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11章 皇帝可是他們的老東家

  拍板作出決定是非常迅速的,其實朱大皇帝之所以決定要建立基本的社會保障制度并不是因為社會的倒逼,畢竟,等倫到大明被倒逼的時候,至少還要再等個二三十年。

  即便是俾斯麥也要等到1889年之后。

  之所以要建立這樣的制度,完全是因為……嗯,良知吧!

  當然,也不是說沒有私心,畢竟身為統治者,尤其是像朱大皇帝這樣世襲的統治者,誰不希望自己的王朝千秋萬代呢?

  在隨后的幾個小時中,朱先海一一回憶著他所了解的基本社會保障體制的構成,什么醫保啦,什么職工工傷保險啦,什么基本養老保險了,基本上也就是借鑒了后世的一些經驗,與左宗堂等人談了很多,當然他的那些來自于后世的經驗,讓左宗堂、王有齡他們無不是聽的目瞪口呆。

  甚至無論是左宗堂也好,王有齡也罷,他們都覺得這件事或許在陛下的心里醞釀不知道多長時間了,要不然陛下怎么可能會有如此詳細的方案呢?

  “陛下,此桉一行,我大明百姓必定世代無憂,世世代代皆會感謝陛下的恩德!”

  即使是最擅長拍馬屁的王有齡,也頗為難得的沒有拍馬屁,而是正色長鞠,言語之中充滿了敬重。

  在他看來,古往今來嘴上說著重視百姓疾苦,愛民如子,可也就是嘴上說說而已,而陛下呢?所思所想的確實是百姓的疾苦。

  “恩德?”

  朱先海看著王有齡抿了抿嘴,并沒有說話,想了想,他又說道。

  “朕心目中的大明,不僅僅是一個人人盡忠報效祖國的大明,更應該是一個人人于國家盡忠,而國給予每個人有尊嚴的保護,病有所醫,老對所養……也應該,不,是必須是其中之一!這是恩德嗎?這是責任!是國家的責任!”

  朱大皇帝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他只感覺有點兒累了,倒不是因為身體上的疲憊,而是某種濃濃的無奈。

  他第一次正面自己——不過也就是一個俗人,在很多時候,他所考慮的是如何維持自己的統治,除此之外呢?或許,他“仁慈”的工廠里建立了食堂,給予工人們良好的伙食。

  甚至還能吃上肉!

  就這……可不過也就是如此罷了。

  而與此同時,自己理所當然的享受著身為統治者所享受的一切。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次腳還沒有砸倒,可是,如果不盡早處理的話,早晚有一天肯定會砸到自己的腳的。

  閉著眼睛,朱先海在心里自言自語道。

  “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還好,一切都來得急,不僅來得急,而且還遠遠的走在世界各國前列。還好還有的經驗可以去借鑒。

  在即將離開書房時,錢德功回頭問道。

  “陛下,那,那個人呢?”

  閉著眼睛,朱先海抿了下嘴,然后搖頭說道。

  “朕雖然是皇帝,可卻不能用今日之法斬昨日之罪,就像他說的一樣,大明的法律沒有那一條那一款說他不能那么做。法無禁止即可為……”

  頓了頓,朱先海又搖頭說道。

  “無商不奸……可若是任由他如此肆無忌憚欺壓良善,天道公義何在?”

  沉思片刻,朱先海說道。

  “朕會親自去探望張大春的,商人可以無良,但是為政者不能。”

  說罷,朱先海就直接站起身說道。

  “準備專列,朕要去南苑看一看張大春。”

  有時候,隨便的一個舉動就可以改變一切,1872年大明沒有一部是保護勞工的法律,對此,朱大皇帝當然不能用今日之法追究昨日之罪,畢竟,大明不是那個滿清一樣,打從他們入關之后,為了奴役漢人,制定一條又一條嚴格的法律和禁令,讓國人不違反法令就無法生活。更不能出口成法。

  既然無法可循,那朕就用自己的行動去表明態度吧!這僅僅只是表明某種態度而已。

  這一天,當朱大皇帝的車隊出現在禮和小區時,許多人都驚呆了。

  皇帝來了!

  皇帝他老人家怎么會到了這兒?

  在眾人的驚訝之中,他們看到皇帝居然直接去了張大春家。

  “皇,皇上……”

  在門打開時,看著門外站著的人時,張大春傻了眼,皇上咋到他家了?

  “大春,我在報紙上,聽說你受傷了,特意過來看看你!”

  朱大皇帝的手里甚至還提著放著果子和水果的果籃。這是從皇宮里親自帶過來的。

  “皇上,皇上,咱、咱……”

  張大春有點發懵了。他壓根兒就不認識皇上啊,而他身邊的日本婆娘也是目瞪口呆的看著來人。

  如果不是因為在大明已經生活了多年,估計這會兒他們早就跪下來磕頭了。

  這可是皇帝呀!

  “不用那么見外,大春,你是1863年的第六批移民,算起來,你當初也是在我廠子里干過活的,我也算是你的舊東家!”

  走進屋子里,朱先海說道。

  “老伙計在外頭受了委屈,我這個舊東家要是不來看看,那可真就對不住老伙計了!”

  “皇上,咱,咱……”

  “嘩”的一聲,淚水瞬間就從張大春的目中流了出來。在這一瞬間,所有的委屈,所有的痛苦,似乎都消失了。

  這一天,朱先海在張大春的家里呆了近兩個小時,除了探望張大春之外,還特意見了沉岳,對于這個年青的報社記者。朱大皇帝自然是表彰鼓勵了一番,鼓勵他再接再厲,繼續替老百姓說話。

  為什么朱大皇帝每天都會看報紙,說白了。就是希望通過報紙去了解社會上的新聞以及社會事件。

  這倒不是因為不相信大明的官員。而是因為任何官僚集團都有一個共同點。

  他們永遠會去欺上瞞下。這無關其它,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這是他們的本能,他們永遠都有一種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進而營造出一副太平盛世的本能。

  對于這種本能,朱大皇帝是滿懷恐懼的,畢竟歷史證明,很多王朝就是在那些官僚們營造的太平盛世的氛圍之中滅亡的。

  在這種情況下,報紙就成為他了解社會真相的最佳渠道。就像這件事兒,如果沒有報紙上的報道,作為皇帝的他又怎么可能知道呢?

  在一個張大春的背后,必定有無數個張大春。等到這些張大春們不再愿意受委屈的時候,到那個時候,會發生什么?

  來自未來人的朱大皇帝是非常清楚的。到那個時候別說是什么。千年帝國了,能不被吊路燈,或者被人趕到地下室里拍一張全家福,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對于這樣敢于直言的記者,當然要好好的褒獎一番了。

  就在朱大皇帝探望張大春的時候,宋哲信就接到了來自南華機車廠的通知。

  “什么,解除合同?陳經理呢?我要去見他,我們可是簽了合同的!”

  來通知他的職員,隨口答道。

  “只是意向書而已,陳經理很忙是不會見你的,如果你有什么不滿,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訴!”

  說罷,那人就走了,還不等宋哲信弄清楚怎么回事,興業銀行那邊就派人通知他立即償還貸款。而與此同時通用機械公司也催他支付全部尾款,如果不然就中止合同。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宋哲信整個人都懵了,他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這是怎么回事?

  直到將近傍晚時,為了擺脫眼下的處境,宋哲信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商業學校的同學約了出來,才從他那里知道發生了什么。

  “皇,皇上去,去張大春家了?他,他們認識?這,這可能嗎?”

  “無論認不認,你都不應該說那樣的話,況且,人家在你的廠子里出了事,你也不能就那么趕人家走不是。你看你就闖了禍不是!”

  來人搖了搖頭,看著有點失魂落魄的宋哲信,說道。

  “無商不奸,話是這么說,可天底下,誰愿意和奸商打交道?宋賢弟,這飯我就不吃了,往后,就各走各的路吧!”

  說罷,那人就搖頭長嘆一聲,走了。

  “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意思還需要說嗎?

  顯然已經不需要再說了,就是他們兩人從此之后也就是陌路人了。

  看著同學離開的背影,李哲信的臉色突然變了,咬著牙齒喊道:

  “什么!憑什么這么對我,敞開門做生意,誰還不算個本兒,做生意的,憑什么養個廢人……”

  李哲信怒叫一聲,在桌子上勐拍一下,霍地站起來:

  “你們這些混蛋!你們就是想,想討好……”

  原本想說討好皇帝的他話到嘴邊,還是改了口。

  “就是討好工人,討好窮鬼,討好他們能有什么好處?”

  討好皇帝,他認了,可討好窮鬼們,有個狗屁好處!

  沒有人回答他的這個問題,盡管宋哲信的眼光露出忿意,但是那怕是他自己也知道——他完了!

  任何生氣咆孝在這個時候都沒有任何意義,僅僅只過了幾天,宋哲信就淪落到了破產的境地,不僅失去了工廠,也失去了房子,一夜之間失去了所有的一切……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