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國朝堂

  大乾帝都,西京。

  乾帝正雙手顫抖著看著手上的軍報。

  兩場大敗,讓實力雄厚的大乾都傷筋動骨。

  “誰來告訴朕,這是怎么一回事?!”

  “我大乾精銳五十萬人!不是五十萬頭豬!就算是五十萬頭,天策軍也得抓上三天吧!一夜之前,近三十萬大軍?!察罕帖木兒想要干什么?!”

  雖然梁王兵權在握,但是一直是大乾的擎天之柱,各路叛亂幾乎都是梁王平定的。

  如此的大敗,這是乾帝想都沒想過的。

  大殿之中,中書令,宰相耶律楚材老神在在。

  但一個老將卻站了出來反駁道,“陛下,此戰之敗與梁王何干?!”

  隨著老將第一個站出來,武將一列之中分量較高的大將紛紛出列應和道。

  “陛下若非七王爺褫奪兵權,何至于此敗!?”

  “是啊!陛下!七王爺倚仗陛下的寵信,肆意妄為,梁王何過之有?竟然被臨陣奪權!?”

  一群軍中大將紛紛為梁王感到不平。

  乾帝看著下方群情激憤的眾將,有些不知所措,他當然知道此戰的最大問題就在七王爺。

  七王爺不知兵事,在那種情況下奪了梁王的兵權其實就是在給李承恩機會。

  讓乾帝最憋屈的是,七王爺奪兵權這件事,是他默許的。

  而且若不是他賜予七王爺的太祖金箭,七王爺也沒有沒那么大的本事奪了他的兵權。

  所以這個鍋還需要他來背?!

  “七王爺才是罪魁禍首!”

  “請陛下嚴懲七王爺!”

  “不殺此賊,國法難正!”

  下方的大將當然知道七王爺背后是什么人!

  當今天子親政之后,一直想要收回權柄,但政權握于耶律楚材之手,而兵權在梁王之手。

  大家伙習慣了有個傀儡皇帝,突然之前大汗想要重新掌權,肯定是所有人都抵觸的。

  所以雖然明面上沒有說什么,但其實人人都希望天子繼續在深宮之中當他的吉祥物。

  所以眾將才有此次一起啟奏,希望天子嚴懲七王爺。

  七王爺乃是天子的親叔叔,殺了七王爺便是斬去了天子一臂!

  現在七王爺被斬殺的消息,梁王府和相府都已經得知,但是天子和朝廷卻還不知道。

  從這一點便可以看出當前乾帝的困境。

  乾帝肯定是不想七王爺被處置的,但是現在責任卻都到了七王爺身上,就連乾帝都覺得,自己這個叔叔就是個蠢貨。

  乾帝在臨行之前,確實和七王爺說了,可以伺機從梁王的手中奪取部分的兵權,但是沒人讓他之前接替梁王的主帥之位啊!

  自己這個叔叔處理政務都是一把好手,但是領兵打仗,乾帝是沒有抱任何希望的。

  別說是擊敗李承恩了,七王爺能把五十萬大軍給整明白就算是不錯了!

  雖然心里責怪,但是乾帝還是不想殺他。

  “孛兒只斤丶安圖鐵木爾,肆意弄權,膽大妄為,依仗朕的信任,染指兵權,此后又因用兵不慎,使得我大乾數十萬將士殉國,朕……”

  “陛下!臣有一言!”

  一直在文官隊伍里,閉目養神一言不發的耶律楚材突然站了出來開口道。

  乾帝對于耶律楚材這個打斷自己說話的行為很不滿,這完全是無視自己的威嚴。

  但是乾帝沒辦法,耶律楚材是先帝親命的托孤輔政大臣,更是帝師。

  自從乾學漢制之后,天地君親師便也開始深入人心。

  雖然乾帝是君,但耶律楚材是師。

  乾帝最終還是按下了心中的怨氣,不高興地點了點頭,示意耶律楚材開口。

  “陛下,老臣以為,七王爺雖然用兵不利,但勝敗乃是兵家常事,再加上對手天策軍大都督李承恩,乃是天下名將,就是先帝復生,也未必是他的對手……”

  耶律楚材一開口就遭到了一眾大將的反對。

  “耶律大人,既然七王爺對付不了李承恩,為什么要剝奪梁王的兵權?!”

  面對眾將的質疑,耶律楚材面不改色,“幾位將軍看來是知道當時的情況啊!?不如幾位將軍給我們講講,到底發生了什么,七王爺才剝奪了梁王的兵權!”

  為首的老將剛剛還滔滔不絕,但現在神情一滯,完全不知道該說什么:“這……”

  “七王爺是陛下的監軍,是代表陛下前往大軍中都察的,萬一他確實發現問題呢?!萬一確實有突發情況呢?!現在事情尚未查清楚,幾位卻言之鑿鑿地將一切最終歸于七王爺!這似乎有些不妥吧!”

  論嘴皮子,這些當然不可能是耶律楚材這個文官之手的對手,被他幾句話問得無法回答。

  雖然乾帝對耶律楚材剛剛打斷他的話的行為略微不滿,但是耶律楚材的這幾句話卻說得乾帝很是高興。

  是啊!現在沒人知道七王爺為什么剝奪梁王的兵權,萬一是事出有因呢?!

  畢竟是自己的叔叔,能保還是得保的!

  “那依你的意思的,該如何處置啊!”

  乾帝開口詢問道。

  “臣以為,可暫時免去七王爺一切職務,僅保留陳王之號,在調查期間,皇室供養一律減半!待查明事情原委之后再做處置。”

  “臣附議!”

  “臣也附議!”

  耶律楚材話音一落,一大堆文臣便跳出來附議。

  一旁的武將見此情形,也不好再繼續發難,畢竟耶律楚材說的是有道理的。

  耶律楚材作為文臣之首,其政治能力確實是不一般。

  這一手看似簡單,但其實高明得很,無論是時機還是手段都非常人可比!

  首先,耶律楚材作為文臣之首,肯定是不能夠表現的和梁王關系融洽的。

  對于一個普通主君來說,文武對立才是最好的狀態,也只有這樣他才能放心手下的人。

  文武相諧,將相和睦,只有正在能力膽識過人的明君才能駕馭,比如前唐太宗文皇帝。

  所以耶律楚材這一次針對梁王,不僅不會讓乾帝反感他搞黨爭,反而會更相信耶律楚材沒有別的野心。

  這是其一。

  其二,要保七王爺,是乾帝的意思,作為文臣之首,必須要會揣測天子的用意。

  耶律楚材此刻提出要保七王爺就是給了天子一個臺階,會讓天子感到很舒服,一個讓天子舒服的宰相,自己做人會更舒服。

  其三,耶律楚材在打壓武將的同時還團結了文臣集團,即便是七王爺犯下大錯,也是文官集團的一員,輪不到武將來開口懲處,一句話便讓他文官之中的威望更高。

  不愧是宰輔之才,這政治手段確實高明。

  乾皇也是順著耶律楚材意思,“此言老成持重,就先怎么辦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