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希望彩虹打開國外市場

  高明話說到一半,轉念一想,并沒說完。

  正好此時黃一博士需要對“高分子材料”進行封包確認,給兩人打了聲招呼便獨自離開了。

  眼見只剩二人,高明索性對著胡來說:“走,帶我去你們廠區逛逛。”

  此時廠區正是忙碌的時候,工人們將各種零配件有條不紊地運往各個廠房,高明看得連連點頭。

  又走了一會,兩人最后在廠區前一片空地上停了下來。

  高明看著眼前廠區里忙忙碌碌,又看看胡來,忽然感慨地說:“胡來,你知道迪迪電動車在山城市剛剛新建了一個大型電動摩托車工業園嗎?”

  停頓一下,過了幾秒繼續說著:

  “那是一個年產百萬的大型制造基地,給群眾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

  胡來心里咯噔一聲,已經猜到高明想說什么。

  高明意味深長:“按道理來說,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是市場經濟的自由選擇。”

  “不過,很多事情又超出市場經濟的范圍。”

  “你們‘彩虹’的定價,引起了不少爭議啊。”

  他轉頭看向廠區,笑了起來:“我們山城市原本就是汽摩之都。”

  “如今我們摩托車產業發展良好,去年摩托車產銷已經達到全國30%份額!”

  “而今年我們最新的工作報告中,更是把發展汽摩產業提高到市里支柱產業的高度。”

  他特意轉頭看向胡來,緩緩地說:

  “我是非常希望你們鳳凰廠能和別的廠商一起更好發展,一起努力把摩托車產業做得更好,更強!”

  胡來聽到高明說完最后一句,心里頓時明白了。

  他心里微微嘆氣,沒想到高明竟然親自前來和自己談及此事。

  腦海百轉千回,正在考慮如何回答之時,高明話鋒一轉。

  “上周六我也看了你們‘彩虹’新品直播,確實非常高科技。”

  “特別是豐富的配置和超長的續航,著實超出我的想象。”

  他夸贊一番后,又提起另一件事情。

  “我們山城市每年摩托車出口數百億元,暢銷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不僅北美、東南亞有我們的摩托車,連歐盟、美州都有我們的客戶。”

  “不過,我們在國外的電動摩托車業務卻一直打不開局面。”

  他見胡來疑惑,耐心地解釋起來。

  “國外與國內略有不同,國外并沒有禁摩政策,所以電動摩托車發展并不快。”

  “不過近年來越發重視環保,電動摩托車也必然是未來趨勢,而現在,正是最佳搶占市場的時機!”

  高明表情變得嚴肅起來,對著胡來鄭重的講:

  “我覺得‘彩虹’是一款非常有希望打開國外市場的產品。”

  “正好下個月東南亞有一場‘Moto show’的摩托車車展,我很希望你們能和山城市參展團一起參加。”

  高明說的鄭重其事,胡來也不由正色起來。

  這種全球性車展參展機會確實比較難得,不僅會獲得大量世界各地的媒體報道,還有全球經銷商齊聚一堂。

  那可是最好展現自己產品的時候。

  幾年前鳳凰廠曾報名過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車展Eurobike,可收到的回復是資格不夠,無法參展。

  沒想到這次剛發布一款新車“彩虹”,高明便想讓自己參加國外車展。

  胡來還有些遲疑,不過片刻后,高明不由他拒絕,直接做了決定。

  “那就這么定了,到時候你隨我們山城參展團一起去參展。”

  事已至此,胡來也不便多說,只能點頭答應下來。

  談好這件事,高明心情更好。

  兩人隨后又交流幾句,剛走回辦公室,恰巧黃一博士也弄完回來。

  黃一一臉開心,上次實驗室測試“涅槃”時,是對噴涂好高分子材料的“涅槃”車架進行一系列的數據測試。

  由于受制于車架,更多的數據檢測并不完整。

  而此次有關部門的科研任務,是直接拿到“MQ-1型噴涂型高分子材料”,徹底搞清楚材料的各項極限數據和應用場景。

  這份工作,自然又落在黃一身上。

  黃一看著胡來,心里頗為敬佩。

  自己和團隊一早來到鳳凰廠,剛說明要求,胡來就全力配合。

  至于把高分子材料拿去做什么,會不會泄露自己的配方,胡來從始至終一句沒問。

  此刻自己工作結束,看胡來的樣子,恐怕還是不會多問。

  黃一主動上前一步,準備和胡來握手告辭。

  當右手握住胡來之時,黃一還是沒能忍住,在胡來耳邊低聲說了一句:“測試結果沒通知你之前,高分子材料最好不要對外銷售。”

  說完這句,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胡來。

  胡來心里愕然,但隨即又明白過來。

  等黃一一行走后,高明也隨后離開,忙活了一早上的胡來,終于喘了口氣。

  黃一的提醒也讓胡來想起電動車企業澤拉斯購買高分子材料的請求。

  他原本就不打算出售高分子材料,現在更不可能出售。

  他走回辦公室讓伊一寫好回復澤拉斯的郵件后,又馬不停蹄地趕到鳳凰牌電動摩托車廠。

  也就是之前的飛鳥廠。

  隨著“涅槃”的持續銷售和“彩虹”的推出,鳳凰獲得了不錯的現金收入。

  “涅槃”系列被爆買十多萬輛后停售了幾天,隨后又逐漸開啟預售。

  韓明發現廠區旁邊的空閑廠房后,經過半個多月的籌劃,空閑廠房也被租賃過來,一條半自動化的自行車生產線火速上線。

  而旁邊另一個空置的廠房里,另一條全自動電動摩托車生產線也開始裝配,要不了多久也能下線。

  到時候不僅電動摩托車能達到年產能四十萬輛,自行車也能達到年產能一百萬輛。

  胡來思考許久鳳凰廠的未來規劃,最后還是決定以工業園區為基礎,擴大工廠規模。

  而原本的老鳳凰廠,因為地理原因無法外擴,只能維持現有規模不變。

  胡來來到新的廠房,一眼就看到在廠房里進行最后測試的韓明和張開平。

  張開平新任自行車廠廠長不久,做事還算穩妥。

  “老韓、開平!”

  ____

  PS:過年太忙,真沒辦法及時兩章連發,下一章還在碼字,各位晚安。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