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68章,冀州的干旱

戀上你看書網,三國之我不是蟻賊  一個時辰很快過去了,考場的考生紛紛出來!

  而田疇交卷之后也沒有離開考場,而是等著鮮于平他們出來!

  看到他們之后就走過去問道:“考的如何?”

  盧敦皺眉頭道:“不知道,只說寫一篇500字的文章,但卻沒有劃定范圍,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文章能不能被考官看中!太少了,很不適應,這片策論應該是我有生以來做的最差的!”

  少,時間短,對盧敦來說真是太痛苦了,就好像說話剛剛開頭就結束了!

  公孫續苦笑道:“是呀,500字太少了,我寫邊郡策略,隨便就寫了上千字,后面我還是不斷修改減少了一下數字,但還是超出了不少!”

  鮮于平寬慰道:“多寫,應該沒事!”

  田疇問道:“國安,你寫了什么策略?”

  鮮于平道:“有關海洋開發的策略,我在幽州的海島上待了兩年多,發現海上有無比巨大的財富,只是我們以前都沒有開發而已,海洋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當年冀州要是開發了海島上的鳥糞石,或者學習執政大肆捕撈海魚也不至于會有百萬流民!”

  田疇點點頭道:“的確,海洋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我們以前都忽略了這點!”

  但鮮于平也苦笑道:“我也只是簡略寫了一些了!時間太少了!”

  一個時辰真不夠寫一篇策論!

  幾個頓時沉默了,他們發現這次的考試是他們發揮的最差的一次,一時間內心都有點惶恐!

  而就在這個時候有幾個人路過他們身邊,也在討論考試的事情!

  “500字太難寫了,我好多字都不懂,翻書都翻都翻不贏,就是找不到自己不懂的字!”

  “是呀!要是有一種可以專門查找字的書籍就好了,這次書帶進考場左右不大!”

  另一個笑道:“你不會用拼音來寫,不過500字的文章,的確是我寫的最長的一篇文章!我想了半天才勉強寫了500字!”

  聽了這幾個人話,田疇他們的信心好像回來了,有這樣的對手,他們的策略好像也不怎么差了!

  與此同時,考完之后,以賈詡為首的上百名考官不斷批改試卷!

  “狗屁不通!”賈詡看到的試卷圈圈叉叉一堆,馬上就用紅筆打了一個大叉!

  “放狗屁!”這個簡直是在辣眼睛了,500字文章,有十分之一是拼音!這樣的人也敢來考科舉,簡直不敢想象!

賈詡批改的速度非常快,讀的通的,就打勾通過,不通的大叉,基本上瞄一眼就可以批改出來!而像田疇那樣的文章可以說是十不存一,賈詡覺得自己快惡心壞了,而其他的主考官也是一樣的,這已經不講文采了,這些考官讀一遍就可以判斷出文章的是不是通過,所以批改的過程非常快,一個人也就三百份試卷而已  這個時候徐偉來到了考場問賈詡道:“文和,這批考生的質量如何?”

  賈詡搖頭道:“執政還是要設置一下門檻的!”

  而后他拿出幾分大叉的文章說道:“讓這種人來考科舉,不但拉底科舉的質量,還大量浪費精力!這樣的人根本不是讀書人!”

  賈詡一臉不屑,

  連字都寫不全,這也配稱之為讀書人!

  徐偉看了這些文章反而露出懷念的表情,這還真和他前世小學生的文章差不多,語句不通不說,拼音還到處都事!

  但對徐偉來說這已經是成功了,不要看這個考生文章都要靠拼音,但最起碼3000常用字應該是認識的,這就算是脫離了文盲了,至于用拼音代替字,徐偉要是沒有手機的話,也有很多字不認識!幽州的脫盲教育還是非常成功的!畢竟這里統治也不過兩年時間。

  徐偉卻說道:“這就是門檻了,連這樣的小作文都學不好的,明顯就是學渣!這樣的人還是要多讀幾年書!”

  而后徐偉看了看幾分打勾的作文,大部分也只是勉強可以看,但還有幾篇質量不錯的文言文,徐偉可以大概看出文章的意思,還真有不少人用500字寫出了策略,也算是一個人才。

  這都不用看名字,徐偉就知道這應該是門閥士族的子弟,他們讀了十幾年的儒家六經才有這樣的文采!不過徐偉也沒有在意,一來他不靠策略選拔人才,二就是策略寫的再漂亮,也就是成為百石小吏的事情,臥龍鳳雛來了也是一樣!對徐偉來說理工治國才是王道,以后看基礎數學的人會比論語要多的。

  甚至徐偉都在想,自己是不是也弄一個半部九章治天下的典故出來,好向天下人表明自己對于數學的重視!出幾個數學家可比出幾個大儒有意義多了,畢竟大儒總是在孔夫子的話中大圈圈,而數學家是真可以改變世界,最起碼工業時代需要非常多的數學人才!

  徐偉在這里待了一個時辰,賈詡他們也批改完試卷,而后向徐偉匯報道:“執政,第一輪科舉考試合格的有3520人!”

  徐偉倒是有點驚訝,幽州畢竟在他手中也不過兩年時間,簡單的掃盲不但培養出30000小學生,還培養出3000多中學生,真超出了他的預計了!

  徐偉道:“這些人以后就算是童生了,下次科舉考試可以從第二輪考起,當然要是他們想要從政也可以從斗吏做起!”

  斗吏連村長都不是了,而是郡縣最底層的辦事員,但好歹進入了大乾的公務員體系了!算是端上鐵飯碗了。

  賈詡點頭,而后問道:“執政,第二場科舉考試什么時候進行?”

  徐偉道:“今天張貼過關的名單,明天開始第二場考試!”

  考舉完的當天下午,薊縣就張貼了考中的榜單!

  3萬考生都圍著榜單看,考中的人自然喜出望外了,沒有考中的也不斷尋找自己的名字!

  而田疇四人高興的發現他們全部考中了,而且隨著他們不斷看到自己熟悉的同伴,這個時候田疇他們好像有點意識到,這次考試的難度非常低,他們這批人基本上全部考中!

  鮮于平哭笑不得道:“原來只要真寫出500字文章的人就可以中,這科舉也太簡單了!”

  盧敦想了想恍然大悟道:“這又不是選茂才,郎官,你沒有看到上面說了,考中的就可以成為斗吏,即便我們過來第二輪,也只能成為百石的里正,這樣的官員需要懂什么策論!只要懂得收稅,向百姓說朝廷的告示就行了!”

  田疇道:“我們想太多了,其實隨便寫500字證明我們認字就可以通過!想來第二輪也不會有多大難度,執政要找的不是無雙國士,而是大量做事情的小吏,畢竟大乾從一郡之地擴張到三州之地也不過是幾年的事情,缺乏大量的官吏,而大乾權利下村,想要的官吏比大漢多好幾倍,想來現在大乾需要大量的官吏來做事情,所以執政才用科舉的方法招募人才!”

  田疇的說法得到了鮮于平等人的認可,畢竟這次要選出3000人,光幽州就有上千人,如此的量大,他們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國士無雙了。

  但他們內心卻非常苦澀,他們一個個把自己看成無雙國士,卻沒有想到自己在執政眼中只是小吏!

  翌日,考場還是那個考場,過程和昨天一樣,但考生卻少了10倍。

  考試的試卷很快發下了,田疇發現這次的數學考試卻寫滿了試卷,整整有一百道題目。

  前面的四則運算田疇還沒有應對,即便遇到不懂的符號,他也可以翻數學書籍找到符號代表的意義,而后按照他從九章算術當中學的方法寫出答桉。但等到中級數學當中幾何,代數的題目許多田疇就不懂了,他要一邊翻書找公式,一邊計算做題。這次他就沒有上次的輕松了,考了一個時辰,他還有十幾道題目都沒有作為!

  考試完成之后,田疇四人再次匯集!

  “我有十幾道題目沒有做出來?”田疇第一個說道。

  鮮于平沮喪道:“我比你還要多,明明很多我懂的,但就是算不出來!”

  盧敦苦笑道:“我大概也就比及格高一點!”

  公孫續無奈道:“我甚至不能及格,有一半沒有做,看樣子只能從斗吏做起了!早知道數學如此重要,我就認真學習九章算術了!”

  不過有了上次的經驗,幾人又找了其他人問問他們考試的情況,結果發現其他人都考的不怎么樣!這讓他們倒是輕松一些,大家都不好,那他們說不定還有機會考中!

  但等第二天看榜單的時候,卻讓他們吃驚無比,在他們看來無比難的試卷,居然有上百人做到了滿分,他們觀察一下,發現這些滿分的基本上都是薊縣學堂的學生。而且其中高分的也不少,倒是他們門閥士族的子弟,第一輪雖然全部過來,但第二輪考試卻有一大半被刷下來了,唯一幸運的是他們考過了第一輪,可以在大乾做斗吏,而且大乾官吏不分,斗吏也可以升上去,這也算是不幸當中的萬幸!

  他們當中田疇分數最高,但也不過是76分,排名更是到了233名,而其他人更差,但他們幸運的發現幾人都在這1000名之上,也就是說他們考中了!

  幾人考中之后,找到一個酒館慶祝,酒過三巡之后,田疇醉醺醺說道:“看樣子大乾要是以數學代替儒學統治天下了,以后我們想要更進一步,就需要學好數學了!大家即便成為了里正也不要放棄學習數學,我們的前程絕對不止里正這樣的小吏!”

  盧敦說道:“沒錯,君子當自強不息,我們以后也要加強學習!”

  轟轟烈烈的科舉就這樣結束,不過對于徐偉來說,這不過是一場較大的公務員考試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情。考中第一輪的人紛紛充實到幽州的郡縣當中,成為辦事人員,幽州的工業化不斷加強,城市當中需要的公務員也比大漢要多的多了,他們的到來加快了大乾城市化的發展。

  而考過第二輪的士子則紛紛分配到幽州的鄉村,他們跟著老村長學習如何和農民打交道,處理的鄉村日常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學習一個月之后則要分配到遼東去,畢竟這次科舉主要是往遼東輸送人才!

  而田疇他們對于去遼東也沒有怨言,他們熟悉官場,很清楚往上爬的機會多難得,尤其是像他們處于新朝,更加必須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機會向上爬,因為這個時候領先一步,以后就步步領先。

  去遼東成為屯長,用三年時間換一個縣令,在他們看來是值得的,再用三年時間換一個郡守,這已經突破了大漢對他們的限制了,在大漢像他們這樣豪強基本上不可能沾染2000石的太守,也就是在大乾這樣新王朝才有這樣的機會!田疇他們全部報名參加了對遼東都護府的援助。

  在薊縣主持完考舉之后,徐偉來到了冀州!

  現在已經是六月中旬了,中原的旱災越來越明顯了,開始波及到冀州了,整個冀州河流的水位不斷下降,很多小溪小河都斷流了,冀州村落到處爭奪用水的情況,面對這樣的情況張白騎也減緩了移民的輸入,并且向徐偉通報了這個情況!

  等徐偉來到冀州的時候,冀州到處都是干旱的景象,尤其是遠離河流的田地,干的快開裂了。

  徐偉看到這景象問張白騎道:“你不說是要在冀州修建水利設施,冀州怎么還是這個樣子!”

  張白騎無奈道:“我也沒有想到今年冀州會遭受干旱,uu看書前面兩個月百姓大部分都在努力恢復荒地,真正修水利的時間也就這兩個月時間,但這點時間修的水利設施能保住的糧食并不多,只能救下靠近水源的小麥,今年冀州的糧草產量要是能和去年持平已經是萬幸了!”

  要知道幾個月前,張白騎可是對徐偉說了要想辦法讓冀州的糧食翻一番,但現在一場旱災讓張白騎這半年的努力全部作廢了!

  徐偉看到這干旱的景象無奈說道:“我批你三億錢抗旱資金,用來建設水井,水渠,水車和風車!有水的地方建設水車,水渠,沒有沒有水的地方就打井,修建風車!”

  現在這種情況只能想辦法擴大水利設施的范圍了,還可以以工代賑救濟冀州的百姓。

  不過這樣的方法也是有局限性的,一些小河小溪都干了,再修建水渠和水車就沒有用處了。這個時候就需要打井了,這個時代地下水基本上沒有被開發,水位非常高,基本上往下打幾米就會有水!但這樣用大漢提水的方法就要把人給累死不說,還沒有多大效率!修建一個風車利用虹吸的原理來提水,這樣一個風車可以灌既幾千畝的土地,這樣的澆灌方法在并州已經非常普及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