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虎狼之秦

  嬴政乘坐的駟馬高車,在王府外尚未完全停穩,四周的恭迎聲就已傳出。

  “臣恭迎陛下”

  伴著這一聲聲嘶啞悲愴呼喊聲,嬴政也是縱身下車。

  驟然間。

  守候王府的百官放聲大哭起來。

  嬴政沒有理會,大步匆匆穿過哀哀人群,來到了王府門口。

  府門口。

  王賁長跪在地。

  帶領著王氏子弟迎候著始皇。

  王賁哀聲道:

  “臣王賁恭迎陛下。”

  “家父家父”

  嬴政把王賁扶起,神色肅穆道:

  “朕已經知道了。”

  “老將軍逝去,朕同樣痛心疾首,朕當親自為老將軍護靈執紼,以告老將軍在天之靈。”

  “老將軍的葬禮當以國喪大禮舉行。”

  “老將軍的陵園修造,朕已下令讓頻陽縣令親去監工。”

  “老將軍的喪葬用度,皆由少府承擔。”

  “王賁你也要注意身體,那兩名醫生,朕已下令讓他們繼續留在王府,而今老將軍逝去,你可要給朕打起精神。”

  王賁感激道:

  “臣多謝陛下恩賜。”

  “只是陛下親自執紼送葬實在不妥,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嬴政搖頭。

  “朕說出的話,豈有收回之禮?”

  “朕負王氏多矣。”

  “老將軍為大秦立下赫赫戰功、勞苦功高,朕不親自送老將軍一程,朕實在心中難平,你就莫要推辭了。”

  “王賁代王氏拜謝陛下。”王賁跪地拜首道。

  嬴政長嘆一聲。

  悵然道:

  “帶朕去看看老將軍。”

  看完,嬴政沒讓王賁繼續陪同,讓其繼續去操辦葬禮,自己去見了一下老夫人,略作停歇,也是準備回宮了。

  走至府門。

  卻是看到了成山的花圈。

  不由好奇道:

  “這些都是何物?為何這么多?”

  這時。

  郭旦從人群中擠了出來,臉上帶著哀傷,作揖道:

  “回陛下。”

  “都是百官送來的花圈。”

  “用以哀悼和紀念老將軍的。”

  “臣年少頑劣,雖然對老將軍去世萬分痛心,卻是寫不出什么好的挽聯,實在是悔不當初啊。”

  郭旦扼腕垂淚。

  嬴政看了郭旦一眼。

  點頭道:

  “你卻是有心了。”

  “這些花圈中,你送的那個?”

  郭旦臉上露出一抹猶豫,遲疑道:“臣臣字跡潦草,卻是入不得陛下眼,陛下還是看其他人的吧。”

  嬴政冷聲道:

  “郭卿對老將軍一片赤誠,朕又豈會去怪罪?”

  郭旦雙眼通紅道:

  “臣臣多謝陛下理解。”

  “臣送的是那個。”

  郭旦伸出手,指向了最中間。

  嬴政順著郭旦指的方向看去,見到郭旦的花圈竟位于中央,眼中不由露出一抹異色,他的目光在郭旦身上停了一息,隨后才邁步走了過去。

  看著上面的挽聯,嬴政微微額首。

  念道:

  “天上大星沉萬里云山同慘澹。”

  “人間寒雨迸三軍笳鼓共悲哀。”

  嬴政看向郭旦。

  沉聲道:

  “郭卿前面倒是自謙了,這挽聯跟老將軍的一生卻是相得益彰,何來不合適一說?”

  郭旦面色微囧。

  低聲道:

  “陛下。”

  “臣是旁邊開疆那個。”

  嬴政眉頭微挑,看向了一旁。

  佇立良久。

  說道:

  “花圈自己動手,挽聯也親寫,郭卿對老將軍的至誠之心,想必老將軍一定也能感知到。”

  “你屬實是用心了。”

  “不過”

  “這花圈是出自何人手筆?”

  聞言。

  郭旦作揖道:

  “臣只是做了自己應做的。”

  “這花圈非是出自朝臣之手,而是出自一名史子。”

  “史子?”聽到史子二字,嬴政眉頭一跳。

  郭旦卻是沒有察覺。

  繼續道:

  “啟稟陛下。”

  “確實是一名史子。”

  “這名史子名為秦落衡,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不僅會岐黃醫治之術,還精通喪葬禮儀。”

  “臣早前聽聞,也頗感驚訝。”

  “為了習得這編花圈之術,臣還特意去了這名史子之居所,讓其親授編造之術,在臣看來,這花圈雖然并不貴重,但親手編織的卻是更能體驗誠心。”

  “臣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表達對老將軍的緬懷悼念。”

  “老將軍”

  說到動情處,郭旦也是潸然淚下。

  嬴政沒有理會。

  沉聲道:

  “秦落衡你還真是多才多藝。”

  聞言。

  郭旦目光微動。

  幾乎沒有絲毫猶豫,直接話鋒一轉。

  點頭道:

  “回陛下。”

  “這名史子確實很有才略。”

  “剛才陛下念的挽聯,就是這名史子所寫。”

  “臣每每念到那句挽聯,心中也不由浮現老將軍的身影,雖然只是短短兩句,卻是映照了老將軍戎馬一生,此等文采,臣確實是自愧不如,臣若是有其十分之一二的才能,也不至于如此不堪。”

  “臣實在羞愧!”

  嬴政看了眼郭旦,拂袖離開了。

  “臣恭送陛下。”郭旦恭敬的相送。

  “臣恭送陛下。”

  百官相送。

  等嬴政走遠,郭旦抬起頭,眼中閃過一抹驚疑。

  他有些猜不透始皇的心思。

  自語道:

  “難道我拍錯了?”

  “不該啊。”

  “聽陛下這口氣,明顯是認識這名史子,這么有才能的人,陛下沒道理會厭惡。”

  想到這。

  郭旦心中一定。

  暗道:

  “以后要時常跟這名史子走動了。”

  “還未出學室,就已經落到了陛下眼中,還攀上了王府的交情,日后出了學室,豈不是比那些郎官升遷還快?”

  “玉扳指確實是小氣了。”

  “不過。”

  “這名史子確實厲害。”

  “我都沒想到,自己編花圈,自己寫挽聯,效果能這么好,我能這么出風頭,還多虧了這小子。”

  “不錯。”

  郭旦抬起頭。

  臉上重新變成一張哭喪臉。

  他沒有去百官之中,而是去到王離身邊,在一眾署官的羨慕嫉妒恨中,跟王氏的人互道悲慟。

  停靈三日后。

  王翦的靈柩即被護送出了頻陽。

  這是王翦食邑之地。

  清晨。

  王賁親率三千甲士護靈上路。

  當先是一輛三丈余高的云車,云車垂下一副挽聯,高懸一面秦軍大纛(dao),這是嬴政親題的挽聯。

  右云:‘六軍司命’。

  左云:‘大秦柱石’。

  那面迎風獵獵的黑色大纛旗上,上一行是一行白色大字。

  ‘武成侯王翦’。

  中央四個斗大的白字為‘魂歸故土’。

  云車之后,王賁率領一千甲士開路,人手一支兩丈余長的長矛,每支長矛上都挑著一幅細白的白幡,白茫茫一片,猶如大雪飄飛。

  甲士之后,是兩輛各以六馬駕拉的巨大靈車,靈車之后,則是公子胡亥率領的兩千護靈騎士。

  人各麻衣長劍挺立,黑森森如松林無垠。

  靈車行進在寬闊的出城大道上,豈曰無衣的秦風,歌聲悠長連綿的回蕩著。

  一路北上。

  道中商旅停車駐馬,四野民眾聞聲而至,肅穆哀傷遍及。

  咸陽宮偏殿。

  嬴政正在召見將軍蒙恬。

  嬴政高坐于上。

  他就這么靜靜的看著蒙恬,默然片刻,才終于開口,平靜中帶著幾分肅殺之氣。

  “蒙恬,朕問你幾事,須得如實作答,不得有任何絲毫虛假,即便是善意,也不準,你可聽清楚?”

  蒙恬作揖道:

  “末將明白,絕無虛言。”

  嬴政微微額首。

  說道:“老將軍病逝后,軍中穩定否?”

  蒙恬道:

  “老將軍病逝之初,軍心確有動搖,但近日已經穩定,末將敢向陛下保證,大秦軍心絕無任何問題。”

  嬴政點頭道:

  “若大軍北伐,王離可為副將否?”

  蒙恬道:

  “自無不可。”

  “王離將軍性情敦實,常年熟讀兵書,能力母庸置疑。”

  “臣與之接觸,發現王離將軍言行間透著一股勃勃之氣,也具有過人之識,頗有王氏余風。”

  “臣認為王離可為大軍副將。”

  嬴政繼續道:

  “大軍銳士整訓如何?”

  蒙恬道:

  “已頗有成效。”

  “上馬可出塞,下馬可御守。”

  “言行令止!”

  “好。”嬴政大喝一聲,隨即嘆息一聲,坐正身子肅然道:“第四宗,蒙武將軍身體如何?”

  聞言。

  蒙恬臉色微微一變。

  “陛下這,這是”

  “照實說!”

  “陛下!”蒙恬一聲哽咽撲拜在地,頓首道:“阿翁阿翁身體已大不如前,前些日告祭王老將軍回來,突然就長臥不起,毅弟這些人更是徹夜服侍。”

  “只是家翁已不進湯藥!”

  “恐”

  蒙恬眼中已是垂淚。

  將星齊暗。

  嬴政心中也頗不是滋味。

  十幾年前,這些將領是何等英姿,而今卻一個個臥病在榻,果真是世事無常。

  嬴政道:

  “既然軍中已穩定,你先服侍蒙武將軍吧,蒙武將軍為大秦出生入死,朕又豈能見到其病危子卻不在的情況。”

  蒙恬拜首。

  “多謝陛下。”

  “只是軍中要務繁多,末將若是離軍,朝堂擬定的北伐匈奴一事卻是要延后,匈奴狡詐,見大秦朝中震蕩,定會率大軍南下,到時北境恐會陷入到騷亂之中。”

  “臣不敢阻陛下大計。”

  嬴政擺了擺手。

  沉聲道:

  “朕意已決。”

  “朕知道這個頭曼單于膽子大,但匈奴在朕眼中也就一頭野狼,而大秦的名號是甚?”

  “虎狼之秦!”

  “他若敢率兵南下,朕定咥(xi)的它連骨頭渣也不剩。”

  “兵鋒所指,敵莫敢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