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臺階下的趙御,在聽到要分捐銀給九邊的時候,還沒覺得什么。
兵者,國之大事。從這些賑災糧款中拿出一部分來充作餉銀,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最后,皇帝張口要的這一百三十萬,卻讓他忘了風里刀叮囑給他的面君規矩,猛地抬頭看向龍帳!
大乾臣民都知曉,現今天子好道,卻沒想到已經到了這種令人發指的地步。
十幾萬災民嗷嗷待哺,自己費心巴力,不惜得罪了滿朝的權貴弄來的銀子,張口就被他摟走了一大半。
他何止是私欲過重?!
趙御震驚的看著龍帳內的皇帝,他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知到,掙扎在底層的那些人,對當權者而言,不過就是一串上下浮動的數據而已!
轟!!!
就在趙御抬頭看向龍帳的一瞬間,永壽宮內涌現出三道駭人的氣息,硬生生壓在了趙御的身上。
氣息之強,比趙御見識過的任何一個高手都要恐怖。
“遵旨……”
趙靖忠則接過捐帖,轉身走下九龍階朝著永壽宮大殿外走去。
皇帝金口一開,原本兩百多萬的賑災糧款,落到趙御這個賑災總管手上的時候,只有不到四十萬!
“回稟陛下,裕王求見!”
當趙靖忠離開之后,
門值小太監躬身走進內殿回稟。
“準。”
龍賬內,皇帝看了一眼九龍臺階下的趙御,
隨即說道:“趙卿,
你且退下吧!”
“遵旨,
下臣告退!”
趙御起身,后撤三步之后,
這才轉身朝著永壽宮外走去。
出了永壽宮,趙御便見到一名身穿黃袍的男人正面朝他走來。
“見過裕王殿下!”
趙御雙手抱拳,微微躬身施禮。
在大乾,
是不流行跪拜大禮的,而錦衣衛,尤其是錦衣衛的上官們,
按規矩除了面見皇帝之外,其他人都不用委身下拜。
“北司鎮撫使趙御?”
裕王上下打量了一眼趙御,隨即一臉淡笑的問道。
“是!”
趙御既然敢對著永清伯動刀子,
自然明白這其中的關系。
自己殺了別人老丈人,
裕王即便是能沉得住氣,
那個得寵的裕王妃還能不一哭二鬧三上吊?
裕王這個時候來永壽宮,肯定就是來告狀的!
“不錯,
不錯……”
誰知道,裕王只是盯著他,
笑著點了點頭,
轉身邁入了永壽宮中。
趙御只是聽說過裕王妃,
但從頭到尾都沒接觸過這個女子。
所以,趙御把裕王妃這個女子,想的太過簡單了。
見過裕王之后,
趙御一路朝著承天門外走去。
出了承天門,
趙御下意識的轉身看向背后巍峨大氣的皇宮,心中突然一明。
導致北直隸橫尸遍野,
平民易子而食的根本原因。
不是這一場罕見的雪災。也不是那些將戶部賑災糧款分做均銀的貪官污吏,
更不是那些被趙御坑慘了的奸商。
而是那個住在鋪設著無數地龍,
溫暖如春的永壽宮的那位人君!
他一天不死,這個大乾即便是再風調雨順,
也沒用!
趙御這一次出手,
是因為他舍不了自己靈魂深處那一絲良善。
可這樣的良善,能救幾個人?
這樣的良善,
能撐得住幾次?
趙御不是舍己為人的君子,
也不是兼濟天下的圣人。
這一次跳出來和各位勛貴為敵,只是第一次看到那種人間慘劇,
邁不過自己心里那一道坎兒而已!
如果今天的趙御還只是查檢司的一個小百戶,家里存銀不過千兩的小門小戶,他絕對不會也沒有能力跳出來做這樣的事。
“葉凋不在其枝,禍存其根也……”
趙御低聲自言自語了一句,隨即轉身大踏步的離開了承天門。
翌日,西緝事廠值堂。
趙御正在分派手下前往京城各處米行,用來盯著那些米行開倉的價格。
這時候,司禮監派了傳令太監,送來剩下的三十六萬兩銀子。
看到白花花的銀子,西廠其他番役和本部力士都是目瞪口呆。
唯獨趙御,看著地上擺著的十幾個大箱子,心中莫名的竄起一股無處宣泄的怒火來!
好道求長生?
豈不知那靈濟宮中徐徐升起的香火,皆是凍餓而死的尸骸換取來的。
如此造孽,如果真有老天爺,別說賜他長生了,不一個雷劈死他才怪!
“抄永清伯的府邸?!”
等接收完賑災銀兩之后,趙御瞪大眼睛看著對他宣旨的傳令小太監。
“是的!”
小太監說著,從一旁的托盤當中取過一份皇帖,交到了趙御的手中、
“這……”
趙御看著手中的皇帖,隨即對著一旁的傳旨太監說道:“勞煩小公公了,不知這……”
趙御一邊笑著,一邊將手中的皇帖抬了抬,另一只手則將一錠五十兩左右的金稞子,不動聲色的塞進小太監的袖袍當中。
這些傳旨的小太監,手上是極有分寸的。
暗地里掂量了一下趙御塞來的金子,隨即換上一副笑臉,小聲說道:“裕王殿下。”
小太監說罷,轉身帶著扈從離開了監司值堂。
而趙御則微微瞇起眼,
腦海中又閃過之前在永壽宮門口遇到裕王的畫面。
等傳旨太監離開之后,
趙御將這些銀子分屬下去,派人送往受災的各地州府。
好在依現在趙御和他本部監司的惡名,
敢對這些銀子下手的,還真沒有幾個。
雖然剩下的這些銀子不多,可好在有監司本部的力士盯著,大半都落入了災民的口中。
時間一晃過去了一個多月,這一場北直隸罕見的雪災,總算是一瘸一拐的過了。
監司值堂當中,趙御手中拿著一份密帖,看著上面記錄的數字,趙御手指骨都有些發白。
這一場北直隸的雪災,足足凍餓而死三萬六千多人!
而當趙御將這一份密帖送到永壽宮之后,皇帝卻將這件事交給了司禮監。
事情就是這么神奇。
等第二天皇帝昭告天下的時候,北直隸這一場罕見的天災之下,橫死的人數居然從趙御匯報上去的三萬六千多人,直接變成了五百七十二人。
有零有整……
瞎子都看的出來,別說北直隸了,就算是京都外城,橫死在大災之下的人,都比這個數字要多的多!
然而,誰也沒有這個膽子,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提出質疑。
負責賑災的趙御也沒有多說半句。
畢竟,能做到今天這一步,對于他這個從來不相信好人有好報的家伙來說,已經仁至義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