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05章 錦衣衛

  謹身殿里,朱元璋又忙碌到很晚。

  國事家事,以及大明王朝未來繼承人的問題讓朱元璋感到越發疲累。

  他想給未來的繼承人掃平障礙,去除一切的隱患,可又有很多顧忌。

  他不得不再三考慮所帶來的影響如何。

  錦衣衛指揮使蔣瓛,伏俯跪在地上,正在接受詢問。

  每次來到謹身殿,他都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一般。

  身為錦衣衛,本來就是皇帝的鷹犬,只有會看家捉兔的鷹犬才有用。

  他必須要保證自己能夠對皇帝陛下一直有用,才不會被清算,當群臣彈劾的時候,皇帝陛下才會力保。

  如果鷹犬失去了作用,下場只會是烹煮……

  而作為鷹犬,事情知道的越多,深入的越多,越是知道太多的秘密,也越是危險……

  這又好像是一個死循環,不做是個死,做也是個死。

  所以從當上錦衣衛的那天開始,就要隨時做好喪命的準備。

  不過是時間早晚罷了……

  “東宮現在如何了?”

  朱元璋靠著椅子上,瞇著眼睛問道。

  “回稟陛下,二殿下在四位高僧的協助之下,經常誦經祈福,并無懈怠,而且要處理禮部今年科舉的事情,也非常忙碌……

  不過二殿下接觸的都是禮部的人,并沒有和東宮其他人有過來往。”

  蔣瓛又稟報說道:“自從陛下冊封三殿下為吳王之后,東宮侍讀黃子澄就沒有再去過文華殿,太子妃倒是命人前去尋找過一次,說是要商議二殿下的學業問題,

  不過黃子澄并沒有前去,這讓太子妃很生氣,還砸了東西,之后黃子澄就向陛下申請外放,這段時間在翰林院也謹小慎微,沒有什么出格的地方……”

  朱元璋看了一眼旁邊的慶童,慶童連忙躬身說道:“回稟皇爺,這段時間太子妃那里也很安靜,沒有什么舉動,之前太子妃的弟弟郎官呂明昌曾去過東宮一次,就是三殿下被冊封吳王的那天,

  也是黃子澄拒絕前往東宮的時候,太子妃發了一頓脾氣,也和呂明昌說了些話,不過周圍的宮女太監都被打發出去了,所以奴婢并不知曉,請皇爺責罰……”

  蔣瓛見朱元璋沒有說話,又緊接著說道:“呂明昌回到家中之后似乎更加勤勉了,多次詢問關心朝廷各地百姓的疾苦狀況,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除此之外并無異常。”

  朱元璋點了點頭,說道:“給咱把呂明昌盯死了,如果有任何異動立即稟報,必要之時可當場拿下!”

  又眼神冷峻的說道:“一旦咱的皇孫出現任何狀況,你就是有十條命也不夠賠的,記住了嗎?”

  蔣瓛渾身打了一個哆嗦,連忙跪伏在地上說道:“屬下明白,請陛下放心!”

  蔣瓛非常清楚,朱元璋所說的皇孫乃是指三殿下,如果真的出現了意外,自己全家老小就得陪葬!

  這讓他如何不害怕,如何不謹慎小心。

  朱元璋揮了揮手,蔣瓛便識趣地退了出去。

  走到外面到時候,涼風一吹,蔣瓛頓時覺得遍體生寒。

  不知不覺,冷汗早就浸濕了衣裳……

  慶童見朱元璋的神色又回歸正常,這才開口說道:“回稟皇爺,三殿下這些時日以來就在戶部和護衛營之間往返,

  偶爾夜里也會在護衛營住宿,時常和護衛們一同吃喝一同訓練,所以他們對三殿下都忠心耿耿……”

  朱元璋臉上這才展露出來笑容:“咱的這個皇孫啊,還真是會蠱惑人心!”

  慶童也陪笑說道:“皇爺怎么能說是蠱惑人心呢,殿下這是有人主風采,能夠讓將士們效忠啊。”

  朱元璋滿意的點點頭,說道:“甭管他是真有風采還是蠱惑人心,能夠讓兵馬效忠就是本事!上次平叛的時候就有一群人為他赴湯蹈火,把命豁出去,幸虧他是咱的皇孫,要不然肯定也是個王莽之流!”

  “哎喲皇爺!可不敢這么說,哪有做爺爺的這么說孫兒的……”

  朱元璋說道:“有什么不能說的,咱又沒有冤枉他,這么會蠱惑人心,要不是咱的皇孫誰能放心!”

  慶童笑道:“這不也是得了皇爺您調教嗎,奴婢看三殿下在這點上與皇爺您最像了。”

  朱元璋都已經說過“類我”的話了,所以慶童才敢這么說。

  不過一聽這話,朱元璋立即撇了撇嘴,一臉嫌棄的說道:“他可不認為是得了咱的傳承,還以為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呢!”

  這就好像后世的晚輩,不承認自己得了長輩優秀的基因,硬說自己是天生的一樣!

  這怎么會讓做爺爺的滿意呢。

  慶童連忙說道:“皇爺,奴婢看吳王殿下也是個不服輸的倔強性格,和皇爺最像了,真有您和風采呢!”

  朱元璋說道:“咱煩的就是他那倔強性子!他要是能溫順一點,也不會惹咱生氣了!”

  慶童笑了笑,也不在這個點上多說。

  朱元璋時常就喜歡拿三殿下開涮,不懟幾句心情就不高興,慶童早就習以為常了。

  又繼續稟報說道:“殿下從京營左衛李景隆都督那里要來了一個叫盛庸的千戶,對他非常器重,讓他和長興侯耿炳文的兒子耿睿一起訓練護衛營。”

  朱元璋問道:“這個盛庸是何人?”

  慶童回答說道:“他是從邊軍衛所調換過來的千戶……”緊接著慶童有把盛庸的履歷詳詳細細的說了一遍。

  從懷里面掏出了一張紙,放在朱元璋面前。

  這才接著說道:“這是三殿下所選進護衛營的名單,請皇爺過目……”

  “當日三殿下親自前往京衛左營,與李景隆飲酒說話,期間盛庸的部下因為是邊軍,被吳杰的兵馬嘲笑諷刺,雙方起了沖突,傷了幾個人,李景隆覺得丟了面子就責罰責罰盛庸的部下暴曬。”

  “殿下就討了個人情,把盛庸的部下調到了徐輝祖的麾下,而盛庸本人則被殿下選入護衛營中。”

  朱元璋看了看名單,點點頭說道,“這小子還是很有眼光的,這些人官職雖然不高,但卻踏實肯干,是有能力。”

  慶童躊躇著說道:“皇爺,您看是否需要……”

  朱元璋眉頭緊皺,想了想說道:“算了,他既然這么看重護衛營,跟寶貝疙瘩似的,要是被他發現了恐怕他心里不舒服啊……”

  慶童所說的就是往朱允的護衛營安插眼線,這也是朝廷歷來的慣例了。

  就連那些就藩的王爺也不例外。

  而且他們的護衛統領乃是朝廷所指派的,并不是他們自己選拔出來的。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這些親衛營的統領可以聽從朝廷和皇帝的命令。

  這也是建文帝一上臺削藩的時候,為什么能夠直接給藩王的護衛發命令,讓他們軟禁藩王的原因。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