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章 真肥了

  “讓他們等著。”趙煦對鳳兒說了一句。

  這兩家到來也在他的預料之中。

  雖然他不喜歡竇蕭兩家,但生意還是要照做。

  而且竇家和蕭家都守著一道關隘。

  他不希望這兩道關隘被西涼攻破。

  否則大頌亂起來,影響他做生意。

  畢竟他還要從大頌吸取原始資本,在四郡實現工業革命,為此,這火炮買了就買了,反正也是最低檔次的白口鐵炮,影響不到什么。

  “賢侄不必陪著我,盡管去忙,上次匆匆而來,匆匆而走,這次我就在燕城游玩兩日。”醇王眼睛轉了轉。

  他是個識趣的人,自己想說的也和趙煦說了。

  沒必須繼續留在這里,耽擱趙煦正事。

  “那好,晚上我再擺宴招待皇叔。”趙煦點點頭,送醇王到王府門口。

  “參見醇王殿下。”醇王一出門,兩個青年便向他行禮。

  醇王神色詫異,“竇匡,蕭遷,這次竇家,蕭家讓你們兩個來,可真是誠意不小,你們忙,本王去轉悠轉悠。”

  說罷,轉身離去。

  竇匡和蕭遷尷尬地笑了笑。

  這時二人趕緊又向趙煦行禮,“參見燕王殿下,許久不見,殿下越發豐神俊朗了。”

  “原來是竇家和蕭家的公子,請進。”趙煦道。

  他的腦海里,八大勢族家的重要子弟基本上都有印象。

  竇匡和蕭遷他自然認得,在京師的時候,他們沒少打照面,只是他們對自己一向愛理不理。

  同二人到了會客堂,一番寒暄,趙煦便直入主題。

  “二位這次前來也是為了火炮吧?”趙煦道。

  “殿下真是神機妙算,正是如此。”竇匡的笑容近乎諂媚。

  盡管被自己父親打了一巴掌,但他還是被派遣來燕州負責火炮的采購。

  原本,他早就該來,只是因為馬家的事被耽擱了。

  這次竇家和蕭家同時面臨防御關隘的問題。

  于是便一起來燕州求購火炮。

  雖然有了火炮也不一定能守住關隘。

  但總比沒有要好得多。

  蕭遷這時也道:“如今劍關和武關隨時可能遭受異族攻打,還望殿下體恤。”

  趙煦心中暗笑。

  竇家和蕭家現在對他如此低姿態,怕也是心虛,怕他一口回絕。

  不過他不會回絕,只會在價格上坑他們一把。

  于是道:“沒什么體恤不體恤的,同為大頌,這點事舉手之勞而已,不過你們應該也知道這火炮的價格吧?”

  竇匡來之前就向韓家,謝家打聽了,這火炮八千兩一門。

  點了點頭,他道:“據說是八千兩一門。”

  “沒錯是這個價,而且要自己運回去。”趙煦道。

  盡管知道這個價虛高太多,但他們沒有任何辦法,畢竟其他幾家已經給了定金了。

  竇匡和蕭遷同時道:“殿下,我們每家各要三百門。”

  趙煦點了點頭,除了梁家,其他幾家要的火炮數量都差不多。

  畢竟梁家是要把一部分火炮搬上船的。

  “既然如此,也是老規矩,先交定金。”談到這里,生意算是談成了。

  趙煦又陪兩人尬聊了一會兒。

  最后注意到竇匡臉上有淤青,于是道:“竇公子,你的臉?”

  “哦。”竇匡一驚,忙捂起來,“不小心撞的。”

  不過說話的時候,他眼中卻閃過一陣恨意。

  定下了火炮的事,趙煦也不留他們,只客套一下讓他們在燕城游玩兩日。

  不過兩人推辭了,說是回去復命。

  兩人離去,趙煦去了書房。

  想了想,他合計了一下勢族和朝廷向他購買火炮的數量,大概三千余門。

  這么多火炮價值兩千多萬兩,而成本只有一百五十萬兩左右,他是大賺特賺。

  而這還不包括朝廷購買的其他東西。

  總體上,這一波軍火貿易會給他帶來二千四百萬兩銀子的利潤。

  而這還只是當前的數目,王家和范家還沒來,但總歸會來。

  如果他制造的火槍再能得到他們的認同,到時候還能再賺一筆。

  “這些銀子足夠四郡的大基建了。”趙煦沉吟著說道。

  基建就是工農業發展的配套設施。

  等于是他灑銀子給百姓,讓百姓參與各種設施的建造。

  如此百姓得益于基建,腰包鼓了。

  他得益于道路,橋梁,水利,礦山設施的完備,為工業發展打下基礎。

  這個大基建其實他一直在想,但苦惱于沒有銀子。

  現在有了軍火貿易巨大的利潤,他完全能撐起自己的野心了。

  夏收過后,就是播種,之后百姓們就會閑下來,到時候就是大基建的開端。

  想到這,他在腦中籌劃了下需要建設的設施。

  這時鳳兒報劉福過來了。

  拍了拍腦袋,他想起今日是要和劉福巡視夏收的。

  這是他主動提出來的。

  如同行軍打仗和士兵共甘苦一樣,在農耕上他覺得有必要親自巡視。

  一來是顯示他對農耕的重視,二來主要是做給官員們看的。

  讓他們不要端著官老爺的姿態,而是要親民,省的不識五谷。

  出了王府,劉福已經在外面等著。

  上了馬,他同劉福向城外而去,隨行的是負責農業的官員以及學堂的學員。

  這次他們來的是浮石村。

  因為距離燕城最近,這里儼然成了當代類似模范村的地方。

  抵達后,趙煦發現百姓正在地里割麥子。

  燕州這個地方東種麥子,夏種稻子,一年兩熟。

  此刻,田間的麥子金黃一片,十分喜人。

  唯一讓趙煦不滿意的是麥子有點稀疏,顆粒也不是很飽滿。

  而這就是為什么一畝地只能收個二百來斤的原因。

  不過他知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這個時代是沒有高產種子的。

  唯有依靠肥料和一些合理種田法子來提高產量。

  “殿下您看,百姓們的干勁可足了,沒一個偷懶的,這景象,下官可從來沒見過。”劉福笑著說道。

  “那是自然,田是自己的,糧食是自己的,能不積極嗎?”趙煦道。

  劉福微笑點頭,“收了這一季,百姓家就有余糧了,多的還能拿出來賣,下一季的稻子還能賣一季,這年就容易過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