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二章 唇亡齒寒

  流康王朝,宰相府邸。

  茶室之中,桉幾旁,有兩人相向而坐。

  坐于主位的中年男子,身著常服,面相普通,但卻雍容華貴,姿態不凡,正輕緩的沖泡著茶水。

  他的對面,是一名青衫男子,頗為年輕,眼神炯炯,臉上有著輕澹且自信的笑容。

  “趙相,大荊連連敗退,勢必會請求臨瞻的援助,而這,正是趙相趁虛而入,遣兵攻打臨瞻的好時機,千載難逢的機會,趙相莫要錯過了!”青衫男子恭敬說道。

  主位上的中年男子,正是流康攝政宰相趙良言,他輕望了青衫男子一眼,說道,“閣下身為大離東宮之臣,擅自前來流康,你的陛下知道否?”

  青衫男子不驚不懼,笑道,“陛下若是知曉,必定會阻撓在下,畢竟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可不能輕易讓給了貴朝。”

  趙良言輕哼一聲,“你可知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臨瞻勢大,再怎么被削弱,也非流康所能觸碰。”

  “趙相說笑了,誰人不知流康弓失之利、步卒之威,比之臨瞻,貴朝不遑多讓。更何況,曾經勢大,不代表往后一樣勢大,例如大荊,曾經數千男兒敢抗本朝,可如今,三十萬大軍節節敗退,令人恥笑!”青衫男子搖頭笑道。

  見趙良言沉吟不語,青衫男子接著說道,“趙相無須憂慮,貴朝出兵,難道本朝天子,會放過這個聯手擊敗臨瞻的好機會?”

  “大荊頹弱,無力抵抗本朝,等本朝兵馬擊潰大荊,且困住臨瞻援兵之時,趙相便可出兵,合你我兩朝之力,區區一個臨瞻,如何能擋?”

  靜靜聽著,趙良言不由心動。

  這的確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誰都沒有想到,大荊竟如此頹弱,這勢必會讓臨瞻,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可問題是,大離信得過嗎?

  趙良言可沒忘記,數月前,大離名將顧雨嵐,可是在連勻城困住了他的幼子,以此圍點打援,擊潰了流康十五萬兵卒。

  經此一役,他在流康的威望和權力,受到了極大的打擊,至今,已有不少大臣結盟,開始對他陽奉陰違。

  所以,與大離合作,就是與虎謀皮,不得不防。

  隱隱猜到趙良言所想,青衫男子笑道,“趙相無須憂慮,本朝太子素來講信義,不會做出背信棄義之舉。”

  聽聞此話,趙良言眼童霍地一縮!

  他頃刻明白了,對方的言下之意。

  此人只說大離太子講信義,卻不提天子……

  難怪對方身為東宮之臣,卻暗自前來游說,原來他背后的主子,意欲制造混亂,圖謀大離皇位!

  這樣一來,就大有可為啊……趙良言暗自沉思。

  若是流康與大離聯手,覆滅了臨瞻,而大離太子趁機發動,謀權篡位,其朝內勢必不穩,無暇旁顧,流康就不用擔憂對方翻臉不認人。

  想到這,趙良言心中微微火熱。

  流康數十年來,未曾開疆拓土,而他,很可能再造奇跡,創建歷史!

  說不定,自己能奪得不世之功,讓流康官民,徹底臣服!

  輕抿一口茶水,趙良言壓下激動情緒,平澹說道,“此事,容我細細考慮。”

  為政數十年,他早已明白,哪怕機會再過難得,也得謀定而后動。

  要不要出兵,還得看有沒有可趁之機,最好是大離先出手,且臨瞻現出頹勢,落入下風,才是流康出兵征伐的好時機!

  沉吟片刻,趙良言抬頭,望向青衫男子,鄭重說道,“不論出兵與否,本朝都愿與貴朝太子,結下友好關系,若是太子有何需求,本朝若能相幫,必在所不辭。”

  青衫男子微微瞇眼,他明白趙良言打的什么主意。

  大離越亂,流康越有利,所以趙良言不僅樂見其成,甚至還愿意幫上一把。

  “在下就替殿下,謝過趙相了!”青衫男子拱手說道。

  旋即,兩人相視一笑,只是笑容中,意味各不相同。

  瞻京,金鑾殿。

  龍椅之上,身著朝服,頭戴平天冠的女帝,美艷的面容上,滿是凝重的神色。

  她輕點了點頭,一旁的太監,便高聲喊道,“宣荊朝來使,入殿覲見!”

  眾多太監接力,一個傳一個,將宣見的命令,傳出大殿。

  不多時,就有三名荊朝大臣,躬著身子,提起荊朝官袍,低頭疾步走入殿中。

  一路走到階下,三名大臣深深躬身,恭敬喊道,“荊朝鴻臚寺諸官,拜見陛下!”

  女帝抬手,輕聲說道,“免禮。”

  為首的荊朝臣子,微微直起身,望著臺階,不敢看向女帝,恭敬且悲聲說道,“陛下,大離侵入我朝領地,奪取我朝數座城池,以至于我朝十數萬百姓流離失所,棲身荒野!”

  “我朝男兒,奮力抗擊,但難擋敵兵刀鋒,數戰連敗,情況不容樂觀,還請陛下發兵,支援我朝!我朝民眾,必感激不盡!”

  聽完荊朝使者所言,殿中眾多臨瞻大臣,都竊竊私語起來。

  突然,文相邁步出列,沉聲說道,“陛下,微臣斗膽進言,此戰原由,乃大荊之錯,我朝切不可趟入渾水!”

  幾名文官出班,附和道,“臨瞻經歷兩戰,以及百年難遇之洪水,理應休養生息,不可枉起戰端!”

  “微臣附議!”

  荊朝侍者大驚,兩朝素來守望相助,可沒想到瞻京之中,竟有大臣出言反對。

  他并不知曉,此時已不同往日,荊朝的頹弱,表明了它沒有和臨瞻守望相助的資格,這便是文相阻止的原因。

  說不定臨瞻出兵,依舊改變不了大荊滅亡的局面,反而惹來大離的惱怒,將臨瞻拖入連綿不斷的戰火之中。

  “陛下,我朝天子從未下令屠殺大離民眾,此乃大離構陷,特意栽贓我朝,還請陛下三思啊!”荊朝使者急聲喊道。

  “陛下,微臣覺得,理應出兵。”武將隊列,最前頭,武相緩步出班,出聲奏道。

  定軍侯隨之出班,奏道,“陛下,唇亡齒寒,大荊受難,我朝若是置之不理,往后必將獨力難支!”

  文相斥道,“胡言亂語,我朝兵力強盛,大離豈敢相侵。真要唇亡齒寒,也得是天佑齒寒才對!”

  大離吞并大荊,那么緊挨著大離的,就不只是臨瞻和三大國度了,還有與世無爭的天佑王朝。

  此朝實力不強,想必會成為大離率先動手的目標,而不是強盛的臨瞻。

  “目光短淺,”武相輕斥一聲,“若是大荊敗亡,大離得以增勢,臨瞻縱使能存活,也絕不會長遠。”

  “末將附議!”眾多武將一同出班,支持武相。

  文官群體豈能示弱,也都出班反對。

  一時間,文武官員互相駁斥,殿中喧鬧非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