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七零章 紅線計劃進展

  十年前的老片子,秦蘭不斷驚嘆里面終結者生物外皮的高級科技,也同樣感慨施瓦辛格扮演的T800居然逐漸擁有了人類的感情,并做了一番人工智能和人類未來的探討…

  兩個人平靜的看完電影,倒頭睡去…

  夜間異物又發起了一次襲擊,窗外的警報在不知道什么時候的深夜突然響起,不過,這一次交戰并沒能讓喬飛和秦蘭起床關注——因為不用看也知道結果,偽神只能再次以失敗告終。

  從昨天的炮擊開始,這種情況逐漸演化成為常態——偽神不分白天黑夜,不管陰天晴天,開始對布達柴維爾發動不定時進攻…攻擊密集的時候一晝夜要攻打布達柴維爾十幾次,稀疏的時候只來一兩次,只是沒有規律可循。

  布達柴維爾成功抵御了異物的進攻,無論發起沖鋒的異物是上千只,還是上萬只…城墻外面已經是密密麻麻的異物尸體,在濕熱的氣候中快速的腐爛,在城墻上已經能夠聞到濃烈的氣味。

  黑霧災難抵抗組織不得不派出的飛機,向城墻外噴灑化學藥劑,用以掩蓋尸臭——并不是不想清理,而是這些異物的尸體根本就沒法清理,因為城墻外異物尸體自然倒在比較集中的戰斗區域,其中大部分在密集的雷區。

  與其費力清理,還不如簡單處理…

  其實這些情況,在禁閉中的喬飛自然是無法親眼見到的,不過他有秦蘭,后者每天為他傳遞過最新的信息。

  兩個人的生活非常的規律,像是沒有商量過,卻自然而然的保持著協調的配合——白天秦蘭出門工作,一般深夜才回來休息,而喬飛則每天在禁閉室中好好的“休息”。

  通過室內的電腦,喬飛一方面可以在啟明局系統上看到紅線計劃的進展,另一方面也足以打發他無聊的時間,看電影,,上網看新聞…總之,盡量讓自己不要沒有事做。

  不知道是否因為布達柴維爾的牽制作用,紅線計劃建立的非常順利,當然,這種順利是指鋼國盆地內的異物并沒有對正在建設的紅線防御帶發動進攻,一次都沒有…

  這極大的加快了紅線計劃的工程進度——在短短的十幾天內,計劃已經將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成果進行了鞏固,順利的進入了第三階段。

  整條紅線,此時經過非常精密的測量數據,全長共有8000公里的恐怖防御長度,此時,整個包圍圈已經形成了合圍!

  紅線南側北側因為依據比地面還高的鐵路地基,比東側的河堤最先成型…

  當然,這么長的距離無法保證在每一個點都有足夠的戰力進行防守,即使藍球聯合政府調動了整個非洲的軍事力量,在加上其他大陸國家陸續投入過來的軍隊,仍然不夠。

  不過,黑霧災難抵御組織經過日夜不停的工作,已經將這個問題進行了最大的彌補…

  首先,根據地形做出選擇,盡量將紅線防御長度進一步縮短,在有曲折的地方盡量選擇直線,同時規避掉許多異物無法越過的高山與河流…

  其次,將有限的軍力集結成為一個個團級、營級的作戰單位,將這些作戰單位分散在整條紅線上各個重要的地點,設立防御區…兩個防御區之間的距離,盡量不要超過三公里。

  之后再將能夠快速抵達戰場的無人戰斗機,火炮陣地等先進武器集結起來,同樣分散在紅線防御帶上,增強守衛力量的機動性和火力…

  再次…

  藍球聯合政府在面向鋼國盆地的內側,建立了大量的預警機制——從紅線防御帶向內建立了縱深達幾十公里的密集哨站,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出現的異物群體,并作出有效的預警,為紅線防御帶的力量調配爭取到必要的時間。

  當然,不光是地面,就連整個鋼國盆地的上空,也被安排了許多全自動的偵查無人機,日夜不停的在天空中盤旋,增加藍球聯合政府對于鋼國盆地的監視力度。

  同時,高清衛星也在此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能夠全天候二十四小時觀察整個鋼國盆地的各個區域…

  因為空軍力量對于異物的優勢,藍球聯合政府將整個非洲能夠起飛的飛機全部征集,包括民用的許多小型飛機,也被快速的改裝成為臨時轟炸機…這些飛機同樣被重新編隊,分散在整條紅線防御帶上,保證能夠隨時起飛,支援戰斗!

  至于目前的形勢,也發生了一些明顯的變化——因為紅線計劃的實施,藍球聯合政府再一次樹立起自己的威嚴,在整個非洲支持的基礎上,越來越多的其他大陸國家也逐漸改變了看法,回歸藍球聯合政府,并為整個紅線計劃提供軍隊和先進的武器。

  當然,這其中也有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黑霧災難是一場全球性的危機…他們自然要慎重的評估眼前形勢——因為他們同樣需要一個組織來進行協調和管理,幫助自己應對災難。

  米國的重點,仍然是非洲通往亞歐大陸的三個隘口的防御建設,沒有深入非洲直接參與紅線計劃,不過,他們仍然為藍球聯合政府提供了武器支援。

  而作為紅線計劃的主要發起國,華夏和戰斗民族則為藍球聯合政府貢獻了主要的力量…華夏不光派出了大量的軍隊,同時還支援了大量的先進武器尤其是足以決定紅線計劃成敗的機動力量——飛機和地面裝甲火力。

  更讓人興奮的是,在東風系列導彈提供的強大火力支援下,紅線防御力量再次得到巨大的升級,至少已經能夠確保對整個鋼國盆地任何一個地點,實施全天候隨時的,火力足夠的范圍攻擊!

  戰斗民族自然和華夏一起,同樣將原來布置在藍球各個區域,與米國和西方對抗的各個地區軍隊集結,全部開往非洲——因為過去發生沖突和危機的地區此時大多偃旗息鼓,所有人把目光轉入到非洲大陸,就連在兩伊重要資源區的米軍都已經回撤。

  再之后,更有藍球聯合政府征集到的許多軍艦,這些具有導彈甚至電磁炮的海上移動堡壘停靠或巡邏在鋼國盆地以西的幾內亞灣,能夠保證隨時支援陸地。

  在第三階段的末期,紅線計劃進行了一次相對較大的調整,將防御帶東北角的折線進行了全部的替換。

  原來紅線北部靠東一側是依托蘇丹境內的鐵路,一直抵達東側的白尼羅河,這里進行了一次重大的修整——從恩賈梅納,也就是乍得共和國首都,原北側紅線防御帶上的重要據點城市進行路線調整,直接沿著里河的河流南下,穿過中非的城市班巴姆,連接到姆博穆河后,直接到達白尼羅的另一條支流,從而達到紅線的東側防御帶。

  這樣,將節省接近兩千多公里的紅線防御距離,以及省去了面積達到500多萬平方公里的防御土地,其中包括蘇丹南部的廣袤沙漠地帶。

  不僅如此,因為調整之前紅線防御依附的是鐵路,這樣修改之后,紅線將距離縮短的同時,再次將長達1500多公里的鐵路換成了河流——這樣做的意義非常巨大,畢竟鐵路是需要大量軍隊駐守的,而河流,只需要相對較少的軍隊防御在河岸,配合遠程武器裝備,就足夠進行防守。

  距離縮短的意義,同樣意味著有限的軍隊得到了不少的解放,他們被調離原來的漫長鐵路防御帶,轉入里河與姆博穆河河堤,調整之后,這一段的防御線每公里居然能有接近一個團的部隊,人力資源寬松了許多。

  對于整個鋼國盆地的難民,此時的疏散工作雖然仍在繼續,但是人數已經在明顯的減少…比如原來的一個海港安全點,一天能夠運走十幾船的難民到紅線,到現在已經縮水到一天只有一船,甚至有時候還運不滿,需要等第二天的一部分難民一起…

  這說明,鋼國盆地內大部分難民已經被轉移到了紅線的各個防御帶上,而此時的整個鋼國盆地內,也就是黑霧災區,活著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不過,令人驚訝的是,難民的轉移居然為紅線計劃的實施衍生了出人意料的效果,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到紅線外側,那些地方馬上就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居民聚集區。

  這些定居在紅線的難民被稱為“紅民”,意思是這些人原本是鋼國盆地內,這一塊整個非洲大陸最為繁榮的地區的居民,因為紅線計劃搬遷到防御帶,成為新的居民。

  紅民的定居在紅線附近,為紅線計劃的建設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他們在當地駐軍的協調下,開始為紅線防御帶修建足以抵御異物的高墻,當然,他們并不缺現代化的工程機械,因為整個藍球都在為他們提供。

  工作將換取到糧食,在災難來臨的現在,那些粗糙的玉米餅足以讓這些紅民動員起來,同時,他們以此而居,已經開始在紅線區域外圍種植各種各樣的農作物…

  現在紅線防御的軍事力量非常不足,武器裝備卻因為全藍球的支持而顯得有些過剩,所以,紅民成為了紅線計劃征收民兵的主要來源。

  越來越多的紅民選擇成為民兵,直接受命于藍球聯合政府,他們被配發槍支,進行訓練,協助紅線防御軍抵抗未來的異物進攻。

  這為整個紅線計劃提供了相比軍隊更多的勞動力和民兵,喬飛當時聽到秦蘭說出統計數字時幾乎不敢相信…直到最后,他才用“以人為本才是王道”為借口,說服了自己。

  就這樣…通過各種促進作用和意外得來的助力,雖然具有極長的防御長度,但是紅線防御帶通過藍球聯合政府的積極協調,使防御力得到了初步的保證!

  看到紅線計劃順利推進,喬飛還是有些感慨的,當然,這種感慨不光是對藍球聯合政府秘書長布蘭奇·鮑勃的佩服,更有偉大設想變成現實的成就感。

  現在相當于每過一天,紅線計劃的成功就會概率更大一些,畢竟,現在每天仍然有許多武器和軍隊投入到計劃中來,每天都有新的進展…即使是現在,紅線能夠成功的概率也已經不小了。

  從上次之后,凌珊沒有再做從十七樓跳陽臺的壯舉…和另一側隔壁的程峰一樣,徹底將自己悶在房間里,不知道在做什么…第三代特戰組裝備已經出具了預算,喬飛簽字并向李衛民申請,馬上就得到了審批,已經在劉亞洲的組織下投入生產。

  終于,在經過了九天的禁閉之后,喬飛三人終于被欒忠杰放了出來,盧克團長的控訴在經過藍球聯合政府法律部的審判之后,已經具有了書面結果——阿比蓋爾的個人行為是導致馬塔迪市被異物圍攻的主要原因,他本人承擔主要責任…

  而對于保護專家組成員的特戰組,他們本身就只是聽專家組命令的士兵,對于阿比蓋爾突然攻擊黑樹的行為并沒有監管責任…但是,事情既然發生了,特戰組作為已經與黑霧區域作戰多次的藍球聯合政府作戰單位,沒有及時提醒專家組成員保持對黑霧區域的敬畏,還是有一點失職的…

  當然,這種失職,只有一點…就連法律部審判報告上特意強調了這一點!

  不過,對于處理措施,這里面自然是有了一份藍球聯合政府的關照——三位組長已經為特戰組接受了藍球聯合政府的九天“禁閉”…

  沒錯,就是這個結果,當喬飛知道審判報告上是這么敘述的時候,差點笑出聲來——“禁閉”到底是什么樣子,他心知肚明。

  另外,他還在心里吐槽了一下,現在特戰組變成了藍球聯合政府特戰組了,聽上去怪怪的,有點不太習慣。

  “出獄”后的特戰組被安排了新的工作——新成立的研究站警衛工作。

  可能是考慮到研究有可能導致異物擴散,具有與異物豐富作戰經驗的特戰組直接被安排了這項工作,并直接駐扎在這家醫院,沒錯,研究站就設立在喬飛被禁閉的醫院——他甚至連住所都不用換了,因為禁閉室這一整層病房變成了科研人員與特戰組士兵的宿舍。

  這真是很值得高興的一件事!喬飛滿意的想到。

  只是讓他始料未及的是,萊松賽尼奧的大名因為馬塔迪市的戰斗,再一次被難民廣為流傳,作為萊松賽尼奧本人的喬飛和其所在的特戰組,大有成為整個非洲戰斗英雄的趨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