,爺爺聽我說,他在飛鴻大酒樓四層,和其它幾個兄弟在吃酒呢。爺爺可不能出賣我啊。”

  那酒樓前后,有守兵上千,斗笠客敢去,等于自投羅網。

  他知道,只要斗笠客去了那里,自己就可以替老魏的手,除掉此人。

  真是個笑里藏刀的陰毒小人。

  斗笠客拍了拍他的肩膀。

  “多謝,”

  摸到他的腰牌,一把揪斷了線頭,收入囊中,然后大步外出。

  “爺爺,你拿我腰牌作甚?”

  斗笠客連頭都沒回,沖著后面就是一槍。

  方位早就看準了。

  打在眉心。

  揚長而去。

  老謝痛苦的抽搐著,死了。

  那幾個百姓說:“多謝大俠。”

  “請救命恩人留名!”

  斗笠客說:“沒空。”

  有個客商說:“大俠,殺了這倆狗東西,不扒拉錢?”

  “史斌那種窮人才喜歡干這種事。”斗笠客的聲音越來越遠。

  大游俠只留給眾人一個光輝偉岸的背影,他悄悄的來,正如他悄悄的走,不帶走一片云彩。

  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