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鹽

  東都那邊一家人在討論李月辰的同時,她本人已經帶著劉子賀來到了鹽田旁邊的小山丘上。

  看著那一塊塊方形的鹽田,劉子賀有些好奇的問道:“殿下是說,只要將海水灌入這鹽田之中,便能源源不斷的產生精鹽?”

  一邊說著,還一邊低頭去看手里的小布袋子里那一把在陽光下晶瑩剔透的鹽粒。

  這幾天在這里吃飯的時候,對這種鹽已經算是比較熟悉了,很難想象這居然是靠海水曬出來的。

  “實際上,若是你將那海南島走遍了,總能發現一些的。”李月辰笑了笑,隨后擺擺手,“總之,此法能大規模生產精鹽,進入五月便可開始曬鹽了,最近這段時日,你便帶著人先在此處學習吧。”

  “是!”劉子賀答應一聲。

  看著下面一塊塊方形的鹽田,他真的很好奇海水變成精鹽的這個過程。

  于是從第二天開始,劉子賀就帶著手下的人開始跟在旁邊學習了。

  他帶來的人被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學習怎么制鹽,另一部分則是學習怎么燒制水泥以及砌磚等工作。

  兩邊都展開了眼睛的培訓,不但要學習理論知識,而且還要跟著上手實操。

  李月辰希望他們盡量在兩個月內學會如何制鹽,然后就趕緊回海南去建造鹽田,如果順利的話,今天九月之前那邊應該就能產出不少鹽了。

  海南氣候炎熱,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全年都能不停的產鹽,不但能用來供應國內市場,還能賣到國外去。

  通過絲綢之路,可以讓內陸的國家都來這里買鹽。當然了,運回去之后這價格會翻多少倍就不知道了。

  公廨錢取消的禁令很快就發到了全國各地,這個時候青州雖然不算什么大城市,但同樣也有捉錢令史的存在。

  這人名叫盧正浩,屬于范陽盧氏族中之人。

  原本也在私鹽行業里面分了一杯羹的,甚至精鹽剛剛出現的時候也考慮過屯鹽抬價,但在被來俊臣警告過后,便意識到了這事兒背后可能不簡單。

  再加上其本人與刺史姜政安也算是有點私交,故此放棄了屯鹽的打算,將自己買回來的精鹽又原價賣給了刺史府。

  他愿意放棄的原因,一來是不愿意因為此時鬧大,傳到族長哪里去。

  二來,這也并非他的主要產業,本來只是想著賺一波快錢,既然有點燙手,不拿就是了。

  但這次取消公廨錢的命令卻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原本,這些捉錢令史都是借著公廨錢的由頭,順便將自己的錢也投入其中,接著其名義進行放貸以及投資賺錢的。

  正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有公廨錢的名頭在,也不用擔心有人敢賴賬,幾乎可以說是躺著掙錢了。

  但現在公廨錢如果取消,那么他以后不但沒法輕松的放貸和追債,跟朝廷官員打交道的時候也不會像曾經那般容易了。

  這樣下去不行!

  盧正浩自從接到命令之后就一直在想辦法,考慮著有什么后路。

  命令已經下來了,那就不可能輕易取消,畢竟君無戲言,這樣的結果,也不太可能是皇帝腦袋一熱就能做到的。

  可既然命令無法撤銷,將來的后路又該怎么辦呢?

  思來想去之后,他帶著禮物來到了刺史府,求見姜政安。

  一來兩人原本就有些私交,二來如今姜政安抱著公主的大腿,想來應該是能夠給他指一條明路的。

  有朋友來看望,姜政安熱情的招待了他,還在飯桌上拿出公主送的酒跟他一起喝。

  “嘶……好酒哇!”

  盧正浩放下酒杯,忍者沒有咳出來,一臉驚喜道:“早就聽說過這風靡東都的仙人醉了,今日有幸親自品嘗,沒有白來啊!”

  “不瞞盧兄,我也是去年才有幸得見此酒!”姜政安笑著又給他倒了滿滿一杯,“如今這西安人醉在東都也是極為少見,若不是承蒙公主看得起,怕是這一生都見不到啊!”

  “姜兄能為公主分憂,自然不會被虧待。只可惜兄弟我,一階商賈,終究……”盧正浩一邊搖頭一邊唉聲嘆氣的開始訴苦。

  姜政安好歹也是一州刺史,自然看得出他的目的,想了想之后,抬頭說道:“說起來,新一批官鹽想來快要出來了,過些時日我肯定是要去看看的。不妨我問問殿下,若是公主允許,到時盧兄與我一同去面見殿下如何?”

  作為青州刺史,他也需要人際交往的。

  反正這事兒也就是長個嘴問問的事兒,若是公主不介意,還能順便賣他個人情,也算不錯。

  盧正浩一聽,馬上感恩戴德的行禮:“哎呀,人生在世,能得姜兄相助,乃是前世積了大德啊!”

  兩人互相客套著互相敬酒,一頓飯下來,似乎感情都加深了不少。

  臨走的時候,姜政安還送了他一壇白酒,可謂是做足了面子工程。

  盧正浩雖然只是一階商賈,但背靠范陽盧氏,家族背景深厚,若是兩人關系能處好,將來必定能成為一大助力!

  雖然目前抱著公主的大腿,但朋友總是不嫌多的嘛。

  一進五月,曬鹽場就正式開始了工作。

  劉子賀帶著幾個助手每天都都待在鹽田里面觀察學習,遇到不懂的也會積極詢問,生怕讓李月辰失望。

  期間還拿著紙筆,每天晚上回去都會將學到的知識總結并且記錄下來。

  他對此有過擔心,詢問過李月辰能否記錄保存。

  李月辰讓他隨便記,反正這玩意兒肯定是瞞不住的,將來的軍校里的學生每個人都會學到其中的原理。

  反正有海軍在,將來只要保證沒有私人在建造曬鹽場就足夠了,至于說知識,知道了不一定能用的上。

  就比如一千多年之后,Emc²就堂而皇之的寫在教科書上,但也沒聽說那個私人機構能做得出成品。

  李月辰告訴他,只要近幾年內保證沒人知道就行,至于未來,知道了也就無所謂了。

  劉子賀答應一聲,隨后更加認真的記錄總結起來。

  看他這認真的模樣,李月辰忽然覺得,或許能考慮一下,等他做好記錄寫完之后,正式裝訂成一本書,將來有機會也能放進國家圖書館里面。

  如今的國家圖書館里面可不僅是收錄了正常的文化知識,還包括各種兵書以及農業書籍。

  雖然說借閱的人特別少,但偶爾也能吸引一些人群過來看上幾眼。

  值得一提的是,義陽公主上次的來信里面也說了,學校里面有個叫宋耀的,已經正式開始動筆寫關于午作驗尸的書籍了。

  宋耀在幾年前就進入了李月辰辦的義務學校去上課,目前最基本的讀寫能力已經沒問題了,可以嘗試動筆寫書了。

  這是個好兆頭,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書籍進入國家圖書館,說不定在多年之后,藏書量真的可以達到一個驚人的地步呢。

  因為現在的天氣還沒有到特別炎熱的地步,所以曬鹽的速度要相對慢上一些,搞的劉子賀很心急,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海水里面是如何結出鹽的了。

  就在這時,李月辰突然收到了姜政安的來信,說是有個叫盧正浩的商賈想要見她一面,以后請她多照顧一二。

  看到這封信的第一時間,李月辰其實是拒絕的。公主跟商人見面,而且還是世家族中之人,總覺得不太合適。

  不過隨后想了想,原本自己就想過將生意做得更大些,認識幾個商人也未必就是壞事。

  很多事情,外行終究是外行。就連千年之后的執法者都時常需要“線人”來提供消息,就足以證明隔行如隔山這句話背后的意義了。

  她終究是個公主,不是職業商人,這里面的門門道道,有些時候還真搞不清楚。

  于是同意了姜政安的請求,告訴他到時候可以帶過來。

  又過了幾天,鹽田里的鹵水開始結晶了,李月辰便去了鹽田上,打算看看劉子賀記錄的怎么樣了。

  實際上這個過程還是挺快的,早上過來的時候還僅僅是一點點結晶,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正午時分,池里的結晶已經變得清晰可見,正在逐漸付出水面。

  雖然此時的結晶都還是大快打快的粗鹽,但仍然讓劉子賀感到不可思議,忍不住在一旁詢問原理。

  李月辰大概用他能聽懂的話解釋了一下:“這液體……水里面有肉眼看不到的物質。借陽光曬干水分,這些物質就能顯露出來……”

  而劉子賀一邊聽著一邊記錄,這些都會作為他回到海南之后建曬鹽場的重要資料。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劉子賀剛剛過來就看到負責曬鹽的士兵們正在拿著木鏟將昨天結晶的鹽粒紛紛推進了下一個池子里面,同時還不斷的攪拌,將那些拇指大小的鹽粒全部都融了!

  看到這一幕的劉子賀差點嚇得尖叫起來,不過在看到旁邊一臉澹定的李月辰之后,便拿出紙筆又過去詢問其中緣由了。

  李月辰給出了詳細的解釋:“這個階段的鹽最好不要吃,嚴格來說是有毒的。雖然毒性不算大,但終歸對身體有害……”

  在她的詳細解釋之中,幾天之后,細如沙白如雪的精鹽便出現在了劉子賀的眼前。

  饒是已經做好了準備,看當看到那如同一座座小山高的鹽堆之時,仍然讓他驚訝的將手中的筆都掉落在了地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