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零五章 雙劍耀華

  “世美兄,出什么事了!”朱士宏看到張世美的表情從剛剛略帶疑惑變成了現在的笑成一朵花,甚是不解。正常人的情緒起伏怎么能這么大?!

  張世美放聲大笑,“哈哈哈!嗝!哈哈哈!嗝……”

  因為笑得太激動,張世美已經開始打嗝了!

  “……”朱士宏見狀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歹你也是一個統兵大將,一軍主帥,怎么就這么不穩重呢?!

  然后朱士宏從張世美顫顫巍巍的手中接過了神都傳來的情報。

  數息之后,趙王軍的帥帳之中爆發出更為駭人的,杠鈴般的笑聲。

  “哈哈哈!嗝!哈哈哈!嗝……”

  帳外的士卒還以為朱士宏和張世美人傻了,怎么一個笑得比一個大聲?!

  “哈哈哈,世美兄,我能理解你了!嗝!……哈哈哈!”

  朱士宏也笑得直不起腰來。

  原本他們二人對于麟德天子的印象都是文弱而不昏聵,仁德而少果決。

  這樣的人或許是個好人,也能當個好的王爺,但絕對當不了一個好皇帝。

  沒想到,麟德天子還有這樣的果決,竟然敢在這種情況下奪取軍權。

  沒錯,趙王府的情報機構,將麟德天子的行為分析為奪權。

  從古至今,很少有甩手天子,只有坐上了這個位置,就本能地想要獲取那至高無上的權力。

  有沒有對這巍巍皇權沒有太大興趣的人?!有,很少!

  比如季漢后主,南唐后主……還有藍星上的大書法家,瘦金體創始人宋徽宗。

  這些人是真的對于權柄沒有什么興趣。

  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八的皇帝,對于權力的渴求和掌控都是病態的。

  麟德天子原本不過是太宗的十三子,非嫡非長,是在楊清源的扶保之下才登上大位的,在朝中沒有半點根基、班底。

  這就直接導致了雖然麟德天子在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上,但是手中似乎沒有半點實權。

  而在楊清源退隱之后,麟德天子似乎更成了擺設。

  現在朝中局勢有變,麟德天子自然想要從中奪回屬于自己的權力。

  這一切都合乎邏輯!

  “哎,老張,我記得曹雪陽和楊清源之間似乎……”朱士宏比了一個大多數人都懂的手勢,“這么一算,曹雪陽也算是麟德天子的嫡系啊!他為什么會逼曹雪陽出戰呢?!”

  張世美聞言,面露得意之色,“老朱,這你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麟德天子針對的不是曹雪陽這個人,而是六軍都督府!”

  大周的軍權在太宗時代,其實并沒如此獨立。

  太宗借自己的嫡系以及兵部,將原本高祖留下的那些驕兵悍將徹底分化瓦解,從天子十二衛整編為天子六軍,消除了大量的軍中不穩定因素。

  而在這個過程中,屬于文官集團的兵部,也參與到了軍權之中,可以來制衡軍權。

  太宗是能徹底掌控文官集團的,相當于間接增強了太宗文皇帝對于軍權的掌控。

  可麟德天子不一樣。

  在當初登基之時,乃是軍方、文官、皇室等多方勢力的妥協。

  其中軍方的一個重要要求,就是軍權徹底歸于六軍都督府,將文官集團的手徹底從軍方斬斷。

  張世美向朱士宏解釋了一大堆,“我猜測,小皇帝應該是和文官集團合作了,想要借助他們的力量進一步掌控軍權。畢竟楊清源的那些黨羽,才是小皇帝的根基。”

  只能說張世美分析得好像有點道理,但又完全不對!

  麟德天子雖然看著不管事,但是對于軍方的掌控力絲毫不弱。天策、御林、龍武三大主力都是麟德天子的嫡系。

  幽州守備邊軍,也是吳克明的舊部,也在麟德天子的掌控中,反而是在政治上,十三一直處于一個低調的狀態,這才讓人覺得他被架空。

  不過,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趙王府和張世美是怎么想的。

  現在的張世美便認為,麟德天子的這道圣旨是合乎邏輯的。

  “現在輕騎已經進城了,你覺得曹雪陽會出戰嗎?!”

  朱士宏覺得曹雪陽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接受這種亂命呢?!

  張世美卻笑道,“不管曹雪陽是否奉旨,她都輸了!若是她依小皇帝的旨意行事,那自不待言,龍武軍原本就是一群新兵,現在又士氣低落,必然不會是咱們的對手;可她若是抗旨不遵,都不用咱們對付他,麟德小皇帝就饒不了她。”

  當下,曹雪陽面對的是一個死局!

  晉陽城內。

  “曹都督!這是兩個時辰之前,我們在趙王叛軍中的密探,趁著巡哨之際,傳出的情報!”

  曹雪陽從晉陽錦衣衛千戶手中接過了這封情報。

  張世美在見了一個從神都方向來的客人之后,與朱士宏在打仗內狂笑不止,同時下令,全軍備戰。

  看到這里,曹雪陽就知道,她的計劃已經成了一半了。

  只是近衛營統領曹櫻還是一事不明。

  “大都督,雖然我們成功引誘張世美決戰,可該怎么打?!”

  就算是身為曹雪陽近衛軍統領的曹櫻也不知道,如今的局面該怎么贏?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曹櫻的疑問,其實麟德天子、吳克明也有這樣的疑問。

  只是因為情況緊急,他們并沒有深入地追究。

  而曹雪陽也在天子面前立下了軍令狀,若晉陽有失,則人與城同亡。

  曹櫻知道自己大都督的決心,但打仗不能光靠決心,若是決心有用,那戰爭也不會如此的云譎波詭,紛繁復雜。

  “我對自己有信心,更對龍武軍的弟兄們有信心!!”

  這支龍武軍是曹雪陽一點一滴建設起來的,開始龍武軍只有一個骨架子,是她一點一滴,擴編,整訓,才有了今日的二十萬龍武軍精兵。

  這其中還有楊清源的參與。

  他們二人將龍武軍當成了大周的新軍,無論是裝備還是戰術,和以往的大周兵馬都有所不同!

  這支灌注了他們心血的兵馬,絕不是紙糊泥捏的。每日一操,就算是天策軍也沒有這樣的訓練強度。

  目前的龍武軍唯一缺少的就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戰。

  經過火與血的歷練,這必將成為天下強軍。

  “可是士氣怎么辦?!現在大軍的士氣還是很低落!”

  曹雪陽嫣然一笑,“我自有辦法!你只需如此……”

  四明港。

  “你們是什么人?!”一個倭寇手持倭刀指著墨觀瀾和李太白,字正腔圓地說道。

  這口官話,比大部分的越州沿海老百姓說得還要好!

  但沒等他繼續下一句話,劍光一閃,一道獨特的劍鳴之聲響起,剛剛還持刀以指的手臂已經落在地面之上。

  劍速甚至還要超過了肉體傳遞痛覺的速度,瞬息之后,這個倭寇似乎才意識到自己的斷臂被斬斷了,抱著自己的手臂,像野豬般大聲號叫道。

  “我真的很討厭有人拿刀指著我……不對,你們這些倭奴到底算不算,還在兩說!”李太白手持杯莫停,面如平湖,反復之前殺的根本不是人一般,青衣袂,身影如仙!

  這原本可稱是謫仙下凡的場景,卻被一旁的老墨頭給破壞了!

  “我說老李,你這么騷包,你家里人知道嗎?!”墨觀瀾把玩著他手中一柄劍氣如寒霜的長劍,一邊調侃道。

  兩人身后四個全身包裹只露出雙目的人向著兩人潛行而來,行動之間可稱悄無聲息。

  這是東瀛的伊賀派的四名中忍,最擅長的便是暗殺的功夫。

  就在四人靠近李、墨二人三丈之時,突然四人只覺得眼前一亮,一道劍光劃過,四人的雙目已然鮮血淋漓。

  “這就是東瀛的忍術嗎?!果然是偷雞摸狗的小手段!”墨觀瀾輕輕一彈手中之劍。

  此劍名為凝光,乃是前唐古劍,劍過之處,日光為之所凝結,故稱凝光!

  乃是墨觀瀾的得意收藏之一,亦在天機樓的名劍譜上。

  “閣下好大的口氣!”

  兩人身前突然飄起了一陣迷霧,一個身影突然從迷霧中現身。

  “我東瀛忍術融神道教、佛教之精華,在長期修行與刻苦磨煉中獨自發展,乃是我東瀛的無上奇學,在閣下眼中似乎變得不值得一提了!”

  以墨觀瀾和李太白的眼光看來,此人的武功已然突破至洞玄境,在東瀛武術界,應該也屬于少有的高手。

  而他身上的氣息,與剛剛四個藏頭露尾的中忍同出一源,應該是東瀛忍術高手。

  “你是他們幾個的師父嘍!”墨觀瀾似乎完全沒有將此人放在眼中,“那你應該是比他們能打嘍!”

  “我這個人不喜歡太復雜的東西,就喜歡簡單點的!直接動手吧!”

  挽了一個劍花,凝光劍身上散發出的寒氣讓周圍的東瀛士卒都感到一陣心悸。

  雖然時間的延長,越來越多的東瀛士卒包圍向此地。

  但李太白與墨觀瀾二人似乎沒有半點的畏懼之色,仿佛他們才是包圍者。

  “簡單的!那就拿命來!”剛剛說完的東瀛忍者大喝一聲,消失在一陣白霧之中。

  此人名為霧隱才藏,乃是伊賀著名忍者百地三太夫門下最得意的弟子,取名霧隱鹿右衛門,與石川五右衛門同門學藝。

  東瀛的忍者,分為下忍、中忍、上忍。

  上忍之上,還有影之境。

  而在影境之上,便是最高的突忍之境。

  霧隱才藏雖然沒有影之名,但他的實力已經超越了上忍,絲毫不亞于風雷水火土五影。

  周圍的東瀛武者已經完全失去了霧隱才藏的蹤跡,完全不知道這位大人的身形在何處。

  墨觀瀾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意外之色,“哦?!有點意思!”若是一般的洞玄境高手,就算是靈覺敏于常人,也不能發現他的動靜。

  只是這隱藏身形之術雖然厲害,遇上了這位觀瀾山主,還是差了幾分。

  觀瀾十訣,其中有焚香和聽雨二訣。

  把酒時看劍,焚香夜讀書。

  獨處需要六根清凈,一抹香氣,足矣。

  這是文人十雅,也是墨觀瀾的觀瀾十訣。

  他對于氣味的敏感程度,已經超越了極限,就算是先天之軀的楊清源來此,也未必能勝。

  臥眠聽雨,一夢浮生。

  觀瀾十訣的起源,乃是弈劍聽雨閣的弈劍術和聽雨訣。

  墨觀瀾閉上雙目,霧隱才藏的痕跡已然被他所識破!

  “錚!”

  墨觀瀾反手一劍,劍如驚鴻,氣貫長虹,直取他身后的無人之處。

  原本無人的地方似乎是出現了波紋一般,霧隱才藏已經藏不住了,墨觀瀾的這一劍已經識破了他的藏身之所,必須躲!

  這一劍,他接不住!

  無數的手里劍從霧隱才藏的身上發出,不知道他身上什么地方能藏下如此多的暗器,這也是忍術的奧義之一。

  漫天的手里劍,像是蝗蟲一樣沖向了墨觀瀾。

  但面對那一道如同長虹貫日的劍氣,這些手里劍沒有絲毫的作用,觸之即潰,碰后粉碎。

  霧隱才藏要爭取的也就是這一瞬間的工夫,他的身影變化之間再次消失在了原地!

  就在下一瞬,墨觀瀾的劍氣急掠而過,四名手持倭刀的東瀛武士被這一劍,斬為兩段!

  “藏頭露尾,給我出來!”

  墨觀瀾一劍失手之后,目光愈加凌厲,手指撫過凝光的劍身。竟然以一柄長劍的劍鳴之聲,彈出了一曲樂章!

  攻琴如參禪,歲月磨煉,瞥然省悟,則無所不通,縱橫妙用而嘗若有余。

  觀瀾十訣——撫琴!

  一道道無形的音波隨之擴散開來,周圍上百名東瀛武士避之不及,被這一道劍鳴琴音震得口吐鮮血。

  雖然從外表之上看不出傷口,然他們的五臟六腑已經被楊清源的劍氣琴音所震傷!

  一旁的李白見到這一劍也是不由感慨,墨觀瀾已經將文人的那種矯情(風雅)徹底融入到了劍法之中。

  霧隱才藏的藏身之術,障眼之法,雖然神奇,但本質還是蒙蔽人的六識,他的肉體一直就在那里。

  劍氣琴音擴散之時,他便躲無可躲,避無可避了!

  “找到你了!”

  墨觀瀾再出一劍,猶如天外驚鴻。

  難覓歸鴻暮靄,蒹葭白,綺夢飛天涯。

  這一劍——蒔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