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百零五章 行省制度逐漸完善

  被勒著脖子的武懿宗只感覺自己的呼吸越來越困難,四肢也開始變得無力。

  這一刻,他明確感受到了死亡的逼近,強大的恐懼感瞬間席卷了全身。

  甚至下身一個忍不住,一股液體便順著褲襠逐漸暈開。

  后面的李月辰看到差不多了,走過來抬手拍了拍李隆基的肩膀。

  “行了,放開吧,一會兒真勒死了。”

  “這等人留著作甚?”

  話雖然這么說,不過李隆基還是很聽話的松開了腰帶。

  “咳咳咳……”

  感覺活過來的武懿宗一下子癱倒在地上,一邊咳嗽一邊大口的呼吸。

  李月辰在他身邊不遠處搖了搖頭:“說實話,今日就算在這里殺了你,你認為圣人還能下令讓本宮給你償命不成?這點道理都不懂,還是乖乖致仕回去養老吧。”

  說完,也不再言語,對李隆基擺了擺手,進入了集仙殿之中。

  剛剛進入殿內,就看到武則天在優先的喝著早茶。

  一旁的李隆基連忙行禮。

  武則天抬了抬手,說聲免禮,隨后忍不住笑了笑:“這小子倒是比四郎強不少。”

  剛剛的事情就在集仙殿外發生的,她全程都能看得到。

  李月辰在旁邊笑了笑:“好歹從小待在軍中,與阿兄自然不一樣。”

  不過心里卻暗自說道,再怎么說也是歷史上的唐明皇,能成皇帝的,哪個是簡單角色?

  隨后又跟了一句,就是心理上多少有點問題!

  武懿宗的事情,武則天沒有繼續過問,他也沒有繼續出現在皇帝面前。

  兩天之后,他上奏說身體不好,請求致仕,皇帝大筆一揮,允許了。

  賜給他一些盤纏,讓他回山西老家了。

  這件事情就這么簡單的結束了,簡單到甚至沒有在朝堂上引發一絲波瀾。

  不過這件事情也確實讓李月辰上了心。

  如今雖然算得上是國泰民安,但畢竟還沒有到信息社會。

  這樣的時代環境下,特別容易出現黑惡勢力團伙。

  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又跟老媽商量了一下,打算讓大理寺以后多注意一些這方面的事情。

  李月辰也清楚,黑暗是絕對不可能被完全消滅的。

  但也絕對不能讓它無邊無際的膨脹下去,那會是相當危險的事情!

  隨著捕快和金吾衛的改革,如今的大理寺權限和任務都比之前要大了不少。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  像這種屬于公共安全方面的問題,交給他們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內閣內邊對這個提案也表示沒有異議,畢竟,國家穩定了,對誰都好。

  再加上最近都為行省制度的事情忙的焦頭爛額呢,也沒空去關注這些。

  改行省制,不少內閣大臣都提出了看似不錯的提議,不過大多數都被皇帝給否決了。

  比如說,一名大臣就提出,既然巡撫和總督是一省的一把手和二把手,那理應有統兵之權。

  但如今軍隊擺明了要逐漸收為皇家掌控,怎么可能同意這種要求?

  于是武則天在回復的批文上明確表示,軍政分離,讓他們只操心行政方面的問題就好,不要想著軍隊的事情。

  同時李月辰也提出,日后的折沖府也將由軍隊管轄,不歸地方行政。

  在她的設想里,折沖府就做成類似未來的武裝部那樣的機構,屬兵部管轄。

  另外就是行省劃分完成之后,更下一層的制度。

  實際上在這個時代,能被稱之為“城市”的人類聚集地真的不算多。

  除了長安和洛陽這兩個國際大都市之外,剩下的,也就只有太原,揚州這些地區能稱得上是城市了。

  其他地方,最多就是縣城,甚至是村鎮。

  所以目前來說城市沒必要設立太多,就按照現有格局來就好。

  大多數地方還以縣城為主,直接歸省管轄。

  等將來發展起來了,人口和經濟都跟上了,再考慮升級成為市就行。

  另外就是內閣有些大臣不同意李月辰將市一把手的職位定為知府。

  因為省級一把手已經叫巡撫了,撫同府,市一把手不應該叫這個。

  總之意思就是,兩個總要改一個。

  在古代人看來,這些同音字之類的都應該有避諱才是的。

  李月辰也不想完全的移風易俗,尊重傳統不是壞事,這種小事兒上,她也愿意聽他們的。

  于是就在張柬之的建議下,將市一把手官職名稱定為了芝士,啊不,知市!

  李月辰對這個倒是不怎么在乎,叫什么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搞清楚職能范圍就行。

  除此之外,要將法院從大理寺隔離出來,單獨設立。

  法院存在的意義,除了讓老百姓有個打官司的地方之外,最重要的是定罪與審判。

  以后大理寺只負責桉件的偵破與罪犯的抓捕,定罪權要交到法院那邊去。

  另外就是單獨成立監察院,具體職能……和未來相同。

  如此一來,就等于是分化了大理寺的一部分權力。

  現任大理寺卿雖然還不夠資格來直接跟李月辰理論,但他是刑部尚書張柬之一派,于是他本人就來對線了。

  公主府正堂,李月辰面露麻煩之色,一口一口的抿著茶。

  一旁的小冬拿著一封信道:“殿下,張閣老派人送來的。”

  李月辰點點頭:“我知道,今日回來之時,他已經說過了。”

  實際上今天回來的時候張柬之就說想要過來聊聊。

  原本還以為是開玩笑的,李月辰就順口答應下來了,沒想到這倒是好,帖子都送來了。

  這年頭,上流社會的人串門,是不能直接過去的。

  要先送個帖子過去,告訴主人,自己打算哪天登門拜訪,征得同意之后才會過來。

  說實話,李月辰并不想見他。

  準確的說,朝中的大臣都不想見,總感覺跟他們說話都有一種很費力的感覺。

  但帖子都送來了,而且商量的還是正事,不見也不行,于是只能答應下來。

  第二天上午,張柬之暗示來到了公主府,護衛隊長尹嘍茹請他進了正堂。

  來到了正堂,沒有請他去坐中間的椅子上,而是來到了側面的茶臺讓他坐下。

  這茶臺是用西域進貢的紫檀木打造而成的,也算是小小的奢侈了一把。

  坐下不一會兒,練完功之后換了一身衣裳的李月辰來到了正堂。

  張柬之連忙行禮,抬頭掃了一眼之后,又急忙低下了頭。

  天氣逐漸變熱了,李月辰也穿上了無袖的長馬甲,兩條潔白的手臂暴露在空氣里。

  這種裝扮在如今的東都其實真不算什么,上流社會不少女子在家里都是這么打扮的。

  甚至皇帝平日沒事了也都這么穿,已經不算事了。

  不過在張柬之這種年紀比較大的老頭看來,還是有傷風化了些。

  李月辰倒是也不在乎這些,直接在他對面坐了下來:“張閣老過來,有話便直說吧。”

  一邊說著,一邊擺擺手讓小冬把茶壺拿來泡茶。

  張柬之笑呵呵的說道:“今日來此,倒也不算大事,只是有些疑惑向殿下請教。”

  “張閣老也算是當世大儒,本宮一階武人,何事能與張閣老解惑?”李月辰反問道。

  一邊說著,一邊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兩下。

  這茶杯是瓷器作坊那邊制作的骨瓷杯,純白色,半透明。

  這東西給宮里也送了不少,不過老媽興趣缺缺,更喜歡玻璃的。

  相對來說,還是更受外國商人的歡迎。

  張柬之笑呵呵的說道:“只是疑惑,這行省制度,為何要將定罪之權從大理寺單獨分出來。”

  “這也是為了國家安定著想,如今的暗衛,不也一樣沒有定罪之權?”李月辰反問道。

  暗衛,可謂是讓不少人都聞風喪膽的存在,足以可見其權力之大!

  然而就算這樣,他們也只有抓捕和審問的權力,不能定罪,更不能私自處決犯人。

  張柬之輕聲說道:“殿下,自古以來,這大理寺……”

  “若任何事都按照自古以來評判,那根本不會有今日國泰民安的景象!張閣老認為,本宮說的可對?”李月辰直接打斷了他。

  李月辰也懶得跟他廢話,就直接擺事實。

  這么多年,若不是出了老娘這么一個異數,你們的日子跟兩百年前也沒有太大區別。

  這一點上,李月辰還是有點優越感在身上的。

  這話一時之間讓張柬之不知該如何開口了。

  畢竟人家說的沒錯,這么多年來,若不是這位公主,家里哪能吃得上跟面粉一樣的精細鹽?

  哪能奢侈到用草紙上廁所?哪能喝的上這清澈的茶水?

  而且,若不是公主戰力超群,并且發明了各種強大的武器,哪能如此和平?

  正是因為有這位公主在,所以多少年來,周圍諸國都絲毫不敢有任何異動。

  如今甚至就連北方草原上的游牧名族都安穩的很。

  這個國家能有今天的一切,都是這位看似不遵守傳統的公主搞出來的。

  “殿下說的自然在理,只是突然分離大理寺定罪之權,另外成立法院,感覺有些……”張柬之一邊喝茶一邊尋找著合適的形容詞。

  “多此一舉?”李月辰替他說了出來。

  “不不不,某絕無此意……”

  李月辰笑了笑:“本宮知道,你與狄閣老向來親近,想來比較認同他的理念。那你覺得,將來大理寺遍及全國,若是權力過大,會造成何等后果?”

  聽她這么一說,張柬之微微一愣,隨后馬上反應了過來:“原來如此,明白了!”

  “本宮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國家安定,能明白就好!”李月辰微笑著點了點頭。

  跟聰明人說話,不需要說的太透,他很快就能理解。

  況且他跟狄仁杰關系走的近,跟他多說幾句也無所謂。

  張柬之也沒想到,這位公主居然是這么想的,居然要把大理寺遍及全國,那要擴招多少進士才夠?

  不過仔細想想,如今國家似乎挺有錢的,這個問題不需要自己來擔心。

  而且這對自己所在的刑部來說也是好事,畢竟管理的更多了,權限自然也就更大了。

  事情解決了,兩人之間的氣氛瞬間變得融洽不少。

  隨便聊了一會兒之后,李月辰笑呵呵的說道:“這眼看要午時了,張閣老不如就在我這公主府用午膳吧。我公主府這廚子,都是親自教出來的,比起宮里也不差了!”

  “那屬下今日有口福了!”張柬之也不客氣,馬上笑呵呵的答應下來。

  雖然從級別上來說,他這個刑部尚書跟兵部尚書屬于同級,但李月辰是公主,一等王爵,正一品,自稱屬下倒是也無所謂。

  況且這個自稱,也算是表個態,意思是愿意支持她。

  無論是他還是狄仁杰,只是希望能有個姓李的將來繼承皇位。

  至于到底是李顯還是李月辰,他們都無所謂。

  況且真要說起來,他們這些人都認為,李月辰要比當今太子李顯更適合做皇帝。

  十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李隆基的假期結束,要繼續回青島去了。

  當天早上,李月辰來到玄武門外送他。

  天色還未大亮,不過倒是也不影響視線了。

  李月辰站在他面前,輕聲問道:“跟你阿爺聊的如何?”

  “講了一堆倫理學說,感覺有些無聊。”李隆基回答道。

  看到李月辰面色不善,又馬上補充道:“不過侄兒明白了!親情是高于其他感情的存在!故此至親不能結合。”

  “我希望你是真的明白了。”李月辰點點頭,“在軍營中,平日沒事了也能后勤看看,多觀察,任何物種,血親結合,都不會有好事!希望你日后能記住!”

  “姑母放心,侄兒明白了,此事絕不再提!”李隆基連連保證。

  話說到這里,李月辰也沒其他可說的了。

  畢竟她又不是心理醫生,不知道該怎么解決他的問題,只能是讓他自己去慢慢理解和發現了。

  又隨便聊了兩句之后,李月辰目送他上了飛艇。

  上了馬車之后,尹嘍茹問道:“殿下,進宮還是回公主府?”

  李月辰搖了搖頭:“去醫學院。”

  經過這件事情,她覺得是該跟醫學院那邊聊聊關于心理疾病的問題了。

  尤其是對于日后都要委以重任的皇族來說,心理健康是個很重要的事情!

  不過這方面自己可沒辦法給他們什么建議了,只能讓他們從頭開始自己摸索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