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星耀聯邦的外圍世界“天環界”更遠80光年,深邃星海,未知星域,一顆褐矮星的背后。
星海浩瀚,星體無窮,光是以星耀聯邦七大世界為中心,以半徑100光年來畫一個球體的話,囊括在這七個球體中的恒星系就超過5000個——絕大部分都是沒有靈能,也毫無生機的荒蕪世界。
即便星耀聯邦在過去一百年間,每年、每月、每天都在源源不斷向這些荒蕪世界發射無人駕馭的微型探索艦和高敏度觸發式星海水雷,試圖在自己周圍200光年內,構筑起一道堅實的防線,至少是“國境線”,時至今日,亦是遠遠沒有將這5000個荒蕪世界統統填滿。
5000顆恒星周圍,依舊存在大量聯邦尚未探測和監控到的黑暗星域,所謂“國境線”,完全是千瘡百孔,虛無縹緲的東西,一種心理上的安慰而已。
而“恒星”至少是位于蜘蛛巢星的聯邦最大星空監測站“刺星齋”,可以監控和鎖定的大型天體。
褐矮星卻比恒星更低一個級數。
褐矮星是構成類似恒星,但質量不夠大、不足以在核心點燃聚變反應的氣態天體,質量介于最小恒星與最大行星之間,所以非常黯淡,又被稱為“失敗的恒星”。
由于質量不足無法成為燃燒的恒星,也就極難釋放出能夠被刺星齋和聯邦任何一所星空監測站感知到的靈能波動。
根據聯邦的天文學家分析,在聯邦各大世界的半徑100光年范圍內,極有可能存在至少3000顆褐矮星,而目前被聯邦發現并命名的褐矮星還不到500顆。
依舊有2500顆褐矮星,就像是看不見的眼珠般,緩緩旋轉和漂流于黑暗冰冷的未知星域中。
雖然這些褐矮星極難被100光年外的聯邦探索和開發,然而在近在咫尺的距離上,他們中的一些,依舊能釋放出極高的溫度。
這溫度既可以轉化成微弱的能量,供一支長途跋涉,遠道而來的艦隊稍作休整;又不至于太過狂暴,干擾艦隊在百年遠航中高度磨損的各種法寶單元;還可以稍稍掩蓋艦隊在進行休整、維修、展開,以及搭建大規模陣列式星炬時,本身釋放出來的靈能波動。
即便被聯邦的星空監測站感知到了,亦會以為艦隊不過是褐矮星的一部分。
黑風艦隊已經在這顆褐矮星的同步軌道上停留整整七年了。
星海遠征,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百年前黑風艦隊出發時,面臨最大的敵人,就是未知的星海,以及時間流逝本身。
那時候的他們,手頭只有一小段殘缺不全的飛星界坐標,依靠這段殘缺坐標進行跳躍的話,99.99會跳躍到某處不在星圖記載上,亦看不出半點天文參數特征的未知荒蕪世界,等于是陷入星海的漩渦,不消耗掉大量資源,極難再跳出來,就算跳出來,也極有可能是第二個該死的未知荒蕪世界。
正好,真人類帝國在過去千年,擴張的腳步,尚未延伸到飛星界這個方向上。
于是,在前線吃了敗仗,丟掉了老巢,淪為“孤軍殘兵”,又不甘心被其他世界吸收、吞并的黑風艦隊,就接受了這一光榮和艱巨的任務,為帝國開疆擴土,鞏固大后方。
他們的任務不單單是探索和征服飛星界,還包括從星海中央的帝國本土,到飛星界之間的全部未知星域,特別是在“舊星海帝國”時代,那些史料和星圖殘卷上記載的大千世界,更是重點要尋找的“獵物”。
所以,黑風艦隊并不急于一次超遠距離星海跳躍,就跳躍到飛星界,昔日“星孩”釋放出的坐標點。
考慮到星海跳躍的復雜性,以及靈能消耗的成本計算——進行星海跳躍的距離每長一倍,消耗的靈能和資源數量就要提升一個平方數,作為孤軍殘兵,明擺著不可能從大本營得到更多補給和援軍的黑風艦隊,是絕對不會貿然進行超遠程跳躍的。
他們選擇的是一種被稱為“恒星蛙跳”的戰術,每次短途跳躍的距離不會超過100光年,通常都在10到50光年之內,每次跳躍之后都尋找到一顆最合適的恒星,一邊探索恒星四周是否存在可居住行星和人類文明,一邊向這顆恒星投放特殊的“恒星炸彈”。
以真人類帝國的神通和法寶水平,不太可能直接毀滅一顆恒星,而這種“恒星炸彈”的目的也不是毀滅,而是激活這顆恒星的特定區域,為他們的下一次跳躍提供靈能。
當恒星四周統統探索完畢,將所有參數和坐標都錄入星圖進行更新,并在當地的穩定行星附近,建立了大規模的星炬之后,就意味著今后別的艦隊可以很方便來往于這些星域和帝國本土之間,也就代表這些星域都被納入了帝國的“版圖”。
這時候,他們往往也搜集到了足夠的能量,于是就展開新的“恒星蛙跳”,再重復上面的過程。
所以,一百年間,停停走走,不斷探索、記錄和建設,直到十年前才抵達星海邊陲。
黑風艦隊過去一百年的運氣相當糟糕。
他們并沒有發現太多有開發價值的可居住行星。
即便是在星海帝國遺留下來的史料和星圖殘卷上記載,曾經有過繁榮文明的人類世界,被他們千辛萬苦、消耗大量資源找到之后,往往發現當地的世界已經崩潰,靈能統統消耗或者流失殆盡,所謂文明只剩下一片殘垣斷壁,縱然有些茹毛飲血的野人,在靈氣枯竭的荒蕪世界中茍延殘喘,亦完全無法彌補黑風艦隊為了尋找他們而消耗的資源。
資源,資源,資源!資源是星辰大海中最寶貴的東西!
文明,文明,文明!文明又是冷酷宇宙中,最脆弱的存在!
接連三四次大失所望之后,黑風艦隊的處境就變得極為尷尬。
不錯,表面上看,他們是為帝國新“開拓”了大片疆土,但都是評價等級最低,幾乎不值半毛錢的荒蕪世界。
在星海中,最不值錢的就是所謂“疆域”了,抬頭仰望星空,億萬星辰,無窮疆域,理論上都蘊含著豐富的資源和極高的價值,那些亙古以來就沒有智慧生靈存在的世界,只要插一面國旗,唱一首國歌,最多旁邊再建設一座星炬,就可以宣稱為帝國的國土。
但是,這樣的“國土”,是沒有半點意義的,縱然“理論上”蘊含的價值再高,也要帝國有能力在成本適當的前提下去大規模開發才行!
縱然某個世界號稱擁有10000點的資源,但如果帝國對它進行開發,資源的采集、冶煉和運輸回帝國本土,卻要消耗20000點資源的話,這樣的世界,又有什么用呢?
這還沒算上星炬的建設和維護,以及帝國為了統治這個世界,要額外支出的各種管理成本及補給線防御成本呢——圣盟神出鬼沒的破襲艦隊,可不是好對付的!
很不幸,黑風艦隊過去百年間,連這樣的世界都沒發現多少。
他們發現的星域,往往都是“嗯,理論上來說,或許進行深度勘探的話,有可能找到10000點資源,但勘探成本就要5000點,而后續開發成本估計還要10000到100000點資源”這樣的世界。
這樣的世界,根本不可能為黑風艦隊換來多少貢獻點。
沒有貢獻點,也沒有自己的老巢,就意味著黑風艦隊不可能從帝國別的世界得到更多補給和全新的戰艦,更意味著他們就這樣灰溜溜回去的話,就只有被別人一口吃掉、徹底收編,或者送到最兇險的前線上和圣盟徹底拼光,這樣兩條路。
黑風人自然哪條路都不愿意選。
他們繼續朝深空挺進,孤注一擲!
就在這時,他們收到了有一支爪艦隊全軍覆沒的消息,亦知道了星海邊陲存在一個區域性強國的情報,甚至還找到了失落千年的星海共和國流亡政府,最后的“流動國土”!
百年霉運,一朝逆轉,但依舊是機遇和挑戰并存。
好消息是,眼前的獵物足夠肥碩,只要能夠吞掉這頭自稱“星耀聯邦”的獵物,黑風艦隊的實力至少能翻上三五倍,縱然回到星海中央,亦有足夠的力量,和包括皇帝、各路諸侯軍閥在內的所有人抗衡。
壞消息是,獵物似乎又太過肥碩了一些,隱藏在其龐大身形下面的不僅僅是脂肪,還包括強壯的肌肉、堅固的骨骼和鋒利的爪牙。
進退維谷的黑風艦隊,這時候就有兩個選擇。
他們可以在這里設置大規模的陣列式星炬,建造一座恢弘壯闊的星空之門,將這里的情報如實向帝國本土,向貪得無厭的皇帝和各路諸侯、軍閥匯報,召喚來自本土的支援。
當然,建立星空之門并將它激活,維持在極高傳送水平——會進一步消耗掉黑風艦隊的戰爭資源,削弱他們的戰斗力,令他們在瓜分獵物的游戲中,處于被動地位。
要么……
就自己干!自己獨自將聯邦這頭龐然大物吃掉,吞噬掉所有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