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導火索

  這么多年過去,海信一直被秋海壓著,根本就抬不起頭來。

  在這種情況下,要說周侯健不服氣那是不可能的。

  光靠不服氣是沒有用的,想要打敗秋海就必須拿出真本事來。

  在陳江海的超前眼光下,秋海不管是在技術,還是在經營方面,都把海信遠遠的拋到了身后。

  想要追趕上秋海的話,海信要做的實在是太多了。

  周侯健心中也知道彼此之間的差距,但他并沒有放棄。

  實際上周侯健時刻都想要追趕秋海,而且也為此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但一直沒有什么成效。

  秋海在陳江海的帶領之下走的實在太快了,海信雖然也是開足了馬力,全力追趕,可是完全跟不上它的步伐。

  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周侯健無奈之下才會把公司的重點轉到芯片研發上面。

  沒想到陰差陽錯之下,陳江海竟然會主動找周侯健合作。

  而這個合作的項目,正是周侯健花了很多資金的的芯片項目。

  真的就應了那句話,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

  當初的海信被秋海逼的沒辦法,只能把重心放在芯片研究上。

  沒想到現在卻是因為這個,讓兩者有了合作的可能。

  對于這個合作,周侯健是充滿信心的。

  只要海信能夠拿到秋海的技術,再加上自己的芯片技術,想要在市場闖出一片光明,絕對不是什么難事。

  更為重要的是,海信跟秋海是合作關系,彼此之間是不能有惡性競爭的。

  這樣一來,海信最大的對手就不會出手了。

  在產品方面,兩者之間已經沒有多少差距了。

  周侯健有信心能夠把海信之前的頹勢,一掃而空。

  對于海信的未來,周侯健現在的充滿了信心。

  現在他十分的慶幸,當初做了這么一個決定。

  不然的話,海信要怎么發展,周侯健真的是沒有什么頭緒。

  每天晚上一想到頭上還有一個秋海的時候,周侯健就輾轉反側,夜不成寐。

  只要有秋海在一天,海信想要超過他,幾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

  這件事,可以說讓周侯健十分的絕望。

  這次雙方達成了合作伙伴關系,也讓他大大的松了一口氣。

  海信發展的機會,終于被他等到了!

  而且與秋海合作,海信很可能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這個機會千載難逢,周侯健作為海信的掌舵人,暗暗告誡自己一定要牢牢的掌握,堅決不讓它輕易溜走。

  只要這個合作達成,海信未來十年就不用再擔心什么了。

  一想到這個,周侯健高興的覺都睡不著了。

  就在眾人都在關心秋海和海信合作消息的時候,陳舒瑤不聲不響做著一件事。

  她已經跟三株集團高層接觸過了。

  三株集團內部對于陳舒瑤的收購,態度可以說是涇渭分明。

  一派自然是不愿意被收購的。

  他們認為三株還有挽救的機會,可以再努力一把。

  另一派的話,認為三株已經病入膏肓,無力回天,根本沒有什么回轉余地了。

  想辦法將它賣出去,才是三株最好的選擇。

  三株公司成立在九三年,一直順風順水,到了九五年的時候,已經發展成了三株醫藥產業公司和三株美化妝品產業公司。

  三株在全國地級以上的城市,都設立了獨立子公司。

  在省會城市設立了聯絡處,在縣級城市設立了辦事處,鄉鎮設立了工作站,建立了龐大而嚴密的營銷網絡。

  短短幾年的時間內,三株集團便發展成了一個巨無霸。

  有了資金的三株,便開始各種收購,這種近乎瘋狂的盲目發展,導致自己的體量也是越來越大。

  這個時候,其實三株已經為自己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只可惜當時的管理層依然被眼前的成績沖昏了頭腦,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危機的出現。

  要說三株從盛轉衰,自然是要從九六年開始講起。

  當年一位老人從三株買了十瓶口服液,服用后引起高蛋白過敏反應,兩個月后就死亡了。

  第二年,死者的兒子便狀告三株,要求賠償經濟損失和精神損損失。

  就在三個月之前,這件案子被徹底定義了。

  死者的死亡跟三株集團有很大的關系,三株最后賠償了三十萬給死者親屬,同時還被罰了一千萬。

  其實這件事從根本上來說,跟三株的產品,真的沒有什么關系。

  這一點,從后面三株上訴,最后勝訴就可以看得出來。

  但在這個事件的處理上,三株實在是太不專業了。

  在事情發生后,三株第一時間竟然是想隱瞞這個情況。

  三株公司對內欺瞞員工,對外以媒體為敵人,結果公眾無法了解事實真相,從而導致謠言四起。

  說到底,這個時候國內的公司,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危機公關。

  因此也別想有什么精彩的手段用來應對危局。

  在這件事情上面,三株做錯的實在是太多了。

  第一,那個時候的消費者,已經受了誤導,三株公司不應該采取回避的態度。

  應該從負責任的角度,主動停止三株口服液的銷售,配合司法機關的調查。

  第二,危機發生后,企業沒有立即派出得力人員調查事故起因、安撫受害者、盡力縮小事態范圍,也沒有主動與政府部門和新聞媒體進行溝通,說明事實真相。

  第三,公司僅僅憑一時之勇去對薄公堂,而沒有采取其他相應的措施,致使事態擴大。

  第四,三株公司反復念叨自己的產品好,卻沒有主動邀請權威機構對其進行檢測。

  沒有官方機構的認證,消費者當然寧愿信其有,不愿信其無。

  如果當時三株公司能在京城召開新聞發布會,并由衛生部相關專家對三株口服液的功效進行論證,可能就不會是這樣的結局了。

  可惜這一切,都是事情發生后的一些回推。

  三株也沒有想到,這起事件會成為他們倒下的一個導火索。

  此時的三株在市場上面,已經沒有多少消費者信任他們了。

  三株一部分高層想賣掉三株,也是這個原因。

  時間拖得更久,很可能這個企業就徹底砸在手上,血本無歸。

  此時的三株,銷售額已經腰斬了,并且還在不斷的下滑。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按照這個趨勢,三株肯定是支持不了多久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