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百九十九章 鐵軌實驗

  以未來的眼光來看,我國領土在世界上其實算比較大的。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我國雖然領土面積大,但是這些面積并不全部都是有用的。

  關鍵的地方在于,我國超過75的領土都是山地,丘陵以及臺地。

  真正的平原只有25左右,而且這平原之中,甚至還要包含沙漠之類的特殊地區。

  往好了說,我國地大物博,世界上大部分地理特質幾乎都能在我國看到。

  有雨林,有山峰,有沼澤,有沙漠和盆地……但這帶來的問題就是,能用來種植糧食的面積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而美帝之所以被稱之為“被上帝卷顧的國家”,就是因為他幾乎就是一個大平原,明明跟我國領土面積差不多,但是卻占據了相當好的資源。

  不僅僅是農業資源,還包括非常出名的北美五大湖,有豐富的澹水資源。

  相對而言,我國第一大澹水湖鄱陽湖就有些太小了。

  畢竟,這個時候青海湖已經成為咸水湖了。

  也就是因為想到了這一點,所以李月辰才想要將貝加爾湖納入未來的領土之中。

  如此一來,至少有兩大澹水湖,能夠增加國內的澹水資源。

  不過如此一來,結合李月辰在地圖上畫出來的線條來看,以后這個國家的領土就要改變了。

  甚至可能會造成外蒙的直接消失,說實話,李月辰不想要那塊地方,實在太窮了。

  外蒙這塊地方,說起來面積不小,但問題是大部分都是草原,耕地幾乎沒有。

  西北部多為山脈,南部又是沙漠戈壁,除了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之外,貌似也沒什么其他優點了。

  但不要又不行,既然想要貝加爾湖,那這塊地方還是要納入領土范圍之內才行。

  可現在的技術不夠成熟,地下礦產開采比較麻煩,所以那邊的經濟結構,目前還是只能先以畜牧業為主了。

  五月十五,大朝會,所有在東都的官員都要參加。

  不過李月辰并沒有去,而是在工程院里跟工匠們用制作出來的火車軌道模型做實驗。

  這條軌道僅僅不到十米的長度,寬度則是僅有一米,鋪設在工程院的院子里面。

  而臨時做出來的車輪,重量有一百五十斤左右,看起來就像一個大號的杠鈴。

  此時此刻,王鋼蛋之類的工程院大老們都圍在面前,觀看著實驗結果。

  李月辰僅僅用一只手就將這一百五十斤的車輪拎了起來,輕輕放在了軌道上。

  裴匪舒在一旁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殿下,這車輪為何要做成內緣大外緣小?”

  “具體的我也不好解釋,但試試就知道了。”李月辰微微笑了笑。

  當年,李月辰小時候是在農村度過的,而那個時候經常有鐵路是穿過村落的。

  所以她小時候就在鐵路上到處跑著玩,近距離觀察過車輪。

  甚至有些很搗蛋的小孩子會拿著鐵釘之類的玩意兒放在鐵軌上,讓火車壓過去。

  一邊說著,她一邊將車輪放的傾斜了一點。

  “你們看,此刻這車輪整體是傾斜的。按理說繼續往前走就會脫軌,但是……”

  說著,她對著車輪輕輕一推。

  車輪往前走的同時,原本傾斜的角度居然緩緩的自動回正了。

  “哦?”裴匪舒和一幫工匠們都睜大了眼睛,“竟然如此神奇?”

  “這應該是能夠通過力學原理算出來的,只可惜具體公式我并不清楚。”李月辰一臉遺憾的搖了搖頭。

  她只知道這么做是對的,但卻解釋不清具體緣由。

  正所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確定了車輪應該內緣大,李月辰繼續說道:“另外,考慮到安全問題,車輪內緣應該再加一圈那個……什么來著?好像叫法蘭……”

  她畢竟不是學工業的,有些東西她知道具體形狀,但不知道名稱。

  “如此一來,這個凸起的法蘭便能卡住鐵軌,防止車輪脫軌……”李月辰一邊解釋,一邊拿起旁邊的泥巴開始做塑性講解。

  工匠們點點頭,隨后讓身邊識字的徒弟將其記錄下來。

  “還有就是這個變軌的問題。”李月辰來到桌前,拿起準備好的泥巴做了個變軌模型。

  “這要比正常軌道略窄一些,隨時向兩側移動,如此一來,便能夠解決火車行駛在不同線路上的問題。”

  當年李月辰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很多地方的鐵路上依然有扳道工這個職業。

  在扳動變軌時,會讓周圍的小孩子趕緊讓開,然后將那根巨大的鐵棒往后一拉,尖軌就會移動到另外一側。

  “你們接下來要做的實驗,就是在這院內的鐵軌上做出實物,然后做個車架出來,嘗試實驗。”李月辰說道。

  現在動力的問題正在逐漸解決,那么車廂就可以安排上了。

  等實驗成功之后,就可以考慮鋪設大唐帝國的第一條鐵路了。

  工匠們馬上點頭答應下來。

  從這實驗就不難看出,這又是個很大的工程,要是這東西做出來了,那絕對是一種巨大的成就感。

  對于這幫工匠們來說,這種充滿了挑戰性的項目無疑能夠激發斗志,所以各個斗志昂揚。

  而李月辰讓他們研究這個,其實還有另外的想法。

  火車是長距離行駛,那么自然需要內燃機來作為驅動。

  但城市里的公共交通,現在就只做公交車顯然不太現實。

  因為就算內燃機研制成功了,前期也肯定是供應軍隊的。

  所以在城市交通這一塊,李月辰想到的則是很多民國時期電視劇里經常出現的城市有軌電車。

  李月辰對這玩意兒的了解是要超過公交車的,當年做極限運動員,世界各地到處跑,見過不少實物。

  二十一世紀之后,雖然說國內很少能看到這東西,但是在歐洲那邊,這東西卻很常見。

  而民國時期的電視劇里面,這東西同樣也是標配。

  再加上電能本身就比汽油要更加保護環境,所以說如果能開發出這東西來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的手段的話,那自然再好不過。

  而現在已經有發電機了,所以這東西或許還真不是異想天開。

  如今的工程院,因為大老們的年齡逐漸增加,第二代匠師正在逐漸嶄露頭角。

  跟王鋼蛋這幫大老們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二代匠師基本上都是識字的。

  他們能夠將知識記錄和傳承下來,從而讓未來的學徒們擁有更高的。

  一轉眼就到了六月份,酷熱難耐的季節。

  李月辰走進自己的辦公室,一邊喝著清涼的飲料,一邊看著工作報告。

  突然有敲門聲響起,李月辰招呼一聲之后,李重潤走了進來。

  “哦,潤兒,兵部的工作還適應嗎?”

  “還好吧,只是覺得反而不如軍中輕松。每日都要看大量文件,屬實有些麻煩。”李重潤苦笑著回答道。

  對于他這種一線作戰部隊出身的軍人來說,坐在那里看一天文件,真不如做體能訓練來的舒服。

  “哈哈哈……”李月辰大笑幾聲,“雖然充滿抱怨,不過最近的工作都做的不錯!”

  李重潤自顧自的倒了一杯茶:“姑母莫要夸我了,我時不時就想著要不干脆算了吧……”

  會開玩笑就說明對工作還沒太過厭惡,這也算是一件好事兒。

  “好了,來找我有何事?”李月辰擺擺手問道。

  “上回的那批俘虜,已經押送上路了,預計三個月后可以到達東都,姑母打算如何安排他們?”李重潤問道。

  李月辰單手撐著下巴想了想:“先關押在千牛衛大營好了。等科特那邊煉油廠建好了,讓他們去干活兒就行。”

  “好,只是放他們去國外,是否會……”

  “嗯,不必擔憂,到時候會有駐軍看管他們的,不會出問題。如今火槍的生產流程再度升級,到時候駐軍內部人手一把也差不多。”李月辰笑了笑。

  工業這東西,發展起來速度是很快的。

  從一開始的每年二十四把的產量,現在幾乎已經可以做到一天生產一把。

  而在李月辰沒有主動下命令的情況下,工程院里的人已經在研究如何提高射程了。

  前段時間還送來了獨頭彈的論文,希望她批準支持。

  要不是考慮到武器還夠用,沒必要快速升級的話,李月辰甚至要教他們線膛槍了。

  只不過暫時是沒那個必要。

  如今火槍這種東西只有大唐的軍隊才有,外界沒有這個技術。

  再加上李月辰暫時也不允許向其他國家販賣武器,所以這方面暫時還不用急著升級。

  火槍這東西跟其他產品不同,已經開始有技術壁壘了。

  不是光靠眼睛看就能學的會的,就算是拿到實物拆解觀察,那也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復刻出來。

  別的不說,直到現在,很多外國使者都搞不清楚為什么大唐的四輪馬車可以輕松的轉向。

  當然這種技術也藏不了多久了,隨著各國的交流越來越頻繁,這種東西終究還是要賣出去的。

  要說如今大唐的產品之中最讓人驚訝的,應該就是打字機了。

  雖然這些外國使者沒有見過實物,但是每次看到給他們的文書上的字跡都一模一樣的時候,也能猜出來這應該不是手寫的。

  只不過這東西目前給他們都沒用,因為現在周圍很多國家自己的文字是不成體系的。

  比如說日本和新羅,現在的日本口語雖然已經成型,但文字依然使用的是漢字。

  片假名這類玩意兒都還沒有出現,所有的正式文件全部都是漢字。

  也就是說,現在的大唐,日本和新羅之間,雖然語言不同,但在文字上基本可以實現無障礙交流。

  大食國目前倒是出現了簡單的文字,但是還不怎么成體系。

  至于西域那邊,基本上都是各種不同的民族語言,文字雖然有了,但很多沒辦法翻譯的詞,仍然必須寫漢字。

  這就造成了很多使者給他們自己國家的國王寫信,經常是兩種文字同時使用。

  “行吧,既然姑母說沒問題,我就不擔心了。”

  “我覺得你還是多關心一下。”李月辰笑了笑,“如今既然來了兵部,將來這方面的事情都是你的工作,提前學習一下總是好的。”

  李重潤愣了一下,隨后說道:“姑母不要這么說,如今姑母……”

  “行了行了,不提這些。”李月辰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說起來你也快十九歲了,可有心上人?”

  作為長輩,李月辰也忍不住開始關心起了孩子們的國家大事。

  然而李重潤微微搖頭:“自侄兒記事起,基本都在軍中,哪有空閑想那些……”

  “說起來,年齡不小了,該考慮了。”李月辰說道。

  “姑母曾言,最好二十歲之前自己找。如今找不到,不如姑母給說一門親事?”李重潤回答道。

  他覺得自己找對象實在太麻煩了,作為皇帝的兒子,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實在沒時間自己談。

  李月辰聽到這句話,想了想之后:“這……說不定還真能試試。”

  皇帝的兒子婚姻也是很重要的,不能一直拖著,更何況是自己親手培養的未來皇帝?

  但這個問題也不好解決,李月辰跟權貴家的姑娘都不怎么來往,朋友少的可憐。

  如今也不知道誰家有合適的姑娘。

  雖然她本人并沒有什么血統上的高傲,但問題是,門當戶對也是要考慮的,皇帝的兒子娶老婆,必然也不可能真的娶個普通人。

  因為壓根就不是一路人,也不可能聊到一起去,對將來的婚姻生活一點好處都沒有。

  仔細想了想之后,自己知道的適齡女子,似乎只有一個了。

  于是開口問道:“你覺得陸瑤如何?”

  “帝國中央銀行的行長?”李重潤反問一句。

  這個人他雖然沒親眼見過,但聽說過。

  十六歲就考上進士的天才,宣城公主的弟子,之前在戶部當官,現在到帝國中央銀行去做行長了。

  “我聽說,她好像比我大了三歲吧?”李重潤問道。

  “哎!”

  李月辰一擺手:“這都不是問題,女大三,抱金磚。女大三十坐……咳咳。總之這都是小問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