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零四章 別母尋道緣

  九頭青獅吵吵了一會,見靈青不言不語,它們也漸漸停了下來。</p

  當中的主首問道:“老爺,你這忙活數日,就任由他去拜師別人不成?”</p

  “我忙活這數日,收獲可比他大。”靈青搖搖頭道:“再說了,靈機、文君、雨薇三個孩兒,我都沒工夫去培養。</p

  現在還丟在下界任由他們自生自滅,再找個徒兒,豈不是憑添麻煩?”</p

  “這倒也是,也不知玄機小老爺他們怎么樣了?”</p

  “以他們的本事,想來無甚麻煩,日后是否能夠成仙,就看他們的機緣了。</p

  等我日后度得四劫,開辟了世界,自去下界尋他們。”</p

  “老爺,那玄生生性醇厚,又天資不錯,若是放棄著實可惜。</p

  也不知道關大老爺他們成仙了沒有。</p

  若是也來了,將玄生交于道關大老爺他們,豈不也好?”</p

  靈青一想道:“你這番話倒也不差,也罷……”</p

  他略一沉思,便將青龍鬧海劍拿了出來,一手持劍,一手在其上不斷刻畫符箓。</p

  不一會,一道禁制布滿劍身,將青龍鬧海劍異象隱去,如一柄平常古劍。</p

  而后伸手一拋,鬧海劍便化作一道青光飛走。</p

  “老爺這是?”</p

  “如今也沒空去找龍窟,便將這番因果交給玄生了。</p

  我在鬧海劍上以玄天九變布下一重禁制,將我與龍宮的因果化作劫數融于其中。</p

  等他得了這劍,便可借此番劫數與青龍鬧海劍得重重機緣。</p

  至于他能從這機緣中獲得什么,還是被龍窟所壓,那就全看他自己了。</p

  若是他能闖出重重劫難,鬧海劍自會引他前往嶗山。</p

  能被諸位師兄看中,自是好的,看不中看在我這劍的份上,萬師兄也會教導他一段時間。</p

  日后成就如何,全看他自身了。”</p

  九頭青獅搖搖頭,嘖嘖道:“這玄生若是真能拜師,怕不是嶗山門下經受考驗磨難最多的了。”</p

  “話不可如此說。”靈青搖搖頭道:“你只覺他要受諸般磨難。</p

  又豈知我那些師兄當初拜師時,不曾受更嚴苛的磨難?</p

  他與靈機、文君他們不同。</p

  靈機、文君在我觀中做了數年童子,勤學好道,本身也有資質,我這個親人自然不會棄之不管。</p

  雨薇是道靈師弟的妹妹,也有道緣,亦是可收。</p

  關鍵是他們三人,都是從零開始修行,本身并不需要這許多磨難。</p

  只需知其有向道之心,此后按部就班的問道修行便可。</p

  日后自有他們自身的劫難來磨礪他們。</p

  而玄生先前單憑自身就修成三劫天仙,本身資質說不得比靈機三人還高。</p

  只是他再如何重修,其本身已經養成了旁門的習性。</p

  想要引入道途,自然少不得要磨礪一番。</p

  我上清一門,到底是重道。</p

  道不彰,其法再高,日后成就也不在道門。”</p

  見青獅還要再說,靈青沖著九個腦袋一一敲了一下,道:“好了,快些回去吧,老爺我還要等著閉關呢。”</p

  “是!”</p

  青獅也不再多言,邁開步子轉瞬便回了廬山。</p

  靈青自回玉屋洞,見何仙姑尚未回來,自去閉關不提。</p

  玄生在潭中龍宮休息了數日,撿了些煉體的功夫修煉了。</p

  雖因修為被廢,沒有了種種神通。</p

  但因靈青的原因,其肉身并不比一般的天仙差。</p

  當然,沒有境界和神通的支撐,他頂多能夠媲美一般的人仙。</p

  偏科十分嚴重。</p

  不過,其肉身本質是天仙,一般的人仙、地仙想要殺他,倒是也難。</p

  有了些自保的能力后,他找到曇姬道:“母親,所謂道不求不得。</p

  孩兒只在家中坐著,那名師必然不會自動上門來。</p

  須得孩兒親自去求取不可。</p

  今我也已經適應了自身現在的情況,這就要拜別母親,去求道了。”</p

  曇姬雖心有不舍,對于如今玄生修為被廢也很擔心,但她知道,自己不該阻攔。</p

  只能道:“我兒求道自是應該,只是山遙水遠,萬事小心。</p

  也盼我兒還能記得……</p

  不,聽說道門有斷俗緣的,若是我兒求得名師,自去學你的道,不要擔心為娘。”</p

  “娘親多慮了,道門廣大,也不是盡要斷俗緣的。</p

  大道萬千,有情亦是道。”玄生聞言只能安慰道。</p

  他不覺得,求道便要舍棄其余一切,否則的話,先前靈青給他三個選擇的時候,他直接選擇第一條便是。</p

  何苦還要將自己一番苦修盡數廢了?</p

  有心更近一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不愿自己真的入魔了,做出令母親痛苦、悔恨自身的事來。</p

  母子兩個依依惜別了一番后,玄生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龍宮。</p

  曇姬則在殿內,看著玄生消失的地方,愣愣的坐了良久。</p

  玄生邁出水面,回頭望了望這不起眼的小譚,這里是他出生、長大的地方。</p

  躬身掬了一捧潭水送入口中咽下,起身看了看方向,依著心中所想,隨意選了個地方便邁步行去。</p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換源app,安裝最新版。</p

  他此時的情況,除非是天仙當面,能夠看得清他本體乃是水蟒,常人見了不過是覺得是個壯碩的漢子罷了。</p

  他也不去人間鬧市,雖說南贍部洲之上,不泛有道門的高人游戲紅塵。</p

  但顯然更多的還是在山門潛修。</p

  一路上游山玩水,放下先前種種,放空身心,去感受這大好河山。</p

  從自己所未曾設想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p

  等看的多了,疑惑也多了,他忽的想起,道門雖未將修行法門隨處公布,但經典卻是不少。</p

  他這才到城市中,買了些道籍,用書箱盛了背在身上。</p

  手不釋卷的拿著一卷卷經文反復研讀。</p

  讀時也不求甚解,單只是去讀,放空心思的去讀。</p

  每每看到山水有感,心中想到哪篇經文,便拿出來讀一讀。</p

  等覺得讀的夠了,也不去做什么總結,收起書卷便又行。</p

  如此行行讀讀,有時他都忘了自身出來的目的。</p

  這一日,他又來到一處水潭,雖與他家的水潭相比,這就是個水洼,但他卻偶有所感。</p

  興之所至,縱身躍入潭中游了一會。</p

  等游的痛快了,便仰面漂浮在水面上,靜靜的看著天空。</p

  時不時的翻個身看看水底,再翻上來。</p

  當他再次面朝下時,忽的見到下方水潭中,一道青影如龍。</p

  “龍?!”</p

  閃過這個念頭后,他陡然一驚,連忙定睛再看去。</p

  原來是那水潭底一塊石縫之中竟然插著一柄古樸寶劍。</p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