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四章 典籍里的華國、經典詠流傳、非遺傳承

  「有。外國文學盛行而咱們國家古典文學沒落的原因,無非就是外國文學比較通俗淺顯,而咱們國家的古典文化比較高深,如果沒有人教,自己去研究,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甚至還可能看不懂。因為古典文學多是些文言文,沒有那方面的積累,很難研讀的。」王軒說。

  「那怎么辦?」

  「簡單,可以與國家話劇院、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院聯手,打造一個節目,從中甄選最值得講述的優秀傳統文化作品,以‘文化節目戲劇影視化的方式,講述典籍的成書、核心思想以及流轉中的閃亮故事,讓書寫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來,展現典籍里蘊含的華國智慧、華國精神和華國價值。」王軒說道。

  李部聞言眼前一亮:「具體怎么操作?」

  「這個節目叫《典籍里的華國》,聚焦享譽中外、流傳千古的典籍,依托典籍的文化IP,設立歷史空間、現實空間兩大舞臺創新節目形態,在歷史空間中采用影視化拍攝手法,邀請知名導演擔當影視指導,口碑佳實力派的影視嘉賓進行故事演繹,結合環幕投屏、AR、實時跟蹤等舞臺技術,通過時空對話的創新形式,對典籍的故事進行可視化呈現,展現千年歷史中經典書籍的誕生源起和流轉傳承。

  觀眾在跨越時空的古今對話中,感受‘弦歌不絕的傳承,激發‘思接千載的心緒。多個舞臺,不同場景,以一部古籍串聯;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為同一典籍發聲。

  節目既是忠于歷史的講述,也有屬于當代的表達:既有聲光電交織的宏大場面,又有特寫演繹的細膩情境,也正是在歷史空間與現實空間交錯的舞臺上,那些古雅的文字中蘊藏人生感悟、社會哲思,在時間的長河中匯入華國人的血脈,成為心靈深處的文化基因。」王軒說。

  李部頭眼神更亮了。

  其實什么歷史空間、現實空間、時空對話等等,他根本聽不懂。或者說不是聽不懂,而是不知道該怎么實現。

  但王軒說得條條是道,這個方法大概率是可行的。而他既然特地請教王軒,那肯定是相信王軒的能力。既然如此,他何必聽懂?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就行了。

  「王軒老師,不瞞你說,你說的這些我都聽不懂。但我相信你,你看要不這樣,這個項目我交給你,你來當總策劃,需要什么你盡管提,整個文化部都會配合支持你。」李部說。

  「不用不用,李部,我直接將節目完整策劃寫出來交給您吧,有了詳細的策劃方案,以華視節目制作團隊的能力,絕對能將這個節目弄出來的。到時候我也可以幫忙參考一下。」王軒說。

  「可這樣對你不公平。」李部說。

  「沒事,沒必要計較這些,能為傳播咱們國家傳統文化出一份力,我高興還來不及。」王軒說道。

  「也行。這節目交給華視制作,節目策劃上面,讓他們標注你名字就行了。」李部說。

  王軒點頭。

  節目創意是他的,若節目策劃人標注別人,他肯定也不樂意。

  「其他方面呢?有沒有什么想法?」李部又問。

  「古詩詞那塊,想要推廣,同樣可以搞一個節目《經典詠流傳》。和詩以歌、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在注重節目時代化表達的同時,也將深度挖掘詩詞背后的內涵,講述文化知識、闡釋人文價值、解讀思想觀念,為現代文明追本溯源,樹立文化自信,帶領觀眾在一眾唱作歌手的演繹中領略詩詞之美。具體形式為,由相關專家介紹詩詞,以歌手為經典傳唱人,用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重新演唱經典詩詞或與古詩詞相關的歌曲。」王軒說。

  說完又補充了一句:「這節目改天我也寫個詳細策劃案出來交給您,您找華視,讓他們制作就行。」

  「行。」李部大喜。

  《典籍里的華國》、《經典詠流傳》,這名字一看就充滿了內涵,可行。

  其實還可以策劃一個《華國詩詞大會》節目,只是相比《華國詩詞大會》,王軒更喜歡《經典詠流傳》這個節目而已。

  「那第三個呢?那些傳統手工藝怎么辦?有沒有什么辦法能讓這些手工藝傳承下去?」李部又問。

  「這個有點難辦。想來李部也知道,傳統手工藝漸漸沒落的真正原因,不過是工藝所得和所費時間不成正比罷了。傳統手工藝太難學了,想學有所成,乃至出師,往往需要好幾年時間。

  問題出師之后,想用手工藝賺錢謀生,依然非常難,因為是純手工,沒法規模生產,制作周期還長,很容易被機械化產品替代。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是消費者,你愿意去買一個幾塊錢的塑料筐,還是愿意買一個三十多塊的手工竹筐?相信除了一些追求生活高品質的人之外,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輕便又便宜的塑料筐。說句難聽點的,人家用價格戰都能沖垮你。」王軒說。

  「是啊。傳統手工藝最尷尬的地方在于,傳統手工藝往往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可帶來的平均收益卻比較低,變現能力遠不如其他工作,以致于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愿意去學手工藝,除了老一輩人還在堅守之外,很多手工藝現在已經找不到傳承人了。」李部嘆了口氣說。

  「就沒有什么解決的辦法嗎?」

  「有。國家和民間相配合。甄選出那些精致的,瀕臨滅絕的、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價值的手工藝,由國家出面,幫這些手工藝申請非遺,甚至可以出臺相關法案,比如《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案,對該項手工藝進行立檔、研究、保存、保護、宣傳、弘揚、傳承和振興。

  民間方面,可以找一些明星之類當傳統手工藝的傳承人,真心也好,假意也罷,將年輕群體的目光聚集過來就行,曝光度大了,總能吸引一些年輕人過來學這些手工藝的。

  當然,最主要還是要幫這些手工藝打開銷路。靠名人效應,靠情懷,是沒法堅持的。商業戰略永遠是情懷的基礎,沒有買賣,就沒有保護。其實之所以讓國家出面幫手工藝申請非遺,除了保護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為手工藝正名。而正名,也是為拉開銷路服務的。

  還是拿籃筐舉例,如果你是消費者,你面前擺著一個幾塊錢的塑料筐和一個三十幾塊錢的非遺工藝品手工竹筐,你會買哪個?大部分人還是會買塑料筐,但買手工竹筐的人也不會少。

  在國家幫忙定性手工竹筐為非遺藝術品之前,你放著幾塊錢的塑料筐不賣而去賣一個三十幾塊錢的手工竹筐,別人會嘲笑你腦子進水,可之后,不會有人非議你,因為你買的不單只是竹筐,還是非遺藝術品。」王軒說。

  李部大喜:「好好好,果然還是王軒老師有想法。你這些建議,簡直讓我醍醐灌頂啊。」

  「李部不嫌我夸夸其談就行。」洛辰笑道。

  「怎么會?非遺的建議真的很好啊。就是找那些明星來當這個非遺傳承人是個問題。」李部說。

  「李部如果不嫌棄,我讓天海旗下的藝人有空的話就去當非遺傳承人吧,為弘揚咱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出一份力。我本人若是有空,也會偶爾客串一下非遺傳承人。」王軒說。

  「好好好!」李部更是驚喜,當即表態,「王軒老師,你的格局真的讓我動容。你放心,你如此念著國家,國家也絕不會虧待你,不會虧待天海旗下那些為弘揚國家傳統文化作出貢獻的人。」

洛辰聞言笑笑。李部說的這些他倒沒  怎么在意。現在的他,算得上什么都不缺了,不缺錢,也不缺身份地位,也不缺權。最起碼不會有人拿權來壓他。既然如此,能為國家出一份力,于他而言還是很開心的。

  李部離開了,說是要立馬回京,召集文化部的人討論,盡快商議出可行方案。

  「王軒,剛剛李部讓你全程負責節目的時候,你怎么拒絕了?」陳雪琪有些不解地問道。

  「換個思維方式,你覺得我接受這項差事有什么好處?」洛辰問道。

  陳雪琪一愣。仔細想了想,還真想不出來。

  名,王軒不缺,根本不需要這兩個節目來為王軒出名。錢,王軒也不缺,而且這種弘揚國家傳統文化的節目,根本不是以營利性為目的的。再者,王軒也不需要這份差事為自己增加光環。有沒有這項差事,王軒都是華國娛樂圈最矚目的存在,免死金牌加身。

  既然如此,王軒接受這份差事做什么?

  「想明白了吧?有沒有這份差事,對我而言根本沒什么兩樣。最主要是,策劃方案是我提供的,哪怕我不披帥上陣,也沒人能搶走我的功勞。當然,我也不在意這份功勞就是了。」王軒說道。

  「那可以將這個項目交給咱們天海的節目制作團隊去做啊。」陳雪琪說。

  「做不了!除非我全程負責。不然咱們天海的節目制作團隊,絕對做不了這兩個項目。而華視的節目制作團隊絕對可以,這也是我將這個項目交給華視的原因。」王軒說。

  「好吧。」陳雪琪點頭。

  王軒則再次登上了鯨魚直播,卻發現他表妹已經下播了。當下直接給周美佳打了個電話。

  「哇,表哥,你居然給我打電話,這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嗎?」電話接通之后,對面傳來周美佳興奮的聲音。

  「如果我說我剛剛看了你的直播,你會不會更興奮?」王軒笑道。

  「真的?」

  「當然是真的。那個任逍遙就是我啊。你剛剛還叫我逍遙哥哥呢。」王軒說道。

  「那表哥,你覺得我唱歌怎樣?有機會成為歌手嗎?「周美佳問。

  「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真話,哦不,假話,先讓我開心一下再說。」

  「假話就是你天賦異凜,天后之資。」

  「真話呢?」

  「洗洗睡吧。你的嗓音太普通了,辨識度太低。如果不靠家里,不靠我,你在歌壇是不可能出頭的。而我相信,你絕對不想靠家里,靠我。」

  「...表哥,不帶那么打擊人的,我唱歌真有那么差?」周美佳有些沮喪。

  「不是差,是沒有辨識度。嗓音沒有辨識度的歌手,在歌壇是不可能走紅的,哪怕我給你幾首好歌,最終的結果也不過是歌紅人不紅罷了,若是有實力歌手翻唱,分分鐘把你這歌原唱秒了。但是.....「

  本來周美佳聽到前面的話還有點沮喪,備受打擊,結果王軒話鋒一轉,卻讓周美佳精神一震:「但是什么?表哥,你別說話說一半留一半啊。「

  「但是我發現你很適合做一樣東西。」

  「啥東西?」

  「非遺傳承人!」

  「什么是非遺傳承人?」

  「這是我今天和文化部的領導聊的一個話題,不久之后,國家會為一些傳統手工藝項目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那絕對是個大風口,你如果去當非遺傳承方面的主播,只要做到頭部主播,未來不靠家里,你也能養活自己。最主要還可以幫忙弘揚國家傳統文化,意義非凡。」王軒忽悠道。

說是忽悠,但其實,王軒卻覺得,沒有幾個人比她表妹更適  合去當非遺傳承人了。因為周美佳不缺錢,不需要靠這個養活自己。沒有生活上的壓力,自然能干下去。

  再有,不少手工藝,其實挺費錢的,一般人也扛不住那個花銷。但周美佳完全可以。幾萬、幾十萬、幾百萬、乃至幾千萬,對周家而言都不算什么錢。而周家肯定支持周美佳去做非遺傳承人的,可以為周家樹立良好的口碑啊。

  當然,能否堅持下去,還得看周美佳能不能受得了那份苦。

  「哇!這個好這個好!我就當這個非遺傳承人了。」周美佳說。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