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一章 神弓之威

  李斯隨后也從咸陽宮出來,迎接尉繚。

  他來到宮門處,尉繚已被內侍迎接,走進了咸陽宮。

  尉繚有四十歲上下,一身黑色長袍,腰帶,袍蔓等處為褐色,氣勢沉穩。

  他的面容方正,有些蠟黃的膚色讓人印象深刻,留三縷長須,頗有些仙風道骨今誰有的氣質意蘊,文質彬彬,但目光幽深。

  李斯與其見禮。

  趙淮中還在宮中等待,兩人并未多做交談,當下便往宮內走去。

  咸陽正殿兩側的偏殿,是大秦三公九卿這一級的官員,辦公之處。

  尉繚隨同李斯前行不久,途經一間偏殿,便見殿內深處,有一男子,穿大秦官袍,伏案疾書,神情專注冷肅。

  尉繚眼力非凡,善于觀氣。

  他一眼看出那殿內男子,體內氣息外顯,化出了一只神獸的法相,蹲伏在其身側。

  那神獸體形大若牛犢,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額上長一角,怒目圓睜,威武無比。

  “神獸解豸,此人能以氣機顯化解豸,定是大秦廷尉,法家圣人韓非無疑,果然好氣象。”

  尉繚跟著李斯繼續往前走,便見大秦中樞之地,各處偏殿內氣象各異,稱得上良臣猛將齊聚,猛虎蛟龍層出。

  就算是各處殿宇值守警戒的秦軍,也都非同一般,皆有高深修行在身。

  他遂又看見一座殿宇內,一個身形骨架很大,氣勢逼人,年約六十的官吏坐在那,亦在全神處理公務,心無旁騖。

  那人身后卻是顯化出一卷竹簡,其上字跡閃爍,洋洋灑灑,仿佛承載著諸多玄妙的至理。

  尤其是其身上,竟是隱然有紫氣加身。

  這是宗匠之人才能有的氣象。

  “雜家大成的呂不韋,秦之相國。”尉繚又忖。

  他腦內念頭變化,不久后來到咸陽正殿,更是感覺到殿內氣機雄渾,奔騰如浩海。

  尉繚不免變得審慎小心起來。

  入得殿中,便見殿內的紫犀龍案后,坐著一個青年,猿腰虎背,紫氣加身,貴不可言。

  其面容俊偉,冷漠中透著威嚴,一雙眼睛洞徹人心。

  在其注視下,連尉繚也莫名生出一絲顫栗,不敢與其對視。

  其人正是大秦之主,趙淮中。

  尉繚不敢再看,和李斯一起,鄭重執禮。

  “賜座。”

  趙淮中也在打量尉繚,是二境巔峰的先天圣人,果然是一時之選。

  關于尉繚,后世還有另一種說法,稱其入秦后,官拜國蔚,才改名叫尉繚,其原名叫魏繚,同音不同字。

  但其人有大才,是公認的,就連大名鼎鼎的韓信也是他的弟子。

  相傳秦軍大將蒙恬對其恭敬有加,愿為其牽馬,被后人津津樂道。

  白起,尉繚,王翦,在后世都曾入選華夏千年所出良臣名將之列,且是其中的佼佼者,半神級別的人物。

  尉繚的諸多觀念,既符合大秦這個時代的國情,也和后世高度重合,經得起歷史的驗證。

  比如說他首先提出了以經濟為基礎的戰爭觀。

  認為治國的根本在于耕織,“非五谷無以充腹,非絲麻無以蓋形。”

  國有儲備,才能打勝仗。

  即使萬乘之國,也要實行農、戰結合的方針,方能百戰不殆。

  趙淮中掌王權后,施政治國的方針,和尉繚的主張彼此呼應。

  歷史上,始皇對尉繚非常禮遇,賜尉繚日常穿戴和自己一樣,也就是他做衣服的時候,會給尉繚也做一身,材質相同。

  尉繚見他,甚至不用行君臣之禮。

  可見始皇對尉繚的看重。

  兩人間的關系非常有意思。

  尉繚后來不愿意在大秦干了,想翹班。

  原因是他認為始皇胸有山川之險,怕在始皇身邊呆久了,被整死。

  很多兵道大家都善于觀勢,通曉面相。

  尉繚亦如此,他此刻見到趙淮中,眼前的大秦之主天庭飽滿,鼻梁挺拔,坐如勁松,其目光凌厲,照徹人心。更有真龍之氣加身,蘊含吞天之相。

  趙淮中的氣息之厚重,與天地相合,深不可測。

  尉繚不由心折,施禮后老老實實的跟著李斯來到一旁的矮席入座。

  趙淮中對其頗多考較之意,當即與尉繚展開攀談,直白詢問其治國治軍之策。

  尉繚主動入秦,早有準備,侃侃而談。

  他認為目前秦棘手的問題在于,既要避免剩下幾國不再“合縱”,又要避免被妖族所亂。

  如何能做到讓秦以千鈞之勢,迅速制服六國,統一天下,避免過多糾纏,以免消耗國力是關鍵。

  這種看法,和趙淮中高度一致。

  尉繚又提出離間之策等具體方法,來遏制六國和妖族,可幫助大秦更快評定六國。

  他還提出,當前秦國的另一個嚴峻問題,就是戰將如云,猛將成群。

  但真正諳熟軍事理論的軍事大家很少,靠誰去指揮這些只善拼殺的將領?如何在戰略上把握全局,制定整體的進攻計劃?

  這些事,不該讓一國之君親力親為。

  這人拿自己當諸葛亮,擺明了想來我大秦當太尉…趙淮中有些好笑的想。

  他掌權后,高度君主集權,國蔚,也就是太尉一職,長期處于空缺狀態。

  當然了,也是因為沒有合適的人選。

  歷史上,但凡高度集權的君主,太尉這種職務都是被無限削弱的,沒有哪個君主會放心把軍事大權交出去。

  總體來說,趙淮中對尉繚相當滿意。

  不獨是其才學見識,單單是他雙料(縱橫、兵家)先天圣人的強大力量,就不容錯過。

  在趙淮中的眼里,能看穿尉繚體內,以氣機演化出兩部簡書,一為兵策,一為縱橫術。

  兩門修行之術,都達到圣人二境巔峰,隨時可能破入三境圣人層次,著實讓人驚艷。

  交談后才知,尉繚這些年是在周游天下,足跡不限于中土,海外,極北,塞外胡地都曾踏足游歷。

  他歸來才發現中土變遷,大秦已有了氣吞天下的跡象。

  此君也是穩重,在暗中默默觀察了許久,直到秦軍滅了魏地,才真正前來投效獻策,想入秦為官,自詡國士,心有宏愿,是為了整個人族興衰才入秦。

  不過趙淮中并未像尉繚希望的那樣,上手就對其重用,大用。

  想坐什么位置,要拿出真才實學,而不是單純靠紙上談兵。

  趙淮中安排其在九卿之一的郎中令手下,任大夫一職。

  大夫,為專門的諫議官,參與國事合議,建言獻策,相當于現在的參謀,以觀其后效決定任免。

  尉繚也不著急,坦然應允,隨即和李斯一起告退,下去入職。

  尉繚入秦,趙淮中非常高興。

  這人要真有位列兵家四圣之一的才學能力,當為左膀右臂。

  大秦再添柱石重臣,心情自然是極好的。

  尉繚離開,趙淮中亦埋首處理公務。

  到傍晚時分,他準備翻牌子,想起晚上去哪睡覺,昨天答應穆陽靜今天給她放假,沉吟片刻便決定去韓月那里。

  出了咸陽宮,去香影殿的路上,趙淮中忽然生出感應,當即取出九獸弓。

  早在和尉繚攀談時,便察覺到照骨鏡震動,南部沿海,妖怪已經和虞媯統率的隊伍接上了暗號。

  直到此時,整個下午過去,趙淮中取出九獸弓,卻是感應到了某些變化。

  九獸弓有了用武之地。

  他將長弓拿在手里,略作感應,隨即彎弓搭箭,將法力送入弓臂神獸之一的鳳凰圖案上。

  弓臂內立即響起一聲嘹亮的鳳鳴,一只鳳凰虛影顯化,繞弓飛翔。

  鳳鳴聲中,其鳳爪內衍伸出一縷赤紅的細線,化作弓弦,翅膀上的兩根翎羽脫落,則化作一根細長的赤紅箭矢。

  趙淮中已經弄懂了此弓的部分功用。

  依據神獸的不同特性,能射出不同屬性的箭。

  鳳鳥善飛,屬火,射出去的箭速度最快,射程最遠,能遠隔千山萬水阻殺對手,且攜帶鳳火。

  趙淮中忍不住手癢,便準備射一支千里箭試試威力。

  霎時,長弓在手,拉至滿月。

  趙淮中的意識融入弓箭之上,頓時生出人箭合一,如臂使指的感覺。

  嗡的一聲,弓弦震顫。

  弓上箭矢破空,炸出一簇火焰,居然在虛空中跳脫前行,消失而后重現,瞬息百里,飛出咸陽宮后,仿佛一只鳳凰般往南射去,剎那消失。

  “這箭且得飛一會兒!”趙淮中忖道。

  南部沿海。

  妖怪在日前接了趙淮中命令,而后便弄了個法決,往近海而來。

  他駕了一朵云彩,在海面上滾滾前行,聲勢驚人。

  最終,妖怪橫跨千里,來到近海區域,耐心等待秦軍到來。

  他一邊等待,一邊吞吸海水,攝取海中生物,增長自身力量。

  在今日午后的時候,便見到有一艘艘船舶,在海面上乘風破浪。

  為首一艘船舶,懸空飛行,流轉著玄黃光芒,咒文致密。

  需知趙淮中早在數年前視察物造部的時候,就曾在物造部看見船艦,并且詢問在南部沿海建造的秘密港口,進展如何。

  當時他已經著手對南海進行布局,建造船舶。

  所以兩年下來,秦在南海已經發展出一支小規模的船隊。

  而和西南百族勾勾搭搭后,秦軍在西南過境,也變得順理成章。

  這次隨虞媯過來的是一支六千人的部眾,加上夜御府的部分將領。

  妖怪遠遠眺望,見船上人人皆穿黑甲,手執兵戈,軍威鼎盛,便知是大秦部眾跨海而來。

  他當即從空中直逼船隊。

  那船隊共有十七艘中型船艦,都是模仿人皇舟而制作。

  船上陣紋交錯,在海面上快速前行,又快又穩。

  妖怪自持身份,從云端落下后,極具氣勢的飚出一句暗號:“天王蓋地虎!”

  聲音如炸雷,在半空作響,震得海面聲波,但口吻頗為客氣。

  虞媯站在人皇舟船頭,猩紅大氅飄飛。

  她已經聽趙淮中描述過妖怪模樣,一見半空中周身漆黑,身高數丈,頭生雙角,黑氣橫空的妖怪,就知其身份。

  聽妖怪見面道出一句天王蓋地虎。

  虞媯不解其意,心忖可能是這妖族與人類習性不同,見面后習慣來上這么一句,總歸不是惡意,她略作沉吟,也回了一句:

  “天王蓋地虎!”

  妖怪有些著急,糾正道:“接錯了,吾說天王蓋地虎,你該接寶塔鎮河妖!”

  虞媯愣了下,這妖怪是不太正常嗎?

  妖怪又道:“這一句不成,來下一句吧,地振高岡,一派西山千古秀!你接。”

  虞媯瞅瞅妖怪,默默取出了照骨鏡的一面副鏡。

  趙淮中說過,拿出照骨鏡,便彼此證實了身份。

  妖怪瞅瞅照骨鏡,聯系虞媯不接暗號的表現,隱隱感覺有些不對:“人皇沒告訴你要接暗號嗎?”

  虞媯納悶道:“什么暗號,大王未曾提及。”

  吾被人皇給耍了……妖怪反應極快,回想起剛才傻乎乎的對暗號,莫名羞恥。

  他有氣不敢往趙淮中身上撒,惱火道:“走吧,酉戌妖國妖兵不少,吾要生吞了他們。”

  一行人乘風破浪,氣勢洶洶的往深海前行。

  妖怪一路咆哮連聲,發泄不滿。

  直到傍晚,進入深海之后,前方的海面上,出現一座大島,建筑林立,綠樹成蔭。

  妖怪吼道:“前方就是酉戌妖國。

  這附近海域,有酉戌妖國供養的一只上古海獸,爾等小心些。”

嗚嗚嗚  酉戌妖國察覺到有船隊接近,立即吹響了號角。

  說話間,海面上狂風巨浪呼嘯,果然有一尊龐然大物般的海獸,徐徐出水。

  這也是遠在咸陽的趙淮中,通過虞媯隨身所攜照骨鏡,生出感應,取出九獸弓,而后射出一箭的時候。

  那鳳凰箭離開咸陽,剎那百里,第二個剎那便是兩百里,十個剎那便來到了南海。

  海面上,酉戌妖國的護國海獸破水上浮,卻是一頭虎鯊般的生物,體長有十余丈之巨,控制海浪便卷向秦軍。

  然而就在其出水的剎那,空中有一縷紅光,一閃而逝。

  光曦掠過,那海獸的頭顱上出現一個血洞,繼而全身被烈焰吞噬,一瞬間,海獸的全身都被點燃,迅速被焚燒消失。

  周邊的海水,也因為箭矢炸開的鳳凰之火,滾動如沸,熱氣蒸騰。

  這一箭之威,不僅遠隔千里射殺了一只巨型海獸,且顯現出焚山煮海般的可怕威勢。

  遠處,酉戌海國的妖族紛紛入水,正往秦軍逼來,卻是被這一箭所驚,瞠目結舌。

  甚至于,高空之上,云層里有幾個腳踏飛劍,發現秦人來到南部海域后,暗中尾隨觀戰的身影也是悚然震驚。

  其中一人駭然道:“剛才破空出現那道紅色的光芒是何物,如此威勢?”

  “沒看清。”

ps:求訂求票,謝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