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24章 與朱元璋的雙簧

  朱允熥行禮說道:“皇孫替天下士子,多謝皇祖父圣恩!”

  “起來吧,要讓他們牢記才好。”

  “是!多謝皇祖父陛下。”朱允熥直起身來。

  朱元璋看了看他,說道:“沒有其他的事,就回到朝班去吧。”

  朱允熥又躬身說道:“啟稟皇祖父陛下,孫兒還有本奏。”

  朱元璋眉頭皺了起來,有些不悅的說道,“莫非還是為那些士子?咱已經寬恕他們,不追究他們的過犯了,你還有何事?”

  朝臣們都得出來朱元璋的聲音有些不悅,本來以為朱允熥會退下的。

  卻沒有想到他仍舊站在那里,

  眾人的心不由得又揪了起來!

  朱允熥說道:“回稟皇祖父陛下,這些考生讀書多年,只求能夠參加科舉報效朝廷,能夠求得官職以便造福于民,可沒有想到會被逆賊攪和,這實在不是他們心中所愿啊……”

  “陛下,他們都是走了幾百上千里路,甚至幾千里路才來到京城,一步步用雙腳丈量土地,也不知道穿壞了多少雙鞋……

  “而且他們有些人家境貧寒,恐怕進京趕考的食宿費用都是省吃儉用多年的積蓄,若是錯過這一次科舉,下一次還不知道有沒有路費盤纏……”

  朱允熥滿含熱情的說道:“所以皇孫斗膽,懇求皇祖父開恩,重新錄取士子!”

  朱元璋聽到這里,似乎士子們的窮日子摸著了他的心。

  也感慨的說道:“是啊,這些窮苦考生確實不易呀……”

  又抬頭問道:“任亨泰,你是禮部的侍郎,此事你怎么看?”

  任亨泰出列,偷偷看了一眼吳王殿下,行禮說道:“回稟陛下,此次科舉雖然有些波折,但并沒有泄露考題,

  考生們所答的試卷也都是自己真實的水準,如果要重新錄取的話,只要毫無偏頗的查閱試卷就可以了,所以微臣以為可以錄取。”

  “嗯。”

  朱元璋抬起眼睛,拿眼睛瞟了一眼刑部尚書楊靖。

  楊靜便極為識趣地走出朝班,對,朱元璋躬身行了一禮。

  這才開口對任亨泰說道:“任大人,如果對于本屆考生,朝廷不但不預以責罰,而且還從他們中間再次錄取,會不會助長他們里面的驕縱之氣?”

  “這個……”任亨泰無言以對。

  因為他會不會驕縱,誰又能說得了?誰能打包票呢?

  就像后世推脫說你不符合企業文化,簡直就是拒絕人之萬金油的說法!

  朱允熥說道:“楊大人不必擔心,本王相信考生們只會對朝廷,對陛下感恩戴德,并且也會牢牢記住此次的教訓,以后謹小慎微,不敢隨意行事。”

  楊靖躬身行禮說道:“吳王殿下說的是,微臣受教了。”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既然吳王殿下有此懇求……那你們禮部就好好辦理此事,絕不能再出現任何紕漏!”

  “是!微臣遵命!”任亨泰領命說道。

  不知怎么的,當朱允熥聽到朱元璋說自己“懇求“的時候,總覺得那兩個字咬的非常重。

  這讓他心中非常無語!

  朱老爺子,咱倆就是唱一段雙簧而已。

  不會真的以為我服軟了,在”懇求”你吧?

  都是演戲的好不啦。

  你還認真了!

  真是見縫插針!

  不在是自己身上找點樂趣,朱元璋就渾身不自在!

  所以朱允立熥刻表現的面色有些僵硬,行禮說道:“多謝皇祖父陛下……”

  僵硬的表情,無奈的聲音,朱允熥敢肯定,朱元璋對自己的表情很滿意!

  畢竟從龍椅上朱元璋滿面的笑容,就能夠看得出來……

  唉,算了,看你六十多歲的老人怪可憐的,滿足你一下虛榮心好了!

  下朝之后,剛出來奉天殿,刑部尚書楊靖就找上了朱允熥。

  楊靜說道:“微臣見過殿下,請殿下留步。”

  朱允熥知道他找自己肯定有事,于是便停下腳步,客氣的說道:“楊大人不必客氣。”

  朝臣們紛紛對朱允熥躬身行禮,因為知道吳王在下有事商議,所以不敢打擾,行禮之后就各自離開了。

  而朱允熥也有禮的對他們也報以頷首。

  等到無人打擾之時,楊靖這才開口說道:“啟稟殿下,微臣實在有一件難言之事,不知該說不該說……”

  朱允熥看了他一眼,心中暗道,你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我還能不讓你說?

  那豈不是失禮了。

  于是回答說道:“楊大人盡管直說無妨,能讓楊大人難言的事情,孤王也想聽一聽。”

  楊靖有些為難的躊躇說道,“微臣遵命,翰林學士劉三吾是本次科舉的主考,現在也被關在刑部大牢之中,可他在刑部一言不發,不肯供認罪狀……”

  “有官員提議說要對他動大刑,但微臣覺得他年事已高,能不能熬過大刑還是不好說,如果真的死在了刑部,恐怕會引人非議,……”

  楊靖看了看朱允熥,見他沒有見怪,又繼續說道:“而且劉三吾在士林之中頗有威望,如果沒有他的口供,沒有簽字畫押,恐怕有些讀書人也會懷疑朝廷濫殺無辜……”

  朱允熥說道:“對劉三吾確實不宜動刑,老臣就要給予老臣的體面。”

  楊靖見他這么說,里面也松了一口氣,又接著說道:“殿下,劉三吾說想要見見您……”

  朱允熥眉頭一皺,說道:“他見我干什么?”

  在歷史的記載里面,朱元璋就是因為劉三吾的話,才堅定了要立太孫。

  所以不管怎么說,劉三吾對自己也有間接的幫助。

  把考官們定罪為胡惟庸的逆黨余孽,其實就是一個轉移矛盾的借口罷了。

  況且他就是一個腐儒,遵守的是圣人教誨,倒不是真有什么壞心思。

  在這種情況之下,對劉三吾有點恩惠倒也是可以的。

  只是自己與他從來都沒有過交際,況且他被朱允炆說道擔任主考,算真要算起來的話,他還是自己對手的人呢。

  他找自己做什么呢?

  楊靖回答說道:“回殿下的話,求見的原因劉三吾并沒有對微臣說。”

  朱允熥點了點頭,并沒有繼續追問,想必劉三吾要見自己是有什么難言之隱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