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頂級手藝,千差萬別

  青銅奩是我國古代西漢時期貴族生活的見證者,千余年的埋藏,如今重見天日。

  青銅奩上精美的圖案,體現了當時的藝術水平。

  從側面反映的是西漢時期社會的背景以及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狀況,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

  所以,保護青銅奩的意義,就十分重大。

  青銅奩是當時的實物資料,它讓我們看到西漢時期的社會生活、民俗風情等諸多內容。

  因此如何保護青銅奩,如何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這么一件重要文物,損壞了,自然要想辦法修復。

  在文物保護修復理念與原則中進行,青銅器保護性修復。

  根據國際修復理念和我國的傳統修復理念相結合,對青銅器進行保護修復。

  保存環境控制控制環境,對于青銅器而言,也很重要。

  干燥的環境保存,是器物安全穩定的前提條件。

  如果存放在相對濕度在40以下,溫度在18℃24℃,無氯環境中,其內部結構是相對穩定不發展的,其銹蝕不擴散蔓延。

  在這里,就又一次涉及到除銹。

  青銅器的銅銹,因為環境不同,需要除銹的情況也不同。

  很多青銅器由于長期埋藏在地下,或出土后放置于不適宜的保存環境中,接觸到含氯的可溶鹽類及水分等物質,逐漸形成腐蝕銹層。

  所以,這個時候去除的是有害銹,也叫粉狀銹。

  這種銹在一定溫度和濕度下,會形成鹽酸,不斷腐蝕青銅器。

  而且反復反應,對器物有致命的傷害。

  這時,就應予區別性地保留與清除。

  陳文哲手中可是有好幾件重寶青銅器,更是接觸過各種青銅銹。

  自然很清楚,青銅銹可分為有害銹與無害銹兩種。

  他更加清楚,青銅器在地下水與泥土埋藏中的影響,器物表體會產生一系列變化。

  從而生成了一層保護層面,使青銅器不會繼續腐蝕機體,增加了青銅器滄桑感,是年代久遠的標志,這是稱之為的無害銹。

  所謂有害銹也叫粉狀銹,這種銹在一定溫度和濕度下會形成鹽酸,不斷腐蝕青銅器,對器物有致命的傷害,俗稱青銅病,必須徹底清除。

  清洗法陳文哲也研究過,就是把青銅器放在裝滿蒸餾水的容器中進行浸洗。

  這樣可以清除文物表面的泥土,同時還能溶解出可溶性無機鹽。

  再就是工具法,根據器物銹蝕情況不同,選用各種工具。

  常用的有羊毛刷和刻刀,醫用手術刀等工具,在放大鏡下直接操作清理。

  先從由軟到硬、再由輕到重逐步清理。

  適用于器物表面的粉狀銹,操作簡單,上手快,方便靈活,當然也可能劃傷器物表面。

  使用工具的方法之中,自然也可以加上噴砂法。

  噴砂是運用噴砂機,壓縮空氣的氣壓,從而帶動噴砂的沙粒,噴射到文物銹蝕的表面,使銹蝕層產生摩擦,除去銹蝕層。

  噴砂機工作效率高,但噴過后的文物表面比較粗糙一些。

  這就需要嚴格要求修復人員,具有一定的操作經驗。

  最后就是果酸去銹,利用烏梅或山楂、紅果等主要原料,將其調成糊狀物,粘覆于青銅器銹蝕表面。

  經過一段時間,即可除銹去污,這一種方法的特點時間長,傷害小。

  之前學習青銅鏡博物館的修復技術只是,還設計到過整形技術,就是糾正變形的青銅器。

  當時他看到的技術,有點片面,其實整形技術的工藝很多,相應的方法有模壓法、撐拉法、捶打法、加熱法等。

  青銅器修復采用“加溫矯形”,用熱吹風槍,低溫加熱,使F鉗夾住,逐步進行矯正青銅器。

  其中還有更嚴重的損傷,那就是有缺口,這就需要補配。

  補配方法是我國傳統青銅器修復中,補配器物缺失部分非常重要的技術。

  補配技術是修復人員對需要修復的文物進行觀察,根據青銅器器型、缺失部位,種類,進行鑄造補缺或者打制銅皮補配。

  這是對器物殘失的部分,進行復原修復。

  這種方法比較多,可根據情況而定,可采用硅膠翻模方法,還可以采用傳統的石膏翻制模具,其效果都比較好。

  既然再次學到了補配的方法,那么焊接技術與粘接技術,也需要重新學習一下。

  青銅器修復技術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為復原器形的理想方法。

  有錫焊、鎘鋅釬焊法,分別適用大小不同的連接點。

  有些器物的殘損,是靠焊接無法完成的,因此應用中藥白芨及漆片、榆皮、環氧樹脂等粘接達到連接的目的。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銅質較好的器物采用焊接方法,對銅體礦化、材質已不具備焊接的器物采用粘接法。

  最后還是做銹色,銹色做舊技術,為青銅器修復最后一道工序。

  方法不盡相同,工藝也千差萬別。

  比如漆地皮殼,可以先用酒精將漆片浸泡,制作成蟲膠,毛筆蘸蟲膠可以與各種不同的礦物質顏料調色,瑪瑙拋光做成器物的地子。

  之前陳文哲就學習過古銅的修復技術,但是那件青銅奩的具體修復流程,他并沒有認真學習。

  這一次他還是因為看到的大批量修復的殘損青銅鏡,才想到那件東西。

  此時,通過回溯,他還真就學習到了清宮造辦處的一門頂級手藝。

  他也是第一次認真的查看,專業人士到底是怎么修復的。

  沒想到,人家在修復前,居然是進行表面觀察。

  這才對,因為修復的每一件青銅器,都算是國寶。

  特別是想西漢青銅奩這樣的東西,這件青銅器,蓋子缺少了,有十二塊殘片。

  這屬于大面積缺失,器物變形嚴重。

  還有,器物整體礦化嚴重,修復難度非常大。

  加上奩內有大量泥土,這更加難以修理。

  只不過,從當時清理出土的殘片來看,這件青銅器還是很漂亮的。

  這件青銅器為三足為獸首,器身有一道弦紋,將器物分成上下兩部分。

  這兩部分均有各種跑獸圖案,器表左右各有一個鋪首,嘴銜銅環,整體圖案精美。

  (本章完)

  請:m.yetianlian.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