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百零三章 開萬古之未有

  傳統的封禪禮是為了祭拜天地,祈求國泰民安,以福澤華夏。

  但趙淮中掌三界皇權,沒必要靠祭天來祈福。他登泰山只為傳告萬民,三界皆將聞其聲。

  人皇要封禪,從帝駕離開咸陽,天地間就有異兆顯現。

  要知道秦是在趙淮中的帶領下,完成了大一統,實現了秦人多年夙愿,占六國之地為秦地,納六國之民為秦民,征百越平匈奴,統一了度量衡和文字,車同軌書同文。

  而趙淮中登基后,功績愈發煊赫,開前人所未有的先河。

  在咸陽這座秦的龍興之城,趙淮中的民意基礎之濃,已經到了無法想象的程度。

  知道今日封禪昭告天下,城內民眾也是心情激蕩。

  趙淮中的帝輦離城,有民眾亦隨之出城,越聚愈多,遠遠的眺望。

  那真是人山人海,鑼鼓喧天,天地同慶,萬物同舔。

  更有諸多祥瑞之兆伴同帝駕,地涌金蓮三千,云呈五彩,鸞飛鳳舞,天有大鵬,玄鳥伴飛。

  地有麒麟,白澤,陸吾等神獸隨行,各個精神抖擻,將站臺的氛圍感拉滿。

  這一路走出來,連空氣里的微風似乎都充滿祥瑞之意,又有滿室生輝,甘露盈庭,異象齊現!

  群臣在車輦后跟隨,為表達恭謙和這次三皇封禪的特殊性,皆步行相隨。

  趙淮中坐在帝輦上和身邊的姜姞,低聲交談。

  姜姞挺著大肚子正襟危坐,拿出了母儀天下的氣勢。

  此時車輦前方的虛空,衍生出一條法力坦途,登臨其上,乾坤變化,很快就接近了目的地。

  泰山下,秦軍如林,警戒森嚴。

  身穿黑色寬袖祭祀袍的鄒衍、荀子身為大秦‘國師’,分列山腳兩側,已恭候多時。

  兩人皆手執五色簡書,上有告天祭文,待稍后便將昭告三界眾生,宣讀大典祭詞。

  這次傳告三界,三皇加身,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正式,規模也更大。

  車架停穩,趙淮中從車上起身的一刻,泰山內外,駐防超過二十萬的秦軍,轟然跪地,甲胄鏗鏘,俯首大喝:

  “參見陛下,陛下,陛下……”

  三呼陛下,驚天動地,聲音在群山間層層散逸,百里同聞。

  趙淮中步履從容地走下帝輦。

  隨后的登山過程秦人宗室,乃至父母后妃,都要在山腰處等候。最后一段登頂的行程,只有趙淮中和負責祭告眾生的圣人隨行。

  人皇頭戴帝王懸珠冠,身穿紋章祖龍盤腰袍,足蹬鱗尾龍靴,往泰山之巔行去。

  其前方有雙圣指路,后有雙圣相隨,分別是老子,孔圣,鄒衍、荀子。

  百官之首呂不韋尾隨殿后,其余官吏則每登臨數階,便有一人駐足而立,從下往上,最終形成沿路有百官分列兩旁,戰將如雨,盡顯大秦盛世氣象。

  隨著趙淮中一路登山。

  泰山氣象升騰,有一條巨龍得云氣澆筑而成,橫亙在天上,其大不知幾千里也,讓人心搖神蕩。

  “……蓐收所在的大五行界,這時候已經開始了交鋒。”

  趙淮中登山過程中和老子,孔圣,鄒衍,荀子嘀嘀咕咕。

  今日的登泰山封禪動靜不小,很可能將是敵我雙方的一場博弈。

  普通民眾看熱鬧,老子等人卻是心弦繃緊,稍后說不定會有一場惡戰。

  強良,莊周,老子的不朽身,妖后,羲皇,黃葫道人,成紀,岳鑒等人乃至兩位天庭的造化境元帥,已經作為先鋒,在稍早些時候,殺到了蓐收棲身的一座乾坤界內。

  那方世界,大戰方興。

  三界內卻是靜悄悄的,不見任何變化。

  趙淮中邊走邊催動法力,眺望三界之外,強良,妖后等人所在的位置。

  那方世界果然大戰已起,除了蓐收被堵個正著,鈞空麾下另外兩位大巫也迅速趕去參戰。

  戰況的規模正在迅速擴大。

  趙淮中這么安排,另一重用意是起到牽制作用,為這次三皇加身的過程,盡量減少障礙。

  此時他已經來到泰山之巔。

  鄒衍當先上前,展開五色簡書,誦讀祭文,正式開始昭告三界萬民。

  這一刻,泰山的五色祭壇浮現,山脈震動。

  天上朝陽初生。

  神州浩土各處,異象紛呈,江河之中有水龍抬頭,山脈深處,萬獸齊嘶。

  所有有靈性的生物,都在對泰山的方向進行朝拜。

  而泰山內,正騰起祖龍的威壓,龍吟聲覆蓋神州。

  鄒衍祭告天地的聲音,也隨之擴傳開來,猶如天音。

  仙界,多位天將協同一應天庭神祇,正撥開云頭,矚目人間,眼見自家大老板加持皇權的儀式開始。

  為首的天將一揮手,示意奏樂。

  霎時,天上祥音裊裊,女仙們偏偏起舞,在蒼穹上映現出群仙齊賀的景象。

  這些仙吏表演的相當賣力,個個爭先,腰兒扭得韻律十足,不敢有半分偷懶。

  當!當!當!

  人皇鐘升空作響。

  傳統的祭告天地,有請神,獻禮等環節。

  但三界之內,沒有比趙淮中地位更高的神祇,值得他來請。

  所以和傳統封禪的步驟不同,鄒衍誦讀的內容,不是在祭告天地,請求庇佑,而是在誦讀趙淮中登基以來,所行所作之事,為其三皇加身做鋪墊。

  “……人皇趙政自登基始,北滅匈奴,南征百越;

  修靈渠,筑龍河,惠及萬世!

  帝廢除分封,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其功業蓋世,開疆拓土,定鼎山河以為基,責后世來者,世世代代傳之無窮!”

  待鄒衍誦讀完畢,即命丞相呂不韋在泰山摩崖處,刻下功德銘石:

  “立石以頌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

  這就是封禮,向天下表明,秦皇封禪,昭告三界以正名。

  同時,這也是一次軍祭,趙淮中肅穆上前,親自為秦軍過往犧牲的無數英魂進行祭奠。

  “我大秦基業萬世不拔,陛下既壽永昌……”

  泰山內外,秦軍高呼萬歲!

  聲音傳開,大秦各地皆有人跟隨,刷屏般一次次呼喊秦皇,俯首叩拜。

  這些呼喊聲,代表著民眾的狂熱情緒,是萬民的意志。越來越多的民意匯聚,就形成了一種浩瀚的念力,和三界最核心的天地氣機相合。

  就在這時,鄒衍朗聲道:“承三界眾生之愿,請人皇掌天帝之權,人間之權,輪回之權。

  納三皇于一身,開萬古之未有。

  當請天帝加冕,人皇加冕,地皇加冕!”

  連請三皇歸一,三界哄動。

  有仙臺柱從咸陽破空飛來,泰山之上,五色神光沖霄。

  轟隆隆!

  三界似有一縷氣機被催發,磅礴無量,即將加諸趙淮中之身。

  這是天地間最古老的一種核心秩序,在此刻垂落,化作一道氣柱,落向趙淮中。

  也是在這一刻,老子,孔子等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若有變故,當在此刻無疑。

  果然,蒼穹上風云激蕩,竟從天外探下一張巨大無比的臉。

  這張臉,替換了整個蒼穹,俯瞰人間!

  他的目光如日月,照耀大地。

  他在蒼穹上出現,叱雷般的聲音震動神州,譏諷道:“你以人類之軀,也敢妄想加持先天世界的三皇帝權?!

  你可知,人類的身軀承受此等天地之力,會讓氣運崩塌,壽元瞬間耗盡!”

  這聲音亦是轟傳三界,那張巨大的面孔,也同步浮現在三界的蒼穹上。

  若在三界之外觀看,就能看見奢工正顯化出千百萬里高的身軀,站在三界外,將面龐探入了三界。

  奢工的左手,托著被法力收納的妖界。

  而在妖界內,萬千妖族盡皆被其奴役,成了為他提供氣血,維持肉身消耗的‘養分’。

  眼前的一幕輪換,一如妖族當年以人族為食,抽取氣血壯大自身。

  妖界內,億萬妖族皆滿臉惶恐。

  每個妖族體內,都有血氣被絲絲縷縷的收攝出來,匯聚成一條血柱,被奢工吸收。

  他另一只手里,卻是托舉著數顆微縮星辰,形成陣列,環繞轉動間釋放出強大的波動。

  “自今日起,三界將重塑,三界內的所有生靈,都將被拖入輪回。

  人皇,你也不例外!!”

  奢工的聲音生成了秩序,影響著天地!

  與此同時,陰間已經出現了變化。

  蒼穹上,一個巨大的黑色環狀物浮現,陰間的天空開始坍塌!

  秩序崩潰紊亂。

  蒼穹上浮現的黑色環狀物,和六道輪回的氣機非常接近,散布出收攝力,吞噬湮沒一切。

  這股力量在陰間出現后,迅速擴散,連人間,仙界也有氣機被其影響。

  鈞空終于出手了!

  他正式開始了推動三界的輪回過程,那個脈輪般的環狀物,是他重塑秩序,想要取代陰間原有輪回,重構三界的開端。

  漫長的歲月以來,鈞空一直都在謀劃重啟陰間輪回。

  在遠古,他便拆分陰間,讓陰間世界分崩離析成了十余塊碎片。

  趙淮中曾猜測,鈞空很可能早就取走了陰間的某些東西,為他的布置埋下了最重要的一個伏筆,所以如今的陰間其實依然不完整。

  他成就地皇之位以后,掌握輪回權柄,這種感覺愈發清晰,輪回權柄仍有缺失。

  當此刻,鈞空推動的環狀物出現在陰間的蒼穹上,幾乎立即就碾壓覆蓋了陰間原有的秩序,引起陰間天地的激烈變化。

  趙淮中愈發確定,鈞空一直穩坐釣魚臺,是因為他有必勝的依仗和把握。

  他掌握了陰間的某種核心力量,隨時都能取得絕對的主動。

  鈞空的最終目的,已經展開!

  請:m.7722.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