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83章 瓜蔓抄

  “殿下,那個監生的情況已經查出來了,殿下請看。”

  回到東宮文華殿,瞿陶將一份檔案放在朱允熥面前的桌子上,上面所寫的就是那個在國子監認真讀書的監生。

  朱允熥拿起觀看,只見上面所寫的名字叫景清。

  瞿陶在一旁稟報說道:“殿下,這個太學生名叫景清,

  是陜西邠州宜祿驛人。”

  “他身世可憐,自幼父母雙亡,寄養在陜西真寧縣的外祖母家中,入的是真寧府籍。此人在鄉試中曾獲得解元。”

  “他家境貧寒,去年前來國子監學習。”

  朱允熥手里拿著他的檔案,聽了瞿陶的講說,心里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就是他呀!

  景清這個名字在歷史中不太出名,朱允熥也沒注意過。

  直到一部電視劇上映,

  把朱瞻基的媳婦兒胡善祥和孫若微兩位皇后,都安排成了景清的女兒,

  關鍵在電視劇里面,景清一家都被殺害,最可笑的就是這位胡皇后,剛開始是想要刺殺朱棣的!

  而且胡善祥和大臣還有些不清不楚的關系,妹妹孫若微和漢王關系微妙,把朱瞻基演成了頭頂帶光的皇帝。

  這樣的劇情實在太扯了!

  當時有很多人大罵,朱允熥這才了解到景清這個人物。

  他是洪武二十七年的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后來改為御史。三十年春,他曾經被朱元璋召見,被任命為署左僉都御史。

  據傳在他考中榜眼之前,曾連中兩屆鄉試解元,卻拒不入京與會試。被時任陜西承宣布政右使張允照彈劾,激怒朱元璋,罪其十年內不準參與大考。

  不過這當個故事聽聽也就罷了,時間根本對不上。

  朱允熥吩咐道:“傳他來見我。”

  之所以要見他,是因為這也是一位忠臣孝子!

  齊泰將一份奏章放在桌子上,

  道:“殿下,這是屬下擬的北方舉人名單,請殿下過目。”

  朱允熥打開奏章,直接上面有一個個名字,還有他們的信息,一邊詳細查看了起來。

  最后拿筆寫下六七人,道:“這七個和前日我見過的那些進士,一起派去山東。”

  齊泰遲疑的說道:“殿下,全部派往山東,會不會太多了?”

  朱允熥輕嘆了口氣說道:“山東官場被孔家威逼利誘,破壞了許多人,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和孔家有些關系,”

  “這些官員有的會被彈劾問罪,有的會留職查看,不過無論如何,他們都不能在山東待了。”

  齊泰點點頭說道:“如此一來的話,山東官場確實會有許多空缺,

  不過那些受到牽連的,

  也要安排他們去往何處。”

  朱允熥道:“縣令一級的你來安排,

  該如何調派,你要心里有數,安排妥當。”

  山東官場雖然被孔家拉攏了許多人,不過有些卻是官員卻是無辜的,即便是犯罪,也沒有到免官的地步。

  像這類官員,要么加以警戒,保留原職,要么降職留用,因此如何安排他們也需要做出籌劃。

  “是,屬下遵命,請殿下放心。”

  齊泰明白,殿下這是要把整個山東官場連根拔起,徹底根治!

  這時,王忠前來稟報說道:“殿下,國子監太學生景清帶到了,正在外面候著。”

  “帶進來吧……”

  齊泰道:“殿下,微臣暫且告退。”

  朱允熥卻伸手將他止住,說道:“不急,你也見見。”

  “是,微臣遵命。”齊泰行禮道。

  “學生景清,拜見皇太孫殿下!”

  一個三十來歲的監生拜倒在地,行禮說道。

  “免禮,起來答話。”

  “是,學生遵命!”

  等景清站起身來,朱允熥這才看清他的相貌,去見他眉毛茂盛,顏色黑重,一雙眼睛黑白分明,不時閃露一絲光亮,顯得極為清澈。

  在歷史上,方孝孺因為是建文忠臣,和唯一一個被誅十族的人,而被眾人所熟知。

  不過景清的結果,與方孝孺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建文元年,景清被派到北平擔任北平參議,名義上協助燕王管理糧儲、屯田、驛傳、水利等事務,實際上是“察燕邸動靜”,監視朱棣的舉動。

  在燕王朱棣和景清的交談當中,見他思路清晰,是個人才,就非常喜歡。

  后來他又被建文帝召回,擔任御史大夫。

  由于建文帝的削藩之舉操之過急,也太過嚴厲,因此朱棣鋌而走險,舉兵造反,發起了靖難之役,攻入了南京。

  那個時候,臣子們死了許多,史載,“燕師入,諸臣死者甚眾”,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忠臣均慘遭屠戮。

  景興和方孝儒二人非常要好,也曾經約定要共赴國難,以身殉國,接著方孝孺大義凜然的責罵朱棣,被誅殺十族。

  而約定同生共死的景清,卻前往歸附了朱棣!

  朱棣見景清來投,十分高興,對景清既往不咎,仍讓他擔任御史大夫,明史記載他“至是獨詣闕自歸,成祖命仍其官,委蛇班行者久之。”

  過了很長時間之后,景清在早操之后突然發難,懷揣利刃行刺朱棣,可惜功敗垂成,沒能刺殺成功。

  氣急敗壞的朱棣,當場命人打掉他的牙齒,割掉他的舌頭,又命人將他施以“磔刑”。

  朱棣又不解氣,于是命人進行慘無人道的“瓜蔓抄”。

  景清不但被滅九族,他的老師、親戚、朋友、學生,也全部被誅殺殆盡!慘烈程度絲毫不亞于方孝孺!

  雖然所用的方式不同,但這是一位中肝益膽的大忠臣啊!

  而且在他投降出去之后,肯定要飽受很多的非議,很多的罵名,這才是真正的忍辱負重!

  如果被他刺殺成功,歷史能不能被改寫也未可知!

  朱允熥問道:“本王巡視國子監之時,誠心堂中,其他人都無心讀書,唯有你捧書細讀,貌似認真。”

  “不知道你是故意為之,嘩眾取寵,還是渴慕圣賢之道,有心效法?”

  面對這樣刁鉆的問題,景清躬身道:“回稟殿下,學生才德學博,沒有引以為傲之處,即便有心,恐怕也不得眾人喜愛,反而令他人厭惡……

  圣賢之道那是圣人所行的,學生一屆凡夫俗子,只能仰望,無從效法。”

  朱允熥看著他,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道:“哦,那你這般認真讀書,不隨同他人一樣胡鬧,所謂何來?”

  景清躬著身子回答道:“殿下,學生奶是國子監的監生,在國子監認真讀書而不胡鬧,是學生當盡的本分,學生才疏學淺,只能略盡本分而已。”

  “好,好一個本分!”

  朱允熥贊許說道:“若是天下人都能夠恪守本分,必將吏治清明,百姓安康,天下承平!”

  “為了你口中的這本分二字,就值得一座,來人,賜座!”

  “學生多謝皇太孫殿下!”

  太監將凳子搬到景清身后,他行禮之后,便小心翼翼的落了座。

  何為本分?就是一個人本身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如果人人都能承擔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都盡上義務,那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

  朱允熥來了興趣,又問道:“本王問你,你覺得作為朝廷官員,最重要的是什么?”

  這樣的答案其實有很多!

  你可以回答才能,也可以回答品行道德,或者回答愛民之心都行。

  景清心中一轉,立即回答說道:“殿下,學生覺得作為朝廷官員最重要的就是忠心!”

  “哦,你為何會有這樣的答案?”

  景清坐在凳子上,躬身行禮說道:“殿下,所謂忠心,劉向在《說苑·修文》中說道“故忠心好善而日新之。”

  “將士們若是忠心君主,必然勤加操練,越發勇武,上陣殺敵而不懼任何犧牲,助守一方而驅逐賊寇,保家衛國。”

  “文官若是忠心,必然能夠依照皇命,恪盡職守,用心牧民,不使百姓有饑寒之苦,不使君王有勞心之憂慮。”

  “百姓若是忠心,必然勤于耕種,善待家小,按時繳納糧食賦稅,使國庫充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