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九百九十七章 殉國

  白溝河的北岸的血戰,從旭日東升打到了日正中天。

  跟隨趙天麟渡過白溝河的七萬余兵馬已經折損了三萬余人,有五千步卒和少部分騎兵此刻尚聚集在趙天麟的周圍,但也陷入重重包圍之中。

  這一戰,七萬平靖軍如果有一萬能安然逃脫,都是大幸了!

  趙天麟此時像是蒼老了二十歲一般。

  原本他雖然年過八旬,但精神矍鑠,就算說他六十歲,也完全沒有問題。

  但現在看上去,趙天麟雖然身形沒有變化,但是氣質上顯得形容枯槁。

  今日之敗,非他之罪。

  但敗了就是敗了,再多的借口也無法挽回陣亡士卒的性命,也無法改變現在的局勢。

  “你們降了吧!”趙天麟握緊了手中的春秋青龍大刀。

  此戰敗局已定,他今年已然八十有三,戎馬大半生,從南打到北,在他風燭殘年之時,還跟隨于延益力挽狂瀾,又貪天之功,從楊清源處分潤了滅國之名。

  他的一生已然是圓滿的了!可這些將士,這孩子不一樣,他們大部分都是二十歲出頭。

  人年紀一大,就容易心軟。

  若是換了四十年前他會毫不猶豫地向敵軍反沖鋒。

  若是二十年前,他會堅守此地,戰至最后一兵一卒。

  但現在,他不想這些年輕的生命跟隨他一起死在此地,他們還可以有美好的未來。

  他們中的大部份人,都和自己的孫子趙離念差不多大,將心比心,他們的家人血親又如何肯讓他們戰死于此。

  “趙帥這是哪里話!?”

  但見一個少年校尉站出來說道,“趙帥欲為社稷盡忠,我等雖不及趙帥,但也不是貪生怕死之輩,為國效死,誓殺國賊。吾輩義不容辭!”

  這一番話,激起了眾多青年將士的血性!

  隨著楊清源的軍制改革,軍中校尉級的軍官開始年輕化,這些人都在軍中識得字、讀過書,相比于之前的軍隊,他們更加重信念!

  “對!我等不畏死,更怕這不勇之名,背負一聲!”

  “為社稷而死,死得其所!”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這一群平靖軍的青年將士爆發出的勇氣是驚人的!

  相比于這些人,那些三十出頭的將校士卒,便顯得顧慮更多了!

  不是他們不愿為國效忠,而是他們心中牽掛多了,牽掛多了,便難像年輕時那般決絕。

  妻子、兒女,父母,都需要考慮在內,雖然朝廷對殉國之將士的撫恤極為到位,但不可能比他們活著更好!

  若是主帥有死戰之志,他們也不會起這個念頭,可現在趙天麟都已經這么說了,不得不讓他們重新審視和考慮!

  臨戰動搖軍心,可斬!

  但如果動搖軍心的人是主帥呢?!

  趙天麟征戰多年,不會不懂這個道理,但他還是選擇這么做了!

  “叮!”一柄戰刀被扔在了地上,一個約莫三十歲左右的校尉跪倒在了地上,向著趙天麟重重地磕了九個響頭。

  “趙帥!卑職的孩子才剛剛滿周歲,我還沒有抱過他幾次!恕卑職不忠不勇。大帥之恩,卑職今生難保,來生必結草銜環,以報趙帥之恩!!”

  放下兵刃的,大多都是心有牽掛之人,約莫七八百人選擇了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青年的將士不理解,投去的鄙夷目光讓這些人羞愧難當!

  趙天麟只是輕嘆一聲,他想要給這些將士一條生路,但他們選擇了忠義之名,趙天麟也不好去干預他們。

  就在趙天麟所部中軍重新列陣之時,趙王軍的騎軍之中散開了一條道路。

  趙王騎著一匹神駿雄壯的棗紅馬在一群近衛騎兵的簇擁之中來到了陣前。

  “趙老將軍,別來無恙啊!”

  趙天麟原本是不愿意和這等亂臣賊子多說話的,但是現在還有七八百弟兄想要投降,為了他們,趙天麟也得和朱楷說上兩句。

  “趙老將軍,乃是國之棟梁。本王在軍中最敬仰的,便是老將軍您了!如今天子暗弱,權臣當道,社稷崩壞,本王奉太祖高皇帝所著皇周祖訓,清君側,靖國難!老將軍德高望重,當理解本王才是,何不相助本王,鏟除奸佞,還我大周社稷一片朗朗乾坤!”

  皇周祖訓乃是太祖高皇帝留下的,趙王所說也是他此次騎兵的口號和大義名分所在。

  皇周祖訓有載: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

  有皇周祖訓為證,加上趙王的口才和感染力,確實讓不少不明其中三昧的士卒開始懷疑動搖了。

  但這等伎倆自然是騙不過趙天麟的。他雖然是武將,但畢竟是從開國時代走過來的老人了,對于朱楷的這番話自然是嗤之以鼻!

  “趙王爺,太祖的原話應該是,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待命,以清君側之惡。怎么到了你這里就變味了!”

  皇周祖訓中原話的意思是,親王要把你的軍隊管好,訓練好,要等待皇帝的命令,你才能夠去清君側。

  可現在,朱楷將其改成了“必訓兵討之”這就是說親王可以直接帶兵去清君側。

  雖然看似只改了兩個字,但其中的意思卻大為不同了!

  后者相當于給了親王一個主動起兵的自主權,以太祖高皇帝之睿智,豈會留下如此大的隱患。

  朱楷被趙天麟揭穿了之后,臉色沒有絲毫的變化。經過此役,趙王朱楷的心性再次得到了蛻變和進化。此時的朱楷比以往更加的強大和可怕。

  “老將軍怎知,本王騎兵沒有陛下的密詔?!此時的朝中,內閣獨斷專行,目無天子,使得皇權蒙塵,這才有了今日之戰,京中的局勢,趙老將軍難道不清楚嗎?!”

  朱楷說這番話,不僅僅是在勸降趙天麟,更想要通過這場辯論可以洗白趙王的謀逆之身。

  現在看來效果不錯,至少趙王軍這邊,對于趙王起兵的認可度更高了!

  當然這也依賴于趙王平時的威望。

  “老將軍,不如思慮一番,本王愿意給老將軍時間考慮!”

  趙天麟年過八旬,本就時日無多了,就算收降了這樣的一個大將也沒有多久可以用。

  但其最大的意義不在此,而是為朱楷的起兵靖難正名。趙天麟是開國時期的老將,趙天麟的認可,可以說服很多人。

  而且趙天麟雖然不是天子六軍的都督,但也是龍武軍的副都督,現在更是擔任平靖軍大都督,相當于大周的正大軍區級統帥。

  這樣的人倒戈投降,對于南軍的士氣,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可以說,趙天麟若是愿降,可以讓朱楷的起兵成功率在原有的基礎上平添半成。

  正是因為這些好處,才讓朱楷放下身份,給足耐心來勸降趙天麟。

  趙天麟心中死志已決,只是放心不下這些投降的將士,開口說道,“趙王爺,老夫年過八旬,殘生寥寥,沒有多少年歲,死了也就是死了!但這些孩子尚且年輕,希望王爺能給他們一條生路。”

  朱楷對于趙天麟的這個要求自然是不會拒絕的,他在內心之中就渴望將這支平靖精兵轉化為自己的兵馬。

  不過,即便趙王心中十分樂意接受,可面上還是裝出一副,我是賣你面子的模樣。

  “既然老將軍開口了,那本王也給老將軍一個面子。但凡是現在投降者,本王一概接納。”

  趙天麟點了點頭,就要撥馬回陣中。

  朱楷見狀,立刻叫住了他,“老將軍真的不考慮為國靖難嗎?!若是老將軍愿意加入靖難之軍,本王愿拜老將軍為上將,老將軍原本部署的兵馬也皆可重用!”

  朱楷想要做最后的努力,趙天麟這位四朝老將的分量還是很重的。

  趙天麟沒有答話,只是手握大刀徑直回到了陣中,不給趙王絲毫的念想。

  趙王見狀也是嘆息地搖了搖頭,可惜了,沒能招降這位老將。

  “準備進攻!”

  正午時分,號角聲在半空中響起,雄渾的聲音似乎在預示著接下來的血戰。

  白溝河北岸大戰的終章就此拉開序幕。

  就在趙天麟與趙王軍騎兵展開血戰的時候,俞通淵率領的騎兵正向著趙天麟的方向沖鋒而來。

  趙王的兵馬已經攔截在道理之上,近萬步騎擋在了俞通淵前進之路上,以此來阻止他救援趙天麟。

  今日,趙天麟必須死!這是趙天麟拒絕投降之后,趙王朱楷下達的命令。

  面對趙王軍的阻攔,俞通淵、滕聚二人,早已不再考慮生死。

  “弩!射!”俞通淵用盡全身力氣大聲怒吼道!

  隨即率先將手中的神機騎弩對著已經前方防守嚴密的趙王軍射去!

  一片烏云陡然自五千精騎上空升起,五千支強勁的弩箭將附近的空氣都震得發顫,發出低沉卻攝人心魄的喑嘯聲。

  兩百步的距離,拋射的弩箭,普通的盔甲也難以完全抵擋,破甲箭矢撕裂了趙王軍士卒的鎧甲。

  一陣箭雨之下,趙王軍真正至少有上千人中箭受傷。

  俞通淵這五千的精騎射完弩箭立刻人馬合一的朝著迎上來的趙王軍的步騎人馬撲殺上去。

  俞通淵一騎當先。絲毫不顧地上密布的尸體。抽打著戰馬直接撞了上去!

  看到一貫沉穩的主帥如此堅決和瘋狂,他身后的騎兵似乎已經猜到了什么。

  雖然他們是從御林軍抽調而來的,但是沒有人不認識趙天麟這位老帥!

  而身為騎兵主將的俞通淵通過這樣搏命的打法顯然已經對這些精銳騎軍宣告了戰局!

  這些跟隨俞通淵多年的精騎也明白了俞通淵的意思,也知道該如何選擇!

  將是兵膽!

  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

  跟隨俞通淵、滕聚二將的五千精騎最前方的兩千余兵卒臉上露出發狠之色,雙腿用力一夾馬腹馬鞭狠狠地抽在戰馬身上,瞬間沖了出去,重重地撞上趙王軍步軍的軍陣。

  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平靖軍的騎卒被絆倒在地從戰馬上摔了下來!

  但即是摔下馬來,這些騎兵也只是翻滾之后,立刻起身,握緊掌中兵刃再次撲殺上來!

  如此血腥、勇烈的戰法,在最短的時間內就將趙王軍的陣型沖亂了!

  最前方的趙王軍士卒顯然沒有想到平靖軍的騎兵會用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法搏命!

  頓時被撞倒一片,大部分被撞到的趙王軍士卒,在高速沖鋒的戰馬的強勁沖擊力下,多半是活不成了!!

  俞通淵的副將滕聚也從戰馬上跌落,但他一起身便抽出了腰間的佩劍,連著砍倒數個欺近身前的趙王軍士卒。

  滕聚回頭看去,剩下的騎軍,包括俞通淵在內,沒有絲毫的猶豫,都前仆后繼的一個個連人帶馬直直沖撞了上來!

  趙王軍也被平靖軍如此的戰法打出了血性,以傷換傷,以命搏命。

  一個趙王軍士卒被平靖軍的長矛洞穿胸腹,竟然頂著這長矛,硬生生讓長矛洞穿胸腹,然后揮劍斬斷了平靖軍騎兵的一條手臂。

  這一幕到處都在上演!

  從戰馬上跌落的平靖軍士卒很快就在俞通淵的身邊聚集了數百人!

  如此戰法,雖然損失巨大,但也在第一時間擊潰了趙王軍的防御陣型。

  此刻的俞通淵距離趙天麟的中軍距離,不過兩百步。

  正在奮戰的趙天麟也發現了靠近的俞通淵所部,這是一個機會!也開始轉變進攻方向,向著俞通淵所部靠攏,想要會和。

  然而兩百步的距離,在此刻似乎是化為天塹,朱楷自然也是看出了兩人的意圖,開始指揮兵馬進行攔截。

  俞通淵和趙天麟之間兩百步的距離,已經對面了趙王軍和平靖軍士卒糾纏陣亡的尸骸。

  可這兩百的距離始終難以跨越!

  俞通淵麾下的五千精騎經過剛剛短短百息的拼命搏殺。已經陣亡了兩千人余人,還剩下不到三千人!

  而趙王軍的兵馬仍在源源不斷地涌來。

  要敗了!

  俞通淵眼中閃過一絲黯然!隨即被一抹厲色取代!

  “有我無敵!”

  “殺!”

  俞通淵大喝一聲,提著戰矛沖鋒而上!身后三千平靖軍或在馬上行直接沖撞,或掉落馬下爬起來握劍再戰,甚至有牙咬手撲,同歸于盡的……

  兩百步的戰場上,鮮血橫飛,尸骸滿地……

  后世史書記載,

  大周麟德三年,十二月初三!

  平靖軍大都督,趙天麟;御林軍副都督瞿能;寧遠將軍俞通淵,并麾下將領、兵卒籠統五萬人面對趙王叛軍,死戰不退,于白溝河北岸,盡數戰死殉國!(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