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章:世道

  聽書最惱下回解!

  那叫喊之人是誰?

  竟讓武松納頭便拜?

  還有開場不是說了報兄誅嫂高名揚嗎,兄呢,嫂呢?

  眾人滿心好奇,眼巴巴的等著后續情節,蘇問卻在此時一刀斬斷,來一手下回分解,你說氣人不氣人?

  “這就完了?”

  “下回個勞什子,繼續往下說啊!”

  “那人是誰,竟叫武松納頭便拜?”

  “你們這幫說書的總是這樣,每次都搞得人心里不上不下。”

  “就是,春風苑的姐兒都沒你們撓人!”

  臺下群情激涌,義憤填膺。

  這讓蘇問很是無奈。

  他也不想這么結束啊,這不是本場的時間到了么?

  先前說過,蘇問這一場排在今日最末,只有那些人氣較低的說書先生,或者剛剛上臺的后輩學徒才會被安排此段。

  這末場的時間往往不長,畢竟時間就是金錢,靠著賣票營收的書場,不可能給這些不得意,沒人氣的說書人太多時間,半個時辰是最多了。

  蘇問雖然說得不錯,讓觀眾甚是喜歡,但也沒有辦法延時續場,因為……

  “諸位!”

  蘇問站起身來,向臺下眾人一拱手,說道:“諸位抬愛,小子惶恐,但時辰已經不早,就要日落西山了,城內又有宵禁,常人不得夜行,所以還請諸位見諒!”

  “這……”

  臺下眾人面面相覷,神色錯愕。

  蘇問這一番話,不卑不亢,有禮有節,可以說是滴水不漏,連消帶打下來根本無法反駁,就是前排那幾個地痞流氓,混混無賴,也不知道應該怎么開口了。

  片刻之后,才有人出聲。

  “蘇先生說得不錯,這場是該散了,趁著天還沒黑,各回各家去罷!”

  “是極是極,要是給巡夜的捕快逮住,不得進縣衙大牢里脫層皮?”

  “水滸,武松,說得不錯,果然是莫老先生的高徒,伙計,看賞!”

  “來嘞!”

  眾人言語之間,兩名伙計捧著花籃,來到書臺之下,四方團座之前。

  率先叫看賞那人拿出幾枚銅板拋到花籃之中,手捧花籃那伙計當即做笑臉道謝,說了幾句吉祥話,隨后再轉向他人。

  對此,有人視而不見,直接起身離開,有人神情窘迫,但還是紅著臉掏出一枚銅板拋入花籃,也有人大笑而起,看向臺上的蘇問,一番贊賞過后拋出幾枚賞錢,蘇問甚至見到一大戶,丟了小半吊子錢,估摸著得有三四十文。

  不管賞是不賞,賞多賞少,伙計都笑臉相迎,絕不嘟囔半句,議論絲毫。

  當然,賞得多自有不一樣的特殊待遇,如那丟了小半吊錢的,捧著花籃的伙計立刻高聲叫喊道:“李都頭看賞四十五錢!”

  “李都頭豪氣!”

  “李都頭身體安康!”

  “李都頭……”

  “你倆不去做主播真是屈才了!”

  看著臺下滿嘴吉祥話,順口溜的兩個伙計,蘇問心中默默吐槽了一句,也將目光投向了那打賞小半吊錢的李都頭。

  大周民間流通的貨幣是銅錢,一錢為一文,百文為一小吊,千錢為一大貫,購買力方面,普通的三口之家,一月的生活花銷,基本在兩百文左右。

  這李都頭打賞的四十五文錢,足夠蘇問這孤家寡人一月的生活花銷了。

  說一場書就能賺一月的花銷,說書這行當這么好賺的嗎?

  當然沒有這么好賺,說書的賞錢雖然不少,但最后能落到蘇問手里的……

  不說也罷!

  先看那李都頭。

  此人出手如此闊綽,身份自是非同一般。

  只見他身量高大,體格雄壯,眉眼如刀,凌厲非常,一看就知不是常人。

  蘇問剛剛將目光轉向他,孟實就自后臺走了出來,招呼道:“李都頭又來捧場,真是讓小地蓬蓽生輝!”

  “孟掌柜客氣了!”

  李都頭與孟實打過招呼,又將目光轉回到蘇問身上,笑道:“蘇先生,這水滸英雄說得當真不錯,不知何日再講,好讓李某有個準備?”

  “這……”

  蘇問將遲疑的目光投向孟實。

  “哈哈哈!”

  孟實一笑,說道:“三日之后,照常開講,接莫老的班,歡迎李都頭捧場!”

  “那好,三日之后,李某再來。”

  “都頭慢走!”

  “……”

  孟實送別了李都頭,這場也就正式散了,蘇問將折扇醒木收進提籃,回到后臺靜靜等候。

  不過一會兒的功夫,孟實就走了過來,拱手向他道賀:“問哥兒,恭喜了,初次登臺就有這般氣象,連李都頭對你都青眼有加,未來成就怕是不可限量啊!”

  蘇問躬身回應:“全仗孟掌柜提攜!”

  “這話就過謙了!”

  孟實搖頭一笑,說道:“我們說書的,靠的是本事,靠的是功夫,你若沒這本事,沒這功夫,我也沒得辦法,管不得天,管不得地,更管不得臺下的人啊。”

  蘇問點了點頭,說道:“多謝掌柜教誨,蘇問銘記于心!”

  “你啊……”

  看他仍是一副禮數十足的模樣,孟實搖了搖頭,也沒有再說什么,取出一個紅紙包來,遞到他面前:“這是你今日的賞錢,總共二十文,看看對是不對?”

  蘇問接過紙包,略一掂量,便將其收入懷中,再向孟實拱手:“多謝掌柜!”

  二十文!

  今日蘇問的打賞有多少?

  單是那李都頭就賞了四十五文,再加上其他人零零散散的貢獻,怎么也有一百來文,孟實為何只給他二十?

  就算書場要分成,也不至于黑心到二八分吧,這位孟掌柜是這樣的黑心老板嗎?

  自然不是!

  孟實書場與說書人的分成比例是五五分,不管是書場還是戲班,這分成都極為公道,極為良心。

  但孟實一個人的良心改變不了時代的大勢,更對抗不了黑白兩道的剝削與壓迫。

  安平縣中有一句黑話,叫做黑剝三,白收四,說的就是對平民百姓的稅收。

  平頭百姓,無論做何種營生,都要上供幫派與官府,那幫派是黑,剝削掉三成,官府是白,稅收去四成,十取其七,最后剩下的三分,才能落到百姓手中。

  如今日蘇問得的賞錢,一百多文賞錢扣去七成,只剩下三十多文,這三十多文再與書場五五對半,只剩下十七八文,現在這二十文大概還是孟實給湊的整。

  由此可見民生之艱難。

  十取其七,是安平縣的規矩,也是安平縣百姓的待遇。

  沒錯,待遇,這等剝削對比之下竟也是一種待遇!

  聽說安平縣外有不少地方,遭了災,遇了難,或者貪官上任,強盜劫掠,為富不仁,兼并土地,那稅收那剝削已經到了十取其九,十取其十,甚至十取十五的地步。

  如此盤剝之下,百姓根本無以為生,賣兒賣女,傾家蕩產,最后要么自賤為奴,要么做流民,背井離鄉,隨波逐流。

  與這些地方相比起來,十取其七的安平縣,已經算是一處太平之地了,百姓雖苦但勉強還活得下去。

  世道艱難,民生不易!

  這對蘇問的說書事業也有極大的影響,畢竟,活都活不下去了,哪兒還有人聽書呢?

  幸虧他穿越到是這安平縣,還算安全,還算太平的安平縣,這才有機會登臺說書,還得了些賞錢,要是穿越到那些兵荒馬亂的地方,能不能活著都是問題。

  見蘇問收下賞錢,沒有任何異議氣憤,孟實也是暗暗點頭,說道:“現在這世道什么都不易,有些事情,當忍則忍,萬不可少年意氣,熱血上頭,明白嗎?”

  蘇問點了點頭,說道:“蘇問明白,掌柜放心。”

  “明白就好,明白就好!”

  孟實拍了拍他的肩膀,又道:“不過你也無須太過憂心,今日你上了我書場的臺,那就是我孟實的人,我方才與李都頭說了,也叫人去警告了一番,那些潑皮定不敢再做那巧取豪奪之事,至多就是用些下作手段,你且先忍讓,待名頭出來,他們便不敢再惹你了。”

  蘇問點了點頭:“掌柜放心,蘇問明白。”

  孟實:“……”

  告別了孟實,蘇問離開書場,往家趕去。

  宵禁,是大周的明文禁令之一,且執行得異常嚴格,只要當地官府還沒有徹底崩壞,那就必定要組織衙役,夜間巡查,尋常百姓若是違反,最輕也要挨一頓板子。

  雖然現在只是傍晚,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但蘇問也不打算在外逗留,在街上買了幾個炊餅當晚飯,隨后便往家去。

  蘇問家住城南,在勾欄之外,位于安平縣城的邊角,房子是他師父生前購置的一間小磚瓦房,也是他師父留給他的最大財產。

  蘇問提著炊餅,還未近家門,就聞到了一股濃郁的……惡臭!

  惡臭撲鼻,令人作嘔。

  蘇問停住腳步,只見自己的家門上,潑滿了各種穢物,地上還有兩個東倒西歪的糞桶,一股濃郁至極的惡臭直沖鼻腔。

  “哎呀,咋個這么臭,莫不是有人掉糞坑了?”

  幾個潑皮無賴從角落之中走出,笑嘻嘻的望著門前的蘇問,為首一個滿臉麻子的青年更是叫道:“哎呀呀,原本不是有人掉糞坑,而是我們蘇大才子的家門給人潑了糞,是誰,這么大膽,不怕蘇大才子去告官……”

  “砰!”

  一番嘲諷還未說完,便被摔門聲打斷,竟是蘇問不顧那惡臭污穢,氣憤的打開門鎖,再反手摔門進屋,門上沾粘的穢物慣性飛出,險些甩了那群潑皮一臉。

  “我!#$%^&*(!@#$%^^&amp”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