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34章 確立

  東宮大量的人都安置在經籍庫,而八寶庫又與之緊緊挨著。

  而作為傳染病,人員越是集中,感染的風險也越大!

  而武英殿這么一大片地方,卻只安置了朱允熥一人。

  在生死面前,二人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高低,一眼可見!

  生死永遠是最能夠考驗人最深處的。

  就好像保大還是保小,就好像救老媽還是救媳婦兒,只有在生死攸關的時候才能夠顯現出來……

  太平無事的時候,如果非讓做選擇,那就是沒事找抽了!

  這個時候巴掌要堅決呼上去!

  千萬別客氣!

  朱允熥寬慰說道,“兄長吉人自有天相,這小小的天花必然不能奈何兄長,還行皇爺爺安心。”

  “唉,但愿吧……”朱元璋嘆了一口氣說道。

  朱允熥從朱元璋的手中,把自己的手抽了出來,又有些擔憂的說道:“皇爺爺,您不該來見我的,萬一孫兒也染上了天花,豈不是……”

  要知道當時朱元璋并不知道自己沒有染上天花,他就已經親自出了宮門,想要面見自己了。

  見了自己之后,又趕緊親手試溫,又一直拉著自己到了武英殿。

  說到這里朱允熥心中非常感動,朱元璋因為擔心自己可是把他自己的性命安危都放在一邊了!

  而一旦自己感染天花,再傳到他身上,那后果不堪設想啊!

  此刻,朱允熥感受到了朱元璋對自己滿滿的愛意。

  這個老頭……還是蠻好的嘛。

  作為一個性格要強的老人家,朱元璋拍了拍朱允熥,并沒有說什么溫馨體貼的話語,可心中的那份關愛已經悄然流露了。

  朱元璋抓住自己孫兒的手,眼神之中滿含希冀的說道:“允熥,現在可不能疏忽大意呀……咱已經決定了,要立你做太孫了,你可得好好的,不能有事啊……”

  聽到這話朱允熥才送了一口氣,心里的石頭也才放了下來。

  按住內心的激動,朱允熥行禮說道:“多謝皇爺爺!”

  太孫之位,終于要落袋為安了。

  朱允熥問道:“皇爺爺,你為何突然由此決定啊?”

  朱元璋回答說道:“不是突然的決定,是咱早就已經想好了,只不過有些顧慮,沒有對你直說罷了……”

  要知道現在的朱元璋,心里真的有些軟下來了。

自己的長子朱標死了,現在天花又在東宮發  現,如果是朱允炆那孩子倒罷了。

  一來他不是朱元璋所選定的繼承人,二來他這段時間也沒有在東宮居住,染上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他擅自回到東宮去見呂氏,還有和宮女小翠的接觸,也只是意外,

  應該不會染上吧。

  可朱允熥幾乎天天都住在東宮啊!

  而且太子妃呂氏還特意請他前去敘話,那時候小翠也在旁邊。

  所以染上天花的幾率太大了!

  如果朱允熥再染上天花,如果因此喪命,當真是太悲哀了……

  “你哥哥哪里都好,謹守禮法,行事公允,性格也好,當真是一個謙謙君子……”

  朱元璋看了一下眼前的孫兒,接著又說道:“可你就不一樣了,你性格剛毅,做事霸道,還喜歡擅自做主,別人都得順著你的意思,就連沐英和瞿能你都敢責罰,藍玉的干兒子說殺就殺了,陰謀詭計,手段狠辣……”

  “呃……皇爺爺,您確定是在說孫兒的長處?”朱允熥臉上有些不自然。

  朱元璋沒有理會他,又接著說道:“如果要是普通人,你兄長比你強,人緣兒比你要好得多……可是作為大明的皇帝他就不行了!”

  “居上位者,就需要獨斷專行,就需要霸道!如果人云亦云,如果不引人非議,只想著成為百官們口中的好皇帝,那就是把天下黎明百姓至于水深火熱之中!”

  朱元璋又教訓說道:“你要記住,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被底下的人牽著鼻子走!你是君他們是臣!”

  “孫兒謹記,多謝皇爺爺教誨。”朱允熥謙遜的說道。

  通過對比之后朱元璋才發現,自己的這位孫兒比他哥哥強太多了!

  有時候人就怕比較。

  朱元璋又說道:“告訴你這些是讓你別多想,好好的在這里呆著,哪兒也不許去!扛過去這次天花,你就是太孫!”

  “皇爺爺,無論如何你都不能再冒險了,你真要有點什么事,大明和朝廷該怎么辦啊……”朱允熥關心的說道。

  朱元璋點了點頭,“咱明白,這也是怕你出事,這才緊張的,別人還不值得咱那么做!”

  好吧,朱元璋永遠那么霸氣!

  朱允熥想了想后世防止疾病的方法,說道:“皇爺爺,這天花最忌諱多人在一處,不如就將東宮的人分別隔開到不同的房間,不許他們互相接觸。”

  “另外,所使用的東西也都要用噴灑,所有的人也都要用面巾捂上口鼻……

  對于面巾,朱元璋和這個時代的人并不陌生。

  早在一二七五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其所撰的《東方見聞錄》中就有中國人使用口罩的記載。

  “那些伺候皇帝飲食的人,口與鼻子一律蒙上蠶絲與黃金線織成的薄巾,使他們所發出的氣息不至于傳到皇帝的食物上。”

  這種“蠶絲與黃金線織成的薄巾”,便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口罩。

  不過那個時候之所以戴上面巾,就是為了衛生。

  這就相當于是現在的口罩了!

  要知道中國的“口罩”可是很早就有雛形了。

  例如,《孟子·離婁》記:“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

  古代人們對于能夠散發出來難聞味道的東西,都會掩住鼻子,為了方便起見,也會用絲巾遮住口鼻。

  當然了,那個時候并不成形的。

  不過口罩用于瘟疫其實老早就有了,不過那個時候不是為了防病毒,而是為了隔絕難聞的氣味。

  因為古代畢竟生活水平有限,許多人很長時間都不會洗澡,尤其是在冬季。

  再加上衣物不多,更不會勤加換洗衣物。

  而且感染瘟疫的人身上潰爛流膿,惡臭難當,氣息實在不好聞,所以才有了“口罩”的運用。

  只不過并未形成規矩罷了。

  聽了朱允熥的話,朱元璋便立即吩咐下去,按照朱允熥的話來做。

  既然朱元璋要立朱允熥做太孫,就會充分尊重他的意見。

  在朱元璋的一聲命令之下,整個東宮所有的皇孫和郡主都在錦衣衛嚴密的看守之下,由宮女和太醫檢查每個人的身體狀況。

  如果沒事,就要乘坐四周密封的馬車,轉移到經籍庫。

  而宮女和太監坐在錦衣衛的押送之下,全部出宮,安置在半山寺。

  三五第一_www.35wx.la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