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84章 諫言和人性

  “商賈若是忠心,就會本本分分做生意,不投機取巧,不囤居積奇哄抬物價,更不會運用手段避免繳稅……”

  不得不說,景清在歷史上被稱為極為智慧之人,確實有他智慧之處!

  雖然是就著皇太孫的問題,

  現場答辯,不過卻能答的井井有條,有理有據。

  朱允熥道:“那我再問你,做君主的該當如何,才能獲得忠心?”

  這下景清不回答了,而是態度極為恭謹地說道:“回稟殿下,學生為民,殿下為君,學生怎敢以下犯上。”

  朱允熥道:“據本王所知,很多官員都會諫言,教授君主言行,你為何這么說呢?”

  這樣的人實在太多了!

  諫言雖好,可他們往往態度強勢,還美其命曰諍諫!

  上的奏折里面也有很多的空話白話,很多都是做皇帝該當如何修身養性,

  該當如何謹言慎行,該將如何對待百姓,處理和處理朝政,如何對待百官……

  滿紙都是說教之言,似乎離了他們這些諫言,皇帝都不知道該怎么處理朝政,怎么做皇帝了!

  而且這樣的諫言你還不能阻止,否則就是阻塞忠臣之言!

  我們好心好意教做好皇帝,你竟然不聽?!

  真是個昏君啊!無道昏君啊!

  就算再厲害害了皇帝,

  擋不住別人的罵呀,就算你打他們廷杖,

  罷了他們的官,

  他們也可以寫詩詞來“抒發”感情嘛。

  所以,但凡是顧及一點名聲的君王,就拿這群蒼蠅沒有辦法……

  景清回禮說道:“殿下,學生以為,非尊非長,卻來教導,就是妄議主上,非議君父!”

  朱允熥心中極為滿意,這樣的臣子哪個做皇帝都不喜歡?

  聽聽,這才叫見識!

  以后誰要是敢對皇帝指手畫腳,一個妄議主上、非議君父的罪名就扣下來了!

  景清,嘴炮王者呀!

  有這樣一位在身邊,看誰還敢跟自己打嘴炮!噴不死他!

  于是朱允熥對一旁的齊泰說道:“你看他,怎么能說會道,口齒伶俐,哪里像個初出茅廬的太學生啊,”

  “簡直比都察院的御史還要厲害!如果把他放到督察院,那就精彩了”

  齊泰趕緊對景清說道:“殿下任命你為都察院御史,

  還不快謝恩……”

  景清急忙起身躬身行禮道:“學生多謝殿下恩典!”

  朱允熥吩咐道:“督察院職責是糾劾百官,辯明冤枉,

  提督各道,為天子耳目風紀之司,責任重大,切記不可大意。”

  景清道:“多謝皇太孫殿下教導,學生定不負責職責。”

  朱允熥之所以讓他做御史,是因為督察院這個部門在朝廷當中的地位非常關鍵。

  督察院在各地設有按察御史,凡是各個行省的政務他們都可以彈劾!

  這樣就可以幫助天子治理天下,也會充當天子耳目,知道哪些地方發生了什么事,哪些是貪官污吏,哪些是善善良正直的官員。

  這就使得天子對于地方上的掌控,變得更加緊密。

  在任何時代,都有天高皇帝遠的說法因此,皇帝就需要有自己的耳目,監視官員貪腐,查明政績優劣。

  就像現在的很多人不喜歡反貪、紀檢這兩個機構,在明朝做官,也幾乎沒有人喜歡督察院御史,甚至對他們非常討厭。

  但無論如何,誰都不能抹殺督察院的作用!

  能讓貪官污吏不喜歡的,皇帝就會喜歡,百姓就會喜歡!

  而且除了彈劾之外,督察院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提督各道”。

  督察院還有一個都察院還有一個幾乎無所不包的地方派出系統,即巡撫系統。

  舉凡地方政務、軍務、財務,以及與此有關的一些特殊事務如鹽政、茶政、馬政等等,均由這個系統掌管。

  巡撫之名,產生于懿文太子巡撫陜西。

  后來皇帝派遣御史巡行天下,安撫軍民,此后不論尚書、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事情完畢復命,即或停止派遣。

  起初稱為巡撫,或稱鎮守,后因為鎮守侍郎與巡撫御史不相隸屬,公文往來多有妨礙,定為都御史。

  到后來一省的長官就成了巡撫,總攬政務,所以巡撫已經成為地方一級行政機構。

  不過在編制上,巡撫仍屬督察院都御史們的“外差”。

  所以如果掌控了多長時間,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派出御史,派人巡視大明的各地。

  看看哪些官員貪腐,哪些人疏于理政,就可以借著他們彈劾,將他們革職查辦!

  自己要在地方上任用一些人,這些人將來也會成為自己所用官職之中最高的,畢竟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做出來的證據越多,官職會越來越升高。

  而那些后進的,官職肯定普遍低于他們。

朱允希望自己在用人的時候,自己所用的人不會被金錢迷  住雙眼,也不會渾渾噩噩。

  有道是上行下效,如果高級官員都貪腐成風,就會帶著一大片人貪污納賄,那吏治就壞了!

  “殿下,既然學生做了御史,也有諫言的職責。”

  朱允笑道:“怎么,你做御史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向我諍諫嗎?”

  景清回答說道:“殿下,學生只敢諫言,不敢諍諫……諫言也是學生的職責所在。”

  諫言是我說了,你聽不聽都行,諍諫是你必須聽!

一字之差,態度卻完全不同  “學生覺得,殿下沒有必要和太學生相比……”

  朱允熥道:“那你先說說你有何道理,若是能夠說服我,那就成全伱的諫言,若是說的沒理,本王可懶得搭理!”

  “學生不敢……”

  景清行禮說道:“殿下,既然殿下要與太學生相比,學生覺得殿下肯定有必勝的把握,否則也不會如此……”

  “不過殿下當著全體太太學生的面,拔得頭籌,贏下所有學生和先生,那國子監的臉面何在?聲譽何在?”

  “殿下,請恕學生斗膽,若論年齡,殿下即便入了國子監,也屬于年輕俊秀,

  國子監有讀書二十余年的學生,別有研究經典四五十年的先生,如果他們當著眾人的面慘敗而歸……”

  “則消磨志氣,即便是佩服殿下的才學,對殿下的善意……或許會有所曲解……”

  說到這里,景清拿眼偷偷看了看皇太孫殿下。

  而朱允熥雖然面容祥和,其實心里也已經產生了變化!

  自己年紀輕輕,進學的時間比他們晚得多,如果把那些學生和老師當眾打敗了,他們會怎么想?

  就像景清所說的,他們可能會敬佩自己的才學,會認同自己的學問,卻難以收獲他們的忠心!

  景清又補充說道:“殿下,您向他們施恩,這是對國子監太學生的愛護,可若是打敗了他們,這里面只有強弱之分,沒有關愛之義!”

  景清說的對,靠著施恩能夠得到人心,而比試的輸贏,只會讓人的心中產生隔閡!

  假如自己當眾輸給了某人,自己可能還會繼續為他做事,可里面的忠心卻難以托付了!

  表面上來看,差別似乎不大,他們繼續為自己效力,可是里面是差遠了!

  強力會帶來屈服,不會帶來忠心熱愛!

  這就是人性啊……

  “殿下,其實國子監的先生們公布消息之后,

  因為知道殿下要親臨現場,所以國子監諸人都有些緊張……”

  朱允熥明白景清的意思,這里的緊張,恐怕是一面想要表現自己,另一面又害怕在眾人面前落敗吧。

  畢竟被皇太孫殿下擊敗,那可是一件大事!

  很有可能青史留名!

  不過留下的姓名,只是充當一個背景板罷了……

  古人對于自己的名譽非常看重,這樣的名聲,沒有多少能夠坦然接受……

  想通了這些關節,朱允熥便說道:“那與你之間,此事該如何處置?”

  景清回答說道:“殿下,以學生愚見,到那日殿下可以派人送去一些試題,附贈答案,一定時間內若是無人解得,則將答案公布。”

  “如此一來不失殿下的威儀,也保全了國子監朱生的臉面,再加上殿下的施恩,想必諸生定然歡喜無比!”

  三五第一_www.35wx.la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