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最重要的因素

  這樣的成績,王亞迪之前根本就沒有想到過的。

  因為在那個時候,他會認為是一種奢望。

  一開始,王亞迪無非就是想創造一份事業。

  這份事業現在的規模和成就,已經遠遠超出了王亞迪的想象。

  陳江海卻是知道,比亞蒂只要繼續這樣腳踏實地地發展下去,以后的規模會越來越大。

  一個專心于科研的公司,他的技術會不斷的強大。

  這樣一來,它自身的實力,也會不斷的強大起來。

  隨著實力的強大,它在行業中的地位,也會越來越高。

  聽完王亞迪的匯報后,陳江海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干得不錯,辛苦了。”

  王亞迪趕緊道:“陳總,說到底還得感謝你。如果沒有東方集團的訂單,我比亞蒂也不會發展的這么快。”

  此時比亞蒂最大的兩個客戶,就是東方科技和大霸了。

  這兩個合作伙伴,給比亞蒂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條件。

  陳江海則笑著擺手道:“有大霸的那些訂單,比亞蒂也是能發展起來的。即便沒了東方,也會依然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王亞迪并沒有在這件事上繼續糾纏,只見他正色說道:“陳總,其實我這次來,是想跟您匯報一個問題。”

  陳江海笑了笑道:“訂單的問題?”

  “沒錯,就是訂單。”王亞迪點頭道。

  隨著先行者賣的越來越好,它所需要的電池數量也是越來越多。

  同時,東方通訊還在研究v2,已經跟比亞蒂預訂了一大批的電池。

  再加上大霸那邊的訂單,還有國際上的不少訂單,比亞蒂現在的生產線,產能方面實際上已經明顯不足了。

  這種情況下,王亞迪必須擴大生產,從而保證產量。

  現在王亞迪遇到了一個難題,那就是建廠的地方。

  一開始,王亞迪準備是把廠建在嶺南省的。

  讓王亞迪沒有想到的是,嶺南省那邊對于比亞蒂,并沒有太多的認可。

  在他們看來,一個專門搞電池的小公司,帶不來多少經濟效益。

  王亞迪也沒有想到,他自己出去跑這樣的大業務,竟然失敗了。

  這對王亞迪來說,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打擊。

  陳江海聽到這個消息后,也是暗暗搖頭。

  只能說有些人的眼光實在是太短淺,看不到比亞蒂的強大潛力。

  這種情況下,王亞迪也沒辦法,只能過來求助陳江海了。

  在王亞迪眼中,嶺南省是一個最好的投資地方。

  現在那邊不愿意接受比亞蒂,比亞蒂就必須換地方了。

  想要建廠,那就必須考慮到未來的發展。

  說到未來的話,那就離不開眼光。

  在王亞迪認識的人中,陳江海無疑就是眼光最好的人了。

  關于比亞蒂工廠的選址,請教一下陳江海,絕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王亞迪直接把自己的問題提出來,希望陳江海能夠給他一個建議。

  “其實一個工廠選址最重要的因素,你知道是什么嗎?”

  陳江海想了想問道。

  王亞迪如實回答道:“我之前就是看中的,是嶺南的地理位置和交通。”

  陳江海則不以為然道:“其實過幾年的話,每個地方的交通條件,都相差不了多少的。”

  隨著國家下一步大力的發展基建,內陸諸多省份的交通狀況,其實相差的不會太遠。

  前世那么多的大企業,建廠或者建倉的重要因素,反而是成本問題。

  工廠這些地方,需要大量的土地,成本才是他們最需要考慮的因素。

  聽到陳江海這樣說,王亞迪皺眉道:“陳總,你是說嶺南不是最好的建廠地?

  “對,我認為不是最好的選擇。”

  陳江海微微點了點頭,然后才又繼續說道:“眼下最需要的,其實是控制地皮的成本。

  聽到這里,王亞迪也就明白過來了。

  “陳總,那你覺得西江怎么樣?”王亞迪說。

  陳江海微微一笑,語氣十分篤定的說道:“西江的話,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聽到陳江海這樣說,王亞迪十分的高興。

  從陳江海之前做的那些事來看,他對于西江的感情,還是非常不錯的。

  現在陳江海都發話了,成本才是他最需要考慮的,那西江自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況且,這樣做的話,還能獲得陳江海的好感。

  這樣的事,王亞迪自然愿意去做。

  當然,王亞迪這樣做,也是看中了西江的發展潛力。

  不說其他,光是有秋海在,王亞迪覺得以后的西江,肯定會發展的很好。

  就算是在某些方面超過嶺南這些地方,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陳江海對于西江,那可是有感情的。

  有陳江海這樣的人來,西江未來的發展機會實在是太好了。

  比亞蒂有實力,還跟秋海有關系,西江這邊肯定是舉雙手歡迎的。

  西江信任秋海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現在企業下崗職工,太多太多了。

  九七年開始,國內大部分的國企開始進行深入的改革,一下就多了很多下崗職工。

  這些下崗職工的安排,變成了當地政府最為頭痛的問題。

  比亞蒂如果能夠在當地建廠的話,起碼能夠解決幾千人的再就業問題。

  當地政府知道這種情況下,肯定會無比歡迎比亞蒂的進駐,給予各種優惠政策以及大力支持。

  此時的國內企業,可以說是正處于一個動蕩變革的時期。

  從一九九六年一直到千禧年之間,全國有上百萬家國有企業走到了末路。

  這么多國企的倒閉破產,導致將近有四千萬職工下崗。

  與此同時,各地的鄉鎮集體企業,也有兩千萬工人失業。

  現在國內的大部分國企,過的都是相當的凄慘。

  尤其是煤炭,鋼鐵等資源,價格都在一路暴跌,很多企業甚至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大量的企業倒閉,其中還有不少曾經牛氣哄哄不可一世的外企。

  歸根究底,要從一九九二年說起。

  由于華夏的經濟發展太快了,國內基建規模巨大。

  各種基礎資源,都在瘋狂的漲價。

  外國企業看到有利可圖,瘋狂投資華夏的鋼鐵和煤炭行業。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國內見有人投資,也開始各種大型項目建設。

  這么多年下來,這些項目中,很小一部分成功了。

  但更多的,卻是失敗了。

  只能說產量太多了,供大于求,這必然會導致市場的反噬。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