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賢的疑惑

  李月辰在匠作監里面對著一幫工匠們傳達了一大堆工業的思想模式。

  不過他們究竟能吸收多少,她也沒有太多的把握,只能說到時候再根據情況來隨時調整吧。

  反正匠作監里面這么多人,從幾率上來說,應該總會與那么幾個天賦異稟的。

  哪怕只有一個也行,只要有一個,這方面總能得到發展的。

  隨后李月辰便回宮了,順帶著去延英殿看了看老爹老媽,陪兩人聊了聊天。

  最近李治的頭疼一直都沒好,總是時不時就復發一下。

  唯一能讓人松口氣的就是,雖然復發的頻繁了,但程度似乎減輕了一些,并不會動不動就暈厥過去。

  好在李月辰每次過來總會給他按摩一會兒,李治心情好了,說不定也能讓這疼痛減輕一些。

  晚上回到承香殿,剛剛脫下鞋子進入殿內,上官婉兒便走了過來:“殿下,今日有人前來詢問,報社能否發表外人的文章?”

  “可以啊。”李月辰點點頭,“只要你和阿姊看過之后,感覺合適便可。”

  上官婉兒想了想:“那……收多少錢合適?”

  李月辰差點一頭栽倒:“婉兒,我們不收錢,相反的,若是發表別人的文章,我們要給人家稿費的。”

  “這是為何?”上官婉兒歪著腦袋問道。

  這個時代的人對于這方面的經濟不太了解,下意識的就會覺得,你想在我們的報紙上發表文章,你應該給我們去錢。

  李月辰想了想:“這也是為了讓大唐的經濟狀況發展的更好。你想啊,因為有稿費,所以那些人才會有動力寫出更好的文章。而報社有更好的文章,才能賣出去更多……這便是良性循環……”

  上官婉兒也是聰明人,聽她這么已解釋,便點了點頭:“婉兒明白了,那這稿費,定價幾何?”

  “目前先根據來吧,比如說,一百字以內設一個價錢,三百字以內再設計一個……”李月辰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當然這個價目表你和阿姊自己知道便可,不能說出去,否則怕是有人會水……”

  對于李月辰提出的建議,上官婉兒都一一牢記在心。

  第二天早上吃過飯之后,便和義陽公主來到了報社。

  高延福已經早早過來了,正在指揮著手下的小太監們打掃衛生。

  看到兩人過來,連忙恭敬的行禮。

  這家伙挺聰明,有禮貌,而且會做人,上官婉兒和義陽公主都看他挺順眼的。

  上官婉兒道:“你可以告訴托你詢問之人,報社可以接受外人的文章詩詞,但必須經過審核之后才會發表……”

  “是!”

  昨天有人給了高延福一些錢,讓他幫忙問一句,沒想到今天便有回應了。

  答應的同時,也從袖口里面掏出兩個小袋子:“小小意思,不成敬意,還請殿下和上官主編不要嫌棄……”

  現在的上官婉兒對錢沒什么概念,也沒地方去花。

  恰巧她又是公主身邊的紅人,平日里更是沒有需要送禮的地方,別人巴結她還來不及呢,所以一時之間有些不知道該不該收,只能扭過頭去看義陽公主。

  義陽公主卻只是微微一笑:“此次我等也為幫你什么,自己拿回去吧,以后再說。”

  高延福微微一愣,或許是想不到居然還有如此講究的上司。

  別人的上司都是有事沒事的就需要孝敬一下,而這位殿下和上官主編倒是講究,辦事的時候再說,不辦事的時候不要。

  其實對于義陽公主來說,這倒也算不上講究。

  她看過帝范,對于用人之道,其實比其他人有著更深層次的了解。

  無形之間,她就知道這么做能讓高延福日后更加忠心,更愿意盡心盡力的辦事。

  而自己,無非就是這一次沒有收禮而已,幾乎沒有任何損失。

  與此同時,少陽院內,已經成為太子的李賢也在看帝范。

  前段時間剛剛成為太子之后一直在忙,也沒時間看,也就今天稍微清閑了一些,這才有空拿起來看看。

  對于這部太宗皇帝親手寫下的帝王指導手冊,他一直都抱著一種好奇的心思。

  他看的極為認真,一字一句的往下讀。

  第一篇為君體篇,主講君王德行;

  第二篇為建親篇,主講統御用人之道。

  他一字一句的往下看:夫六合曠道,大寶重任。曠道不可偏制,故與人共理之;重任不可獨居,故與人共守之。是以封建親戚,以為藩衛,安危同力,盛衰一心,遠近相持,親疏兩用,并兼路塞,逆節不生……

  看到這里,李賢突然感覺好像有哪里不太對!

  這句話看著耳熟,以前好像聽誰說過。

  但這可是帝范!除皇帝與儲君之外,是絕對不允許外人觀看的,自己不應該聽過才對啊……

  正在思考著,突然間一愣,李賢猛然響起,這句話,妹妹月辰曾經說過!

  可……可這是帝范啊!她怎么可能看過?她又不是太子……

  太子?

  李賢突然想起,似乎前幾年月辰剛剛入朝為官的時候,大哥就上奏請求將她立為太子來著。

  雖然這件事情最終是沒成,但因為這事兒本身不算什么秘密,所以他也是知道的。

  原本他以為當時就是為了讓妹妹入朝為官所演的一出戲而已,說不定順便還能敲打一下大臣。

  可現在看起來,似乎不僅僅是演戲,至少阿爺那邊是真的有將妹妹立為太子的想法。

  李賢很清楚,這種書絕不可能是妹妹私下自己看的,唯一的可能就是經過了兩位大人允許之后才看的。

  想明白了這一點,他突然生出一股挫敗感,這是何意?難道我就是妹妹的替代品而已嗎?

  原本是打算將月辰立為太子,只是因為大臣們那關過不去,所以才讓我成為太子嗎?

  感到心情煩躁的李賢突然往后一仰,直接躺在了墊子上,雙手捂著臉頰嘆了口氣。

  與此同時,心中也升起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我就不信了,我哪里比不上這個妹妹了?

  六月底,李月辰照例在朝堂上收聽新聞。

  隨著張成鑫尖銳的聲音響起,百官也齊齊向珠簾后面的天后行禮。

  李治因為身體原因,除了朔望兩朝,其他時候已經不來了。

  最前方的李賢在接受了太子之位以后,這還是第一次上朝,他下意識的扭頭往旁邊的通道看過去。

  他知道妹妹已經入朝為官,但她不跟大臣們在一起,而是在通道里面。

  今天他是第一次真正親眼看到。

  透過屏風的縫隙,能看到那邊的通道后面有人影在閃爍,具體看不太清楚,于是便扭回頭專心上朝。

  屏風后面的李月辰突然想起今天似乎是二哥李賢第一次上朝,于是從屏風后面探出頭想要打個招呼,給他比個心加油打氣一下。

  結果探出頭等了好久,卻發現他一點都沒有扭頭往這邊看的意思,無奈之下之搖了搖頭,為看不到自己治愈笑容的哥哥感到遺憾。

  于是跟平時一樣,就在上官婉兒旁邊雙臂環抱在胸前,靠在墻上收聽新聞。

  最近的新聞都挺平淡的,唯一值得關注的就是在邊境跟吐蕃的摩擦依舊不斷。

  只不過以為吐蕃現在大部分注意力都在西域,而唐朝這邊也不想無端動兵,所以暫時還沒發展到真正的戰爭。

  但在場所有人都很清楚,接下來遲早是有一仗的,無非就是個時間問題。

  其實按照李月辰的想法,不如先主動出擊。

  可這個時代對“師出有名”這件事情非常看重,這不是她一個人就能扭轉的。

  當然朝廷也不可能眼睜睜的等著吐蕃控制西域之后調轉槍口來對付自己,所以這邊的意思是在疏勒設置疏勒都護府,進一步打擊吐蕃想要控制西域的野心。

  這條建議在在朝臣們商量之后,覺得可行,于是天后便正式下令,建立疏勒都護府。

  今天的新聞讓李月辰覺得自己收獲了不少,學到了一些新的知識。

  雖然已經是六月底,但天氣仍然炎熱,只是這炎熱的氣候也抵擋不住學子們的努力。

  太平書局里面,天后所著的《臣軌》一書剛剛上架就賣空了,甚至還有不少人每天都來書局問下一批什么時候到。

  高延福那邊也在快速的刊印,甚至還為此多調派了幾個小太監過來干活兒。

  第二批一下子印了一千本,剛剛上架便賣出了一半。

  李月辰是覺得這個數量已經差不多了,雖然這還遠遠達不到長安城中讀書人的數量。

  但這個時代,相對于買書,大多數文人還是更習慣借書來抄。

  不但能讀書,同時還能順便練字。

  當然了,說不定會有人愿意多買幾本拿到東都去專賣或者送人,那就是到時候再說的事情了。

  七月初二,正在報社里面審核各地新聞的上官婉兒突然聽到了高延福的聲音:“主編,外面有人來送自己的文章。”

  抬頭一看,高延福已經恭恭敬敬的雙手將幾張折好的紙遞了過來,這恰好就是李月辰的造紙坊生產的竹紙。

  外人是不能輕易進皇城的,所以這文章也是外面的衛兵通知,高延福轉交進來的。

  上官婉兒打開看了看,算不上太長,通篇也就兩百多字。

  但文言文比起白話文,其中能蘊含的信息卻有很多。而且其中往往引經據典,沒有一定的文化底蘊根本看不懂。

  但上官婉兒不一樣,別看她才十一歲,但如今學識之淵博,至少是讓李月辰自愧不如的。

  看完了這篇文章之后,抬起頭問道:“寫文章之人,你可能聯系上?”

  “能。”高延福恭敬的回答道,“主編要見他?”

  “暫時不必!”上官婉兒搖了搖頭,皺著眉頭看了看手中的紙張,最終還是站起身道:“殿下回來轉告一聲,說我去面見圣人,去去便回!”

  高延福答應一聲,隨后一臉羨慕的看著上官婉兒離開。

  別看現在報社仍然明面上跟朝廷沒關系,也沒有多大的權力。

  但就說上官婉兒這隨時都能去見皇帝的權力,就是多少人都羨慕不來的。

  上官婉兒來到延英殿,張成鑫通報之后讓她進去。

  進入殿內,她恭敬的行禮道:“啟稟天皇,有民間學子投稿文章想要在報紙上發表,奴婢有些拿不定主意,請圣人定奪。”

  “哦?”李治招了招手,“呈上來!”

  張成鑫從上官婉兒手中結果紙張,恭敬的遞給李治。

  感到有些好奇的武則天也來到李治身后跟他一起看。

  這么一看,當即就明白上官婉兒為啥拿不準了。

  這篇文章通篇都在講述陰陽之道,看起來好像都是一些道家學說,但只要是不傻的都能看出來,這明顯就是諷刺武則天現在做的太過了,希望她能收斂一些。

  但偏偏人家又寫的很隱晦,唐朝又沒有文字獄,是不可能通過這篇文章去將人家怎么樣的……至少明面上不行。

  李治搖頭笑了笑:“哼,居然想要那朕的報紙來反擊?不發!”

  “不,要發!”武則天突然開口阻止,“一字不動的發!”

  聽到她的話,李治突然扭過頭,笑著問道:“這是何意?”

  “陛下,不管任何問題,都必須要有討論才有關注!若是無人在意,那便代表無人關注!如今他們既然愿意討論,那日后必然會有更多人愿意關注此事!”武則天臉上帶著一股微笑回答道。

  李治突然挑起了眉毛,也反應了過來。

  確實也是這么個道理,自己這邊,原本的目的也就是讓更多人知道。這樣一來,反而能讓計劃更加順利。

  至于說討論結果,壓根不用去在意。

  自古以來,幾乎所有的問題都是通過“妥協”和“被妥協”來解決的,而不是“說服”與“被說服”。

  就像辯論,實際上碰撞的并非“對錯”而是“立場”。

  反應過來這一點,李治笑著點點頭,盤著手里的保健球道:“那便依媚娘所言!”

  武則天也點點頭,對上官婉兒道:“發吧,放在第二版!”

  “是!”上官婉兒答應一聲,行禮過后恭敬的轉身離開。

  走出延英殿,她似乎也感覺自己學到了一些什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