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九章 三茅真君,九老仙都印

  壺中世界。

  剛剛成為盟主不久的宋麟聽著尸陰華匯報情況。

  “目前奇門五氣兩叢林的觀主已來到東華叢林。”

  “好,三日后我將進行受法。”

  “東華叢林的劍俠觀主陳華、天火觀主李虎、山魈觀裴瑜宣布閉關、太陰觀主鐘山即將從太陰煉形蘇醒,也要突破結丹之境。”

  一連四個人即將突破金丹。

  東華叢林將會有十個結丹高手。

  如果再加上驅邪壇七個人,那便是十七個結丹。

  紫府期有宋麟和湘靈。

  渡劫期有中皇子、元伯、止心。

  這還不算另外兩個叢林。

  東華盟會可謂是人才濟濟,除去天師級高人,東華叢林應當有道門五分之一的力量。

  如今三個叢林涵蓋的人口超過一千五百萬。

  四舍五入之下,宋麟也算是統治一個小國了。

  想到止心,宋麟便覺得有些蹊蹺。

  于是叫來驅邪壇的劍衛。

  劍衛臉上帶著黑鐵面具,其上刻著寶劍紋路,眼神如寶劍一般鋒利。

  “拜見道主!”

  “查一查明性峰。”

  宋麟說道。

  止心突然宣布閉關,此事太過蹊蹺,讓人不敢相信這是止心的意思。

  或許自己漏掉了什么。

  “是。”

  “一定要隱蔽,別讓人知道了。”

  宋麟再三囑咐。

  忙活了幾天,故事世界來到永樂七年。

  永樂七年,此間倒是發生一件趣事。

  龍虎山張天師請求圣上滅佛,永樂帝隨之答應。

  這可把佛門急壞了,于是一個長老挺身而出,前去會一會這個張天師。

  長老乃是靈隱寺的僧人,投生在金員外家,曾在碧峰講道,又稱作金碧峰。

  這個金碧峰來歷可不小,乃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定光佛轉世,定光佛又稱作燃燈佛,三千古佛的班頭。

  此次托生下凡,自是完成一番因果。

  (不要和洪荒世界的燃燈佛祖弄混啊,古佛是過去佛,并且還是圓寂之后的,雖說有著萬佛之祖的稱呼,但還是現世如來佛更為厲害一些。)

  應天府。

  永樂七年還沒遷都燕京,應天府還是大明國的都城。

  此時城內即將發生一起萬眾矚目的大事。

  佛道兩家領袖斗法!

  金鑾殿。

  此時來了個深衣金冠,長眉白發的道士。

  道士見到皇帝,深深行了一禮。

  “草民張引化拜見圣上!”

  張引化三拜九叩。

  “愛卿平身。”

  張引化站起來,暗中偷偷打量著前方。

  永樂帝一身龍袍,玉面星眸,威嚴無比,令人看了心生敬畏。

  龍虎山中有一根燃引香,將燃引香燒之,天空三尺浮現出飛升的老天師面孔。

  老天師告訴他當代皇帝是玄天上帝轉世,囑咐自己務必盡心輔左,光耀門楣。

  于是張引化馬不停蹄進京面圣,并且提出滅佛的請求。

  玄天上帝身邊還有個奇怪的年輕人。

  不像是皇子,身上有種超凡脫俗的氣質。

  “張愛卿,昨日番邦進貢,所呈寶物如何?”

  永樂帝問道。

  “皆是世間奇寶,不過,少了三件鎮國玉印。”

  “哦?說來聽聽。”

  永樂帝饒有興趣道。

  旁邊的宋麟也投來目光。

  與現實世界不同的是,他身上平添了一股凌厲的殺伐之氣。

  這是修煉北帝玄天法的后遺癥。

  “世間第一寶必是國運之寶傳國玉璽和氏璧,大明國雖說一統天下,若是想要江山萬代,長盛不衰,必定要有和氏璧。”

  “和氏璧在何方?”

  “極西之地,當年徐、常二國公追蒙元至極西之地,元偽帝抱著傳國玉璽失蹤,至此流落海外,不知蹤跡。”

  “第二件寶物呢?”

  “第二件寶物名為九老仙都之印,此印為三茅真君所持,三茅真君在華陽洞天成道之時,一白發老者托印而贈,隨著茅山舉派飛升之后,玉印據說是交給凡間的道門保管,不過數十年前的戰亂使得玉印丟失。”

  三茅真君……

  宋麟心中一動。

  三茅真君是茅山派祖師,同時也是現實世界三茅天庭的締造者,元始天王的左膀右臂。

  兩種三茅真君之間是不是有一定關聯。

  如果有關聯的話,這個九老仙都印或許對現實世界有用。

  說不定是個克制天師的寶物。

  天師最低是元神境界,但元神境界不一定是天師。

  天師掌握著一定的大道規則,掌握上界天庭留下的大道。

  不然也不可能有那么多高手削尖了腦袋在道門攀爬。

  既然法則大道是上界天庭授予,如果證實九老仙都印是上界寶物。

  豈不是可以用來對抗天師?

  想到這里,宋麟覺得此印的價值不可估量。

  “第三枚印便是龍虎山的天師印……”

  張引化自豪說道。

  隨后,太監前來稟報。

  “陛下,佛門長老求見。”

  “好呀,終于來了!陛下,請答應我和他的賭斗!”

  張引化看向永樂帝。

  永樂帝原先答應滅佛,但也沒立即動手,佛門的人來求見說要斗一斗法,永樂帝也答應了。

  “可!”

  很快,一個光頭絡腮胡的老和尚在太監引領下到來。

  “金碧峰拜見圣上!”

  宋麟眼見燃燈佛祖轉世身對永樂如此恭敬,心道這個時代果然是天庭為主。

  永樂帝打量了金碧峰幾眼,此人樣貌蒼老,雙目渾濁,卻是個尋常不能再尋常的老和尚。

  “朕聽說和尚必須落發去須,為何你落發留須?”

  “落發除煩惱,留須表丈夫。”

  “哈哈,妙極,你們開打吧。”

  不一會,兩人到外面的廣場。

  張天師令人擺放七七四十九張法壇,點香斬符,召喚千百鬼王。

  陰云密布,鬼氣深深。

  惡鬼口中發出尖銳的叫聲,吐著火焰,從四面八方朝著金碧峰攻擊。

  金碧峰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忽然噴出一口硫磺氣。

  硫磺氣化為千丈火龍。

  “吼!”

  火龍大聲咆孝,勐龍擺尾,帶出一道道熾熱火焰。

  尾巴帶著強大的力量,將上方的妖魔鬼怪擊得魂飛魄散。

  “敕!”

  張天師袖口飛出一只草扎成的龍。

  草龍迎風而丈,變成千丈碧龍。

  草龍與火龍相撞,火花迸濺。

  火星點燃了草龍,結果草龍威力更強了,三兩下解決火龍。

  兩人見招拆招,打得不可開交。

  宋麟與永樂帝站在一旁觀看。

  “張天師撐不了多久。”

  宋麟一眼看出虛實。

  張天師和自己一樣都是紫府大圓滿之境,借助考鬼召神的力量,或許能爆發出渡劫期的力量。

  金碧峰卻是貨真價實的渡劫期。

  兩人完全不在一個平面上戰斗。

  “哼,朕是讓他們打消火氣,不是讓他來欺負凡間修士的,宋麟,玄天法修得如何?”

  “差不多小成了。”

  “一會不要讓張天師落敗。”

  “好。”

  宋麟點頭答應。

  金碧峰是佛門大能轉世,張天師道法高強,但自身沒有跟腳,如何斗得過對方。

  如果今日佛門大獲全勝,那么佛道平衡的格局豈不是被打破了?

  兩家若是再爭斗下去,那么可真就沒救了。

  張天師率先放大招。

  只見他劍光分化四十九道,心念一分四十九,同時在虛空繪符。

  斬符召神!

  法壇香火旺盛,天空金門大開。

  四個金光之中的法相緩緩出現。

  金甲長槍,怒目圓睜。

  竟是道家四大元帥護法。

  四大元帥護法身后拱衛著數萬天兵天將。

  “阿彌陀佛,張天師,貧道的六陽魁首你怎么還不來取?”

  金碧峰打趣道。

  說罷拿出一個碗來,碗中裝有清水。

  隨后,金碧峰將碗清水倒在地上。

  “裝神弄鬼!殺!”

  “遵命!”

  張天師一聲令下,神兵天將沖殺而下。

  四大元帥之首為馬元帥,三只眼的馬王爺。

  正當大軍齊發之時,一條天河橫跨虛空。

  大水沖破天門,數萬天兵落入水中不斷翻騰,用盡全部法力也不得掙脫此弱水。

  天河環流虛空,四大元帥被逼到張天師身邊。

  眼看天河沖刷而下。

  宋麟出手了。

  “且慢!

  宋麟一步踏前,腳下踩著火龍。

  三昧真火形成真火罩。

  轟轟!

  水流轟擊在罩子之上,蒸汽騰騰。

  玄天八法之一,火龍千丈。

  “兩位住手!”

  話音剛落,虛空密布一枚枚皂旗,旗幟遮天蔽日。

  玄天八法之二:皂旗遮天。

  旗幟之下的玄天法威力倍增。

  火龍火勢旺盛,形成火雨墜地,朝著兩人無差別攻擊。

  赤紅火雨覆蓋方圓百里,熾熱火焰燒得空氣扭曲。

  金碧峰無奈只好召回防御,四大元帥聯手抵抗。

  火雨不斷轟擊他們的法術。

  兩人心里暗暗震驚。

  此人到底何方神圣?

  莫非又是和天下下凡的神仙?

  眼看火勢不停,兩人怒了。

  “開!”

  張天師一劍斬出空檔。

  四大元帥持劍殺來。

  “哈哈,以和為貴嘛……”

  宋麟眉心出現一道紫紋。

  皂旗迎風獵獵。

  虛空生雷,紫色雷電瘋狂落下。

  玄天法之三:雷壓千仞。

  雷電淹沒四大元帥,紫色的紫微神雷專破萬法。

  四大元帥法身被破。

  與此同時,天河滅掉火焰,朝著宋麟沖刷而來。

  “別急!”

  宋麟呼出一口氣。

  氣流為黃色,由無數虛幻的惡鬼面貌組成。

  玄天八法之四——惡鬼黃風。

  同時召喚出老君八卦爐,爐蓋打開,黃風將天河吹入其中。

  這惡鬼黃風無物不如,吹走一切虛體實體。

  八卦爐關掉,六丁神火冶煉著天河。

  “罷手!”

  永樂帝下達命令,所有陰云和法術散去。

  “多謝兩位道友手下留情。”

  宋麟拱手笑道。

  這玄天八法果然擅長殺伐,只用了四招就分開兩人。

  當然,這是斗法,見招拆招的斗法,不是生死之戰。

  “阿彌陀佛,不知施主何方神圣?”

  “海外純陽教主、散仙之首、九天風雷真君、東華道人宋麟是也。”

  “靈隱寺金碧峰!”

  “龍虎山張引化!”

  “久仰久仰!”

  人前顯圣的時刻,宋麟從來不藏私。

  “咳咳,好了,就定你們三人出海尋寶了,有陰陽官說:帝星現西洋,疑是與傳國玉璽有關,如今傳國玉璽陷于西洋,勞煩三位前往西洋取寶。”

  (一會還有一章)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