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七章 驚為天人

  「王環,這些真的是周老師告訴你的啊?」在一個示教室里,彭伶俐看著王環拿出來的共享學習資料,頓時就挪不開眼睛了,語氣略有酸澀。

  「真的呀,老師今天剛講的,我就記錄了下來。」

  她之前,問過了許多彭伶俐問題,但一直都沒有機會主動給彭伶俐分享一些什么。

  「謝謝啊,王環,這些真的好東西啊,恐怕真沒多少人能夠厘清學習里面的門道。」

  「學習核磁閱片,先看報告,再看病灶、之后看解剖。然后看層次,看理論之后,再看當前核磁所呈現的不足。」

  「這個周老師,不簡單啊。既然你這個東西,能夠發出去的話,我可以發給郭霖看一下嗎?」彭伶俐這么建議。

  郭霖是他們一起的實習生,但是是七年制,如今輪去了其他科室。

  但是不管在哪個專科,學習的通用知識是都能用的,所以大家還可以臨時組建學習小組。

  現在主要是彭伶俐帶著王環。「可以啊,沒問題。」

  「哦,對了,彭師兄,我這里還有兩個老師給我的例題。」王環主動分享,主要是他覺得自己實在是太菜了,之前大多都是彭伶俐帶著她來學習。

  在王環看來,彭伶俐師兄是沒有藏私的,自然現在反過來了后,她也不能藏私,全盤相告。

  「例題?什么例題啊?」彭伶俐好奇了。

  周成這個老師夠給力啊,竟然還給王環準備了閱片的例題。

  彭伶俐知道今天周成帶著王環看了一下關節和解剖層次,就很想知道,周成會給一個怎么樣的東西,讓王環來鞏固。

  王環就從手機的微信上打開了一個壓縮包,壓縮包里面有一組圖片,然后還有幾篇ord文檔。

  分別標題:一學習規則、二標準診斷,三診斷解析,四核磁原片。「這東西有意思啊,打開看看!」彭伶俐稍微靠近,但也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距離,并沒有占便宜的意思。

  「學習規則!」

  「標準診斷給出來的診斷內容,絕對正確!如果通過核磁原片推理不出來相應的診斷內容,證明你的推敲思路有誤,請仔細揣摩或者查看診斷解析。」

  「你可以擁有十分鐘時間進行核磁閱片,有三分鐘時間去梳理診斷推斷流程。」這很像是一種游戲規則。

  王環看完后,發現彭伶俐師兄在等她,明顯是閱讀速度更快,然后說:「師兄,那我打開了診斷標準了啊。」

  「等一下,投屏!」

  「這個示教室里面的投影儀是可以投屏的.彭伶俐來了興趣,打算放大著仔細看。

差不多五分鐘之后,投屏結果出來了。王環一一打開  「左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可疑閉孔病變、腰椎間盤突出。」這是文字的診斷標準。

  「此診斷為絕對診斷標準!!!」

  彭伶俐和王環最開始都沒在意,然后打開了核磁。只是彭伶俐第一時間就發現了問題所在:「不對啊,這怎么只有踝關節的核磁啊?」

  「你再看一下其他照片,沒有髖關節或者骨盆等地方核磁啊?「彭伶俐當時就傻了。

  王環轉動了一圈,在第一個例題所給的核磁層面上,顯示出來的內容,確實只有踝關節的層面!沒有其他。

  彭伶俐自己左右滑動了一下各個核磁層面,最終確定了一點。

  「啊這?」彭伶俐猶豫了起來。

「這個可疑診斷到底怎么  出來的啊?」彭伶俐當場就懵逼了。

  王環搖頭:「這東西是我老師發給我的,我也不知道呀。

  按照道理,但凡不是一個,也不會把部位搞錯!

  這么明顯的錯誤,周老師會犯嗎?難道他是要自己重新編造兩個核磁平面出來么?這揣摩的能對啊?

  那肯定就是診斷搞錯了啊。

  可之前,周成也是用文字標注了,診斷是絕對標準,是不可能有錯的,如果答不出來,那就請看診斷解析。

  彭伶俐當然不會這么輕易地去翻診斷解析。那么,這個片子,就太過有蹊蹺了啊。

  再仔細閱片,外側踝關節韌帶損傷,這是沒問題的。

  診斷是對標了的。

  其實彭伶俐覺得,要從這個核磁層面,閱片到韌帶的損傷,就有一些難度。

  因為一般而言,韌帶的損傷都是存在斷裂的。而這個核磁層面上,卻并沒有連續性的斷裂,解剖結構正常,但是存在著比較劇烈的水腫信號。

  若再細致看!

  根據周成提點出來的解剖之后看層次,是可以看到有韌帶的纖維性結構斷裂!這沒錯!

  損傷的診斷,是肯定能夠下的,這時候,就只是代表輕微損傷,不是那種廣泛范圍的意思,包含著斷裂等等。

  只是,這個診斷一下之后。

  彭伶俐再看其他方面的結構時。

  就再也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之處。

  韌帶的連續性完好,沒有撕脫性骨折,沒有骨質的水腫,沒有神經、血管以及肌肉肌腱甚至是皮膚層面的問題。

  也沒有見什么病灶變化以及器質性的改變......

  那這?

  確的!

就代表著,踝關節韌帶損傷的診斷,是絕對正  這也符合周成出的例題規定。

  這么一來,自己要補充的,難道就只是把閉孔病變、腰椎間盤突出補足就可以了么?

  但這要怎么補足?

  王環的眉頭緊皺了起來。足足是過了二十多分鐘。

  遠遠超出了周成所給的建議時間,兩人還沒頭緒。

  彭伶俐索性問:「你看出來了嗎?」

  王環搖頭:「師兄,我們要不還是看診斷解析吧?」

  「好!」彭伶俐其實不想看的,但是,可能是不習慣周成的出題方式,因此啊。

  兩人就打開了閱片解析。

  為首,就出現了這么幾個字。細節!

  細節!

  兩個短詞,加上觸目驚心的感嘆號。

  眾所所周知,在患者的核磁之上,基本上核磁的每一個窗口!

  都會顯示患者的姓名、性別、核磁拍攝部位等基本信息。

  年齡,是基本信息的主要內容!

  看到這里的時候,彭伶俐說:「你再把核磁片子拿出來?」

  「我發給你吧,師兄。」王環建議。

  兩人把核磁映像放大,看到了模糊的字眼。患者:「ZhangXX,le(男性),45years(歲)。」

  目前,華國的核磁成像醫療設備,是不足以支撐臨床需要的,因此,所有的文字還是以單詞或者字母來替代的。

  再看核磁的整體名字,也就是左踝關節的核磁成像,沒有出現部位適用錯誤。

  彭伶俐的眉頭緊皺,就這些東西,應該還不足以支撐可疑診斷吧?

  再看解析時,周成把下一段解析,

  放在了第二頁。

  名字沒什么意義!

  但是,男性和45歲,卻是給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當前患者的核磁,從結構、解剖、層次上,都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患者的結構直徑出現了問題!

  彭伶俐聞言,眼神一亮,然后再看比例尺的時候,瞬間恍然大悟了什么!

然后苦笑了起來  這個患者,踝關節顯得頗為纖細,然后韌帶的直徑,也相對較小。

  所以雖然結構沒有問題,但它并不像一個成年男子的影像學表現。肌肉的直徑和橫徑,不該這么秀氣。

  一般的成年男子,下肢的肌肉,特別是小腿部的肌肉,只要是正常的,都不會這么細。

  除非是他本身就存在著基礎性疾病,比如說,肌肉萎縮。

  而肌萎縮,也是有病因可詢的,除去營養性萎縮、失用性萎縮,還有神經營養性的萎縮。

  或者說是,神經源性萎縮!

  這個患者,韌帶的損傷并沒有附帶其他方面的水腫信號,代表不是暴力性的損傷,只是單純的韌帶水腫信號。

  然而,就算是這樣,貌似還是沒辦法找到對應的診斷啊?

  難道就不能出現特例么?彭伶俐頗為杠精的這么想。

  周成在第三頁給出來的提示中,寫著。

  「神經、血管、與下肢、肌肉肌腱比,是在正常情況下存在正相關的!」彭伶俐看完,就馬上去核磁層面上找。

  再仔細地尋找了一下患者的神經結構以及血管性結構!

  血管的直徑是沒問題的,也沒有看到血栓、靜脈竇、動脈竇等,代表著血運是正常的!

  這說明不可能是營養性的萎縮。那是不是失用性的呢?

  這得看下神經的直徑。

  患者的神經直徑,特別纖細,幾乎是微不可查的大小了,連續性沒有斷裂。

  代表一般情況下,不存在癱瘓癥狀。

  沒癱瘓,但是神經的大小卻出現了問題.

  血管沒問題,神經有問題,這代表不是營養性的,也不是失用性的,失用性的會等比例都減小,而且血管的直徑可能小的最為明顯,因為不需要這么多血運。

  但患者的血管直徑正常,代表運動量不少,有這么多的血液供應,可?

  所以!

  這肯定是上游神經纖維出現了病變啊,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壓迫。

  下肢神經的占位性病變,一般是腰椎間盤突出,或者是閉孔處的卡壓。

  若是大腿處的器質性病變,壓迫了神經的話,這種情況很少出現,二是不會壓迫到這樣的程度還不被發現。

  要等踝關節韌帶損傷才被發現。

  那么很有可能就是,沒辦法解決的,或者是沒有發現的。

  而這個患者的文字診斷是,左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可疑閉孔病變、腰椎間盤突出。

  沒有特異性的指向,這是對應正確的啊。

  沒有說明到底是閉孔還是腰椎間盤突出,只是一種推測。只是可疑。所以,這個題的重要點和解題思路,是可疑兩個字!

  彭伶俐再往下翻的時候,王環卻叫停了:「師兄,稍微等一下,我沒看明白。」

  彭伶俐便說:「好,不著急,你先看一下周老師給出來的提示。」

  「這樣的題目,就很考驗我們的基本功以及對醫學知識的整體理解,而不單純只是我們骨科的內容。這個題太好了!」

彭伶俐發現,自己自從上了臨床醫學后啊,大部分就是背,記住即可,然后去找關鍵詞,就可以做題了,完全沒有理科  的那種推敲思維。

  為什么呢,現在臨床醫學的應試教育,基本就是死公式。

  比如說,一個檢查結果對應著一個診斷,不彎彎繞。

  比如說一個體格檢查結果出現,就對應著相應的診斷,不和你玩套路。

  太簡單了,沒有挑戰性。可周成的題不一樣。再過了一會兒,彭伶俐發現王環可能還沒有思路,就開始說了:「這個周老師設定的規則很有意思!」

  「答案是絕對正確的,不能做出任何改變,要保證對應正確。」

  「少了這個規則,就沒辦法確診了。」

  「這是一種套路,卻也是一種特別新穎的教學方式.....」

  「你看啊,王環......」彭伶俐一邊說,一邊仔細地給王環做著對比,然后講解著內部的邏輯層次和結構。

  有一種終于遇到了挑戰性和趣味性同時很足的例題的感覺。

  而在這么說時,示教室的門被推開了,赫然是郭霖再走了進來。

  「彭師兄,王師妹。」郭霖此刻的表情閃爍。

  「正好,郭霖,你看到了王師妹給你發的那個壓縮包了嗎,很有意思,我現在就在和王環拆解周老師給的題目。」

  「我感覺好久都沒有這樣推敲的思路了。」「而且我給你講啊郭霖,要看出這樣的診斷來,還必須要結合周老師給出來整體框架。」

  郭霖聞言,不解地撓了撓頭,說:「這個診斷還真能看得出來啊?」

  「嗯吶。能啊?」彭伶俐現在坦然了。

  「報告、病灶定位、解剖結構、層次、理論、限制。這是周老師給王環進行核磁閱片教學時的大綱,你想一下吧,這里面幾乎涉及到了所有。「彭伶俐一邊說,一邊豎起了大拇指。

  郭霖喃喃,聽了這話后,馬上又轉頭走了出去。

  「你干嘛去?還有一個例題,你不做了啊?」彭伶俐問。

  「我去問問,我現在轉科室還來不來得及!」郭霖的聲音從示教室外傳進。

  王環的嘴巴微張,滿臉錯愕。

  彭伶俐卻不覺意外,他之前就和郭霖一起感慨過,學醫其實就是靠死記硬背,而死記硬背能夠在臨床上應用的東西少之又少,基本上沒靈巧性。

  但現在,有一種不一樣的東西出來了,郭霖自然驚為天人。

  他也如此!

  「彭師兄,這樣好嗎?」王環問。

  「有什么不好的,如果不是因為我老師是主任,我也想去跟著周老師。」

  「我總算明白楊師兄為什么喜歡跟著周老師一起玩了。」彭伶俐心跳略有加速,有一種知己難求之感。

  因為醫學不管是寫文章也好,還是什么其他,套路太多,太過于單一,其實就是機械性的重復,于他而言,寫論文也好,做實驗也好,都提不起興趣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