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元璋的頭腦風暴

  然而李鴻章和慈禧的應對讓朱元璋很失望。

  他們沒有背水一戰的決心,更沒有血火拼殺的勇氣。

  他們選擇了割地借兵。

  這在朱元璋看來簡直愚蠢之極。

  因為他們這樣做失去的將會是尊嚴和勇氣。

  而這對一只軍隊,一個政權,一個民族來說卻是最為重要的東西。

  滿清這個政權最讓他看不起的就是這一點。

  或許他們從來都沒有融入過這一片大地,了解過這片大地上的人們最內核的精神支柱是什么。

  兩百多年過去,他們依然還是當年的那群起于邊荒的野蠻人而已。

  他們不明白什么叫拋頭顱灑熱血,不明白什么叫做漢家江山,寸土必爭,他們不知道什么叫精忠報國,什么是民族脊梁。

  他們也不可能明白。

  因為漢人在他們看來從來都是家奴而已。

  一群家奴又談何家國天下,談何民族脊梁。

  家奴就是用來被奴役的。

  這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而造成這個時代悲劇的在朱元璋看來并非滿清。

  這個政權說到底也只是恰逢豈會而已,或許連他們自己都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如何占據大明江山的。

  但朱元璋明白,他親身經歷了明末,很明白滿清之所以能入主天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天下的士紳選擇了他們。

  他們需要滿清來為他們解決越來越尾大不掉的農民起義。

  這也是為何滿清南下之時,南方士紳幾乎就沒怎么抵抗,各座城池幾乎都是傳繳而定的原因。

  最后選擇抵抗滿清的只有李定國、孫可望這些農民起義者,以及鄭成功這個海盜。

  當然這是剃發令頒布之前,至于之后……又有什么用,已經太晚了啊!

  每次看到在這個面位真實的明末歷史,朱元璋都會感覺到一股濃濃的諷刺。

  因為這些士紳就是被他在大明開國時制定的那些國策養起來的。

  那些在明初自己制定下來的對讀書人的各種優待政策,非但沒有讓讀書人感激大明,反而成為了大明覆滅的禍根。

  他們太過貪得無厭了。

  這也是他在明末位面以及現在這個清末位面為何要如此堅決的掃清天下士紳的原因。

  因為他很明白,這些人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毒瘤。

  靠著科舉制度長在這個民族體內的巨大毒瘤。

  或許系統讓他來到明末和清末,就是讓他彌補大明曾經犯下的那些錯失的。

  “伯溫,如果你是李鴻章,你會如何應對我大明這幾十萬大軍?”朱元璋突然心中一動,不動聲色的把手中錦衣衛送來的情報遞給旁邊的劉基。

  “如果單從戰略層面考慮的話,李鴻章向沙俄借兵的主意并沒有什么過錯。”

  “當然他做的還不夠多,如果我是他的話,會同時派遣得力心腹南下,安徽、河南、山西等地的士紳現如今只是剛剛被陛兵鋒壓服而已,正是民心浮動之時,若是有人前往游說,說不定就能說動當地那些士紳造反,進而威脅陛下糧道。”

  “如此以來,前方攻擊受挫,后方糧道不穩,說不定就能迫使陛下撤兵。”

  劉基捋著胡子開口,說到這里他眼角一瞥發現朱元璋依然面無表情,目光炯炯有神的盯著自己。

  依照劉基對朱元璋的了解,瞬間就斷定這是因為自己的奏對并沒有讓朱元璋滿意。

  這讓老劉渾身一激靈,腦子瞬間開始高負荷的運轉起來。

  “但此舉有一個最大的問題。”

  “滿清此舉無疑與虎謀皮,引狼入室。”

  “那些沙俄人愿意派兵十萬入關和我們死戰,可不是為了區區烏蘇里江以北的彈丸之地,他們看上的是整個東北,甚至還有新疆和蒙古。”

  “所以,此戰之后,無論勝敗,滿清都會成為沙俄控制東北的傀儡政權。”

  “陛下對此定要早做打算才是!”劉基大聲道。

  “我知道了!”

  “你先下去吧!”朱元璋揮了揮手。

  劉基滿臉納悶的走出殿內,他覺得自己奏對的一點毛病也沒有啊!

  為何老朱顯得有些不太高興呢?

  等劉基離開,朱元璋站起身,皺著眉頭在大殿之內來回踱步,默默思索起來。

  “劉基此人聰明是聰明,但終究屬于元庭舊臣,思考問題的時候,其實和那些士紳一樣,最先想的依然還是利益得失,根本就沒有民族、國家大義!”

  “或者說國家、民族大義,在他們眼里同樣也是利益得失的一部分,是可以舍棄,或者說可以拿出來進行交易的。”

  “這就是大多數讀書人潛意識里最根本的認知。”

  “所謂家國天下。”

  “先家、后國、之后才是天下。”

  “家是排在最前面的,這個家并非一家一戶的小家,而是家族。”

  “當家族的利益和國家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九成的讀書人都會選擇家族利益,或者說被迫選擇家族利益,拋棄國家利益。”

  “只要家族利益不滅,國家的生死存亡,利益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這也是大明帝王走向滅亡的根本原因。”

  “這種事情若是放在以前基本上就是無解的!”

  “因為你即便能把天下士紳殺光,但新的士紳階層依然會經過時間的沉淀逐漸形成。

  “除非國家能打破家族對家族成員的控制,徹底消滅士紳這個階層!”

  “這種控制體現在方方面面,但歸根結底是在一個孝字上。”

  “而這個孝的根出自儒道。”

  “這是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的共同選擇!”

  “也就說是,如果要徹底消滅士紳階層,最先要消滅的就是儒家學說。”

  “而儒家學說卻是歷朝歷代統治者進行大一統有效統治的根基,特別是在隋唐開始實行科舉之后。”

  朱元璋想通了所有關節,眼中頓時閃過一道精光出來。

  歷朝歷代的帝王不敢做,或者說沒法做的事情,不代表他朱元璋就做不成。

  畢竟現在的大明可是正在經歷著生產力大發展的工業革命的。

  未來的大明將會是一個全新的時代。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或許再單單以孝治國,單單以儒立國,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家國天下,家國天下!”

  “或許是時候,對這句話進行重新定義了。”朱元璋喃喃自語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