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46章 【股災來了】

  10月份開始,林祖輝開始償還個人債務。

  雖然債多不壓身,但是林祖輝基本是將自己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全部進行了質押;若是股災來臨后,銀行肯定也會前來詢問,甚至逼林祖輝還貸。

  所以,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林祖輝決定全部清償30億元的債務和利息。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

  華爾街籠罩在陰云之中,在急促而沉悶的“當,當,當”鐘聲中,紐約股票交易所開始了新的一天。開市伊始一種不祥的預感就襲上了喧器的交易大廳內每個人的心頭: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開盤,就跌去67個點。轉眼間,賣盤涌起。在蜂擁而至的滾滾拋盤的打壓下,熒屏上盡數翻起紅盤(下跌),看不見半點綠浪(上升)。交易所內一片恐慌,期貨市場也處于一片混亂之中。從上午9:30直到11點鐘,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一直下瀉,沒有人知道應該如何遏制繼續惡化的局勢。雖然也有人提議休市,但無人敢做決定。紐約股票交易所顧忌到華爾街在全球股市中的“風向標”作用,只得拼命堅持下去。

  當日悉尼股市首先開市未見異動。

  香港時間早上10時,香港股市準時開市,惟恒生指數一開市即受紐約影響恐慌性下瀉120點,中午收市下跌235點,全日收市共下跌420.81點,收市報3362.39(超過10)。

  受香港暴跌影響,各亞太地區股市全面下瀉,效應并如骨牌般隨各時區陸續開市擴展至歐洲市場,并最終繞地球一圈回到紐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大幅下跌508點(逾20)。

  新時代地產的辦公室,林祖輝靠在座椅上,對面的電視機一直在播送股市的新聞。

  網址p://m.biquke.

  那感覺,就像有人用美元大鈔砸自己一樣。

  若不是擔心影響不好,林祖輝已經在辦公室里開起了香檳。

  下班前,陳斌、梁真勛聯袂來到林祖輝的辦公室。

  梁真勛說道:“老板,聯交所那邊傳回消息,決定宣布10月20日至10月23日,把股市及期市停市四天,以便清理大量未完成交收。”

  林祖輝淡淡的說道:“胡鬧!自以為是!”

  梁真勛試探性的問道:“老板認為停市四天,會造成更大的恐慌?”

  在他看來,聯交所的本意是:減少華爾街對香港股市的拖累。

  林祖輝笑著說道:“紐約道瓊斯下跌逾20,恒生指數今天下跌逾10,李福兆以為關四天就可以避免進一步下跌。殊不知,人在恐懼的封閉環境里關上四天,一旦打開大門,就會發瘋一樣的逃出。下個禮拜一,恒生指數極其不樂觀啊!”

  陳斌詢問道:“這次是大股災啊,不知道對地產的影響有多大?”

  林祖輝說道:“這個不需要考慮,我們賬戶躺著27億的現金(減持子公司股份及銷售樓盤回籠的資金有12億),公司債務僅25億。只要我們看好香江的前途,那么對于我們不管是短期大跌,還是短期微跌,我們都穩如泰山。你們現在有兩件事要做:

  第一,加大樓盤動工的數量,下跌是短期的,近年地產的升幅仍然有很大空間,未曾有風駛盡;

  第二,穩定公司員工的情緒,我知道不少員工在炒股,我希望你們多多關心同事,鼓勵大家振作起來,不要把情緒帶到工作中來。”

  “好的,老板!”兩人連忙說道。

  新時代地產就算回購華人置業、國泰城市的股票,最多也就花個七八億億;之前卻足足套現了十二億,一賣一買就是四五億的利潤。

  所以就有20億去抄底地皮、舊樓、換地權益書,顯然足夠當一次威水佬了。

  翌日,林祖輝明顯感覺到香江空氣中都蔓延著恐慌和不安。

  來到鱷魚恤大廈林祖輝忍不住停留在樓下打量起來。

  鱷魚恤大廈分為1、2期,兩期總占地面積才6000平方尺,高度也只有9層和10層。

  旁邊是辰達集團大廈,占地面積也只有3500平方尺。

  如果林祖輝沒有記錯,這里是前世的香港農業銀行總部大廈,大概有近30層的樣子;大概在2012年,以50億的價格交易的。

  “看來要買下辰達集團大廈,然后三幢大廈并樓,這樣一來至少可以修建成一幢28層左右的甲級寫字樓,物業面積也可達20多萬平方尺。”

  不知不覺,林祖輝手中又多了一幢甲級寫字樓大廈。

  林祖輝心中有了規劃,便決定慢慢和辰達集團談,他并不著急!

  上午,林祖輝在會議室里,接見了澳洲弗萊貿易的老板布倫一行,LEIT集團的羅杰、陳星一道參加會見。

  雙方在之前已經溝通過,LEIT集團的生產部門的休閑時裝樣品,得到了弗萊貿易的認可。

  弗萊貿易是進出口商專門從亞洲的服裝工廠下訂單,然后再將產品賣給澳洲的服裝零售商,這其中就包括‘真維斯’(JEANSWEST)。

  “歡迎你來到香港,布倫先生!”林祖輝伸出右手,朝一個四十多歲微微禿頭的白人男性說道。

  “林先生,我可是經常來香港,是一位香港通!”布倫幽默的說道。

  林祖輝笑著說道:“那你一定在香江也有房產?”

  “當然!我還知道林生是香江的大地產商!”

  “哈哈,布倫先生過獎了!”

  雙方一陣閑聊后,開始了正題。

  布倫會錯意的說道:“林先生,我們在香江主要的合作商旭日公司;我看過你們的產品,雖然感到滿意,但如果價格沒有優勢,我們可不會給你們下訂單!”

  狗曰的,真把我們華夏人當廉價勞動力了,這是要極限壓價啊!

  不過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當華人還在下游拼搏的時候,歐美的商人已經在打造上游品牌了。好比前世的耐克、阿迪,明明是閩省生產的,但卻只能賺點辛苦錢、血汗錢。

  林祖輝回應道:“我們并不是想做加工廠訂單,而是打算和弗萊貿易另一種合作!”

  布倫一愣,有些摸不著頭腦的問道:“另外一種合作?”

  林祖輝點點頭說道:“我們一起合作,收購澳洲真維斯!”

  布倫有些驚住了,其實他雖然做貿易商,其資金實力還比不過真維斯的老板,自然也從未想過收購真維斯。他也有些想明白了,LEIT集團看中的是自己是澳洲本地人,拉上他一起收購更方便。

  很快,布倫眼角直跳,心想這可是好事啊!

  “可以,我答應這個合作!”布倫不猶豫的說道。

  他是澳洲本地人,不相信LEIT可以騙得了自己。

  接下來,雙方展開了很詳細的討論。

  LEIT集團的要求是:收購真維斯,雙方可以五五分,但僅限澳洲和新西蘭的市場;至于全球的品牌使用權(除澳洲和新西蘭),歸屬LEIT集團。

  布倫認為他也只看重澳洲和新西蘭的市場,畢竟海外發展他沒有實力(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便覺得可行!

  雙方很快達成大致協議,至于細節方面,得真維斯那邊談得差不多了,才好商定。

  當然了,剩下的事情,林祖輝交給了羅杰去搞定。

  待布倫離開后,林祖輝對羅杰說道:“一邊談收購,我們還得一邊籌備休閑時裝部門,去聘請一流的國際服裝設計師,還有門店的籌備等,你都不要落下。”

  收購澳洲真維斯的好處有兩個:

  第一,可以給這個品牌歷史追溯到1972年,品牌有一定的價值;

  第二,澳洲真維斯有獨立的設計能力,屆時可以為香港這邊通用,兩邊可以互相交流。

  羅杰說道:“恩,我們部門人員差不多了,就差一流的服裝設計師了,我會盡快招聘到的。門店這些,我也會立馬展開工作。爭取,明年年初就可以上市!”

  “對,不管真維斯那邊談的如何,我們這邊按照自創品牌來操作,說到底最后就是貼個牌而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