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肯定不可能是一部很大眾的商業電影。

  但是卻不妨礙其成為這類影片的經典之作。

  不過要拍好這樣一部電影,卻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當李易拿出劇本的時候,朱尼奧也有些被李易的速度震驚到了。

  當然,在好萊塢混出名堂的朱尼奧和法蘭西本土的那些喜歡慢節奏的同行不一樣。

  雖然驚訝于李易的速度,但是他還是非常認真地拿起劇本看了起來。

  時而皺眉,時而展露笑容,時而又糾結。

  良久之后,他合上了劇本。

  突然他開口問道:「你覺得蒙丹是個壞孩子嗎?」

  「你覺得呢?」李易反過來問道。

  朱尼奧怔了一下,然后說道:「我們那個時候,也有個「壞孩子」,他叫艾諾,真的,我不知道他算不算壞孩子。」

  「這重要嗎?」李易又問道。

  朱尼奧點了點頭苦笑道:「是的,這不重要!」

  事實也是如此,其實蒙丹這個角色,在《放牛班的春天》里面可以說有著很關鍵的意義。

  他和其他的孩子不同,可以說,他是所有人在那樣的年紀,身邊必然存在的人。

  他們或許結局不同,但是卻必然有這樣一個人。

  他是壞孩子嗎?

  這個答案需要每個人自己去想。

  劇本出來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制作這部影片了。

  《放牛班的春天》最大的難題其實在于音樂方面,可以說,這部電影,音樂占據了很大的篇幅。

  或許很多觀眾看完之后,會聽不懂音樂,但是實際上,這就是電影的神奇之處。

  李易雖然在這邊沒有什么人脈,但是這根本不是問題,音樂方面,朱尼奧在這里有著廣泛的人脈。

  而電影要制作,要拍攝,肯定少不了投資和發行的公司,李易直接找了迪恩影業,不是他自己不能做,而是沒有必要。

  迪恩影業雖然是好萊塢的電影公司,但是在歐洲同樣的影響力也不小。

  很快地《放牛班的春天》就正式開始籌備起來。

  演員方面,主演最終還是找了一名本土的男演員,讓比諾!

  讓比諾在法蘭西有不錯的名氣,但是也僅限于此,李易之所以選他,是因為,這位的形象很符合李易的印象里面的「馬修」的形象。

  倒是小演員方面,李易有些意外,沒想到,是最為順利的。

  不過,倒是也正常,老外這邊,孩子們都很是眉清目秀的,只不過長大后長殘的概率賊高就是了。

  在歐洲這邊拍電影,其實比北美那邊更加寬松。

  這一點李易倒是很清楚,其實這也是比較正常的事情,別看歐洲這邊,好像經常罷工之類的,但是實際上,像電影這類的工作,在這邊還是蠻吃香的。

  或者換句話說,「藝術」在這里無往不利!

  特別是李易還是全球都大名鼎鼎的大導演。

  有西西里那邊《天堂電影院》珠玉在前,這一次《放牛班的春天》也可以說消息傳出之后,就獲得了巨大的關注。

  因為《天堂電影院》可以說在歐洲這邊,被無數人奉為經典之作。

  特別是許多電影人,更是把《天堂電影院》比喻成是一部寫給電影的情書!

  如此,當李易要拍攝一部同樣的類似于《天堂電影院》這樣的誕生方式誕生的電影,自然而然地會讓他們更加充滿期待。

當然了,小眾,畢竟是小眾,《放牛班的春天》在歐洲地區或許的確受不少圈內人的關注,但是這  畢竟不是一部什么大制作,所以,自然不可能得到和商業大片相同的待遇。

  不過,李易并不是特別在意。

  不得不說朱尼奧在音樂圈的人脈的確足夠廣泛,為了能夠讓《放牛班的春天》在音樂方面,盡善盡美,他甚至請到了有法蘭西古典音樂大師之稱的布魯諾·雷。

  當然也和《放牛班的春天》是李易即將執導的法蘭西電影有很大的關系。

  電影很快開拍,不過,李易拍這部電影,并不趕時間,而且音樂創作方面也需要時間,所以,他拍攝的速度很慢,畢竟,他可是來度假的,根本沒有把這個當成工作來做。

  當然雖然他拍的速度比較慢,但是畢竟《放牛班的春天》也不是什么復雜的電影,為此,拍攝還是蠻順利的。

  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

  當然,不是說歐洲這邊的工作人員打死不加班。

  事實上,所謂的不加班,也要看是針對什么人。

  像李易這樣的大導演,他的劇組,可以說他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一言而決。

  真要是到了他要求加班的地步,你試試不加班!

  當然了,也沒有人會那么頭鐵就是,畢竟,有和李易合作的履歷,不要說是法蘭西本土了,就是去好萊塢都是一份非常好的履歷。

  所以,這個機會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格外的重要。

  當然,不加班是肯定的,畢竟,這一次,李易是來放松的。

  為此,甚至他還會偶爾讓媳婦去執掌導筒。

  當然,不是說他就不認真,不用心了,而是這部電影,本身的主題,是治愈的,所以,李易也希望能夠輕松愉快一點地完成電影的制作。

  不得不說,音樂大師還是有幾把刷子的!

  所謂孩子們的聲音,是最接近上帝的聲音,他們都是天使。

  那么如何來展現出來?

  一方面是童真的笑容,清澈的眼睛,還有那天使一般的聲音。

  可是這一切都是需要展現的。

  那么這個時候音樂就很重要了。

  時光荏苒,一邊度假一邊拍電影,偶爾聽聽音樂大師給這些孩子們創作的合唱曲目,說實話,真的挺愜意的。

  而另外一邊,國內這邊知道了李易正在拍攝一部如同《天堂電影院》那樣的電影的時候,頓時就起了心思。

  事實上,李易雖然拿獎不少,可是他的電影,其實還是更偏商業一點。

  當然,沒有人會質疑他在藝術電影方面的造詣,可是畢竟,李易的確更商業化的電影拍的更多一點。

  而這次,對于國內一些有心人來說,就是個機會啊。

  比如電影節!

  中海國際電影節,現在比較尷尬,或者說,這幾年因為電影節的策略,所以讓這個電影節并不受國內的電影人,以及觀眾待見。

  為什么?

  因為電影節真的非常的「國際」!

  這么說吧,已經有連續多年,中海國際電影節的大獎,都是給到外語片,乃至于外籍演員,導演了。

  為此,甚至經常會出現,很多國內的電影演員,導演,甚至都不愿意出席這個電影節。

  雖然后面電影節方面有所改變,但是根深蒂固的印象卻已然很難改變。

  組委會方面也急啊!

  其實他們本身的策略談不上什么大問題,畢竟,國際電影節,總是需要吸引更多的「國際」電影來報名的吧,所以,不同于好萊塢,把獎項都留在北美。

  反倒是某種程度上,有些模仿歐洲三大的意思!

  可惜的是,精髓沒有模仿到!

  今年中海國際電影節,當然想要搞好了,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電影對于電影節來說當然也是一種資源了。

  像奧斯卡,歐洲三大這些知名的,影響力巨大的電影節,自然不缺好的片源,也有的是人趨之若鶩。

  可是相比之下,中海國際電影節,就尷尬了。

  一些電影節,人家有逼格,有規定,不允許參加其他的電影節,而是要獨家。

  所以,優秀的電影幾乎被那些個頂級的電影節壟斷了。

  剩下的,同樣的也有二三線的電影節爭奪呢,為此,也是各出奇招。

  而中海國際電影節的想法就是獎項傾瀉!

  把「國際」倆字體現的淋漓盡致,有效果嗎?

  當然還是有的,但是效果其實真的不那么好。畢竟,這種獎項也沒辦法吸引到真正的最優秀的那些電影啊!

  而這次,李易的電影,就成了他們的目標。

  首先,李易是華國導演,其次,《放牛班的春天》卻又是法蘭西電影,當然,還有一點,李易足夠牛逼,咖位足夠大,《放牛班的春天》雖然還不知道是什么類型的電影,但是和《天堂電影院》的誕生很相似啊!

  關鍵是這部電影,在國內,乃至于歐洲電影圈都很受關注啊!

  所以,如果能拉來這部電影,來中海國際電影節,那么牌面就有了啊!

  為此,說客是一輪接一輪。

  李易對此其實并沒有太在意,事實上,歐洲三大電影節,也都同樣的向李易發了邀請。

  畢竟,李易可是大滿貫啊!

  他的新片,又是這種明顯的應該是文藝向的電影,天然的適合他們啊!

  不過,最終李易還是選擇了,把電影作為中海國際電影節的開幕電影。

  無他,畢竟,始終中海國際電影節,是自己人。

  別的電影節多他不多,少他不少,可是在中海國際電影節,就不同了。

  至于會不會影響電影的關注度?

  這個李易真的不擔心。

  電影雖然沒有趕工,但是拍攝還是很快地就結束了,當然這個快,指的是和法蘭西那些電影相比。

  事實上,對于李易來說,已經足夠慢條斯理了。

  中海國際電影節這邊,在獲得李易的首肯之后,就直接第一時間放出了消息。

  效果自然是杠杠的!

  畢竟,這可是李易的電影!

  而且電影本身很有逼格!

  中海國際電影節,在有了《放牛班的春天》做門面之后,很快地也吸引了許多國內外的影迷,乃至于電影人。

  這天,中海國際電影節,正式開幕。

  李易自然也回來了,并且帶著他的新片,《放牛班的春天》回來。

  《放牛班的春天》自然在開幕式上的待遇是最高的,或者說,李易本身的待遇也是最頂級的。

  《放牛班的春天》作為開幕影片,被安排在了最大的放映廳。

  能容納超過三千人的超級放映廳。

  此時此刻可謂是座無虛席,而且不止是國內的媒體人,電影人,還有來自全球各地的電影人,媒體人,影評人等等。

  整個放映廳座無虛席。

  開始放映之前,李易接受了電影節官方合作媒體的采訪。

  「李導,為什么會想到拍攝一部這樣的電影呢?」記者問道。

  「其實我原本是去度假的,受老朋友的邀請,前往法蘭西的一座小村莊,結果到了我才知道,原來我是被騙過去了!」李易笑著道。

  關于《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的誕生的過程,大家也很好奇。

  畢竟,一部電影,不止要看電影本身,同時電影的誕生過程,也很關鍵,特別是一部經典之作,那么電影誕生的故事,也同樣的有很大的受眾。

  「朱尼奧帶著我去了他的音樂啟蒙學校,當然,現在那里已經荒廢了,然后他又跟我說了很多事情,他想把這個故事搬上大銀幕,但是他自己又不是特別擅長,所以就想到了我!」

  聽完故事之后,記者再次問道:「《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什么樣的電影?講述的是什么樣的故事?能透露一些嗎?」

  事實上,很多人都知道有這部電影,但是的確并不是特別清楚這部電影到底講的是什么。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老師和一群特別的學生們的故事!」李易說道。

  「能說的更多一點嗎?」

  「就是一個不知名的,失敗的音樂家,如何去救贖一群問題少年的靈魂的故事。

  當然更多的就需要大家去看了電影,自然就會知道了!」

  其實《放牛班的春天》單純地從故事創意,或者套路來說,真的不算新穎,甚至很老套。

  可以算的上是法國版本的「麻辣教師」!

  但是卻又不同。

  因為《放牛班的春天》顯得更加內斂。

  而這是一部音樂電影,可以說,這類的電影,想要抓住觀眾,不止需要靠故事,同時還要靠音樂。

  讓孩子們的音樂抓住人們的耳朵,治愈人們的心靈,才算成功!

  電影往往是虛構的,也許在真實生活中它不曾發生。

  但是它卻寄托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憧憬。

  《放牛班的春天》可以有說講述的就是一個老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和深厚的愛。

  在簡單質樸的語言中,讓人豁然開朗:其實,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這樣一個美麗的花園,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隨時隨地都因為周圍發生的一切而改變。春天定然是最美的季節,一陣陣柔和的春風拂過面頰,綠草破土而出,泉水叮叮咚咚地詮釋著春天的絢麗多彩。然而只要有愛的包圍,即使是放牛班的那些孩子,依然可以擁有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

  好吧,這個說法就有點文藝了,還是直接看電影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