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 我胡漢山挪用了能是罪嗎

  金陵里的勛貴子弟和浙東子弟正在等著錦衣衛抓走挪用朝廷銀子的胡漢山,還在想著怎么巴結已經和宮里公公們牽上線的陳鏞。

  卻等來了一個讓整個金陵一片嘩然的消息。

  臨江侯兩族發配邊疆。

  坐在大中橋茶館里喝茶的勛貴子弟和浙東子弟們,沒一個相信這是真的。

  “休要亂說,陳鏞因為修繕官溝這件事勢頭正盛,怎么可能發配邊疆。”

  “你這個狗奴才一定是聽錯名字了,肯定是胡漢山發配邊疆了。”

  “走走走,趕緊去三坊巷貢院大街去看看。”

  一頂頂綢緞蝠紋官轎一個比一個快的離開了大中橋,趕到三坊巷貢院大街轎夫們早已累的氣喘吁吁。

  勛貴子弟和浙東子弟們走向了臨江侯官邸,看見了兩尊鎮宅狻猊前站著很多錦衣衛。

  再怎么不敢相信,也只能相信這個事實了。

  不過有一件事始終想不明白,挪用朝廷銀子可是一項大罪。

  胡漢山怎么沒被抓進詔獄,難不成是權傾朝野的左丞相胡惟庸給壓了下來。

  望著臨江侯官邸前無孔不入的錦衣衛們,感覺這件事不怎么可能。

  浙東試館的新晉聞人方孝儒,透露了一個消息:“這件事聽家師說了,胡漢山挪用銀子營造了養濟院,不僅沒讓陛下問罪,還讓陛下龍顏大悅。”

  方孝儒剛來金陵沒多久,很多勛貴子弟看見他面生的很,詢問了一番才知道他是新晉的浙東試館聞人。

  得知他的名字是方孝儒,勛貴子弟們對于他來到金陵就成為了浙東試館聞人,一點也不感到奇怪。

  方孝儒年幼的是有便有小韓愈的美譽,現在更是成為了宋濂的關門弟子。

  方孝儒在宋濂門下求學沒多久,就讓蘇伯衡都自認不如。

  蘇伯衡可是蘇轍的九世孫。

  挪用朝廷銀子不會抓進詔獄,這話要是換成其他浙東子弟來說,相信的人不會很多。

  這些年,洪武皇帝可是沒少殺貪官污吏。

  這話從方孝儒的嘴里說出,就言之鑿鑿很多了。

  作為浙東試館的聞人最為看重的就是聲譽,不會在這么多浙東子弟面前信口雌黃。

  浙東子弟搞不清楚這里面的原由,帶著詢問意味的看了過去。

  方孝儒沒來由的發出了一聲感慨:“各位可能不知道,鰥寡孤獨一直是陛下心里的一塊心病,前段時間還當做朝議與中樞重臣們商議。”

  “左丞相和右丞相爭論了半天,始終沒個結果,沒想到居然被胡漢山給解決了。”

  浙東子弟聽到這里神情恍然,原來是解決了洪武皇帝一直憂慮的一項弊政。

  挪用朝廷銀子就從問罪,變成了政績。

  勛貴子弟們站在旁邊沒有偷聽,幾位小侯爺的父親當時也在場,同樣是說出了挪用銀子營造養濟院沒有抓進詔獄的原因。

  勛貴子弟和浙東子弟們望向不遠處的芝蘭園,雖然不愿意承認,但心里很清楚這份政績讓他們心生羨慕了。

  這可是解決了洪武皇帝一直憂慮的弊政。

  “本少爺可還聽說了,陳鏞兩族遭到發配,是因為修繕官溝這件事出了問題,遭到了陛下的問罪。”

  “哎,前有廖世榮替胡漢山擋災,現在又有陳鏞成了替罪羊,這兩位勛貴少爺可真是夠凄慘。”

  “說起來本來修繕官溝的是胡漢山,咱們都覺得陳鏞搶走了政績,沒想到是搶走了發配邊疆的大罪。”

  方孝儒聽到浙東子弟和勛貴子弟的議論,對于金陵有名的混賬胡漢山,多了幾分忌憚。

  胡漢山的運氣還真是好,每次都有人給他當替罪羊,看來以后要是與他起了沖突一定要再三謹慎,免得也成了替罪羊。

  各個試館的聞人們對視了一眼,心思都是一樣,以后面對胡漢山一定要小心應對了,千萬不能大意。

  就在勛貴子弟和浙東子弟的議論聲越來越噪雜,臨江侯一臉落寞的從官邸內走了出來。

  健碩身軀穿著大紅麒麟服,依舊是沒有了往日的跋扈張揚風采。

  方孝儒看著臨江侯落寞的背影:“陳鏞真是害苦了整個宗族,要是不去搶著修繕官溝也不至于淪落到今天這步田地。”

  在場的所有人尤其是勛貴子弟十分認同方孝儒的這句話,要是沒有這檔子事情,陳鏞還是大明最顯赫的小侯爺之一。

  可惜,現在淪落成了一個階下囚。

  臨江侯聽到了后方的議論聲,沒有在意,他現在要去一趟左丞相的官邸辦一件事。

  等到這件事結束以后,估摸著這輩子都不會來金陵了。

  臨江侯邁步走向來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左丞相官邸,一路走到正堂廳閣里。

  吉安侯、南雄侯等三位平時交好的侯爺,坐在官帽椅上等著他。

  偏廳的一面六扇仕女屏風后面,胡漢山把玩著綠禾嬌嫩的小手,時不時的張望著看向正堂廳閣:“不枉本少爺冒著被老爹逮到的風險,在這等了半天。”

  “臨江侯終于來了。”

  這要是在平時,臨江侯早就哈哈笑著熱絡的過去打招呼,今天沒給任何一個侯爺打招呼,只是說了一句:“左丞相去哪了。”

  三位侯爺聽到一句左丞相,忍不住嘆了一口氣,這要是在今天以前都是大喊一句兄長在哪里。

  吉安侯三位侯爺今天過來就是為了勸臨江侯一句:“兄長正在老夫人的白壽園門口守著,說是要讓大侄子跪在你面前賠罪。”

  “發配遼東這件事先不著急,只要咱們兄弟還掌控著朝局,早晚有一天能讓你重回金陵。”

  臨江侯置若罔聞,像是沒有聽見一樣:“本侯只等半炷香時間,過了時間立即就離開。”

  吉安侯三人知道他們勸不住了,只能趕緊站出來一位侯爺,去白壽園垂拱門喊來正在那守著的胡惟庸。

  只過去了一盞茶時間,胡惟庸穿著緋色文綺盤領常服,從后堂走了進來。

  胡惟庸走進正堂廳閣看見了過來興師問罪的臨江侯,嚴肅老臉有了一絲難堪:“賢弟莫急,這件事還有回旋的余地。”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