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柒佰叁拾柒回 夫人廟青州顯圣

  金兵陣中,殺出這一員將,果然也使一條狼牙棒。

  此人一出,身后一眾金國戰將,如飲烈酒,齊聲怪叫,紛紛替他打氣道:“大抃,叫這南蠻見識渤海第一勇將的本事!”

  阿骨打也露出期待神色,同身邊親信道:“大抃既出,必然替朕爭輝。”

  身邊卻有當初婁室舊部,僥幸自太原逃回的,指著秦明道:“陛下,這南蠻亦是個兇狠的,韓慶和、謾都本都折在他手。”

  阿骨打聞言皺眉,隨即搖頭,自信道:“無妨,我這孩兒,手段非比別個。”

  原來這個大抃(音變),莫看名字古里古怪,著實是非同小可人物。

  此人乃是遼陽渤海人,祖上世代替遼國征戰,屢出戰將。

  及阿骨打出兵攻遼,大抃年方二十出頭,隨得遼兵出征,一戰之下,全軍盡沒,唯有大抃斬女真猛將數員,生生殺透重圍,匹馬逃去寧江。

  后女真克破寧江,大抃又恃勇力,斬將越城逃遁,阿骨打大怒,派十余大將追逐數日,耗盡其力而擒。

  一眾女真將領,都道阿骨打必殺此人以泄憤,不料阿骨打愛他剛毅武勇,欲收其為義子,又將繳自遼國大將手中的神兵“碎星棒”相贈。

  大抃見阿骨打器宇恢弘,心甘情愿降伏。

  阿骨打甚愛其才,特意撥在完顏阇母麾下,輔佐幼弟——

  阇母者,阿骨打同父異母之弟。

  期間,遼兵二十萬來戰,阇母勢孤,令大抃守營,大抃堅請出戰,慷慨陳詞曰:“丈夫不得一決勝負,尚待何為?臨陣茍且得活,雖生猶死也。”阇母壯之,遂從其請。

  及合戰,阇母軍少,不敵退卻,遼兵躡尾追擊,大抃忿怒,獨身而返,殺敵數百人,遼軍畏而止步,自此揚名全軍,號稱渤海第一勇士。

  若在原本時空,大抃還要再立無數大功,官至太傅,太師,封漢王,謚號杰忠,位列衍慶宮亞次功臣。

  關勝等都是老行伍,眼見此人方一殺出,金軍氣勢便已大振,知他定非泛泛之輩,欒廷玉、杜壆齊聲叫道:“秦兄,休得大意。”

  秦明點一點頭,縱馬迎前,掄棒先打,大抃也不示弱,盡力一棒掃來,但聽當的一聲大響,一片火星亂跳,二將連人帶馬,俱是一震。

  秦明喝一聲:“好氣力!”

  大抃叫一句:“你也不差似我!”

  各自揮棒又打,叮當叮當,巨響不絕,兩下觀戰眾將,單聽那兵刃撞擊聲,都不由覺得虎口疼。

  他兩個棋逢對手,越戰越勇,兩條大棒,影馳風亂,鬼怕神驚,但見得:

  漢家山東英雄將,渤海國中亡命徒。

  非為自家爭勝負,各懷恩主創宏圖。

  棒來潮起心機狠,棒落山傾手段毒。

  呼嘯翻飛留頂上,盤旋不肯離頭顱。

  孫安越看神色越肅,低聲道:“這個番將,好生了得,手段比秦明不遜半毫。”

  關勝道:“我也自看得眼花,他這兩條好棒,曠世難尋。”

  那邊陣上,眾金將也是嘆為觀止,阿骨打更嘆曰:“韓慶和死于此人之手,果然不冤。”

  場中,秦明同大抃已斗到一百二十合上,他二人都是三十余歲年紀,正值筋骨健壯、殺法純青之時,然而惡斗至此,也不免人帶粗喘,馬披急汗。

  大抃手里迎敵,心中暗忖:這個南蠻,先同黃柄奴打了許久,如今氣力渾不弱似我,真個厲害!我若不出殺手,勝負只怕難料。

  遂把牙關一咬,厲喝道:“南蠻,果然好武藝,不過今日碰上本將,是你命中合亡!”

  說著把大棒一盤,側身擊出,眼見秦明舉棒要擋,忽然左手將棒柄使勁一轉,但聽得倉啷啷一聲機簧響,棒頭密嵌那些狼牙,噗噗向外飛射。

  秦明使了一輩子棒,全不曾想狼牙棒竟還能玩出這般花樣,只見漫天鋼釘亂打,下意識側身相避,自家隨即猛省:“不好!”

  然而一步錯、步步錯,他這一避,破綻頓出,大抃順勢變招,攔腰一棍,掃秦明于馬下。

  秦明滾了幾滾,掙扎起身,只覺腰肢處痛不可擋,跌跌撞撞站不穩當,關勝、孫安等人齊聲大叫:“留他性命!”縱馬便要搶上奪人。

  然而大抃獰笑一聲,提起缺了大半狼牙的鐵棒,當頭敲落。

  只一敲,秦明身形驟然一凝,便見那血從鐵盔邊沿,一道道流淌而下,頃刻間滿面是血,晃了一晃,仰面倒地。

  這正是:

  聲如霹靂性如火,撞陣當鋒肝膽裸。

  烈焰飛纓染血紅,龜背銀鎧連金鎖。

  始隨英主愁眉開,得騁異國壯志裹。

  身縱隕兮神有靈,凌煙閣上證功果。

  “秦明兄弟!”

  眾將見秦明折在當場,肺腑如割,欒廷玉飛馬先搶回尸體,關勝等齊齊攻向大抃。

  金兵陣上,難道由他圍攻?當下數十員戰將縱馬奔出,彼此亂砍亂殺,眼見大戰一觸即發,阿骨打高聲笑道:“武植麾下,這般輸不起么?你等殺我戰將時,我大金何曾這般耍賴?”

  關勝、孫安等都是體面好漢,聽他這般說,強自忍慟,勒住戰馬,杜壆戟指大抃道:“既然如此,也不欺伱,不是斗將么?只叫這廝休走,杜某同他不死不休!”

  阿骨打笑道:“你要斗我孩兒無妨,只是要容他稍歇,不然你縱勝了也無光彩。”那些金將聽了,裹著大抃回到本陣。

  關勝等被他拿話迫住,咬牙切齒,憤憤而回,卻見阿骨打將手一指:“他既輸了,先殺上一千人。”

  那些刀斧手如狼似虎,四下劈砍,沒多久便殺死一千人,余者駭得驚叫,都把求生目光,渴盼無比望向關勝等,城上守軍看在眼中,無不起兔死狐悲之念。

  于此同時,遠在數千里外的青州城,一座秦夫人廟中,忽然風吹瓦落,幾塊瓦片掉在庭院青磚上,碎成一地粉末,嚇得內外香客齊聲驚呼。

  隨即有人驚叫:“了不得,秦夫人流淚也。”眾人循聲看去,果然那香木雕刻的秦夫人立像,眼眶中緩緩流下兩行淚水,平素雍容慈和的容顏,此刻竟也顯得悲戚。

  此事迅速傳開,扈三娘得知一驚,領了老曹家一眾夫人親自來看,果然神像面頰淚痕宛然,王師師疑道:“莫非秦明將軍,竟然出了什么事情?”

  方金芝聽罷,驚呼一聲,竟是流下淚來:“秦將軍乃是夫君麾下大將,他若有不妥,必然是戰局不利了,也不知那冤家現在如何。”

  她數月之前,產下一子,因老曹遲遲不歸,大名都不曾取,本就滿心委屈,如今想到戰事或許不利,卻是一刻也耐不住,轉頭去捉住扈三娘手:“姐姐,我、我要去尋他。”

  扈三娘本不是個有定力的,被她一哭一鬧,也自著忙,竟點頭道:“妹子說的不錯,我等在這里受用富貴,那冤家卻在外面風餐露宿,有道是夫妻一體,這等時刻,我本當去助他廝殺。”

  說罷就令人去請燕青、石秀,讓他二人盡點諸州剩余兵馬,要赴北面尋老曹助戰。

  當下玉藻前也說要去,潘金蓮也說要去,王師師哭笑不得:“既然如此,索性全家都去罷了,只是孩兒們年紀又小,家中不可無主母坐鎮……”

  王師師擔心扈三娘、方金芝有勇無謀,有心帶著玉藻前,沿路替她二人謀劃,留了潘金蓮看家豈不是好?不料扈三娘接口倒快:“家中事情無妨,清照姐姐孀居在家,正好請她來府上看顧。”

  師師不由一愣:你倒是個引狼入室的好大婦!當著人多,也不好說什么,也只得權顧目前。

  且不說青州眾女咋咋呼呼,單說靜邊城前,兩軍對圓,金兵陣中,阿骨打問道:“還有哪位兒郎,要上陣立功?”

  話音方落,一將大喝道:“陛下,侄婿張從龍請戰!”

  阿骨打看去,卻是自家侄女婿張從龍,乃是渤海漢兒出身,手中兩柄紫金錘,有萬夫不當之勇。

  便笑道:“好侄婿,若勝了南蠻,定有重賞。”

  張從龍大喜,縱馬奔到陣前,耀武揚威喝道:“南蠻,可商量好了?誰來駙馬爺面前領死?”

  杜壆聽見駙馬二字,神色一動,明顯躍躍欲試,然而隨即按捺住本能,搖頭道:“我不去,我要等方才那狗賊上陣,替秦明報仇。”

  關勝道:“如今一勝一敗,此戰非勝不可,兄弟們且掠陣,待關某走一遭去。”

  當下一挾馬腹,直奔張從龍,張從龍把兩錘一碰,上砸下掃,來勢洶洶,關勝揮動青龍偃月刀,一架一撥,擋開兩錘,橫刀便斬,張從龍揮錘抵住,兩個你來我往,戰成一團。

  張從龍手中雙錘,雖不及金彈子絕倫脫俗,亦是厲害得緊,對上關勝這等刀法,也不輸一絲場面,但見雙錘此起彼落,同大刀對攻,恰如緊鑼密鼓,不放一些兒空處。

  孫安、杜壆兩個對望一眼,心中都有幾分擔憂,對面阿骨打,也自皺了雙眉,同人低語道:“此人刀法,真個驚人,如何得他為我國效力方好。”

  場中兩人刀錘并舉,轉眼斗了四十余合,關勝刀法忽然見慢。

  說是見慢,其實也不過是比先前慢了一絲,外人都難看出,只有張從龍身在局中,感受卻清晰不過。

  當下連攻幾錘,果然關勝有些忙亂,頓時大喜:是了!他的刀重,我的錘亦沉,兩下較量,比尋常戰斗格外費力,這廝刀法雖好,長力卻是不濟。

  張從龍正要下手,不料關勝把錘一撥,策馬便要往本陣逃命,張從龍大喝道:“那南蠻哪里去!”緊緊追著不放,不料尚未奔出幾步,關勝大喝一聲,刀隨身轉,只見一道華光形如半月,快的異乎尋常,張從龍錘子都不及舉起,喀嚓一下,連人帶馬劈做四塊,卻似炸成一團血霧。

  關勝看也不看人馬殘骸,橫持青龍偃月刀,倒豎雙眉,長須飄灑,雙眼神光湛然,遠遠望著阿骨打,大喝道:“放人!”

  阿骨打神情不變,輕輕揮手:“放人。”

  刀斧手們利利索索,果然又放一千人,這些人就在方才被殺千人身畔,都濺得半身血污,此刻死里逃生,放聲大哭,拽開腿死命奔向靜邊城去。

  阿骨打待那些人去盡,才又說道:“這里的俘虜,足可比得七陣,如今你們二勝一負,第四場,該你們先出人選才公平。”

  高寵、孫安同時喝道:“我來!”

  欒廷玉連忙道:“孫兄、高兄弟且慢!非是欒某逞強,既然斗七陣,他的大將只怕還在后面坐鎮,這一戰,便由欒某上吧。”

  關勝一看己方陣容:宗澤帶傷,朱仝去了高寵家,余下眾將,以前幾陣的強度看,呂方、郭盛、黃信,上了便是送死,重復出陣畢竟冒險,這般看來,的確高寵、孫安、杜壆、欒廷玉、厲天閏里,還要有四個上陣。

  而和厲天閏相比,“鐵棒”欒廷玉隱隱勝了一籌。

  遂點頭道:“便是欒教頭去罷,教頭,女真悍將,著實不凡,萬千小心!”

  欒廷玉點一點頭,把肚帶扎緊,梃槍出陣,大喝道:“某乃‘鐵棒’欒廷玉,哪個金狗敢來戰我!”

  阿骨打看他片刻,傳令道:“石家奴,你去替張從龍報仇。”

  蒲察石家奴應聲而出——

  此人乃是阿骨打外甥,亦是他女婿,娶了阿骨打的三女兒為妻,自幼便被阿骨打養在身邊,親手調教武藝,深得喜愛。

  張從龍乃是阿骨打兄弟吳乞買之婿,不料死在陣上,阿骨打此刻令自家女婿出戰,也是事后讓吳乞買難有怨言之舉。

  蒲察石家奴年輕氣盛,卻想不到許多,被阿骨打點名出戰,只覺榮耀,當下興奮應道:“是!”

  旁邊有看過欒廷玉出手的,大聲提醒:“三駙馬小心,這個南蠻慣會使暗器陰人。”

  石家奴恍若不聞,持鐵矛飛馬搶出,沖至欒廷玉身前,分心就刺。

  欒廷玉把槍一點,逼開矛尖,反刺了過去,石家奴側身讓過,揮矛橫砸,兩個一招一式,戰在一處。

  這正是:

  靜邊堡下斗方酣,神像眼中淚未干。始信將軍如烈火,一腔熱血為國燃。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