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16章 產業升級

  俄國要購買“友誼級”!

  這絕對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面對駐俄大使館發來的秘電,朱大皇帝整整愣了好一會,然后才問道。

  “你確定俄國人愿意出1000萬盧布?購買兩艘“友誼級”?”

  當然,俄國人之所以會開出這個條件,說白了是因為他們知道想從大明手里買其他的新式軍艦,根本就不可能。或許那幾艘老式軍艦挺老的,但是英國海軍也有很多老式軍艦呀。當然了,到時候肯定是要千方百計的避免和英國人開戰。那些軍艦用來欺負一下土耳其人那肯定是可堪一用的。

  在這個備戰的時候要求不能那么高,能買過來就已經是不錯了。從這1點上來說,俄羅斯人還是非常務實的。他們很清楚大明會賣什么不賣什么。

  皇帝陛下的詢問,讓朱國忠回答道。

  “是的,陛下,不過并不僅僅只是“友誼級”,他們還希望購買我們的兩艘山西級和四艘1600噸的“伏波級”,算起來的話……”

  不等他說完,朱大皇帝就直接了當的說道。

  “賣給他們!”

  一千萬盧布購買兩艘的7300噸的友誼級、兩艘2800噸級的山西級和四艘伏波級,這些軍艦可都是多年艦齡的老艦啊,能賣1000萬盧布,這可是100多萬英鎊。

  南華級的造價才多少?區區27萬英鎊而已,這差不多是新艦的造價了,不賣……可真對不起人啊!

  朱大皇帝倒也不擔心俄國付不起錢,現在俄國的財政情況遠遠好于歷史同期,早在幾年前,朱大皇帝不僅在巴庫投資的油田,而且還投資烏拉爾地區的鎳礦,前者早在兩年前就大量出口歐洲,為朱大皇帝帶了數千萬的回報,而烏拉爾的鎳則滿足了大明對于鎳礦的需求。

  憑借著石油以及鎳礦等礦產資源的出口,現在的俄國的工業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再有個十年二十年的時間,估計俄國會以截然不同的風采出現在世人面前。

  當然,這個俄國是沒有任何希望的——因為直到現在,俄國仍然沒有推行義務教育,一個不重視教育的國家有未來可言嗎?況且,未來在俄國吞并了土耳其之后,他們內部就會變得更加復雜。將來俄國會不會成了世界霸權游戲的參與者朱大皇帝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它肯定是列強的地板!

  “陛下,那李徐州那邊……”

  朱國忠特意提醒道。

  “徐州……”

朱大皇帝想了一會的  然后說道。

  “可以先把兩艘天龍級贈送給他們,然后呢?再用貸款的方式,出售給他們一批軍艦,南華級,他們肯定需要這樣軍艦。”

  破銅爛鐵還是賣給外國人的好,同胞嘛,總是要優待一點的,那就把好東西留給自己人吧。

  要不然等過幾年,大明的海軍富余了就把鎮遠號送過去?

  也不是不可以,不過肯定不是眼下了。

  “畢竟,徐州那邊需要的主要是一種態度!”

  態度,有時候,態度也就決定了一切了!

  而且對于大明來說,出口軍艦還有一個好處,可是進一步促進大明的造船工業發展啊!

  在這個時代,造船工業可是國家的根本啊!

  “嗯,也許可以考慮一下壯大一下民營船廠了。”

  朱大皇帝之所以會冒出這樣的念頭,是因為在大明除了南華、臨海以及應天這三大船廠之外,還有一批民間船廠,那些船廠早期只是建造一些木鐵商船,而現在已經有多家工廠可以建造鐵殼船,適當的推動一下他們的技術進步,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在將來的全面動員之中,那些民營船廠勢必也將會成為國家戰爭力量中的一員。

  可以考慮出臺一個系統性的鼓勵辦法并不僅僅只是向他們提供資金上的支持。還可以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幫助他們掌握更加先進的造船技術,從而提升大明整體的造船水平。

  這樣一來,將來大明的民營船廠就可以在未來的戰爭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作為國營傳承的補充力量,而且還可以作為市場競爭的一部分,促進國營船廠的技術進步,而不是故步自封。

  可以制定一個計劃,比如“十年船舶工業升級計劃”嗯……產業1885……

  “姐,爹呢?”

  王景初人還沒進餐廳,就把頭一探,娘、小媽和姐姐妹妹她們圍坐在餐邊,爹不在?

  他頭也未抬隨口問道。

  “老爺他天還沒亮,就被廠子里的董經理打電話喊去了,說是廠子里有點事情,接了電話后,老爺飯也沒吃就到工廠里去了。”正喂著小弟飯的小媽,接過話說道。

  “這么早就走了?”

  王景初有些不滿地微微皺了下眉頭,走到餐桌邊,隨手拿了塊三明治,一邊吃,一邊在嘴里輕聲發著牢騷:

“我還有事情想和他說呢!大小不過就是一個工廠而已,雇了那么多人,讓他們忙活著就是了,哪來那么多  事情,用得著早飯也不吃就往廠子里跑?”

  他的話聲剛落,娘就訓斥道。

  “廠子再小,也是你爹的心血,要是沒有你爹辛辛苦苦的操持這個家,你能過上現在這樣的日子……”

  母親的訓斥讓王景初連忙說道。

  “娘,兒子就是隨口說說,娘、小媽,我先走了……”

  話還沒說完,王景初就拿著三明治跑了,

  “你的牛奶還沒喝呢!”

  “學校里有……”

  說罷人就一熘煙的跑了出去,看著跑出去的兒子,喜云悠悠的嘆了口氣,

  “這孩子真不讓人省心。”

  母親的長嘆,讓一旁的王夢茹說道。

  “娘,等小初再大大了,自然也就懂事了。”

  “長大,什么時候才能長大啊,你爹當年像他這么大歲數的時候,就知道照顧人了,那時候兵荒馬亂的世道,要不是你爹,我和你小媽早不知道死在那了……”

  正喂著兒子飯的小蘋,便接著說道。

  “小姐,老爺是苦出身,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小初打小就沒吃過苦,自然嬌氣了一些,等再大大就好了。”

  “哎,小蘋,你就是太寵著他了,將來到了外頭,外面的人可不會寵著他……”

  嘆息之余,喜云看著女兒有些發黑的眶問道。

  “夢茹,你在醫院那邊怎么樣?這隔三差五的上著夜班,要不然就到廠里去,咱家的廠子里有醫務室的,那里總輕松一些。”

  “娘,你看看,你說小媽寵著小弟,怎么到了我這,又寵起我來了。”

  王夢茹嘻笑道。

  “娘,慈母多敗兒啊……”

  “你這妮子……”

  笑罵了一句,喜云從桌上拿起了報紙,略微看了一會,便是喜上眉梢道。

  “難道你爹匆匆忙忙的連飯都沒吃,就去了廠子里,瞧,工商部剛頒布了新造船鼓勵辦法。”

  雖說是護士,可因為家里辦船廠的關系,王夢茹自然知道與船廠有關的事情。

  “新的鼓勵辦法?這個鼓勵辦法不是一直都嗎?”

  一直以來,為了促進航運業的發展,大明一直通過補貼的方式支持航運業。這個辦法早就有了。沒什么新鮮的。

  “不一樣的,夢茹,你看看除了鼓勵民間買船、造船之外,還增加了對船廠的鼓勵,你爹他肯定是和秦經理他們是商量這件事去了!”

喜云一邊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